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壳体组件及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88320发布日期:2020-07-07 14:20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一种壳体组件及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壳体组件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目前,手机已经成为现在人们生活的必需品,手机的发展由最开始的功能机也逐渐演变成为现在的智能机。手机制造商为了美观也把手机厚度向减薄的方向设计。为了减薄手机厚度,手机中的电路板也由原来的一整块电路板演变为采用断板设计的方式,按尺寸分割为主电路板和次电路板,其中主电路板的尺寸较大,通常设置在手机内部的一端;次电路板的尺寸较小,通常设置在手机内部的另一端,与天线辐射体位于手机的相同端。而断板设计的方式必然使得位于手机一端的次电路板或天线辐射体和位于手机另一端的主电路板之间不相连,因而现有技术中引进了射频同轴线起到信号连接及传输作用,其中射频同轴线的一端与主电路板连接,另一端与次电路板或天线辐射体连接。且射频同轴线设置在主电路板及次电路板或天线辐射体之间。在设置射频同轴线时,为了避让电池,通常沿着手机内部边缘走线。然而射频同轴线的尺寸较大,且沿手机内部边缘的走线方式必然会占据了较大的结构空间,影响了手机整机的尺寸优化。同时射频同轴线沿着手机边缘走线,使射频同轴线的长度较长,从而造成损耗较大。另外,随着5g的来临,天线数量会急剧增加,一部手机内部至少需要有两根射频同轴线,射频同轴线增加会使整机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壳体组件及移动终端,用以简化第一电路板及第二电路板或天线辐射体之间的连接,节省移动终端内部的结构空间,改善天线的辐射效率。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壳体组件,该壳体组件应用于移动终端内。移动终端包括位于一端的第一电路板、以及位于相对的另一端的第二电路板和/或天线辐射体。壳体组件包括位于第一电路板及第二电路板和/或天线辐射体之间的壳体,以及穿设在壳体内且与壳体绝缘隔离的信号传输线。其中,信号传输线的两端均外露于壳体外,且信号传输线的一端与第一电路板电连接,信号传输线的另一端与第二电路板和/或天线辐射体电连接。

在上述的方案中,通过在位于第一电路板及第二电路板和/或天线辐射体之间的壳体内穿设信号传输线,通过信号传输线电连接第一电路板及第二电路板或天线辐射体,从而无需在第一电路板及第二电路板或天线辐射体之间设置射频同轴线,简化连接结构,且节省移动终端内的空间。另外,由于在壳体内穿设信号传输线,其无需避让移动终端的电池,可以使信号传输线的长度减少,从而降低信号在第一电路板及第二电路板和/或天线辐射体之间的传输损耗,改善天线的辐射效率,节省整机成本。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壳体为金属壳,且金属壳与第一电路板、第二电路板及天线辐射体均绝缘隔离,以防止金属壳因与第一电路板、第二电路板或天线辐射体电连接,从而影响移动终端的性能。在具体设置时,可以采用绝缘胶的方式绝缘隔离金属壳及第一电路板、第二电路板或天线辐射体。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金属壳内设置有用于穿设信号传输线的通孔,且信号传输线与通孔的内壁之间绝缘隔离,以节省信号传输线所占用移动终端的内部空间,便于移动终端的小型化。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通孔内设置有用于绝缘隔离信号传输线及通孔的内部的绝缘胶,以简化信号传输线及金属壳之间的绝缘隔离,且便于将信号传输线固定在金属壳内的通孔内。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壳体为移动终端的前壳,由于第一电路板及第二电路板均与移动终端的前壳距离较近,从而便于穿设在金属壳内的信号传输线与第一电路板及第二电路板电连接。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包括位于一端的第一电路板、以及位于相对的另一端的第二电路板和/或天线辐射体。移动终端还包括前述任一种壳体组件。其中,壳体组件包括位于第一电路板及第二电路板和/或天线辐射体之间的壳体,以及穿设在壳体内且与壳体绝缘隔离的信号传输线。其中,信号传输线的两端均外露于壳体外,且信号传输线的一端与第一电路板电连接,信号传输线的另一端与第二电路板和/或天线辐射体电连接。

