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电磁继电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18291发布日期:2020-04-17 17:44阅读:290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的电磁继电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继电器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的电磁继电器。



背景技术:

电磁继电器是一种电子控制器件,它具有控制系统(又称输入回路)和被控制系统(又称输出回路),通常应用于自动控制电路中,它实际上是用较小的电流、较低的电压去控制较大电流、较高的电压的一种“自动开关”。故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现有的电磁继电器的结构传统老旧,结构设计不合理,使得组装工序繁琐复杂,各个部件的组装难度较大,不利于实现组装工序的自动化,部件间的连接不够稳固牢靠,容易出现晃动的情况,而且结构不够稳定,在生产过程中容易出现部件移位的情况,影响产品良率。

因此,如何实现一种结构新颖合理,组装简易便捷,降低组装难度,有利于实现组装工序的自动化,部件间的结合连接牢靠,不易出现晃动的情况,结构稳定不易发生部件移位的情况,产品良率高的新型的电磁继电器是业内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电磁继电器,旨在实现一种结构新颖合理,组装简易便捷,降低组装难度,有利于实现组装工序的自动化,部件间的结合连接牢靠,不易出现晃动的情况,结构稳定不易发生部件移位的情况,产品良率高的新型的电磁继电器。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型的电磁继电器,包括基座、盖设于基座上的外壳,基座朝上延伸出绝缘挡板、簧片槽、a脚槽;电磁继电器还包括安装于绝缘挡板上的线圈组件、安装于簧片槽内的簧片、安装于a脚槽内的a脚触片;线圈组件包括骨架,骨架包括内部空心的空心柱、设于空心柱左侧处的左端座、设于空心柱右侧端处的右端座,线圈组件还包括嵌设于空心柱内的铁芯、固定于左端座与右端座上的轭铁、设于轭铁上的挂钩片、通过挂钩片安装于轭铁上的衔铁、绕设于空心柱外侧壁处的线圈、安装于左端座与右端座上并与线圈电性连接的引线脚,衔铁呈l字型并可以以轭铁的边缘为支点来进行杠杆运动,衔铁的第一端与铁芯相对,衔铁的第二端与簧片相对,引线脚通电使线圈带电,带电的线圈与铁芯形成电磁场,电磁场作用下,铁芯吸引衔铁的第一端使衔铁的第二端翘起并推动簧片从而使簧片与a脚触片接触且电性连接;基座上设有供引线脚卡插的引线脚孔,左端座、右端座上设有可与绝缘挡板卡合固定的卡槽从而使骨架可卡合固定于绝缘挡板上,绝缘挡板位于轭铁与线圈之间并起到绝缘隔离的作用;绝缘挡板的左右两侧设有起到导向作用的倒角以方便骨架与绝缘挡板的卡合固定操作;绝缘挡板内侧面设有阻挡座;引线脚孔的上端设为具有导向作用的倒梯形形状;a脚槽内侧面底部设有若干加强筋。

优选地,簧片包括横向簧片、纵向安装于横向簧片上的可卡插入簧片槽内的簧片脚,簧片脚的两侧朝外延伸出若干限位紧固块,限位紧固块的宽度由下至上逐渐增大,簧片槽底部设有供簧片脚卡插的簧片脚孔。

优选地,a脚触片包括触片头、纵向安装于触片头上的可卡插入a脚槽内的触片脚,a脚槽底部设有供触片脚卡插的触片脚孔。

优选地,加强筋的侧面设为三角形形状。

本实用新型实现了一种结构新颖合理,组装简易便捷,降低组装难度,有利于实现组装工序的自动化,部件间的结合连接牢靠,不易出现晃动的情况,结构稳定不易发生部件移位的情况,产品良率高的新型的电磁继电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电磁继电器的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电磁继电器的一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电磁继电器的一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电磁继电器的一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电磁继电器的一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之四;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电磁继电器的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电磁继电器的一实施例中基座的立体结构放大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电磁继电器的一实施例中簧片的立体结构放大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至图8,提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的电磁继电器的一实施例,包括基座101、盖设于基座101上的外壳102,基座101朝上延伸出绝缘挡板103、簧片槽104、a脚槽105。

电磁继电器还包括安装于绝缘挡板103上的线圈组件、安装于簧片槽104内的簧片、安装于a脚槽105内的a脚触片。

线圈组件包括骨架,骨架包括内部空心的空心柱、设于空心柱左侧处的左端座106、设于空心柱右侧端处的右端座107。线圈组件还包括嵌设于空心柱内的铁芯108、固定于左端座106与右端座107上的轭铁109、设于轭铁109上的挂钩片110、通过挂钩片110安装于轭铁109上的衔铁、绕设于空心柱外侧壁处的线圈111、安装于左端座106与右端座107上并与线圈111电性连接的引线脚112,衔铁呈l字型并可以以轭铁109的边缘为支点来进行杠杆运动,衔铁的第一端113与铁芯108相对,衔铁的第二端114与簧片相对,引线脚112通电使线圈111带电,带电的线圈111与铁芯108形成电磁场,电磁场作用下,铁芯108吸引衔铁的第一端113使衔铁的第二端114翘起并推动簧片从而使簧片与a脚触片接触且电性连接。

