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箱框拼接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96523发布日期:2020-06-30 19:58阅读:382来源:国知局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箱框拼接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压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箱框拼接件。



背景技术:

变压器油箱是变压器的重要组成部件,现在我们使用的变压器油箱底部内侧有很大的空间,这样既增加了变压器的占地空间,也浪费了内部填充的变压器油,制作工艺流程也很繁琐,影响生产效率,也不便于运输、搬运。

市面上现有的部分变压器油箱的箱框已经采用拼接结构,将多个箱框拼接件运输至目的地拼接成箱框并与其它零部件组装成油箱,但是现有的箱框拼接件结构简单、散热效果差,在运输的过程中翅片容易发生形变,影响油箱外观和散热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箱框拼接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箱框拼接件,用于多块拼接成箱框,包括拼接体,所述拼接体外侧设有至少一个散热管,所述散热管内设有一个通风管,所述通风管内具有散热腔,所述散热管和通风管之间间隔形成过油腔,所述拼接体内侧壁上开设有连通过油腔的通油口,所述散热管和通风管均呈矩形。

本实用新型中的箱框通过多块箱框拼接件拼接形成,使得油箱规格可根据实际需求调整;箱框模块化生产,便于加工,挤压模具一次挤压成型;极大的降低了运输成本,抵达目的地后将多块箱框拼接件拼接即可完成组装;通过散热管的设置,有助于提高箱框拼接件的散热面积,从而便于及时将变压器油中的热量传递至空气中,散热效果好;通过通风管的设置,使得散热管和通风管之间间隔形成过油腔,变压器油经通油口进入进油腔内,相比传统的变压器油箱可容纳更多的变压器油,有助于提高对变压器组件的散热效果;进入过油腔内的变压器油与散热管内壁和通风管外壁充分接触,变压器油与散热管和通风管的热交换效率提高;空气在散热腔内流动时吸收通风管管体上的热量,实现对通风管的散热,散热管外部的气体则吸收散热管管体上的热量,从而使得通风管和散热管的散热效率提高;过油腔内的变压器油内的热量直接传递至散热管和通风管上,无需经过油箱壁体,热交换效率高,散热效果好;矩形散热管强度较高,不易形变,便于运输。

所述通风管内壁上沿其周向方向设有多个散热翅片,所述散热翅片沿通风管高度方向延伸,所述散热翅片用于增大通风管的散热面积。

所述通油口包括分别开设于拼接体上下两侧的进油口和出油口。

所述进油口和出油口均沿拼接体高度方向延伸呈直条状。

所述拼接体内侧壁位于通油口处沿其高度方向开设有油槽,所述油槽用于增大拼接体内侧壁的吸热面积。

所述拼接体外侧设有两个散热管,两个散热管之间通过连接部相连,所述连接部沿散热管高度方向延伸且与拼接体外侧壁之间间隔形成辅助散热腔。

所述拼接体内侧壁上设有多个吸热翅片,所述吸热翅片用于增大拼接体内侧壁的吸热面积。

所述拼接体外侧壁上设有多个辅助散热翅片,所述辅助散热翅片用于增大拼接体外侧壁的散热面积

所述箱框拼接件由铝合金材质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变压器油容量大、散热效率高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3是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图2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拼接体;2、散热管;3、通风管;4、散热腔;5、过油腔;6、通油口;61、进油口;62、出油口;7、散热翅片;8、油槽;9、连接部;10、辅助散热腔;11、吸热翅片;12、辅助散热翅片;13、箱盖;14、箱底;15、箱框;16、第一翅片;17、第二翅片;18、拼接部;19、拼接槽;181、插部;182、防脱部;191、插槽;192、防脱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4所示,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箱框拼接件,用于多块拼接成箱框,包括拼接体1,拼接体1外侧一体成型设有至少一个散热管2,散热管2内设有一个通风管3,散热管2上下两端均与通风管3密封连接,通风管3内具有散热腔4,散热管2和通风管3之间间隔形成过油腔5,拼接体1内侧壁上开设有连通过油腔5的通油口6,所述散热管2和通风管3均呈矩形。

优选的,散热管2和通风管3端部可通过法兰连接并通过焊接实现密封。

优选的,通风管3两个端部可向外倾斜形成焊接斜面,焊接斜面边缘处抵住散热管2内壁上并通过焊接实现密封。

进一步细说,通风管3内壁上沿其周向方向设有多个散热翅片7,散热翅片7沿通风管3高度方向延伸,散热翅片7用于增大通风管3的散热面积,散热腔4内的气体受热后向上流动带走管体上的热量,散热翅片7沿通风管3高度方向延伸可防止气体向上流动的被散热翅片7阻挡,保证气体在散热腔4内的流动顺畅,从而使得散热效果提高。

