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平面波导馈入的宽带天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69471发布日期:2020-06-12 14:41阅读:355来源:国知局
共平面波导馈入的宽带天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共平面波导馈入的宽带天线,尤指一种于印刷电路板的一表面形成一偶极天线,该偶极天线具有一信号输入侧及该信号输入侧两侧各设有一馈入区,由多个馈入区向另一侧延伸有一高频幅射路径及包围该高频辐射路径的一低频辐射路径,且信号传输部的一端具有一金属导体及另一端设有供信号传输的一信号输出侧,该金属导体电性连接于该高频辐射路径上,以获得更大的工作带宽接收效果。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科技产业的不断进步,并带动无线通信产业的蓬勃发展,许多日常生活中应用的电子/电气产品,亦都通过无线传输方式进行信号的传输,诸如智能型移动电话、全球行动通讯系统(gsm)、个人数字助理(pda)或计算机及接口设备及无线网络、笔记本电脑及无线网络等,而在各式电子/电气产品中,天线则具有相当重要的角色,一般天线除了必须具备低折反损失(returnloss),亦必须具有更广域的操作带宽(bandwidth),以供天线接收相关频段的信号,而目前所使使用的双频带天线,低频带者如全球行动通讯系统(globalsystemformobilecommunications,gsm),其带宽为介于为880mhz~960mhz,而高频带者,如宽带分工多重撷取系统(wideband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wcdma),其带宽则介于1920mhz~2170mhz;除了该等带宽的低、高频带天线信号。

然现今通讯环境除了全球行动通讯系统(gsm)外,亦包含有分码多重存取系统(cdma)、数字通讯系统(dcs)、个人通讯服务系统(pcs)及宽带分工多重撷取系统(wcdma)等,各类型式通讯系统,而该等通讯系统的频带大约介于824mhz~880mhz、1710~1880mhz、1850~1990mhz、1920mhz~2170mhz;由于目前天线装置虽可适用于单频带或双频带,但带宽可用的区间范围则相当有限,大概仅能有约13%的带宽利用率,并于法增加天线工作的带宽,无法因应各种通讯系统的信号传输,天线的使用效果亦受到限制,不能进行多频段的操作。

是以,如何改善目前天线的工作带宽局限于特定的频带区域、不易扩充增加的困扰与麻烦,且天线的带宽利用率低适用的通讯系统少的问题与缺失,即为从事此行业的相关厂商所亟欲研究改善的方向。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印刷电路板的一表面形成一偶极天线,该偶极天线具有一信号输入侧及该信号输入侧两侧各设有一馈入区,由多个馈入区向另一侧延伸有一高频幅射路径及包围该高频辐射路径的一低频辐射路径,且信号传输部的一端具有一金属导体及另一端设有供信号传输的一信号输出侧,该金属导体电性连接于该高频辐射路径上,以获得更大的工作带宽接收效果,而通过高频幅射的信号线供信号传输部的金属导体电性连接,且通过金属导体另侧所设的信号输出侧,将接收的信号传送出外部的预设电子产品,达到提升双频信号的接收效果、增益信号带宽利用率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在于该高频幅射路径为一信号线且该低频辐射路径为一接地区,而该接地区与该信号线之间具有至少一间距以构成该馈入区,以构成一多频段谐振的宽带天线。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该该接地区与该信号线两侧之间各具有一第一间距及一第二间距,该第一间距范围为0.3~0.5mm;该第二间距范围为1~3mm。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共平面波导馈入的宽带天线,其包括:

一印刷电路板,其一表面形成一偶极天线,该偶极天线具有一信号输入侧及该信号输入侧两侧各设有一馈入区,由多个馈入区向另一侧延伸有一高频幅射路径及包围该高频辐射路径的一低频辐射路径;以及

一信号传输部,其一端具有一金属导体及另一端设有供信号传输的一信号输出侧,该金属导体电性连接于该高频辐射路径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该高频幅射路径为一信号线且该低频辐射路径为一接地区,而该接地区与该信号线之间具有至少一间距以构成该馈入区,以构成一多频段谐振的宽带天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该接地区与该信号线两侧之间各具有一第一间距及一第二间距,该第一间距范围为0.3~0.5mm;该第二间距范围为1~3mm,以构成一种非对称式偶极天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该信号输入侧利用顶端加载法以获取更大的高频工作带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该信号输出侧设置于一转向接头中,该转向接头用以固定于一预设电子产品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该印刷电路板及该信号传输部穿置于一外壳中的一容置空间中,该容置空间中两侧各具有对应转向接头定位的一定位槽,且利用两个定位件由该两个定位槽中的一穿孔穿置于该转向接头的两个定位孔,以形成该转向接头与该外壳的定位结构,且该外壳的该容置空间一侧设有一转向缺口以供该转向接头与该外壳之间做一相对旋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共平面波导馈入的宽频天线的立体外观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共平面波导馈入的宽频天线的第一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共平面波导馈入的宽频天线的第二立体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共平面波导馈入的宽频天线的侧视剖面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于印刷电路板设置偶极天线的构造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图5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共平面波导馈入的宽频天线的回波损耗线形图。

