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装翻转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58602发布日期:2020-08-07 18:00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工装翻转模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束加工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工装翻转模块。



背景技术:

工装板是线束加工技术领域中的重要工具,操作人员在组装作业时都需要用到工装板。根据线束的设计图纸,在工装板上设置不同功能的模块,实现线束的定位和安装。由于线束在使用中位置要求较为严格,所以,工装板定位准确至关重要,各种模块都需要根据线束设计图纸准确安装。

在线束加工过程中,存在同一线路位置分支,需要安装不同连接器的情况,但由于定位要求,两种连接器的安装模块无法共存于工装板的同一位置,给实际工作带来很大不便。当需要安装不同的连接器时,就必须先更换工装板上的连接器安装模块,或扩大工装板的面积,需要额外布置治具,严重影响连接器的安装效率。因此需要开发一种新型的连接器安装模块,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装翻转模块,能够用于在同一线路位置分支,安装不同的连接器,节省更换模块的时间和工装板的使用空间,简化操作人员的工作,提高连接器的安装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工装翻转模块包括底座、双面模块、耳板和横向顶丝。根据线束设计图纸,底座固定设于工装板上的设计位置。所述耳板共有两个,两个耳板分别固定设于底座的两侧,耳板上还均开设有通孔。所述横向顶丝也共有两个,两个横向顶丝分别穿过耳板上的通孔,横向顶丝与耳板固定连接,每个横向顶丝的两端位于所在耳板的两侧。所述双面模块为类长方体结构,设于两个耳板之间,双面模块的上下两面为连接器的加工面,用于安装特定规格的连接器,双面模块的两侧对称开设有翻转凹槽,所述横向顶丝在两个耳板中间的一端设于翻转凹槽内,双面模块可绕横向顶丝在两个耳板之间翻转。双面模块的上下两面能够用于加工两种不同规格的连接器,工装翻转模块固定在工装板上后,可以在同一位置实现不需更换模块加工两种连接器。

双面模块的上下两面与底座平行时为工作位置,此时可以用于安装连接器。本实用新型中,双面模块两侧的翻转凹槽为条形凹槽,当双面模块处于工作位置时,条形凹槽与底座垂直。在需要调整双面模块的工作面时,将双面模块向上提起,然后绕横向顶丝翻转到所需的工作面后,将双面模块向下压回原位。由于连接器的安装模块存在一定的厚度,双面模块的厚度更大,为了保证双面模块能够顺利翻转,所以,本实用新型设计了条形凹槽,防止底座阻碍双面模块的翻转。

本实用新型根据加工的线束和连接器的规格,选用的横向顶丝为m4螺杆,所述翻转凹槽开设于双面模块两侧的中间位置,翻转凹槽的深度为5mm,翻转凹槽的宽度为4mm,翻转凹槽的长度为双面模块侧面宽度的1/2-3/4。

本实用新型中,双面模块的上下两面还均固定设有模块锁,模块锁用于配合连接器安装,在加工线束时固定连接器。

为了进一步保证本实用新型的稳定性,防止因双面模块翻转导致的操作不便,本实用新型一侧的耳板上还设有固定销,当双面模块到达工作位置时,通过固定销固定双面模块,方便加工。

同样为了保证本实用新型中的双面模块能够顺利翻转,本实用新型的底座上开设有贯穿底座前后两侧的凹槽,所述凹槽的深度为10-20mm,凹槽的宽度大于两个模块锁在底座上的投影的间距,由于模块锁凸出双面模块,保证模块锁能够顺利通过底座,就可以实现双面模块的翻转。本实用新型中的双面模块在工作位置时,不参与工作的连接器加工面位于下底面,双面模块的下底面与底座的上底面重合,模块锁位于底座上的凹槽内,可以进一步限制双面模块自由翻转,影响正常操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提供了一种工装翻转模块,工装翻转模块固定设置在工装板上,能够在同一位置加工两种不同的连接器,节省更换连接器模块的时间,减少操作人员的操作步骤,提高安装连接器的工作效率,节省工装板上的空间,减少治具的数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右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的含义:1-底座,2-双面模块,3-耳板,4-横向顶丝,5-翻转凹槽,6-模块锁,7-固定销。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如图1或图2所示,工装翻转模块包括底座1、双面模块2、耳板3、横向顶丝4、模块锁6和固定销7。本实施例中的底座1、双面模块2和耳板3的材质为不锈钢。

