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微动开关的磁保持继电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28733发布日期:2020-04-24 21:34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微动开关的磁保持继电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磁保持继电器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带有微动开关的磁保持继电器。



背景技术:

磁保持继电器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继电器,也是一种自动开关。和其他电磁继电器一样,对电路起着自动接通和切断作用。所不同的是,磁保持继电器的常闭或常开状态完全是依赖永久磁钢的作用,其开关状态的转换是靠一定宽度的脉冲电信号触发而完成的。

现有磁保持继电器通常包括塑料壳体、多个导电引出脚、磁路系统、接触系统和推动机构。多个导电引出脚、磁路系统、接触系统和推动机构均装在塑料壳体上。所述磁路系统通常包括轭铁、线圈、衔铁组件,接触系统包括动簧、静簧,动簧上带有动触点,静簧上带有静触点,推动机构包括推动卡,衔铁组件连接推动卡,推动卡连接动簧部分,导电引出脚处于壳体内的一端与动簧和静簧固连,当继电器线圈通正向脉冲电压时,磁路系统工作,衔铁组件带动推动卡,推动卡推动动簧移位,使动触点与静触点接触,继电器处于接通状态;当继电器的线圈通反向脉冲电压,磁路系统再工作,衔铁组件带动推动卡回位,推动卡拉动动簧回位,动触点与静触点脱离,使触点断开,继电器处于切断状态。

为了判断磁保持继电器的动触点和静触点是处于结合状态还是处于分离状态,部分磁保持继电器中设置了微动开关,通过微动开关触点的闭合或断开来判断动触点和静触点之间的状态。

如2012年10月03日就公开一项专利号为zl201210198058.2、名称为:“可监测动、静触点开、合状态的三闭合力磁保持继电器”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其包括壳体、线圈组件、转动式衔铁组件、组合推动卡、动簧片、动触点和静触点,动簧片上动触点的背后设有被压缩的双联弹簧,所述双联弹簧由两螺旋弹簧通过底部的钢丝连为一体;动簧片上动触点的背后还设有“z”型压力弹片,压力弹片的上部分贴合于动触点背后的动簧片表面,下部分卡入组合推动卡;组合推动卡的上表面设有凸块;与凸块位置相对应的壳体上设有与外部显示装置相连接的微动开关。该项发明申请具备了监测动、静触点开、合状态的功能,使得外部显示装置能够显示其处于闭合或者打开的状态。但是这种磁保持继电器由于增设了微动开关,其增大了磁保持继电器壳体的体积,使得这种带有微动开关的磁保持继电器在电器设备上的布置难度也增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带有微动开关的磁保持继电器,其结构紧凑,使得增设微动开关的磁保持继电器体积较小,且利于实现微动开关的自动化装配。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有微动开关的磁保持继电器,包括绝缘壳体和微动开关,绝缘壳体由底座和盖体固连而成,底座上装有磁路系统、推动卡和接触系统,磁路系统包括衔铁组件,衔铁组件的中部枢接在底座上,接触系统包括动触点和静触点,衔铁组件连接推动卡并通过推动卡驱动接触系统的动触点使得动触点与静触点接合或分离,底座在靠近衔铁组件一端处设有一个容纳微动开关的装配区,微动开关壳体底面抵接在所述装配区底部并通过该装配区进行定位,微动开关壳体靠近衔铁组件的一侧部分悬空,微动开关壳体悬空的下面空间给衔铁组件和/或推动卡的移动让位,盖体固连在底座上时,盖体压住微动开关壳体;

衔铁组件一端向盖体一侧延伸一压杆,衔铁组件转动时,压杆压住微动开关触动簧片或放松微动开关触动簧片。

进一步改进,所述装配区的底部设有两根定位柱,微动开关安装于装配区时,每根所述定位柱插入微动开关上的一个安装孔;两根所述定位柱与所述压杆相互平行。这样微动开关的定位和装配更为方便。

再进一步,所述定位柱包括一个圆柱体,圆柱体外周面沿其径向间隔设有多个定位凸部;每个所述定位凸部为长条形且沿圆柱体的轴向分布。

进一步改进,所述装配区的底部在其中一根定位柱的旁边设有一根限制微动开关壳体移位的限位柱。这样通过限位柱限位防止微动开关壳体翻转移位。

进一步改进,所述微动开关壳体底面离底座底面的距离大于推动卡与衔铁组件连接的一端的上表面离底座底面的距离,使得推动卡一端移位不与微动开关相干涉。以方便微动开关让位和推动卡的布置。使得结构进一步紧凑。

