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板式天线振子及天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20170发布日期:2020-04-17 17:54阅读:409来源:国知局
一种平板式天线振子及天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天线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平板式天线振子及天线。



背景技术:

目前,平板天线有振子式、缝隙式等几种,它们集中的特点是体积小、重量轻、风阻小、安装使用方便;内置高频头使天线与高频头一体化,调节便利;平板天线的效率较高,特别适用于直播星电视的接收;随着无线数字电视信号的普及,越来越多人在户外或移动中接收电视信号,而不只局限于室内。即使在室内观看电视,在很多环境下也需要将天线安装于各种不同的位置。此时则对担任收讯重任的天线提出了更高要求:接收频率覆盖范围广、占用空间小、轻便、能安装于各种环境且能抵御各种天气、信号接收能力强等。

但现有的平板天线仍然难以再有频率带宽扩展的突破,关键在于振子的阻抗没有适配电缆,在传输信号的过程中出现了损耗的情况,造成在uhf频段信号接收不稳定、无法覆盖uhf频段的问题出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不足),提供一种,用于解决uhf频段信号接收不稳定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平板式天线振子,包括主辐射体和副辐射体,所述主辐射体为一矩形金属片,所述矩形金属片内设有双葫芦形开口,所述双葫芦形开口包括第一开口、第二开口和馈线部,所述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通过所述馈线部连通,且呈对称结构;所述副辐射体设置在所述主辐射体的短边上;

通过所述双葫芦形开口的形状和尺寸可调节所述平板式天线振子的阻抗,以适应连接在馈电孔上的同轴电缆线,匹配电缆的阻抗,减少信号输送过程中的反射损耗效应,所述平板式天线振子的频率范围为470mhz~860mhz,符合uhf频段;同时结合副辐射体的设置,在有限的长度内加长了天线振子,从而加强了该平板式天线振子在470~550mhz频段内的信号接收,提高了信号接收稳定性。

优选地,所述副辐射体包括四个l型辐射体,各个所述l型辐射体分别从所述短边的四个端部向外伸出并向短边的中轴线折弯延伸以形成l型结构。该结构在加长的同时节省了材料,使平板式天线振子不变得厚重的同时实现长度增长。

优选地,所述l型辐射体相对所述主辐射体以预设角度折弯设置,预设角度为30°~90°,实现平板式天线振子的小型化。

优选地,所述第一开口设有缩颈部,所述缩颈部为梯形结构,所述梯形结构的两条斜边不等长,靠近所述馈线部的斜边较短,所述梯形结构中远离所述馈线部的斜边与所述第一开口连接所述馈线部的斜边平行。

由于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呈对称结构,因此在第一开口处所作的优选方案同样用于第二开口的优选方案上,两个开口的优选方案应同时进行,通过所述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的形状和尺寸进行调整,能够更好地使所述平板式天线振子传输信号,提高信号接收的稳定性。

优选地,所述馈线部为台阶式结构。该馈线部的设计能够缩小距离以改变电容值,从而影响振子的驻波,使所述平板式天线振子更有效接收信号,且能够防止在焊接信号线时产生短路的情况。

优选地,所述双葫芦形开口的上切线与所述主辐射体的长边平行。

优选地,所述主辐射体设有定位孔,便于所述平板式天线振子更好地安装在天线盒子内。

优选地,所述主辐射体的厚度为0.4±0.05mm,主辐射体相对其他天线振子更为轻薄。

一种天线,包括反射板、设置于所述反射板上的辐射体和为所述辐射体馈电的馈线,所述辐射体包括如上所述的平板式天线振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平板式天线振子及天线,结构简单,便于生产和安装,接收信号质量高,信号覆盖范围广,有效覆盖uhf频段,在uhf频段的信号更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平板式天线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平板式天线振子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馈线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以下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为一种平板式天线振子,所述平板振子天线包括主辐射体1和副辐射体2,所述主辐射体1为一矩形金属片,在矩形金属片内设有双葫芦形开口,所述双葫芦形开口包括第一开口3、第二开口4和馈线部5,所述第一开口3和第二开口4通过所述馈线部5连接,且呈对称结构;所述副辐射体2设置在所述主辐射体1的短边上。