在上述的方案中,通过在位于第一电路板及第二电路板和/或天线辐射体之间的壳体内穿设信号传输线,通过信号传输线电连接第一电路板及第二电路板或天线辐射体,从而无需在第一电路板及第二电路板或天线辐射体之间设置射频同轴线,简化连接结构,且节省移动终端内的空间。另外,由于在壳体内穿设信号传输线,其无需避让移动终端的电池,可以使信号传输线的长度减少,从而降低信号在第一电路板及第二电路板和/或天线辐射体之间的传输损耗,改善天线的辐射效率,节约整机成本。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电路板设置在壳体的一侧,天线辐射体设置在壳体的端部。在壳体内设置有l形的通孔,通孔的一端与天线辐射体相对,通孔的另一端与第一电路板相对,信号传输线穿设在l形的通孔内。通过采用l形的通孔,便于穿设在其内的信号传输线电连接第一电路板和天线辐射体。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电路板上朝向壳体的一侧设置有射频测试座,第一电路板通过射频测试座与信号传输线电连接,以改善天线的辐射效果。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射频测试座上设置有金属弹片,射频测试座通过金属弹片与信号传输线电连接,以简化射频测试座与信号传输线之间的电连接,且金属弹片由于其自身的弹力,使其可以抵压在射频测试座与信号传输线之间,从而提高射频测试座与信号传输线之间电连接的可靠性及稳定性。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通孔上与第一电路板相对的一端设置有绝缘胶柱,信号传输线穿设在绝缘胶柱内,金属弹片抵压在信号传输线上并通过绝缘胶柱与壳体绝缘隔离。通过在信号传输线上与第一电路板相对的一端设置绝缘胶柱,以提高金属弹片与信号传输线之间电连接的稳定性,且便于绝缘隔离金属弹片及壳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示意图;

图2为图1示出的移动终端在a-a方向上的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移动终端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1-壳体12-信号传输线13-通孔

21-第一电路板22-第二电路板23-天线辐射体

30-绝缘胶31-绝缘胶柱41-射频测试座

42-金属弹片50-电池模块60-显示屏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为了方便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壳体组件,首先说明一下其应用场景。该壳体组件应用于诸如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内,其中移动终端具有隔离设置的两个电路板,或者一个电路板与一个天线辐射体,该壳体组件设置在两个电路板或一个电路板与一个天线辐射体之间,用于电连接两个电路板或电路板与天线辐射体。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壳体组件进行详细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壳体组件应用于移动终端内。参考图1及图2,移动终端包括位于一端的第一电路板21、以及位于相对的另一端的第二电路板22和/或天线辐射体23。其中第一电路板21可以为移动终端内的主电路板,第二电路板22可以为移动终端内的次电路板。在设置时,参考图1,第一电路板21设置在移动终端的上端(以图1示出的移动终端为参考),第二电路板22设置在移动终端的下端(以图1示出的移动终端为参考)。且在移动终端的下端设置有天线辐射体23,天线辐射体23可以为移动终端的边框上的一部分。

参考图1及图2,壳体11组件用于电连接第一电路板21和第二电路板22,或者第一电路板21及天线辐射体23。如图1及图2示出的壳体11组件,其包括位于第一电路板21及第二电路板22和/或天线辐射体23之间的壳体11,以及穿设在壳体11内且与壳体11绝缘隔离的信号传输线12。其中,信号传输线12的两端均外露于壳体11外,且信号传输线12的一端与第一电路板21电连接,信号传输线12的另一端与第二电路板22和/或天线辐射体23电连接。

在上述的方案中,通过在位于第一电路板21及第二电路板22和/或天线辐射体23之间的壳体11内穿设信号传输线12,通过信号传输线12电连接第一电路板21及第二电路板22或天线辐射体23,从而无需在第一电路板21及第二电路板22或天线辐射体23之间设置射频同轴线,简化连接结构,且节省移动终端内的空间。另外,由于在壳体11内穿设信号传输线12,其无需避让移动终端的电池,可以使信号传输线12的长度减少,从而降低信号在第一电路板21及第二电路板22和/或天线辐射体23之间的传输损耗,改善天线的辐射效率。

在设置壳体11时,壳体11可以为诸如铝合金、钢等金属壳,还可以为塑料壳等绝缘壳。在壳体11为金属壳时,应当满足的设置条件为金属壳与第一电路板21、第二电路板22及天线辐射体23均绝缘隔离,以防止金属壳因与第一电路板21、第二电路板22或天线辐射体23电连接,从而影响移动终端的性能。在具体设置时,可以采用绝缘胶30的方式绝缘隔离金属壳及第一电路板21、第二电路板22或天线辐射体23。其中,绝缘胶30具体可以为塑料胶、硅脂胶等。设置时,参考图2,金属壳通过绝缘胶30粘接的方式与移动终端的左端(以图2示出的移动终端为参考)的边框通过绝缘胶30绝缘连接,金属壳通过绝缘胶30粘接的方式与移动终端的右端(以图2示出的移动终端为参考)的边框通过绝缘胶30绝缘连接。其中,移动终端的左端和右端的边框可以作为天线辐射体23,从而使天线辐射体23与金属壳之间绝缘隔离。金属壳可以与第一电路板21及第二电路板22通过间隔设置,即金属壳与第一电路板21及第二电路板22之间通过空气缝隙隔离的方式实现绝缘隔离。应当理解的是,上述仅仅示出了实现金属壳与第一电路板21、第二电路板22及天线辐射体23均绝缘隔离的一种方式,除此之外,还可以采用其他的设置方式。

