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钢珠防呆设置的锂电池隔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24571发布日期:2020-06-23 22:15阅读:331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钢珠防呆设置的锂电池隔圈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钢珠防呆设置的锂电池隔圈。



背景技术:

在锂离子电池装配过程中,需要将隔圈装配到电池芯的顶部,其主要的作用是将电池芯与电池盖板进行隔离,防止电池芯与与电池盖板直接接触,造成电池内部短路,引发安全事故。目前锂离子电池的制造工艺采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在电池注液后采用机器设备进行封口,而封口过程存在钢珠落入电池内部未能识别造成其移位存在短路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钢珠防呆设置的锂电池隔圈,该锂电池隔圈设置钢珠防呆槽,可将钢珠固定于钢珠防呆槽内,避免钢珠滚动至负极极耳位置或其他导致锂电池短路的部位,增加了锂电池的安全性能;同时,兼顾隔离电池芯和电池盖板的功能。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钢珠防呆设置的锂电池隔圈,包括极耳通孔槽、绑胶纸平台和钢珠防呆槽,所述的绑胶纸平台一端与极耳通孔槽一端面固定连接,绑胶纸平台另一端与钢珠防呆槽一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的极耳通孔槽由半跑道型的围板a和位于围板a下方的隔板a围合而成,位于极耳通孔槽内隔板a中央沿着隔圈长度方向设置有极耳通孔,所述的钢珠防呆槽由半跑道的围板b和位于围板b下方的隔板b围合而成,位于钢珠防呆槽内的隔板b中央设置有供钢珠定位的钢珠位孔。

上述的,所述的极耳通孔槽、绑胶纸平台和钢珠防呆槽顶面处于同一平面内。

上述的,所述的极耳通孔槽和钢珠防呆槽具有相同的宽度和高度,且钢珠防呆槽长度短于极耳通孔槽长度。

上述的,所述的极耳通孔槽的高度为1.2~2.0mm。

上述的,所述的绑胶纸平台内侧板面低于极耳通孔槽和钢珠防呆槽内侧板面高度为0.2~0.8mm。

上述的,所述的绑胶纸平台宽度小于极耳通孔槽和钢珠防呆槽的宽度,且绑胶纸平台两端分别与极耳通孔槽、钢珠防呆槽结合处形成两侧向内凹陷的卡槽。

上述的,与隔圈还匹配设置有锂电池壳体,位于锂电池壳体上端设置有供隔圈内嵌安装的腔体,位于锂电池壳体上端面壳体向内伸出与卡槽匹配的卡条。

上述的,锂电池壳体为铝合金材质。

上述的,所述的隔圈由pp料和玻璃纤维材料复合而成。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新颖,该锂电池隔圈设置钢珠防呆槽,可将钢珠固定于钢珠防呆槽内,避免钢珠滚动至负极极耳位置或其他导致锂电池短路的部位,增加了锂电池的安全性能;同时,兼顾隔离电池芯和电池盖板的功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

本技术:
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锂电池隔圈内侧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锂电池外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锂电池隔圈结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锂电池隔圈刨面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锂电池壳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

0-隔圈,1-围板a,2-隔板a,3-极耳通孔,4-绑胶纸平台,5-固定位孔,6-围板b,7-钢珠位孔,8-隔板b,9-极耳通孔槽,10-钢珠防呆槽,11-锂电池壳体,12-卡条,13-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侧”、“外侧”、等指示的方位或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参照图1-2,一种具有钢珠防呆设置的锂电池隔圈,锂电池隔圈0包括极耳通孔槽9、绑胶纸平台4和钢珠防呆槽10,绑胶纸平台4一端与极耳通孔槽9一端面固定连接,绑胶纸平台4另一端与钢珠防呆槽10一端面固定连接,极耳通孔槽9由半跑道型的围板a1和位于围板a1下方的隔板a2围合而成,位于极耳通孔槽9内隔板a2中央沿着隔圈0长度方向设置有极耳通孔3,钢珠防呆槽10由半跑道的围板b6和位于围板b6下方的隔板b8围合而成,位于钢珠防呆槽10内的隔板b8中央设置有供钢珠定位的钢珠位孔7。