进一步细说,通油口6包括分别开设于拼接体1上下两侧的进油口61和出油口62,散热时,油箱内的变压器油由于受热向上流动,上方的变压器油压力增大后通过进油口61进入过油腔5内,过油腔5内的变压器油在压力的作用下向下流动从下方的出油口62排出回流至油箱内,变压器油在过油腔5内由上至下流动时与散热管2内壁接触较为充分,吸热面积大,对变压器油的散热效果好;油箱内的变压器油和过油腔5内的变压器油形成对流有助于散热;变压器油在过油腔内的运动方向为由上至下,而空气在散热腔内的气体流动方向为由下至上,变压器油和空气之间形成对流,散热效率进一步提高;且变压器油在油箱内对流无需驱动件驱动即可实现,节省能耗,散热效果好。

优选的,进油口61和出油口62均沿拼接体1高度方向延伸呈直条状,有助于变压器油的快速流入和流出。

进一步细说,拼接体1内侧壁位于通油口6处沿其高度方向开设有油槽8,油槽8用于增大拼接体1内侧壁的吸热面积,从而使得变压器油内的热量可更高效的传递至拼接体1内侧壁上,提高对变压器油的降温效果。

进一步细说,拼接体1外侧沿其高度方向设有两个散热管2,两个散热管2之间通过连接部9相连,连接部9沿散热管2高度方向延伸且与拼接体1外侧壁之间间隔形成辅助散热腔10,连接部9沿散热管2高度方向延伸且与拼接体1外侧壁之间间隔形成辅助散热腔7,辅助散热腔10上下两端均与外界相连通,散热时,辅助散热腔7内的空气受热上升从上端开口处排出,辅助散热腔10内形成负压将空气从下端开口处吸入,通过气体在辅助散热腔10内的快速流动,有效的将辅助散热腔10内壁上的热量带走,连接部9防止辅助散热腔10内的气体从辅助散热腔10侧边排出,保证气体在辅助散热腔10内稳定的由下至上流动,且连接部9增大了散热管2外壁的散热面积,提高了散热管2的热交换效率,有助于提高两个散热管2之间的散热效果。

进一步细说,拼接体1内侧壁上沿其高度方向有多个吸热翅片11,吸热翅片11用于增大拼接体1内侧壁的吸热面积,提高了拼接体1内侧壁的热吸收效率,吸热翅片7伸入变压器油内便于及时吸收变压器油中的热量。

进一步细说,拼接体1外侧壁上一体成型有多个辅助散热翅片12,辅助散热翅片12用于增大拼接体1外侧壁的散热面积,从而提高了拼接体1外侧壁热交换效率,便于及时将热量传递至空气中。

进一步细说,散热管2外壁上一体成型有多个第一翅片16,第一翅片16用于增大散热管2的散热面积,提高了散热管2的热交换效率。

优选的,第一翅片16的散热末端连接有第二翅片17,第二翅片17用于增大第一翅片16的散热面积,第二翅片17沿第一翅片16高度方向延伸且和第一翅片16一体成型,提高了第一翅片16的热交换效率。

优选的,第一翅片16和第二翅片17相互垂直设置,第二翅片17可对相邻两个第一翅片16之间的空气进行阻挡,保证空气与第一翅片16壁体的充分接触,从而提高第一翅片16的热交换效率。

进一步细说,拼接体1两端分别设有拼接部18和拼接槽19,拼接部18可插入另一拼接体1的拼接槽19内以连接两个拼接体1,拼接部18包括插部181和防脱部182,拼接槽19包括插槽191以及与防脱部182防脱配合的防脱槽192,拼接时,将两个拼接体1上下错开,使拼接部18对准拼接槽19并用力按压较高处的拼接体1使拼接部18插入至拼接槽19内,此时插部181插入至插槽191内,防脱部182插入至防脱槽192内,通过插部181和插槽191的配合,便于两个拼接体1拼接时的定位;通过防脱部182和防脱槽192的配合,防止两个拼接体1拼接后分离,两个拼接体1之间不易解体,安装较为牢固。

优选的,两个拼接体1拼接后通过焊接进行加固和密封,有助于提高油箱的承载能力,防止变压器油的泄漏。

进一步细说,箱框拼接件由铝合金材质制成,铝合金导热效果好,有助于温升,相比传统的金属材料具有散热好、降噪音以及减少能量(电流、负载、涡流损耗、磁场等)损耗的效果;铝合金重量轻,便于运输,运输成本进一步降低,便于工人对其组装;铝合防腐性能好,远销海外时在海上不易被海水腐蚀;铝资源丰富,回收价值高,容易加工。

优选的,铝合金为纳米铝合金复合材料,纳米铝合金复合材料具有重量轻、强度高、刚度高、剪切强度高、热膨胀小、热稳定性高、优良的导电、导热、耐磨、耐蚀等效果。

优选的,箱框拼接件拼接后的箱框形状为方形、圆形、长方形中的一种。

优选的,本实施中所提到的翅片截面均呈1型。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