汽车线束滑槽生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075585发布日期:2020-03-10 09:41阅读:321来源:国知局
汽车线束滑槽生产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线束装配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汽车线束滑槽生产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线束的主要由导线和端子组成,将多根不同用途的导线固定在一个端子上,能够使得汽车线束更加集约化,减少线束安装占用的空间;一组汽车线束中包含了多个端子和多种线束,因此在对线束进行装配时极易出现导线装配错误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汽车线束滑槽生产装置,能够在同一平台上完成多个装配工序,节约设备占地面积,降低出现线束装配错位的概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汽车线束滑槽生产装置,包括装配平台,其特征在于,该装配平台上垂直固定有挡板,该挡板与装配平台之间通过斜坡面相接,所述装配平台上设有滑轨,该滑轨沿装配平台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装配平台上设有滑板,该滑板的两侧边端竖直固定有支撑板,该支撑板的底端上固定有滑轮,所述滑板经滑轮可滑动的抵靠在装配平台上,所述滑板与装配平台相对的端面上设有与滑轨相适配的凹槽,所述斜坡面上开设有用以放置导线的壁龛形放置室,所述挡板上固定有照明灯,所述装配平台的下方设有回板槽,该回板槽呈斜坡状设置;

所述装配平台上固定有位置感应器,所述滑板上设有位置感应块,所述装配平台上设有沉孔,该沉孔内设有滑板阻挡装置,该滑板阻挡装置包括挡柱,所述沉孔的端口处设有限位环,所述挡柱的一端通过限位环伸入沉孔内,所述挡柱位于沉孔内的部段上设有第二限位环,所述沉孔底面固定有电磁铁,所述挡柱底端嵌合有磁性金属片,该磁性金属片与电磁铁相对,所述挡柱上套设有弹簧,该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沉孔底面和第二限位环相抵靠,所述电磁铁、位置感应器均与电控单元电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滑板的顶端面上设有用以固定线束端子的卡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实施本实用新型中的这种汽车线束滑槽生产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在对线束的装配过程中,线束放置在壁龛形放置室内,每一块滑板都放置在对应的壁龛形放置室前,便于装配人员取线,避免线束错误装配。

2.操作人员将滑板上的端子接上线束后即可将滑板滑动至下一操作人员处,若下一操作人员未完成接线,则滑板会被挡柱抵挡,反正下一操作人员的装配完成后滑板上的位置感应块与装配平台上的位置感应器错开,则挡柱通电在电磁力作用下缩回。

3.最终装配完成的线束及其端子将从滑板上取下,随后由末端的操作人员将滑板从回板槽回放至平台起始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滑板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装配平台的剖视图;

图4为图3中滑板阻挡装置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4所示的这种汽车线束滑槽生产装置,包括装配平台1,该装配平台1上垂直固定有挡板2,该挡板2与装配平台1之间通过斜坡面3相接,装配平台1上设有滑轨4,该滑轨4沿装配平台1的长度方向设置,装配平台1上设有滑板5,该滑板5的两侧边端竖直固定有支撑板6,该支撑板6的底端上固定有滑轮7,滑板5经滑轮7可滑动的抵靠在装配平台1上,滑板5与装配平台1相对的端面上设有与滑轨4相适配的凹槽8,滑板5的顶端面上设有用以固定线束端子的卡槽。

斜坡面3上开设有用以放置导线的壁龛形放置室9,挡板2上固定有照明灯,装配平台1的下方设有回板槽10,该回板槽10呈斜坡状设置。在对线束的装配过程中,线束放置在壁龛形放置室内,每一块滑板都放置在对应的壁龛形放置室前,便于装配人员取线,避免线束错误装配,最终装配完成的线束及其端子将从滑板上取下,随后由末端的操作人员将滑板从回板槽回放至平台起始点。

装配平台1上固定有位置感应器11,滑板5上设有位置感应块12,装配平台1上设有沉孔13,该沉孔13内设有滑板阻挡装置,该滑板阻挡装置包括挡柱14,沉孔13的端口处设有限位环15,挡柱14的一端通过限位环15伸入沉孔13内,挡柱14位于沉孔13内的部段上设有第二限位环16,沉孔13底面固定有电磁铁17,挡柱14底端嵌合有磁性金属片,该磁性金属片与电磁铁17相对,挡柱14上套设有弹簧18,该弹簧18的两端分别与沉孔13底面和第二限位环16相抵靠,电磁铁17、位置传感器11均与电控单元电连接。操作人员将滑板上的端子接上线束后即可将滑板滑动至下一操作人员处,若下一操作人员未完成接线,则滑板会被挡柱抵挡,反正下一操作人员的装配完成后滑板上的位置感应块与装配平台上的位置感应器错开,则挡柱通电在电磁力作用下缩回。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