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蜂窝状散热结构的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31277发布日期:2020-06-17 00:14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蜂窝状散热结构的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蜂窝状散热结构的连接器。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数据的传输速度向高速化发展,为了满足市场对更高密度的高速可插拔解决方案的需求而诞生了双层插接孔的连接器,这种连接器体积大,刚性没有单层的强,且双层插接孔的连接器散热不够好,尤其是现有双层插接孔之间的散热结构如果开孔过大又影响散热结构的强度,致使散热结构需要用厚度较大的板材甚至会影响信号的屏蔽效果,开孔过小又散热效果不好。另外,上层插接孔上侧的散热结构也设置不够合理导致散热效果不好,导致整体连接器在信号传输过程中出现温度过高而影响信号传输质量,更高效的散热是本领域需要持续改进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蜂窝状散热结构的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蜂窝状散热结构的连接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的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内设有能增加壳体刚性的横梁结构,所述横梁结构将容置腔分割成上层插接孔、下层插接孔,所述横梁结构朝向上层插接孔和下层插接孔的入口端部的一端设有蜂窝状通风结构一,所述蜂窝状通风结构一包括有等多边型孔,所述壳体的外侧设有一个以上的散热结构二。

优选地,所述横梁结构朝向上层插接孔和下层插接孔的入口端部的方向设有屏蔽片,所述蜂窝状通风结构一设置在屏蔽片上,所述蜂窝状通风结构一还包括有不等边六边形孔,所述有等多边型孔具体为等六边型孔。

优选地,所述等六边型孔设置在屏蔽片的中间区域,所述不等边六边形孔设置在中间区域的四周,所述不等边六边形孔靠近屏蔽片周边的一侧分别设与屏蔽片周边平行的直边。

优选地,所述屏蔽片与其侧面相接处设不等边六边形孔。

优选地,所述屏蔽片的内侧设有可以防止信号串扰而减低信号传输速度的屏蔽块,所述屏蔽块设有与蜂窝状通风结构一相通的蜂窝状通风结构二。

优选地,所述壳体的顶部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上层插接孔相通,所述散热结构二覆盖在通孔上侧。

优选地,所述散热结构二包括底部沉入通孔内的散热器、将散热器固定在壳体上的笼罩,所述笼罩与壳体卡扣连接。

优选地,所述通孔占壳体的顶部面积的1/2以上,所述通孔与上层插接孔相通。

优选地,所述壳体还安装有导光管,所述导光管延伸到壳体顶部的部分设置在笼罩的上侧,所述导光管与笼罩之间有间隙。

优选地,所述散热器的设导热块,所述导热块沉入通孔内。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蜂窝状散热结构的连接器,所述横梁结构增加了外壳的刚性,所述横梁结构设有蜂窝状通风结构一,所述蜂窝状通风结构一增大了屏蔽片上的开孔率,促进空气流通,从而加快散热速度,达到高效的散热效果,且能最大限度地保持屏蔽片的强度,增强防护功能,从而能比其他孔型组合降低料厚节约原材料,降低生产成本。所述壳体的顶部设通孔,所述散热结构二设沉入通孔内的散热器,沉入通孔内的散热器能最大效率的散热,所述导光管与散热器有间隙,使得散热器的温度不至于传导到导光管上影响导光管的性能,同时导光管也不影响散热器的散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散热效率高,且能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a-a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蜂窝状散热结构的连接器,是这样实现的: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的两个容置腔10,所述容置腔10内的一端设有连接体2,所述连接体设上对插口21、下对插口22,所述上层插接孔7与上对插口21对应,所述下层插接孔8与下对插口22对应,所述容置腔10内还设有能增加壳体1刚性的横梁结构4,所述横梁结构4将容置腔10分割成上层插接孔7、下层插接孔8,所述横梁结构4朝向上层插接孔7和下层插接孔8的入口端部的一端设有蜂窝状通风结构一41,所述蜂窝状通风结构一41包括有等多边型孔411,所述壳体1的外侧设有两个的散热结构二5,所述散热结构二5设置在上层插接孔7的顶部。

所述横梁结构4朝向上层插接孔7和下层插接孔8的入口端部的方向设有屏蔽片42,所述蜂窝状通风结构一41设置在屏蔽片42上,所述蜂窝状通风结构一41还包括有不等边六边形孔412,所述有等多边型孔411具体为等六边型孔413。

所述等六边型孔413设置在屏蔽片42的中间区域,所述不等边六边形孔412设置在中间区域的四周,所述不等边六边形孔412靠近屏蔽片42周边的一侧分别设与屏蔽片42周边平行的直边。所述屏蔽片42与其侧面相接处设不等边六边形孔412,使散热效率更高。

所述屏蔽片42的内侧设有可以防止信号串扰而减低信号传输速度的屏蔽块421,所述屏蔽块421设有与蜂窝状通风结构一41相通的蜂窝状通风结构二422。所述上层插接孔7、下层插接孔8内产生的热量通过屏蔽块421上的蜂窝状通风结构二422以及蜂窝状通风结构一41传输到外界。