进一步改进,所述装配区的底部为底座上的一个凸块的上端面构成,凸块靠近衔铁组件一侧为阶梯状。这样可以更好给衔铁组件转动和推动卡的移动让位。

进一步改进,所述盖体的内侧面设有一限位筋,盖体固连在底座上时,限位筋压住微动开关壳体。

进一步改进,所述微动开关的多个导电插接端子弯折然后从盖体穿出或从底座的底部穿出。便于继电器的安装和微动开关导电插接端的连接。

进一步,所述微动开关的多个导电插接端子弯折然后从底座的底部穿出时,导电插接端子上固连一个端子延长件,该端子延长件包括一个工字架,工字架的两端为绝缘体,工字架的两端间隔穿有多根导电延伸引脚,微动开关的多个导电插接端子间隔插在工字架的一端上,微动开关的每个导电插接端子与一根导电延伸引脚相接触;所述底座在所述装配区的底部设有一个通孔,通孔贯穿底座的底部,所述工字架嵌在通孔中,多根所述导电延伸引脚的一端穿出底座。通过端子延长件既延长了导电插接端子的长度,也能确保导电插接端子的强度,确保插接的可靠性。

优选所述接触系统包括两个动簧片、两个静簧片,每个动簧片上设有所述动触点,每个静簧片上设有所述静触点,所述推动卡有两个,每个推动卡的一端设有卡槽,卡槽下面的推动卡上设有配合孔,衔铁组件的两端均设有卡接部,每个卡接部与一个推动卡一端的卡槽相配合且插入所述的配合孔,每个推动卡的另一端连接一个动簧片的一端,动簧片的另一端连接导电引出脚。这样衔铁组件通过两个推动卡可以带动接触系统的两组动、静触点相结合或相分离。

进一步改进,所述衔铁组件一端先向远离微动开关一侧延伸一个支撑部,所述压杆设置在所述支撑部远离微动开关的一端上。这样可以更好为微动开关让位,以使整体结构更为紧凑。

本实用新型由于底座在靠近衔铁组件一端处设有一个容纳微动开关的装配区,微动开关壳体抵接在所述装配区底部并通过该装配区进行定位,微动开关壳体靠近衔铁组件的一侧部分悬空,微动开关壳体悬空的下面空间给衔铁组件和/或推动卡的移动让位,盖体固连在底座上时,盖体压住微动开关壳体;衔铁组件一端向盖体一侧延伸一压杆,衔铁组件转动时,压杆压住微动开关触动簧片或放松微动开关触动簧片。这样一方面微动开关可以布置的更靠近衔铁组件,充分利用底座上余留空间,使得继电器的整体结构紧凑,增设微动开关后的磁保持继电器的体积较小;另一方面,微动开关壳体抵接在所述装配区底部并通过该装配区进行定位,然后盖体压住微动开关壳体;这样就便于机械手抓取微动开关和盖体进行装配,利于实现微动开关的自动化装配,降低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俯视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立体分解图;

图3是图2的a处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隐藏底座、微动开关和一个静簧片的仰视立体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底座的立体图;

图6是图5的b处放大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衔铁组件立体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微动开关立体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隐藏盖体和磁路系统的俯视立体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隐藏底座、盖体和一个静簧片的立体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隐藏盖体的仰视立体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底座俯视立体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微动开关与端子延长件连接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图1至图9所示,一种带有微动开关的磁保持继电器,包括绝缘壳体1和微动开关2,绝缘壳体1由底座11和盖体12通过卡接固连而成,底座11和盖体12均由塑胶材料注塑制成,底座11上装有磁路系统3、两个推动卡4和接触系统5,磁路系统3包括衔铁组件31、线圈32和轭铁33,轭铁33固连线圈架,线圈32和轭铁33固定在底座11一侧,衔铁组件31的中部枢接在底座11上且处于线圈32旁边,衔铁组件31上下端的中间均向外延伸一根枢接轴311,两根枢接轴311的中心轴线相重叠,一根枢接轴311插在底座11的枢接孔111上,另一个根枢接轴311与一个压块34的套接孔341相配合,压块34的两端与底座11固连。衔铁组件31上的衔铁与轭铁33配合动作。

