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按键结构以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02015发布日期:2020-04-07 21:18阅读:290来源:国知局
弹性按键结构以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产品的按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弹性按键结构以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电子产品上会有许多按键开关,按键开关主要是指轻触式按键开关,也称之为轻触开关。按键开关是一种电子开关,属于电子元器件类,最早出现在日本[称之为:敏感型开关],使用时以满足操作力的条件向开关操作方向施压开关功能闭合接通,当撤销压力时开关即断开,其内部结构是靠金属弹片受力变化来实现通断的。

目前常见按键开关一般为两种结构形式,一是按键壳和按键本体分离的结构,按键壳通常为硬胶而按键本体为软胶用作弹力和导电零件;二是按键壳和按键本体为一体,有软胶也有硬胶材质。然而,无论哪种形式的按键,按压手感都是最关键也是最难控制的部分,而按键壳与按键本体之间间隙的控制和配合是获得好的触压手感的关键。市面上的同类产品对于这种问题往往需要多次打样试产来不断优化设计从而达到好的手感,不仅浪费人力物力也浪费财力和产品开发周期。通过结构设计,使按键无需进行大量试产即可达到良好手感,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一直想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弹性按键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按键壳与按键本体之间的间隙难以控制,造成的按键手感不好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弹性按键结构,包括:

安装部,具有相对的内外侧,所述安装部开设有沿内外向延伸的安装孔;

开关电路,设于所述安装部的内侧,所述开关电路对应所述安装孔设有按钮开关;以及,

弹性按键,安装于所述安装孔处,所述弹性按键包括对应所述按钮开关设置的本体,所述本体朝内凸设于所述安装部,位于所述安装部的内侧,所述本体侧向凸设有弹性臂,所述弹性臂远离所述本体的一端和所述安装孔的内侧缘连接,靠近所述本体的一端和所述安装孔的内侧缘预留有间隙。

可选地,所述弹性臂远离所述本体的一端呈朝所述安装孔的内侧缘弯折设置,以形成有折弯段,所述折弯段和所述安装孔的内侧缘连接。

可选地,所述安装孔的内侧缘凸设有安装柱,所述弹性臂远离所述本体的一端设于所述安装柱处,且对应设有与所述安装柱定位配合的定位脚。

可选地,所述弹性臂靠近所述本体的一端包括:

连接段,自所述本体侧向延伸形成;

周向段,沿所述本体的周向延伸,且连接所述连接段;以及,

延伸段,自所述周向段侧向延伸形成。

可选地,所述弹性臂沿所述本体的周向设有多个。

可选地,所述本体包括:

按压部,呈内外延伸且朝后敞口的筒状设置,所述按压部设于所述安装孔处,用以供用户按压操作;以及,

抵接部,对应所述按钮开关的凸设于所述操作部的内底壁,所述抵接部呈内外延伸的柱状设置;

其中,所述按压部朝内伸出所述安装孔处,所述弹性臂设于所述按压部。

可选地,所述弹性臂的弯折处呈圆弧过渡设置。

可选地,所述多个弹性臂的力臂几何对称,以避免按动时发生扭转。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弹性按键结构,所述弹性按键结构包括:

安装部,具有相对的内外侧,所述安装部开设有沿内外向延伸的安装孔;

开关电路,设于所述安装部的内侧,所述开关电路对应所述安装孔设有按钮开关;以及,

弹性按键,安装于所述安装孔处,所述弹性按键包括对应所述按钮开关设置的本体,所述本体朝内凸设于所述安装部,位于所述安装部的内侧,所述本体侧向凸设有弹性臂,所述弹性臂远离所述本体的一端和所述安装孔的内侧缘连接,靠近所述本体的一端和所述安装孔的内侧缘预留有间隙。

可选地,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外壳,所述外壳设有所述安装孔,所述外壳形成所述安装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弹性按键的本体设置弹性臂,且在弹性按键活动方向的前后均不设置限位结构,弹性按键可在所述弹性臂的作用下自行调整与开关电路之间的间隙,使得弹性按键可逐渐达到最佳手感并且无需反复试产,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按压手感不易控制从而需要反复试产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弹性按键结构的一实施例的一角度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弹性按键结构的一实施例的另一角度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子设备(包含弹性按键结构)的一实施例的拆解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子设备(包含弹性按键结构)的一实施例的一角度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子设备(包含弹性按键结构)的一实施例的另一角度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电子产品的按键技术领域,目前常见按键开关一般为两种结构形式,一是按键壳和按键本体分离的结构,按键壳通常为硬胶而按键本体为软胶用作弹力和导电零件;二是按键壳和按键本体为一体,有软胶也有硬胶材质。然而,无论哪种形式的按键,按压手感都是最关键也是最难控制的部分,而按键壳与按键本体之间间隙的控制和配合是获得好的触压手感的关键。市面上的同类产品对于这种问题往往需要多次打样试产来不断优化设计从而达到好的手感,不仅浪费人力物力也浪费财力和产品开发周期。显然,现有技术有着以上的缺陷,并且严重影响按键技术领域的产品质量,这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2000,包括弹性按键结构1000以及外壳50,图1与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弹性按键结构1000的一实施例的两个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子设备2000(包含弹性按键结构)的一实施例的立体拆解结构示意图,图4与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子设备2000(包含弹性按键结构)的一实施例的两个角度立体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子设备2000,包括弹性按键结构1000和外壳50,所述弹性按键结构1000可自动调整弹性按键与开关电路之间的间隙,无需多次试产,即可达到较佳的按压手感,节约产品开发周期。所述外壳50上设有安装部20,安装部20上开设有安装孔。应当指出的是,所述安装部20是弹性按键结构的一部件,在其上安装弹性按键,以使得弹性按键结构1000正常工作。显而易见地,所述外壳50的形状可以不做限制。以下,将详述弹性按键结构1000。

