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91700发布日期:2020-05-01 17:26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力电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技术,特别涉及一种电力线缆。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电缆在各领域都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其通常由几根或几组导线在漆包线的束缚下形成一组电缆芯,再由多组电缆芯组合形成一条完整的电缆。按照分类,其主要包括电力电缆、控制电缆、补偿电缆、屏蔽电缆、高温电缆、计算机电缆、信号电缆、同轴电缆、耐火电缆、船用电缆、矿用电缆、铝合金电缆等。

目前,申请公布号为cn108831623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矿物质电缆,其在电缆线芯外依次设有防火层、绝缘层、阻燃层、屏蔽层、矿物层和耐磨层,防火层是合成氟金云母材质,防火层包于铜芯导体外侧,阻燃层是内部填充无机金属化合物的阻燃材质,屏蔽层是陶瓷化硅胶屏蔽层,矿物质层内侧设有沿电缆方向的ppa加强筋,耐磨层内侧设有通过热烫工艺粘连的铝箔层。

如上所述的矿物质电缆,应用于电力传输时,由于电力传输过程中两座电力塔之间的跨度通常较大,而电缆又都是金属材质,因此电缆的自重就比较大,那么在使用的过程中,当遇上大风天气时电缆受到的拉扯也会比较大,而上述电缆又都是一些防火层、绝缘层等材料,本身强度较低,那么电缆很容易在风力的拉扯下发生断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力电缆,能够提高电缆的抗拉强度,从而使电缆在使用的过程中不容易发生断裂。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电力电缆,包括至少两组电缆芯、包裹于电缆芯外且将各组电缆芯进行隔离的绝缘层、包裹于绝缘层外且将各组电缆芯包裹的保护套,还包括加强芯,所述加强芯包括中心芯体、一体设置于中心芯体的侧壁上且向外呈辐射状延伸的加强翅,相邻两个加强翅之间形成用于供电缆芯放置的电力线槽,且电缆芯依次放置于电力线槽后围绕中心芯体分布。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加强芯能够对电缆的结构进行加强,当电缆在使用过程中受到风力拉扯时,加强芯能够分担气流作用于电缆上的力,减小电缆芯、绝缘层及保护套上所承受的负载,使电缆在使用的过程中不容易发生断裂,从而保证电力的正常输送。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强翅远离中心芯体的一端向两侧延伸形成有翅扇,相邻两个加强翅的翅扇呈伞状包围电缆芯,且在相邻加强翅之间填充氧化镁粉固结形成的填充层。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翅扇能够增加加强芯的受力截面积,以提高加强芯的负载能力,进而提高电缆线的抗拉伸强度,从而使电缆更加不容易在使用的过程中发生断裂。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保护套内嵌衬有加强筋线,所述加强筋线沿着保护套的圆周方向排列一圈。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加强筋线是平行于电缆芯的,那么其在电缆的长度方向上就能够很好地进行受力,这样电缆在使用过程中受风力拉扯时就能够将一部分拉扯力分担给加强筋线,从而使得电缆更加不容易发生断裂。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保护套内还设置有多个沿电缆芯的长度方向排列的加强环,所述加强环上设置有数量与加强筋线相等的穿线环,所述加强筋线分别穿设于穿线环内。

风力对电缆的拉扯是不定向的,在这种情况下,保护套内的各条加强筋线有可能出现受力不均的情况,这样就容易将保护套撕裂,进而造成电缆损伤,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加强环能够对加强筋线的位置进行限定,使风力施加到电缆上时,不管拉扯力如何变化,所有加强筋线之间都能够通过加强环平均分担该作用力,使得加强筋线中不容易出现单条加强筋线受力过多的情况,从而使得加强筋线不容易将保护套撕裂。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电缆芯的横截面呈扇形。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加强芯独特的结构使得其相邻两个加强翅之间的电力线槽截面呈扇形,因此将电缆线的截面设置为扇形后能够使其更好的适配于电力线槽的形状,提高电力线槽的空间利用率,以提高电缆芯的横截面积,从而达到提高电力传输效率的目的。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加强芯能够对电缆上所受到的拉扯力进行分担,减少电缆芯、绝缘层及保护套的受力,使其不容易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断裂,从而保证电力的正常输送;

2.加强筋能够进一步分担电缆上所受到的作用力,以提高电缆的整体抗拉强度,从而使电缆更加不容易产生断裂;