优选地,如图1所示,所述副辐射体2包括4个l型辐射体2a、2b、2c和2d,所述l型辐射体2a~2d分别从所述短边的四个端部向外伸出并向短边的中轴线折弯延伸以形成l型结构,该l型辐射体2a~2d用于加强470-520mhz之间的信号,在有限长度内加长了平板式天线振子的尺寸,优选地,如图2所示,所述l型辐射体2a~2d相对主辐射体1折弯,折弯角度为90°,满足平板式天线振子的尺寸要求,实现小型化。

优选地,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开口3的长边方向上分别设有缩颈部6,所述缩颈部6为梯形结构,所述梯形结构的两条斜边不等长,靠近馈线部5的斜边较短,且远离馈线部5的斜边与所述第一开口3连接馈线部5的斜边平行,由于第一开口3与第二开口4呈对称结构,因此在第一开口3处所作的优选方案同样用于第二开口4的优选方案上,两个开口的优选方案应同时进行。

优选地,如图3所示,所述馈线部为台阶式结构,包括第一台阶7和第二台阶8,馈线部的设计能够改变电容值,进而影响驻波,使平板式天线振子更有效接收信号,且台阶式的设计能够防止在焊接馈线时发生短路情况。

优选地,如图1所示,所述双葫芦形开口的上切线和下切线都与所述主辐射体1的长边平行。

优选地,如图1所示,所述主辐射体1和l型辐射体2a~2d都设有定位孔,便于所述平板式天线振子更好地安装在天线盒子内。

优选地,所述主辐射体采用的是厚度为0.4±0.05mm的白铁皮。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定。凡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平板式天线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辐射体和副辐射体,所述主辐射体为一矩形金属片,所述矩形金属片内设有双葫芦形开口,所述双葫芦形开口包括第一开口、第二开口和馈线部,所述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通过所述馈线部连通,且呈对称结构;所述副辐射体设置在所述主辐射体的短边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式天线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辐射体包括四个l型辐射体,各个所述l型辐射体分别从所述短边的四个端部向外伸出并向短边的中轴线折弯延伸以形成l型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板式天线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辐射体相对所述主辐射体以预设角度折弯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式天线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口设有缩颈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平板式天线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缩颈部为梯形结构,所述梯形结构的两条斜边不等长,靠近所述馈线部的斜边较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平板式天线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梯形结构中远离所述馈线部的斜边与所述第一开口连接所述馈线部的斜边平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式天线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馈线部为台阶式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式天线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葫芦形开口的上切线与所述主辐射体的长边平行。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平板式天线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辐射体的厚度为0.4±0.05mm。

10.一种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射板、设置于所述反射板上的辐射体和为所述辐射体馈电的馈线,所述辐射体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平板式天线振子。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平板式天线振子及天线,所述平板式天线振子包括主辐射体和副辐射体,所述主辐射体为一矩形金属片,在矩形金属片内设有双葫芦形开口,所述双葫芦形开口包括第一开口、第二开口和馈线部,所述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通过所述馈线部连通,且呈对称结构;所述副辐射体设置在所述主辐射体的短边上;通过所述双葫芦形开口的形状和尺寸可调节所述平板式天线振子的阻抗,以适应连接在馈电孔上的同轴电缆线,匹配电缆的阻抗,减少信号输送过程中的反射损耗效应,所述平板天线振子的频率范围为470MHz~860MHz,符合UHF频段,同时结合副辐射体,在有限长度内加长振子结构,加强了在UHF频段的信号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瑞典;陆伟明;陈江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安拓浦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27
技术公布日:2020.04.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