其中,极耳通孔槽9、绑胶纸平台4和钢珠防呆槽10顶面处于同一平面内。

其中,极耳通孔槽9和钢珠防呆槽10具有相同的宽度和高度,且钢珠防呆槽10长度短于极耳通孔槽9长度。

其中,极耳通孔槽9的高度为1.2~2.0mm。

其中,绑胶纸平台4内侧板面低于极耳通孔槽9和钢珠防呆槽10内侧板面高度为0.2~0.8mm。

其中,绑胶纸平台4宽度小于极耳通孔槽9和钢珠防呆槽10的宽度,且绑胶纸平台4两端分别与极耳通孔槽9、钢珠防呆槽10结合处形成两侧向内凹陷的卡槽13,与锂电池隔圈0还匹配设置有锂电池壳体11,锂电池电芯置于锂电池壳体11内,位于锂电池壳体11上端设置有供隔圈0内嵌安装的腔体,位于锂电池壳体11上端面壳体向内伸出与卡槽13匹配的卡条12。

其中,锂电池壳体11为铝合金材质,隔圈0由pp料和玻璃纤维材料复合而成绝缘材料。

以上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



技术特征:

1.一种具有钢珠防呆设置的锂电池隔圈,所述的隔圈(0)包括极耳通孔槽(9)、绑胶纸平台(4)和钢珠防呆槽(10),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绑胶纸平台(4)一端与极耳通孔槽(9)一端面固定连接,绑胶纸平台(4)另一端与钢珠防呆槽(10)一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的极耳通孔槽(9)由半跑道型的围板a(1)和位于围板a(1)下方的隔板a(2)围合而成,位于极耳通孔槽(9)内隔板a(2)中央沿着隔圈(0)长度方向设置有极耳通孔(3),所述的钢珠防呆槽(10)由半跑道的围板b(6)和位于围板b(6)下方的隔板b(8)围合而成,位于钢珠防呆槽(10)内的隔板b(8)中央设置有供钢珠定位的钢珠位孔(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钢珠防呆设置的锂电池隔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极耳通孔槽(9)、绑胶纸平台(4)和钢珠防呆槽(10)顶面处于同一平面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钢珠防呆设置的锂电池隔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极耳通孔槽(9)和钢珠防呆槽(10)具有相同的宽度和高度,且钢珠防呆槽(10)长度短于极耳通孔槽(9)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钢珠防呆设置的锂电池隔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极耳通孔槽(9)的高度为1.2~2.0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钢珠防呆设置的锂电池隔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绑胶纸平台(4)内侧板面低于极耳通孔槽(9)和钢珠防呆槽(10)内侧板面高度为0.2~0.8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钢珠防呆设置的锂电池隔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绑胶纸平台(4)宽度小于极耳通孔槽(9)和钢珠防呆槽(10)的宽度,且绑胶纸平台(4)两端分别与极耳通孔槽(9)、钢珠防呆槽(10)结合处形成两侧向内凹陷的卡槽(1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具有钢珠防呆设置的锂电池隔圈,其特征在于:与隔圈(0)还匹配设置有锂电池壳体(11),位于锂电池壳体上端设置有供隔圈(0)内嵌安装的腔体,位于锂电池壳体(11)上端面壳体向内伸出与卡槽(13)匹配的卡条(1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具有钢珠防呆设置的锂电池隔圈,其特征在于:锂电池壳体(11)为铝合金材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钢珠防呆设置的锂电池隔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圈(0)由pp料和玻璃纤维材料复合而成。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钢珠防呆设置的锂电池隔圈,包括极耳通孔槽、绑胶纸平台和钢珠防呆槽,绑胶纸平台一端与极耳通孔槽固定连接,绑胶纸平台另一端与钢珠防呆槽固定连接,极耳通孔槽由半跑道型的围板A和位于围板A下方的隔板A围合而成,位于极耳通孔槽内隔板A中央沿着隔圈长度方向设置有极耳通孔,钢珠防呆槽由半跑道的围板B和位于围板B下方的隔板B围合而成,位于钢珠防呆槽内的隔板B设置有供钢珠定位的钢珠位孔。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新颖,该锂电池隔圈设置钢珠防呆槽,可将钢珠固定于钢珠防呆槽内,避免钢珠滚动至负极极耳位置或其他导致锂电池短路的部位,增加了锂电池的安全性能;同时,兼顾隔离电池芯和电池盖板的功能。

技术研发人员:兰亚超;贾秋荣;平钟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郑州比克电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0.24
技术公布日:2020.06.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