所述接触系统5包括两个动簧片51、两个静簧片52,两个动簧片51的结构相同且均设有两个动触点511,两个静簧片52的结构不同,具体结构见附图2所示,但每个静簧片52上均设有两个静触点521;所述推动卡4有两个,每个推动卡4的一端设有卡槽41,卡槽41下面的推动卡4上设有配合孔42,衔铁组件31的两端均设有卡接部312,卡接部312大体为圆柱体,每个卡接部312与一个推动卡4一端的卡槽41相配合且插入所述的配合孔42,每个推动卡4的另一端连接一个动簧片51的一端,动簧片51的另一端连接导电引出脚512;每个动簧片51另一端连接的导电引出脚512结构不同,具体详见附图2。

从上述的结构可以看出,接触系统5设有两组相对应的动触点511、静触点521,衔铁组件31的两端各通过一个卡接部312连接一个推动卡4,并通过两个推动卡4同时驱动接触系统5上的两组动触点511、静触点521相互接合或相互分离;对电路起着接通和切断作用。

底座11在靠近衔铁组件31一端处设有一个容纳微动开关2的装配区112,微动开关2壳体抵接在所述装配区112底部并通过该装配区112进行定位,所述装配区112的底部设有两根定位柱1a,微动开关2安装于装配区112时,每根所述定位柱1a插入微动开关2上的一个安装孔21;每根所述定位柱1a包括一个圆柱体,圆柱体外周面沿其径向间隔设有多个定位凸部11a,每个所述定位凸部11a为长条形且沿圆柱体的轴向分布。这样更方便定位柱1a插入微动开关2上的安装孔21并能确保配合精度。所述装配区112的底部在其中一根定位柱1a的旁边设有一根限制微动开关2壳体移位限位柱1b。通过限位柱1b可以防止微动开关2翘起翻转移位。

盖体12固连在底座11上时,盖体12压住微动开关2壳体;具体为:所述盖体12的内侧面设有一限位筋121,盖体12固连在底座11上时,限位筋121压住微动开关2壳体。

微动开关2的触动簧片22靠近衔铁组件31设置,衔铁组件31一端向盖体12一侧延伸一压杆313,所述压杆313与两根所述定位柱1a相互平行;衔铁组件31转动时,压杆313压住微动开关2触动簧片22或放松微动开关2触动簧片22。

所述微动开关2的三个导电插接端子23弯折90°然后从盖体12穿出。

进一步结合图2、图7、图9所示,微动开关2壳体靠近衔铁组件31的一侧部分悬空,微动开关2壳体悬空的下面空间给衔铁组件31和推动卡4的移动让位,所述微动开关2壳体底面离底座11底面的距离大于推动卡4与衔铁组件31连接的一端的上表面离底座11底面的距离,使得推动卡4一端移位不与微动开关2相干涉;所述装配区112底部为底座11上的一个凸块113的上端面构成,凸块113靠近衔铁组件31一侧为阶梯状。这样可更好给衔铁组件31和推动卡4移动让位,使整体结构更为紧凑。

所述衔铁组件31一端先向远离微动开关2一侧延伸一个支撑部314,所述压杆313设置在所述支撑部314远离微动开关2的一端上。这样可使得微动开关2布置的更靠近衔铁组件31,使得结构更为紧凑。

本实施例衔铁组件31逆时针转动时,接触系统5上的两组动触点511和静触点521相互分离;压杆313压住微动开关2触动簧片22使得微动开关2动作,微动开关2通过导电插接端子23向外部传送其一种状态;本实施例衔铁组件31顺时针转动时,接触系统5上的两组动触点511和静触点521相互接合,压杆313放松微动开关2触动簧片22,微动开关2复位不动作,微动开关2也通过导电插接端子23向外部传送其另一种状态;这样通过判断微动开关的状态就能够方便判断接触器的工作状态。

实施例二、图10至图13所示,一种带有微动开关的磁保持继电器,其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所述微动开关2上设置两个导电插接端子23,微动开关2的两个导电插接端子23弯折90°然后从底座11的底部穿出。为了能使用现有的微动开关,降低成本,又使微动开关2的两个导电插接端子23能够从底座11底部穿出,两个导电插接端子23上固连一个端子延长件6,该端子延长件6包括一个工字架61,工字架61的两端为绝缘体,工字架61的两端间隔穿有两根导电延伸引脚62,微动开关2的两个导电插接端子23间隔插在工字架61的一端上,微动开关2的每个导电插接端子23与一根导电延伸引脚62相接触;

所述底座11在所述装配区112的底部设有一个通孔1c,通孔1c贯穿底座11的底部,所述工字架61嵌在通孔1c中,两根所述导电延伸引脚62的一端穿出底座11。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两个较佳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按权利要求作等同的改变都落入本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