3.电缆芯的截面形状能够更好地适配于电力线槽的结构,提高电力线槽内部的空间利用率,以增加电缆芯的横截面积,从而提高电缆的电力输送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图。

图中:1、电缆芯;11、铜线;2、加强芯;21、中心芯体;22、加强翅;23、翅扇;3、绝缘层;4、保护套;5、填充层;6、加强环;61、穿线环;7、加强筋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电力电缆,其由内而外依次分布加强芯2、电缆芯1和保护套4,加强芯2包括中心芯体21、加强翅22、翅扇23,中心芯体21的横截面呈圆形;加强翅22一体形成于中心芯体21的侧壁上,且多个加强翅22在中心芯体21上呈辐射状向外延伸;翅扇23一体形成于加强翅22远离中心芯体21的一端上,且翅扇23向加强翅22的两侧呈圆弧状延伸,使得加强翅22与翅扇23两者组合体的横截面呈伞状,此时相邻两个加强翅22之间形成截面呈扇形的电力线槽。

每组电缆芯1均由多股铜线11经过绞合形成,其外部包裹由橡胶材料制成的绝缘层3,每个电力线槽内分别放置一组电缆芯1,且电缆芯1的横截面呈与电力线槽相匹配的扇形,于是形成电缆芯1围绕中心芯体21分布的形态,且在加强翅22、翅扇23和电缆芯1外部绝缘层3之间的空隙内填充由氧化镁粉固结形成的填充层5。

保护套4采用硬质橡胶制成,包裹于电缆芯1和加强芯2的最外侧,作为电缆的外部绝缘保护层,其内部嵌衬有沿其圆周方向排列分布的加强筋线7,所有加强筋线7之间通过加强环6进行加固。

加强环6内衬于保护套4内,整体呈环状,在其上形成有多个用于供加强筋线7穿设的穿线环61,且加强环6沿电缆芯1的长度方向排列分布。

具体实施过程:当电缆在使用过程中遭遇风力拉扯时,气流所产生的拉扯力能够分别由保护套4、加强筋线7、电缆芯1以及加强芯2分摊,那么落在单独的任何一个结构上的力都将比较小,因此电缆不容易在使用的过程中发生断裂,从而达到保证电力正常输送的目的。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技术特征:

1.一种电力电缆,包括至少两组电缆芯(1)、包裹于电缆芯(1)外且将各组电缆芯(1)进行隔离的绝缘层(3)、包裹于绝缘层(3)外且将各组电缆芯(1)包裹的保护套(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强芯(2),所述加强芯(2)包括中心芯体(21)、一体设置于中心芯体(21)的侧壁上且向外呈辐射状延伸的加强翅(22),相邻两个加强翅(22)之间形成用于供电缆芯(1)放置的电力线槽,且电缆芯(1)依次放置于电力线槽后围绕中心芯体(21)分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翅(22)远离中心芯体(21)的一端向两侧延伸形成有翅扇(23),相邻两个加强翅(22)的翅扇(23)呈伞状包围电缆芯(1),且在相邻加强翅(22)之间填充氧化镁粉固结形成的填充层(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套(4)内嵌衬有加强筋线(7),所述加强筋线(7)沿着保护套(4)的圆周方向排列一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力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套(4)内还设置有多个沿电缆芯(1)的长度方向排列的加强环(6),所述加强环(6)上设置有数量与加强筋线(7)相等的穿线环(61),所述加强筋线(7)分别穿设于穿线环(61)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芯(1)的横截面呈扇形。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力电缆,涉及电缆技术,用于解决普通电缆抗拉强度不够的问题,包括至少两组电缆芯、包裹于电缆芯外且将各组电缆芯进行隔离的绝缘层、包裹于绝缘层外且将各组电缆芯包裹的保护套,还包括加强芯,所述加强芯包括中心芯体、一体设置于中心芯体的侧壁上且向外呈辐射状延伸的加强翅,相邻两个加强翅之间形成用于供电缆芯放置的电力线槽,且电缆芯依次放置于电力线槽后围绕中心芯体分布;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加强芯能够对电缆上所受到的拉扯力进行分担,减少电缆芯、绝缘层及保护套的受力,使其不容易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断裂,从而保证电力的正常输送。

技术研发人员:臧文丙;孙超南;刘金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华洋电缆实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0.09
技术公布日:2020.05.0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