所述等六边型孔413、不等边六边形孔412的设计增大了屏蔽片42上的开孔率,促进空气流通,从而加快散热速度,达到高效的散热效果,且能最大限度地保持屏蔽片42的强度,增强防护功能,从而能比其他孔型组合降低料厚,节约原材料,降低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孔型组合结构合理,是其它孔型组合无法比拟的,本实用新型横梁结构4可采用冲压生产,生产成本低廉,物美价廉。

所述壳体1的顶部设有通孔11,所述通孔11与上层插接孔7相通,所述通孔11占壳体1的顶部面积的1/2以上。所述散热结构二5覆盖在通孔11上侧,所述散热结构二5包括底部的散热器51、将散热器51固定在壳体1上的笼罩52,所述笼罩52与壳体1卡扣连接。所述散热器51的设导热块511,所述导热块511沉入通孔11内与上对插口21相通,当对插头插入上对插口21内时直接与导热块511接触,从而使对插头上的热量可以快速散发出去。

所述壳体1还卡接有导光管6,所述导光管6延伸到壳体1顶部的部分设置在笼罩52的上侧,所述导光管6与笼罩52之间有间隙9。

沉入通孔11内的散热器51能最大效率的散热,所述到光管与笼罩52有间隙9,使得散热器51的温度不至于经过笼罩52传导到导光管6上影响导光管6的性能,同时导光管6也不影响散热器51的散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散热效率高,且能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特征:

1.一种具有蜂窝状散热结构的连接器,其特征是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的容置腔(10),所述容置腔(10)内设有能增加壳体(1)刚性的横梁结构(4),所述横梁结构(4)将容置腔(10)分割成上层插接孔(7)、下层插接孔(8),所述横梁结构(4)朝向上层插接孔(7)和下层插接孔(8)的入口端部的一端设有蜂窝状通风结构一(41),所述蜂窝状通风结构一(41)包括有等多边型孔(411),所述壳体(1)的外侧设有一个以上的散热结构二(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具有蜂窝状散热结构的连接器,其特征是所述横梁结构(4)朝向上层插接孔(7)和下层插接孔(8)的入口端部的方向设有屏蔽片(42),所述蜂窝状通风结构一(41)设置在屏蔽片(42)上,所述蜂窝状通风结构一(41)还包括有不等边六边形孔(412),所述有等多边型孔(411)具体为等六边型孔(413)。

3.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具有蜂窝状散热结构的连接器,其特征是所述等六边型孔(413)设置在屏蔽片(42)的中间区域,所述不等边六边形孔(412)设置在中间区域的四周,所述不等边六边形孔(412)靠近屏蔽片(42)周边的一侧分别设与屏蔽片(42)周边平行的直边。

4.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具有蜂窝状散热结构的连接器,其特征是所述屏蔽片(42)与其侧面相接处设不等边六边形孔(412)。

5.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具有蜂窝状散热结构的连接器,其特征是所述屏蔽片(42)的内侧设有可以防止信号串扰而减低信号传输速度的屏蔽块(421),所述屏蔽块(421)设有与蜂窝状通风结构一(41)相通的蜂窝状通风结构二(422)。

6.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具有蜂窝状散热结构的连接器,其特征是所述壳体(1)的顶部设有通孔(11),所述通孔(11)与上层插接孔(7)相通,所述散热结构二(5)覆盖在通孔(11)上侧。

7.如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具有蜂窝状散热结构的连接器,其特征是所述散热结构二(5)包括底部沉入通孔(11)内的散热器(51)、将散热器(51)固定在壳体(1)上的笼罩(52),所述笼罩(52)与壳体(1)卡扣连接。

8.如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具有蜂窝状散热结构的连接器,其特征是所述通孔(11)占壳体(1)的顶部面积的1/2以上,所述通孔(11)与上层插接孔(7)相通。

9.如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具有蜂窝状散热结构的连接器,其特征是所述壳体(1)还安装有导光管(6),所述导光管(6)延伸到壳体(1)顶部的部分设置在笼罩(52)的上侧,所述导光管(6)与笼罩(52)之间有间隙(9)。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具有蜂窝状散热结构的连接器,其特征是所述散热器(51)的设导热块(511),所述导热块(511)沉入通孔(11)内。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蜂窝状散热结构的连接器,包括壳体,设有上层插接孔、上层插接孔,其特征是所述上层插接孔、上层插接孔之间设有横梁结构,所述壳体的顶部还设有散热结构二。所述横梁结构设有蜂窝状通风结构一,所述蜂窝状通风结构一增大了屏蔽片上的开孔率,促进空气流通,从而加快散热速度,达到高效的散热效果,且能最大限度地保持屏蔽片的强度,增强防护功能,从而能比其他孔型组合降低料厚节约原材料,降低生产成本。所述壳体的顶部设通孔,所述散热结构二设沉入通孔内的散热器,沉入通孔内的散热器能最大效率的散热。

技术研发人员:徐启桂;赵锷;周胜先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费诺东亚电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21
技术公布日:2020.06.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