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户内变电站电抗器框架梁基础隔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76759发布日期:2020-06-05 19:37阅读:282来源:国知局
一种户内变电站电抗器框架梁基础隔振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与设备抗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户内变电站电抗器框架梁基础隔振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尤其是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用电量大幅上升,用电需求呈逐年快速上升的态势,电力供应日益紧缺,城市人口密集地区其实就是负荷极高的地区,因城市规划与用地的限制,一些并联电抗器会安置于楼区室内或地下,而且对并联电抗器的需求不断增加。目前地下变电站的建设越来越多,但是地下变电站建设中,大型电力设备与敞开式变电站放置在地面上不同,一般放置在建筑物的楼板上或框架梁上。变压器、电抗器等设备的振动往往会引起建筑物的框架结构、楼板产生谐振,导致结构受损,并且此种振动在不加以规避与控制的情况下容易造成元件链接的松动、运行电阻的增加进而造成设备的过度产热,在增加了生产事故发生概率的同时降低了设备的使用寿命;如果楼板的固有频率与设备的振动频率接近,甚至会使电力设备(如电抗器)的振动“放大”,造成设备损坏,此外,设备的噪声与振动还会通过建筑物固体介质中传播引发临近居民和在大楼中工作人员的不适。因此,城市户内变电站和地下变电站设备的噪声与振动的控制成为制约变电站设计与建设的关键技术问题,必须从设计阶段予以重视,采取适当的措施,切断设备振动的传播途径。

工程上经常遇到的问题是,安装在地面的设备,由于基础设计不合理,导致振动太大而影响周围环境。因此需要在设备和地面通过隔振装置进行隔离。一般原电抗器的安装方式为硬性安装,此安装方式对低振动电抗器不会产生不利影响,但对本体振动大的电抗器,振动将直接通过地面传递,可能导致地面垂直振动偏大。现有的柔性安装方案是将电抗器安装在减振块上,但是电抗器振动试验结果表明,电抗器运行的主激振频率为100hz,因此隔振装置应该考虑对100hz的隔振效果。振动传递函数分析表明此方案的隔振装置由于存在100hz的结构共振,其隔振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户内变电站电抗器框架梁基础隔振装置,以提高隔振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户内变电站电抗器框架梁基础隔振装置,包括减震垫、阻尼隔振器和底座架;所述底座架的一面用于固定安装在电抗器的底部,另一面固定安装在所述减震垫上;所述减震垫用于设置在基坑内,减震垫的周边和基坑之间的间隙填充有缓冲件;所述阻尼隔振器的一端面安装在减震垫的底面中,另一端面用于安装在地基上。

进一步地,所述阻尼隔振器与减震垫之间的水平度在2mm以内,与地基之间的水平度在10mm以内。

进一步地,所述阻尼隔振器为弹簧阻尼隔振器且设置有载荷显示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缓冲件为弹性橡胶。

进一步地,所述阻尼隔振器通过螺栓安装减震垫和地基上。

进一步地,所述阻尼隔振器设置有六个,并均匀分布在减震垫和地基之间。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隔振装置采用一种新的柔性安装方式,电抗器安装在底座架上,改善减振垫,在减振垫底部安装阻尼器。隔振装置是通过减振垫的质量、刚度调整系统的振动特性,通过减振垫下的阻尼隔振器调整系统阻尼,以达到减小电抗器振动向地面传递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户内变电站电抗器框架梁基础隔振装置使用状态时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户内变电站电抗器框架梁基础隔振装置使用状态时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阻尼隔振器的分布示意图;

图4为弹簧阻尼隔振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减震垫;2、阻尼隔振器;3、底座架;4、缓冲件;100、电抗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参阅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户内变电站电抗器框架梁基础隔振装置包括减震垫1、阻尼隔振器2和底座架3。

其中,该底座架3的一面用于固定安装在电抗器100的底部,另一面固定安装在该减震垫1上,由于底座架3中框架结构,当电抗器100产生振动时,其不但能够较好地振动传递到减震垫上,同时其自身也能够缓冲消耗一定的振动;而该则减震垫1则用于设置在基坑内,减震垫1的周边和基坑之间的间隙填充有缓冲件4,如此,在缓冲件4的作用下,可以进一步地缓冲消耗电抗器所产生的振动;而该阻尼隔振器2的一端面安装在减震垫1的底面中,另一端面则用于安装在地基上,如此,通过减振垫1下的阻尼隔振器2来调整系统阻尼,以达到减小电抗器振动向地面传递的目的。

由此可知,本实施例所提供的隔振装置采用一种新的柔性安装方式,电抗器安装在底座架上,改善减振垫,在减振垫底部安装阻尼器。隔振装置是通过减振垫的质量、刚度调整系统的振动特性,通过减振垫下的阻尼隔振器调整系统阻尼,以达到减小电抗器振动向地面传递的目的。

进一步地,上述的阻尼隔振器2与减震垫1之间的水平度在2mm以内,与地基之间的水平度在10mm以内,通过如此设置阻尼隔振器两个接触面的水平度,可以进一步地达到减小电抗器振动向地面传递的目的。

具体地,上述的阻尼隔振器2为弹簧阻尼隔振器且设置有载荷显示装置,以便于调平及检修、得知载荷的情况。另外,为了便于维修更换,该阻尼隔振器2通过螺栓安装减震垫和地基上。如图4所示,该弹簧阻尼隔振器设有安全支撑装置,可以起到保护安全的作用。

同时,为了均衡减小电抗器振动向地面传递,如图3该阻尼隔振器2设置有六个,并均匀分布在减震垫和地基之间。

具体地,该缓冲件4为弹性橡胶,减震垫1为混凝土大板基础。

下面结合1对比实验来说明本装置的效果:

表1综合治理后测试得到的振动与噪声数据

表1中,方案一指的是直接将电抗器安装在减震垫上;方案二指的是将电抗器安装在本实施例提供的隔振装置,整体结构方式就如附图1-2所示,且阻尼隔振器与减震垫之间的水平度在2mm以内,与地基之间的水平度在10mm以内。

经过综合治理后,地面振动由治理前的111db降低到98.3db,室内噪声由治理前的87.9db降低到70db左右,室外噪声由治理前的56.7~58db降低到49.1~52.1db左右。小区街道环境是多源噪声环境,实测背景噪声在49~51(db),#1电抗器运行时的实测合成噪声在49.1~52.1(db),其差值小于3(db),因此#1电抗器的运行噪声对小区街道环境噪声的影响接近背景噪声,噪声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上述实施例只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是在于让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是根据本

技术实现要素:
的实质所做出的等效的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