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可变调节件结构的辐射单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55686发布日期:2020-04-28 21:09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可变调节件结构的辐射单元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通信天线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带可变调节件结构的辐射单元。



背景技术:

近年来,移动通信技术给人类带来了快捷的信息沟通。同时移动通信技术迅速由曾经的2g和3g宽带技术,快速过渡到如今的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fdd/lte)以及现在加速组网的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新时代的移动通信系统有新的需求,现在是2g3g4g共存的时代,下一步还包括5g通信需求,所以对天线也有新的挑战、新的要求,就出现了多系统、多频段、集成化、小型化等各种复合天线,所谓复合天线就是把多个不同频段的天线融合到一副天线阵列里面,从而可以达到多种频段的通信要求,要达到这一要求我们就要把不同频段的多种类振子单元组成一个阵列单元,这样就需要有2种、3种、4种甚至更多种类的振子组合,这样就造成新的问题,振子单元在不同的边界条件下的s参数、辐射参数会有不同的特征表现,这样就对我们的振子单元设计增加许多困难。解决的方案有两种,一是要不同的边界条件设计不同振子单元,这样的弊端是成本高、开发周期长、不利于模块化生产。二是设计一种单元可以适应多种边界条件,能带有调节结构。在此背景下我们提出了带有调节结构的振子辐射单元,这样既满足了我们多系统、多种阵列的要求也避免了频繁开发振子辐射单元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可变调节件结构的辐射单元,其可以在多种边界条件下根据实际需求调节使用。

一种带可变调节件结构的辐射单元,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振子固定卡座、辐射单元主体、馈电芯单元、辐射单元振子片固定件、辐射单元第二可变调节件固定件;其还包括根据性能选择安装的辐射单元第一可变调节件和辐射单元第二可变调节件;

所述振子固定卡座为塑料结构,可隔离振子主体与天线反射面的直接导通;所述辐射单元主体底部有圆形固定孔,固定孔两边两个防转动装置;

所述辐射单元主体底部向上伸出四个馈电巴伦,馈电巴伦内部中空;所述馈电芯单元还包括有馈电芯中部固定件、馈电芯顶部固定件,

所述馈电芯单元和馈电芯中部固定件位于馈电巴伦内部中空处;四个所述馈电芯顶部固定件上凸于馈电巴伦;

所述辐射单元第一可调节件位于馈电芯顶部固定件顶部;四个矩形结构振子臂分别固设于四个馈电巴伦的上部对应位置;馈电巴伦、矩形结构振子臂组合形成辐射振子单元主体,矩形结构振子臂对应于馈电芯单元和馈电芯中部固定件的位置处设置有避让口,四个所述矩形结构振子臂组成田字型双极化辐射振子单元;相邻的两个矩形结构振子臂的外侧中间连接位置处分别设置有振子片固定件;四个所述矩形结构振子臂所组成的田字型的四角位置有固定孔,辐射单元第二可变调节件固定件的底部固插于对应位置的固定孔;所述辐射单元第二可调节件固接在组合成整体的辐射单元第二可变调节件固定件的对应高度位置。

其进一步特征在于:

所述辐射单元不安装所述辐射单元第一可调节件和所述辐射单元第二可调节件;

所述辐射单元不安装所述辐射单元第一可调节件、仅安装所述辐射单元第二可调节件;

所述辐射单元仅安装所述辐射单元第一可调节件、不安装所述辐射单元第二可调节件;

所述辐射单元同时安装所述辐射单元第一可调节件和所述辐射单元第二可调节件;

所述辐射单元第一可调节件的大小和形状根据需求制作,所述辐射单元第一可调节件面域范围内的四个安装孔固接于四个所述馈电芯顶部固定件的顶部;

所述辐射单元第二可调节件的大小和形状根据需求制作,所述辐射单元第二可调节件面域范围内的四个安装孔固接于四根辐射单元第二可变调节件固定件的对应高度位置;