附图标记说明:1-印刷电路板;11-偶极天线;12-信号输入侧;121-信号线;13-馈入区;14-接地区;15-第一间距;16-第二间距;2-信号传输部;21-金属导体;22-信号输出侧;23-转向接头;230-定位孔;3-外壳;30-容置空间;31-定位槽;310-穿孔;32-定位件;33-转向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达成上述目的及功效,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构造,兹绘图就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详加说明其构造与功能如下。

请参阅图1至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共平面波导馈入的宽频天线的立体外观图、第一立体分解图、第二立体分解图、侧视剖面结构图、印刷电路板设置偶极天线的构造图及图5的局部放大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实用新型为包括有:一印刷电路板1、一信号传输部2及一外壳3,各构件的较为详细解说如下:

该印刷电路板1,其一表面形成一偶极天线11,该偶极天线11为一种非对称式偶极天线,且该偶极天线11具有一信号输入侧12及该信号输入侧12两侧各设有一馈入区13,由多个馈入区13向另一侧延伸有一高频幅射路径及包围该高频辐射路径的一低频辐射路径。

该高频幅射路径为一信号线121且该低频辐射路径为一接地区14,而该接地区14与该信号线121之间具有至少一间距以构成该馈入区13,以构成一多频段谐振的宽带天线。该接地区14与该信号线121两侧之间各具有一第一间距15及一第二间距16,该第一间距15范围为0.3~0.5mm(公厘);该第二间距范围为1~3mm(公厘),藉由该非对称的接地区14及第一、二间距(15、16)以构成一种非对称式偶极天线。

该信号输入侧12利用顶端加载法(top-loading)以获取更大的高频工作带宽。

该信号传输部2,其一端具有一金属导体21及另一端设有供信号传输的一信号输出侧22,该金属导体21电性连接于该高频辐射路径上。该信号输出侧22设置于一转向接头23中,该转向接头23用以固定于一预设电子产品中。

该印刷电路板1及该信号传输部2穿置于外壳3中的一容置空间30中,该容置空间30中两侧各具有对应转向接头23定位的一定位槽31,且利用两个定位件32由该两个定位槽31中的一穿孔310穿置于该转向接头23的两个定位孔230,以形成该转向接头23与该外壳3的定位结构,且该外壳3的该容置空间30一侧设有一转向缺口33以供该转向接头23与该外壳3之间做一相对旋动。

请参阅图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共平面波导馈入的宽频天线的回波损耗线形图,其中测试频段为自0.5ghz至6ghz,根据该线性图做出多个参考点取样,如下表所示:

由上述表格中可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天线于低频至高频操作0.5ghz至6ghz的区间频段中,其回波损耗约介于-10.460至-22.172db,符合阻抗匹配的标准。

除了上述回波损耗数据的外,另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共平面波导馈入的宽带天线的天线增益及效能做取样测试,数据如下表所示:

由上述表格中可了解于本实用新型的天线于低频至高频操作0.5ghz至6ghz的区间频段中,其峰值增益(dbi)、3d增益(dbi)及3d辐射效能(%)皆符合宽频天线的标准且具有良好的效能。

藉由图1至图7的揭露,即可了解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共平面波导馈入的宽带天线,于印刷电路板的一表面形成一偶极天线,该偶极天线具有一信号输入侧及该信号输入侧两侧各设有一馈入区,由多个馈入区向另一侧延伸有一高频幅射路径及包围该高频辐射路径的一低频辐射路径,且信号传输部的一端具有一金属导体及另一端设有供信号传输的一信号输出侧,该金属导体电性连接于该高频辐射路径上,以获得更大的工作带宽接收效果,而通过高频幅射的信号线供信号传输部的金属导体电性连接,且通过金属导体另侧所设的信号输出侧,将接收的信号传送出外部的预设电子产品,达到提升双频信号的接收效果、增益信号带宽利用率的目的。本实用新型应用于无线电子产品中具有极高的实用性,故提出专利申请以寻求专利权的保护。

上述详细说明为针对本实用新型一种较佳的可行实施例说明而已,但该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其他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艺精神下所完成的均等变化与修饰变更,均应包含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