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电池片及具有该太阳能电池片的叠瓦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92739发布日期:2020-05-01 17:33阅读:493来源:国知局
太阳能电池片及具有该太阳能电池片的叠瓦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光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太阳能电池片及具有该太阳能电池片的叠瓦组件。



背景技术:

随着光伏技术的进步和“领跑者”计划的深入推进,中国光伏行业开始进入高效产品比拼的时代,其中,作为主流高效组件技术之一的叠瓦技术目前受到广泛关注。叠瓦组件使得太阳能电池片之间以更紧密的方式互相连结,在相同的面积下,叠瓦组件可以放置多于常规组件13%以上的电池片,并且由于其组件结构的优化,采用无焊带设计,大大减少了组件的线损,大幅度提高了组件的输出功率。

通常,叠瓦组件中相交叠的两太阳能电池片是通过导电胶实现互联,具体参考图1中a图所示,相交叠两块太阳能电池片中的上侧电池片包括硅片11以及设置于硅片11下表面边缘位置处的背面边缘主栅121,相交叠两块太阳能电池片中的下侧电池片包括硅片11以及设置于硅片11上表面边缘位置处的正面边缘主栅122,上侧电池片的背面边缘主栅121与下侧电池片的正面边缘主栅122即通过导电胶13实现电性胶接。

为了确保两太阳能电池片之间导电胶粘接的可靠性,需要测试导电胶13在剪切力作用下的破坏形式,具体测试过程参考图1中a图所示,对相交叠两太阳能电池片分别施加相反方向的力(即f、f'),直至相邻两电池片的导电胶所在位置被破坏。业内所希望得到的结果为内聚破坏形式,即两太阳能电池片之间的破坏区域位于导电胶13内部,如图1中b图所示,导电胶13在剪切力的作用下撕裂成附于上侧电池片下表面的第一部分131以及附于下侧电池片上表面的第二部分132。然事实上,在剪切力的作用下,往往出现的是图1中c图所展示的界面破坏形式,即导电胶13在剪切力的作用下与其中一侧太阳能电池片完全分离,并完整的附于另一块太阳能电池片表面。而出现界面破坏的直接原因是导电胶13与太阳能电池片之间的结合力过弱,这不仅会导致导电胶13和太阳能电池片之间的接触电阻大,影响组件的电学性能,还会使得组件在后续的户外使用过程中出现可靠性风险。

目前业内增加导电胶13和太阳能电池片之间的结合力主要是从导电胶13本身出发,通过调整导电胶13的配方(成分及比例)来匹配不同胶接对象,但该方法见效慢,需要大量实验验证;而且不同厂商制作背面边缘主栅121与正面边缘主栅122所采用的导电浆料往往存在较大差异,特定配方的导电胶也无法适用于具有不同材质背面边缘主栅121或正面边缘主栅122的太阳能电池片。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太阳能电池片,其具体设计方式如下。

一种太阳能电池片,包括硅片以及设置于所述硅片至少一表面的边缘主栅,所述边缘主栅背离所述硅片的一侧表面凹陷形成有若干凹槽。

进一步,所述凹槽的深度小于所述边缘主栅的厚度。

进一步,所述凹槽贯穿所述边缘主栅。

进一步,所述边缘主栅包括设置于所述硅片正面的正面边缘主栅和/或设置于所述硅片背面的背面边缘主栅。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叠瓦组件,该叠瓦组件包括若干首尾依次交叠设置的太阳能电池片以及设置于交叠位置处连接相邻两所述太阳能电池片的导电胶,相邻两所述太阳能电池片中的至少一个具有设置于所述交叠位置处与所述导电胶配合的边缘主栅,所述边缘主栅朝向所述导电胶的一侧表面凹陷形成有若干凹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基于本实用新型所提供太阳能电池片的具体结构,在其应用于叠瓦组件的具体场景中,可有效增加导电胶与太阳能电池片边缘主栅的接触面积,进而可提高导电胶与太阳能电池片边缘主栅之间的界面结合力,使得叠瓦组件在户外使用中具有更优的可靠性;同时还能降低导电胶和太阳能电池片边缘主栅之间的接触电阻,优化叠瓦组件的电学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叠瓦组件导电胶粘接可靠性测试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太阳能电池片一侧表面示意图;

图3所示为图2中a-a'方向的第一种截面示意图;

图4所示为具有图3所示实施结构的两块太阳能电池片配合示意图;

图5所示为图2中a-a'方向的第二种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考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太阳能电池片包括硅片21以及设置于硅片21至少一表面的边缘主栅22,该边缘主栅22背离硅片21的一侧表面凹陷形成有若干凹槽220。

参考图3所示,本具体实施例中,凹槽220的深度小于边缘主栅22的厚度。换而言之,凹槽220未穿透边缘主栅22.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5中所示,凹槽220也可以设置成贯穿边缘主栅22。

基于以上所提供的太阳能电池片,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叠瓦组件。结合图4所示,该叠瓦组件包括若干首尾依次交叠设置的太阳能电池片以及设置于交叠位置处连接相邻两太阳能电池片的导电胶23。

本具体实施例中,所涉及太阳能电池片的边缘主栅22包括设置于硅片21正面的正面边缘主栅222以及设置于硅片21背面的背面边缘主栅221,相邻两太阳能电池片中一个的正面边缘主栅222与另一个的背面边缘主栅221通过导电胶23胶接实现电性连通,正面边缘主栅222与背面边缘主栅221形成有凹槽220的一侧表面均与导电胶23形成配合。

本实用新型中,基于边缘主栅22上凹槽220的设置,可有效增加导电胶23与太阳能电池片边缘主栅22的接触面积,进而可提高导电胶220与太阳能电池片边缘主栅22之间的界面结合力,使得叠瓦组件在户外使用中具有更优的可靠性;同时还能降低导电胶23和太阳能电池片边缘主栅22之间的接触电阻,优化叠瓦组件的电学性能。

可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太阳能电池片中设置有凹槽220的边缘主栅22也可以仅包括设置于硅片21正面的正面边缘主栅222或设置于硅片21背面的背面边缘主栅221。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本实用新型中所涉及边缘主栅22通常由导电浆料印刷烧结成型,其上所形成的凹槽220可以是在印刷过程中通过印刷网版图案控制直接成型,也可以是在印刷完成后通过激光切割成型。可以理解,以上凹槽220通过印刷直接成型的方式可以在不额外增加太阳能电池片制作工序的前提下有效减少导电浆料的损耗,是本实用新型的太阳能电池片优选的一种制作工艺。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发明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发明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