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起子加紧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62312发布日期:2020-02-08 00:26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一种起子加紧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缆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起子加紧线装置。



背景技术:

线缆是光缆、电缆等物品的统称。线缆的用途有很多,主要用于控制安装、连接设备、输送电力等多重作用,是日常生活中常见而不可缺少的一种东西。由于电缆带电,所以安装需要特别谨慎。

一般地,线缆包括外层绝缘皮和被所述外层绝缘皮包覆的若干股铜芯,使用时,剥掉外层绝缘皮后,需要手动将若干股铜芯拧转使其绞在一起,手动的操作十分费时,因此,设计一种起子加紧线装置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起子加紧线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线缆剥掉外层绝缘皮后,需要手动将若干股铜芯拧转使其绞在一起,手动的操作十分费时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起子加紧线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中心处通过螺栓固定有机箱,所述机箱的内部中心处转动连接有转轴,且转轴的顶端位于机箱的外侧焊接固定有旋转器,所述旋转器的内部卡接固定有成型盘,所述转轴上通过焊接固定有从动锥齿轮,所述从动锥齿轮的一侧啮合连接有主动锥齿轮,且主动锥齿轮与转动连接在机箱顶部的摇把连接。

优选的,所述旋转器包括套管、卡槽、螺帽和紧固旋钮,所述套管通过焊接固定在转轴的顶端位于机箱的外侧,所述套管的内壁对应两侧开设有卡槽,所述套管的内壁相邻卡槽点的一侧嵌入安装有螺帽,所述螺帽上旋接固定有紧固旋钮。

优选的,所述紧固旋钮的底端位于套管的内部粘接固定有防护垫,且防护垫为一种橡胶材料构件。

优选的,所述成型盘包括卡条、固定部、盘体、通孔,所述盘体的一侧中心处焊接固定有固定部,所述固定部的外壁对应两侧焊接固定有与卡槽配合使用的卡条,所述盘体的中心处等距离开设有通孔。

优选的,所述固定部的外径等于套管的内径。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顶部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存储盒,且存储盒的内部存储有成型盘。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将线缆的每根铜芯均插入到不同的通孔的内部,通过转动摇把,使主动锥齿轮旋转,从而带动从动锥齿轮旋转,继而通过转轴带动旋转器旋转,使铜芯能快速绞接在一起,能有效的提升铜芯的绞接速度,大大节约了人力物力。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旋转器传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旋转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成型盘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底座;2、存储盒;3、机箱;4、摇把;5、成型盘;6、旋转器;7、从动锥齿轮;8、主动锥齿轮;9、转轴;10、套管;11、卡槽;12、螺帽;13、紧固旋钮;14、防护垫;15、卡条;16、固定部;17、盘体;18、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4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由图1和图2给出,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起子加紧线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顶部中心处通过螺栓固定有机箱3,机箱3的内部中心处转动连接有转轴9,且转轴9的顶端位于机箱3的外侧焊接固定有旋转器6,旋转器6的内部卡接固定有成型盘5,转轴9上通过焊接固定有从动锥齿轮7,从动锥齿轮7的一侧啮合连接有主动锥齿轮8,且主动锥齿轮8与转动连接在机箱3顶部的摇把4连接,使用时,将线缆的每根铜芯均插入到不同的通孔18的内部,通过转动摇把4,使主动锥齿轮8旋转,从而带动从动锥齿轮7旋转,继而通过转轴9带动旋转器6旋转,使铜芯能快速绞接在一起,能有效的提升铜芯的绞接速度,大大节约了人力物力。

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由图1和图3给出,旋转器6包括套管10、卡槽11、螺帽12和紧固旋钮13,套管10通过焊接固定在转轴9的顶端位于机箱3的外侧,套管10的内壁对应两侧开设有卡槽11,套管10的内壁相邻卡槽11点的一侧嵌入安装有螺帽12,螺帽12上旋接固定有紧固旋钮13,将盘体17上的固定部16插接固定在套管10的内部,并使卡条15插接固定在卡槽11的内部,接着再将紧固旋钮13旋紧,从而实现了成型盘5的快速安装,便于成型盘5的快速更换,使其可以根据铜芯的直径或者铜芯的数量进行成型盘5的选择,使其可以适用不同种类的线缆得使用,有效的提升了使用的方便性。

实施例三,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由图2给出,紧固旋钮13的底端位于套管10的内部粘接固定有防护垫14,且防护垫14为一种橡胶材料构件,通过设置的防护垫14,可以有效的防止紧固旋钮13损坏固定部16。

实施例四,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由图1和图4给出,成型盘5包括卡条15、固定部16、盘体17、通孔18,盘体17的一侧中心处焊接固定有固定部16,固定部16的外壁对应两侧焊接固定有与卡槽11配合使用的卡条15,盘体17的中心处等距离开设有通孔18。

实施例五,在实施例四的基础上,固定部16的外径等于套管10的内径。

实施例六,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由图1给出,底座1的顶部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存储盒2,且存储盒2的内部存储有成型盘5,便于将不同类型的成型盘5存储在存储盒2中。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线缆的每根铜芯均插入到不同的通孔18的内部,通过转动摇把4,使主动锥齿轮8旋转,从而带动从动锥齿轮7旋转,继而通过转轴9带动旋转器6旋转,使铜芯能快速绞接在一起,能有效的提升铜芯的绞接速度,大大节约了人力物力;

将盘体17上的固定部16插接固定在套管10的内部,并使卡条15插接固定在卡槽11的内部,接着再将紧固旋钮13旋紧,从而实现了成型盘5的快速安装,便于成型盘5的快速更换,使其可以根据铜芯的直径或者铜芯的数量进行成型盘5的选择,使其可以适用不同种类的线缆得使用,有效的提升了使用的方便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