根据线束设计图纸,将底座1固定设置在工装板的设计位置上,用于连接器的安装加工。本实施例中的耳板3共有两个,两个耳板3分别固定设置在底座1的两侧,耳板3上还均开设有通孔。所述横向顶丝4也共有两个,两个横向顶丝4分别穿过耳板3上的通孔,横向顶丝4与耳板3固定连接,每个横向顶丝4的两端分别位于所在耳板3的两侧,本实施例中的横向顶丝4选择m4螺杆。

如图2或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双面模块2为类长方体结构,双面模块设置在两个耳板3之间,双面模块2的上下两面为连接器加工面,分别用于加工安装两种不同那个规格的连接器,根据设计需求选择双面模块2的两面。双面模块2靠近耳板的两侧对称开设有翻转凹槽5,所述横向顶丝4在两个耳板3中间的一端设于翻转凹槽5内,双面模块2可绕横向顶丝4在两个耳板3之间翻转。当需要加工另一种连接器时,将双面模块2翻转,即可进行加工,节省了更换模块的时间。

如图3所示,所述双面模块2的上下两面与底座1平行时为工作位置,所述双面模块2两侧的翻转凹槽5为条形凹槽,当双面模块2处于工作位置时,条形凹槽与底座1垂直。翻转凹槽5开设于双面模块2两侧的中间位置,翻转凹槽5的深度为5mm,翻转凹槽5的宽度为4mm,翻转凹槽5的长度为双面模块2侧面宽度的1/2。在需要调整双面模块2的工作面时,将双面模块2沿条形凹槽向上提起,然后绕横向顶丝4翻转到所需的工作面后,将双面模块2向下压回原位。连接器模块用于连接器安装,本身具有一定的厚度,双面模块2的厚度更大,本实施例中翻转凹槽5设计成条形凹槽是为了便于双面模块2翻转,而不必升高耳板3的高度,影响操作人员的正常工作。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模块锁6共有两个,分别固定设置在双面模块2的两个工作面上,模块锁6的作用是固定连接器,方便连接器的安装加工。

如图2或图4所示,为了防止双面模块2在正常工作时翻转晃动,影响正常工作,本实施例在一侧的耳板3上还设置了固定销7。当双面模块2处于工作位置时,固定销7能够限制双面模块2的翻转,便于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如图1或图2所示,工装翻转模块包括底座1、双面模块2、耳板3、横向顶丝4、模块锁6和固定销7。本实施例中的底座1、双面模块2和耳板3的材质为pom(聚甲醛)。

根据线束设计图纸,将底座1固定设置在工装板的设计位置上,用于连接器的安装加工。本实施例中的耳板3共有两个,两个耳板3分别固定设置在底座1的两侧,耳板3上还均开设有通孔。所述横向顶丝4也共有两个,两个横向顶丝4分别穿过耳板3上的通孔,横向顶丝4与耳板3固定连接,每个横向顶丝4的两端分别位于所在耳板3的两侧,本实施例中的横向顶丝4选择m4螺杆。

如图2或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双面模块2为类长方体结构,双面模块设置在两个耳板3之间,双面模块2的上下两面为连接器加工面,分别用于加工安装两种不同那个规格的连接器,根据设计需求选择双面模块2的两面。双面模块2靠近耳板的两侧对称开设有翻转凹槽5,所述横向顶丝4在两个耳板3中间的一端设于翻转凹槽5内,双面模块2可绕横向顶丝4在两个耳板3之间翻转。当需要加工另一种连接器时,将双面模块2翻转,即可进行加工,节省了更换模块的时间。

如图3所示,所述双面模块2的上下两面与底座1平行时为工作位置,所述双面模块2两侧的翻转凹槽5为条形凹槽,当双面模块2处于工作位置时,条形凹槽与底座1垂直。翻转凹槽5开设于双面模块2两侧的中间位置,翻转凹槽5的深度为5mm,翻转凹槽5的宽度为4mm,翻转凹槽5的长度为双面模块2侧面宽度的2/3。在需要调整双面模块2的工作面时,将双面模块2沿条形凹槽向上提起,然后绕横向顶丝4翻转到所需的工作面后,将双面模块2向下压回原位。连接器模块用于连接器安装,本身具有一定的厚度,双面模块2的厚度更大,本实施例中翻转凹槽5设计成条形凹槽是为了便于双面模块2翻转,而不必升高耳板3的高度,影响操作人员的正常工作。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模块锁6共有两个,分别固定设置在双面模块2的两个工作面上,模块锁6的作用是固定连接器,方便连接器的安装加工。