所述辐射单元第二可调节件具体为pcb材料表面覆金属制作而成,形式结构可多样化,其他可以安装不影响结构稳固的变形结构均可;

所述辐射单元第二可变调节件固定件具体由高度方向层叠布置的若干根杆件拼接组成,每根杆件的顶部均用于固定上层杆件或辐射单元第二可调节件的对应位置安装孔;

所述辐射单元第二可变调节件固定件具体由高度方向层叠布置的三根杆件拼接组成,最低位置的杆件的顶部为低挡位安装位置,中间位置的杆件的顶部为中挡位安装位置,最高位置的杆件的顶部为高挡位安装位置,所述辐射单元第二可调节件根据性能需求选择对应的高度位置安装。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通过设计两个可调试调节件,可以选择加装一个可调试调节件,可以选择加装两个可调试调节件,还可以选择不加,并且调节件可变大小、高度、形状,从而解决了多种不同边界条件下辐射单元共用;多系统可共用一种辐射单元,在多种边界条件下根据实际需求调节使用,其缩短了产品开发周期,降低研发的成本投入,更利于天线的模块化设计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辐射单元的爆炸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辐射单元的具体实施例一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辐射单元的具体实施例二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辐射单元所组成的单频阵列一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辐射单元所组成的单频阵列二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辐射单元所组成的单频阵列三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辐射单元所组成的双频阵列一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辐射单元所组成的双频阵列二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辐射单元所组成的多频阵列一的示意图;

图中序号所对应的名称如下:

振子固定卡座1、防转动装置2、中空部分3、馈电芯中部固定件4、馈电芯顶部固定件5、馈电芯单元6、辐射单元主体7、辐射单元振子片固定件8、辐射单元第一可变调节件9、辐射单元第二可变调节件固定件10、辐射单元第二可变调节件11、馈电巴伦12、矩形结构振子臂13、口字型辐射单元14、辐射单元100。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带可变调节件结构的辐射单元,见图1-图9:其包括振子固定卡座1、辐射单元主体7、馈电芯单元6、辐射单元振子片固定件8、辐射单元第二可变调节件固定件10;其还包括根据性能选择安装的辐射单元第一可变调节件9和辐射单元第二可变调节件11;

振子固定卡座1为塑料结构,可隔离振子主体与天线反射面的直接导通;辐射单元主体7底部有圆形固定孔,固定孔两边两个防转动装置2;

辐射单元主体7底部向上伸出四个馈电巴伦12,馈电巴伦12内部为中空部分3;馈电芯单元6还包括有馈电芯中部固定件4、馈电芯顶部固定件5,

馈电芯单元6和馈电芯中部固定件4位于馈电巴伦12内部的中空部分3布置;四个馈电芯顶部固定件5上凸于馈电巴伦12;

辐射单元第一可调节件9位于馈电芯顶部固定件5顶部;四个矩形结构振子臂13分别固设于四个馈电巴伦12的上部对应位置;矩形结构振子臂13对应于馈电芯单元6和馈电芯中部固定件4的位置处设置有避让口,四个矩形结构振子臂13组成田字型双极化辐射振子单元;相邻的两个矩形结构振子臂13的外侧中间连接位置处分别设置有振子片固定件8;四个矩形结构振子臂13所组成的田字型的四角位置有固定孔,辐射单元第二可变调节件固定件10的底部固插于对应位置的固定孔;辐射单元第二可调节件11固接在组合成整体的辐射单元第二可变调节件固定件10的对应高度位置。

辐射单元第一可调节件9的大小和形状根据需求制作,辐射单元第一可调节件9面域范围内的四个安装孔固接于四个馈电芯顶部固定件5的顶部;

辐射单元第二可调节件11的大小和形状根据需求制作,辐射单元第二可调节件11面域范围内的四个安装孔固接于四根辐射单元第二可变调节件10固定件的对应高度位置;