基座101上设有供引线脚112卡插的引线脚孔115。左端座106、右端座107上设有可与绝缘挡板103卡合固定的卡槽116从而使骨架可卡合固定于绝缘挡板103上,绝缘挡板103位于轭铁109与线圈111之间并起到绝缘隔离的作用。

绝缘挡板103的左右两侧设有起到导向作用的倒角117以方便骨架与绝缘挡板103的卡合固定操作。在组装过程中,需要将骨架的左端座106、右端座107上的卡槽116与绝缘挡板103进行卡合固定,现有的绝缘挡板103上端是直角形状,这样,卡槽116在与绝缘挡板103卡合的过程中需要对位非常精准,才可以卡合到绝缘挡板103上,万一卡槽116的位置出现偏差,在卡合的过程中,就容易出现毛角,导致产品的良率比较低。而本电磁继电器的绝缘挡板103的左右两侧设有倒角117,倒角117具有导向作用,这样在组装时,卡槽116在与绝缘挡板103卡合的过程中对位无需非常精准,就可以卡合到绝缘挡板103上,使组装简易便捷,降低组装难度,有利于实现组装工序的自动化。

引线脚孔115的上端设为具有导向作用的倒梯形形状,在组装时,组装设备将引线脚112卡插入引线脚孔115时,引线脚孔115的上端设为倒梯形形状,可以起到导向作用,这样就可以降低组装设备的卡插动作的精准度要求,引线脚112只要在倒梯形形状的范围内就可以顺着倒梯形形状的斜面卡插至引线脚孔115内,使组装工序简易便捷,降低组装难度,有利于实现组装工序的自动化。

绝缘挡板103内侧面设有阻挡座118。a脚槽105内侧面底部设有若干加强筋119,加强筋119的侧面设为三角形形状。因为在整体组装完成后,需要进行封胶的工序,封胶后需要进行烘烤工序来使胶固化,在烘烤过程中,基座101容易发生收缩,而a脚槽105与绝缘挡板103的侧壁都比较薄,在收缩过程中,容易发生移位而往内侧偏移,就容易导致整个产品报废,影响产品良率。而本电磁继电器的绝缘挡板103内侧面设有阻挡座118,a脚槽105内侧面底部设有若干加强筋119,这样的结构新颖简单,阻挡座118、加强筋119都起到了阻挡收缩的作用,使烘烤前后的结构比较稳定,有利于提高成品率,使产品良率高。

轭铁109与骨架之间通过铆接方式进行固定,而轭铁109与骨架的左端座106、右端座107紧密贴合,轭铁109与骨架之间并没有缝隙,轭铁109不易发生晃动,部件间的结合连接牢靠,不易出现晃动的情况,结构稳定不易发生移位,产品良率高。

簧片包括横向簧片120、纵向安装于横向簧片120上的可卡插入簧片槽104内的簧片脚121,簧片脚121的两侧朝外延伸出若干限位紧固块122,限位紧固块122的宽度由下至上逐渐增大,簧片槽104底部设有供簧片脚121卡插的簧片脚孔。现有的簧片槽104与簧片脚121之间容易发生晃动,结合不够紧固牢靠,不利于正常稳定地工作。而本电磁继电器的簧片脚121的两侧朝外延伸出若干限位紧固块122,这样的结构新颖简单,在簧片脚121卡插入簧片槽104的过程中,限位紧固块122可与簧片槽104紧密结合,而且限位紧固块122的宽度由下至上逐渐增大,这样即使在卡插过程中,万一下端的限位紧固块122把簧片槽104撑大了,上端的限位紧固块122也可以与簧片槽104紧密结合,保持簧片与簧片槽104之间的紧密结合,使簧片不易晃动,有利于整体结构的紧密结合,有效延长使用寿命,确保工作正常稳定。

a脚触片包括触片头123、纵向安装于触片头123上的可卡插入a脚槽105内的触片脚124,a脚槽105底部设有供触片脚124卡插的触片脚孔。

本实用新型实现了一种结构新颖合理,组装简易便捷,降低组装难度,有利于实现组装工序的自动化,部件间的结合连接牢靠,不易出现晃动的情况,结构稳定不易发生部件移位的情况,产品良率高的新型的电磁继电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