请参照图1与图2,图1与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弹性按键结构的一实施例的两个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弹性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部,开关电路以及弹性按键,所述安装部具有相对的内外侧且所述安装部开设有沿内外向延伸的安装孔;所述开关电路设于所述安装部的内侧,所述开关电路对应所述安装孔设有按钮开关;所述弹性按键安装于所述安装孔处,所述弹性按键包括对应所述按钮开关设置的本体,所述本体朝内凸设于所述安装部,位于所述安装部的内侧,所述本体侧向凸设有弹性臂,所述弹性臂远离所述本体的一端和所述安装孔的内侧缘连接,靠近所述本体的一端和所述安装孔的内侧缘预留有间隙。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按键结构1000包括:安装部20(这两个图中未示出),开关电路10以及弹性按键30。安装部20,具有相对的内外侧,所述安装部开设有沿内外向延伸的安装孔。开关电路10,设于所述安装部的内侧,开关电路10对应安装孔设有按钮开关100。弹性按键30,安装于安装孔处,弹性按键30包括对应按钮开关100设置的本体300,本体300朝内凸设于安装部20,位于安装部20的内侧。在本体300侧向凸设有弹性臂40,弹性臂40远离本体300的一端和安装孔的内侧缘连接,靠近本体300的一端和安装孔的内侧缘预留有间隙。按压行程的前后均不设置限位结构,在弹性臂40的作用下,弹性按键30可自行调节与开关电路10之间的间隙,达到稳定的配合以及良好的按压手感,无须反复试产,缩短产品开发周期。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弹性臂远离所述本体的一端呈朝所述安装孔的内侧缘弯折设置,以形成有折弯段,所述折弯段和所述安装孔的内侧缘连接。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可参照图1以及图2,弹性臂40在远离本体300的一端朝着安装孔的内侧缘弯折,形成有折弯段,此折弯段与安装孔内侧的边缘抵接,以获得较大弹力,更好地调节弹性按键30与开关电路10之间的间隙。

需要说明的是,为使得弹性臂与安装孔的内侧缘连接更为稳固,让弹性按键结构更为可靠。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安装孔的内侧缘凸设有安装柱,所述弹性臂远离所述本体的一端设于所述安装柱处,且对应设有与所述安装柱定位配合的定位脚。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安装孔的内侧缘凸设有安装柱200,弹性臂40远离本体300的一端设有定位脚403。安装柱200与定位脚403配合工作,其中,定位脚403套装于安装柱200,且定位脚403在弹性臂40的作用下抵接于安装部20的内侧壁,由此将弹性臂40的远离本体300的一端固定在安装孔的内侧缘。显而易见地,由于安装柱200和定位脚403相互之间的配合,使得弹性臂40在连接到安装孔内侧时候,更加稳固可靠,便于使用。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弹性臂靠近所述本体的一端包括:连接段,自所述本体侧向延伸形成;周向段,沿所述本体的周向延伸,且连接所述连接段;以及延伸段,自所述周向段侧向延伸形成。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至图4,弹性臂40靠近本体300的一段包括:连接段400,周向段401以及延伸段402。需要说明的是,连接段400自本体300侧向延伸而形成;周向段401,沿着本体300的周向延伸并且连接于连接段400;延伸段402自周向段401侧向延伸形成。具有连接段400,周向段401以及延伸段402的所述弹性臂40,形似青蛙肢体,能提供较大的弹力以支持调节弹性按键30与开关电路10之间的间隙。

更进一步地,为了获得较好的调节效果,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弹性臂沿所述本体的周向设有多个。具体地,可参照图1至图3,弹性臂40沿本体300的周向设置,且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臂40设置有四个,令使用效果更佳。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本体包括:按压部,呈内外延伸且朝后敞口的筒状设置,所述按压部设于所述安装孔处,用以供用户按压操作;以及,抵接部,对应所述按钮开关凸设于所述按压部的内底壁,所述抵接部呈内外延伸的柱状设置;其中,所述按压部朝内伸出所述安装孔处,所述弹性臂设于所述按压部。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本体300包括:按压部301以及抵接部302。按压部301,呈内外延伸且朝后敞口的筒状设置,按压部301设于安装孔处,用以供用户按压操作。抵接部302,对应按钮开关100凸设于按压部301的内底壁,呈内外延伸的柱状设置。按压部301朝内伸出安装孔,弹性臂40设于按压部301。本体300的这种设置,能让按压更为充分,使得弹性按键结构的按压效果更为明显,同时还可以获得较好的按压手感。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弹性臂的弯折处呈圆弧过渡设置。具体地,可参照图1至图3,弯折处的圆角可以平缓过度,不至于产生结构上的突变,引起应力集中现象,进而威胁到弹性按键结构的正常工作。

为了使弹性按键结构更好地工作,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多个弹性臂的力臂几何对称,以避免按动时发生扭转。具体地,可参照图1至图3。容易想到的是,若是所述多个弹性臂的力臂并非几何对称,则在非平衡力矩作用下,弹性按键结构很容易发生扭转,造成使用不顺畅甚至按键卡壳无法正常工作的恶劣情况。因而,在本技术方案中,优选多个弹性臂的力臂在弹性按键结构按压方向上几何对称,以避免上述不利情况。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