辐射单元第二可调节件11具体为pcb材料表面覆金属制作而成,形式结构可多样化,其他可以安装不影响结构稳固的变形结构均可;

辐射单元第二可变调节件固定件10具体由高度方向层叠布置的若干根杆件拼接组成,每根杆件的顶部均用于固定上层杆件或辐射单元第二可调节件的对应位置安装孔。

具体实施时,辐射单元不安装辐射单元第一可调节件和辐射单元第二可调节件。

具体实施一、见图2:辐射单元同时安装辐射单元第一可调节件9和辐射单元第二可调节件11;辐射单元第一可调节件9为十字板结构。

具体实施二、见图3:辐射单元不安装辐射单元第一可调节件9、仅安装辐射单元第二可调节件11。

辐射单元仅安装辐射单元第一可调节件9、不安装辐射单元第二可调节件11。

辐射单元所组成的单频阵列一、见图4;四个辐射单元100排布成线状,每个辐射单元100不安装辐射单元第一可调节件9、仅安装辐射单元第二可调节件11,辐射单元第二可变调节件固定件10具体由高度方向层叠布置的三根杆件拼接组成,最低位置的杆件的顶部为低挡位安装位置,中间位置的杆件的顶部为中挡位安装位置,最高位置的杆件的顶部为高挡位安装位置,辐射单元第二可调节件11根据性能需求选择高档位安装。

辐射单元所组成的单频阵列二、见图5;四个辐射单元100排布成线状,每个辐射单元100不安装辐射单元第一可调节件9、仅安装辐射单元第二可调节件11,辐射单元第二可变调节件固定件10具体由高度方向层叠布置的三根杆件拼接组成,最低位置的杆件的顶部为低挡位安装位置,中间位置的杆件的顶部为中挡位安装位置,最高位置的杆件的顶部为高挡位安装位置,辐射单元第二可调节件根据性能需求选择中档位安装。

辐射单元所组成的单频阵列三、见图6;四个辐射单元100排布成线状,每个辐射单元100不安装辐射单元第一可调节件9、仅安装辐射单元第二可调节件11,辐射单元第二可变调节件固定件10具体由高度方向层叠布置的三根杆件拼接组成,最低位置的杆件的顶部为低挡位安装位置,中间位置的杆件的顶部为中挡位安装位置,最高位置的杆件的顶部为高挡位安装位置,辐射单元第二可调节件根据性能需求选择低档位安装。

辐射单元所组成的双频阵列一、见图7,辐射单元100嵌套在口字型辐射单元14的内部和中间的组合,每个辐射单元不安装辐射单元第一可调节件9、仅安装辐射单元第二可调节件11,辐射单元第二可变调节件固定件10具体由高度方向层叠布置的三根杆件拼接组成,最低位置的杆件的顶部为低挡位安装位置,中间位置的杆件的顶部为中挡位安装位置,最高位置的杆件的顶部为高挡位安装位置,辐射单元第二可调节件11根据性能需求选择高档位安装。

辐射单元所组成的双频阵列二、见图8:辐射单元100嵌套在口字型辐射单元14的内部和中间的组合,每个辐射单元仅安装辐射单元第一可调节件9、不安装辐射单元第二可调节件11,辐射单元第一可变调节件9具体为圆形结构。

辐射单元所组成的多频阵列一、见图9:辐射单元100分别布置在口字型辐射单元14内部、两个口字型辐射单元14之间、对应的口字型辐射单元14的边上的组合。辐射单元100的可调节件的形状以及是否安装根据性能需求选择安装。

其通过设计两个可调试调节件,可以选择加装一个可调试调节件,可以选择加装两个可调试调节件,还可以选择不加,并且调节件可变大小、高度、形状,从而解决了多种不同边界条件下辐射单元共用;多系统可共用一种辐射单元,在多种边界条件下根据实际需求调节使用,其缩短了产品开发周期,降低研发的成本投入,更利于天线的模块化设计生产。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