如图2或图4所示,为了防止双面模块2在正常工作时翻转晃动,影响正常工作,本实施例在一侧的耳板3上还设置了固定销7。当双面模块2处于工作位置时,固定销7能够限制双面模块2的翻转,便于操作。

如图1或图2所示,由于模块锁6设置在双面模块2上,突出双面模块2的表面,会影响双面模块2的翻转,本实施例在底座1上开设凹槽,所述凹槽贯穿底座1的前后两面,凹槽的深度为15mm,凹槽的宽度大于两个模块锁6在底座1上的投影的间距,双面模块2两面上的模块锁6都能够顺利穿过凹槽,双面模块2完成翻转。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3:如图1或图2所示,工装翻转模块包括底座1、双面模块2、耳板3、横向顶丝4、模块锁6和固定销7。本实施例中底座1的厚度为50mm,双面模块2的厚度为80mm,耳板3的高度为160mm,模块锁6的高度为15mm。本实施例中的底座1、双面模块2和耳板3的材质为pom(聚甲醛)。

根据线束设计图纸,将底座1固定设置在工装板的设计位置上,用于连接器的安装加工。本实施例中的耳板3共有两个,两个耳板3分别固定设置在底座1的两侧,耳板3上还均开设有通孔。所述横向顶丝4也共有两个,两个横向顶丝4分别穿过耳板3上的通孔,横向顶丝4与耳板3固定连接,每个横向顶丝4的两端分别位于所在耳板3的两侧,本实施例中的横向顶丝4选择m4螺杆。

如图2或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双面模块2为类长方体结构,双面模块设置在两个耳板3之间,双面模块2的上下两面为连接器加工面,分别用于加工安装两种不同那个规格的连接器,根据设计需求选择双面模块2的两面。双面模块2靠近耳板的两侧对称开设有翻转凹槽5,所述横向顶丝4在两个耳板3中间的一端设于翻转凹槽5内,双面模块2可绕横向顶丝4在两个耳板3之间翻转。当需要加工另一种连接器时,将双面模块2翻转,即可进行加工,节省了更换模块的时间。

如图3所示,所述双面模块2的上下两面与底座1平行时为工作位置,所述双面模块2两侧的翻转凹槽5为条形凹槽,当双面模块2处于工作位置时,条形凹槽与底座1垂直。翻转凹槽5开设于双面模块2两侧的中间位置,翻转凹槽5的深度为5mm,翻转凹槽5的宽度为4mm,略大于m4螺杆的直径,翻转凹槽5的长度为双面模块2高度的3/4,为60mm。在需要调整双面模块2的工作面时,将双面模块2沿条形凹槽向上提起,然后绕横向顶丝4翻转到所需的工作面后,将双面模块2向下压回原位。本实施例中双面模块2的厚度为80mm,翻转凹槽5设计成条形凹槽是为了便于双面模块2翻转,而不必升高耳板3的高度,影响操作人员的正常工作。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模块锁6共有两个,分别固定设置在双面模块2的两个工作面上,模块锁6的作用是固定连接器,方便连接器的安装加工。

如图2或图4所示,为了防止双面模块2在正常工作时翻转晃动,影响正常工作,本实施例在一侧的耳板3上还设置了固定销7。当双面模块2处于工作位置时,固定销7能够限制双面模块2的翻转,便于操作。

如图1或图2所示,由于模块锁6设置在双面模块2上,突出双面模块2的表面,会影响双面模块2的翻转,本实施例在底座1上开设凹槽,所述凹槽贯穿底座1的前后两面,凹槽的深度为18mm,凹槽的宽度大于两个模块锁6在底座1上的投影的间距,双面模块2两面上的模块锁6都能够顺利穿过凹槽,双面模块2完成翻转。

本实施例中的横向顶丝4到座1底面的距离为130mm,双面模块2在工作位置时,双面模块2不参与工作的下表面与底座1的上表面贴合,双面模块2下表面的模块锁6位于底座1的凹槽内,这种设计能够保证本实施例工作稳定,同时不会影响双面模块2的翻转。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将传统的连接器模块替换成了能够实现两种不同连接器的双面模块2,利用耳板3和横向顶丝4实现了双面模块2的快速翻转,省去了更换工装板上的模块的时间,简化了操作步骤。

但双面模块2的高度比较大,要实现翻转需要增加耳板3的高度,影响操作人员的工作,本实用新型将双面模块2两侧的翻转凹槽5设计成条形凹槽,可以在不增加耳板3高度的情况下保证双面模块2能够顺利翻转。本实用新型在底座1上开设凹槽,便于通过模块锁6,也同样是为了保证双面模块2能够顺利翻转。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