另外,可以采用移动终端的前壳作为壳体11,这里面的移动终端的前壳是指设置在移动终端的电池与显示屏之间的壳体11。由于第一电路板21及第二电路板22均设置在前壳上背面(与电池位于同一侧),使第一电路板21及第二电路板22与移动终端的前壳距离较近,从而便于穿设在金属壳内的信号传输线12与第一电路板21及第二电路板22电连接。应当理解的是,壳体11并不限于为上述示出的设置在移动终端的前壳,其还可以为移动终端上的后壳、中框等结构件上。

在具体设置信号传输线12时,信号传输线12的根数既可以为一根,也可以为两根、三根等两根以上的任意根数。应当理解的是,信号传输线12的个数具体与天线辐射体23的个数、或第二电路板22上需要与第一电路板21连接的方式有关。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示出的信号传输线12的根数为三根,三根信号传输线12并排设置在壳体11上。应当注意的是,在信号传输线12的根数为多根时,并不限于图1中示出的并排排列的设置方式,其可以选择采用任何能够电连接第一电路板21和第二电路板22、或第一电路板21和天线辐射体23的任意方式。由于多根信号传输线12中的每根传输线除设置位置、以及电连接的部件不同外,其他的设置方式基本相同,因此下面以一根信号传输线12为例进行说明。

参考图1及图2,在金属壳内设置有用于穿设信号传输线12的通孔13,且信号传输线12与通孔13的内壁之间绝缘隔离,以节省信号传输线12所占用移动终端的内部空间,便于移动终端的小型化。具体设置时,通孔13内可以设置有用于绝缘隔离信号传输线12及通孔13的内部的绝缘胶30,信号传输线12与通孔13的内壁之间通过绝缘胶30隔离,以简化信号传输线12及金属壳之间的绝缘隔离,且便于将信号传输线12固定在金属壳内的通孔13内。其中,上述的绝缘胶30具体同样可以为塑料胶、硅脂胶等。金属壳上的通孔13的个数具有与信号传输线12的根数有关,在每个通孔13内可以穿设一根信号传输线12。另外,通孔13的轴线可以设置为直线形,以缩短信号传输线12的长度,从而减少信号传输的损耗,提高天线的辐射效率。

上述信号传输线12为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能够实现信号传输的传输线,其通过与第一电路板21及第二电路板22连接,或者第一电路板21与天线辐射体23连接,从而使信号可以实现第一电路板21、第二电路板22及天线辐射体23之间的交互。

通过在位于第一电路板21及第二电路板22和/或天线辐射体23之间的壳体11内穿设信号传输线12,通过信号传输线12电连接第一电路板21及第二电路板22或天线辐射体23,从而无需在第一电路板21及第二电路板22或天线辐射体23之间设置射频同轴线,简化连接结构,且节省移动终端内的空间。另外,由于在壳体11内穿设信号传输线12,其无需避让移动终端的电池,可以使信号传输线12的长度减少,从而降低信号在第一电路板21及第二电路板22和/或天线辐射体23之间的传输损耗,改善天线的辐射效率,且节省整机成本。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包括位于一端的第一电路板21、以及位于相对的另一端的第二电路板22和/或天线辐射体23。移动终端还包括前述任意一种壳体11组件。其中,壳体11组件包括位于第一电路板21及第二电路板22和/或天线辐射体23之间的壳体11,以及穿设在壳体11内且与壳体11绝缘隔离的信号传输线12。其中,信号传输线12的两端均外露于壳体11外,且信号传输线12的一端与第一电路板21电连接,信号传输线12的另一端与第二电路板22和/或天线辐射体23电连接。

在上述的方案中,通过在位于第一电路板21及第二电路板22和/或天线辐射体23之间的壳体11内穿设信号传输线12,通过信号传输线12电连接第一电路板21及第二电路板22或天线辐射体23,从而无需在第一电路板21及第二电路板22或天线辐射体23之间设置射频同轴线,简化连接结构,且节省移动终端内的空间。另外,由于在壳体11内穿设信号传输线12,其无需避让移动终端的电池,可以使信号传输线12的长度减少,从而降低信号在第一电路板21及第二电路板22和/或天线辐射体23之间的传输损耗,改善天线的辐射效率。

关于壳体11组件的设置方式在上述已经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在此部分不再赘述,下面主要针对在上述没有说明的部分进行介绍。

参考图1及图2,第一电路板21可以设置在壳体11的一侧,天线辐射体23可以设置在壳体11的端部。在壳体11内设置有l形的通孔13,通孔13的一端与天线辐射体23相对,通孔13的另一端与第一电路板21相对,信号传输线12穿设在l形的通孔13内。通过采用l形的通孔13,便于穿设在其内的信号传输线12电连接第一电路板21和天线辐射体23。具体设置时,参考图2,第一电路板21位于壳体11的上方(以图2示出的移动终端为参考),天线辐射体23设置在壳体11的右端(同样以图2示出的移动终端为参考)。为了实现第一电路板21与天线辐射体23之间的连接,参考图2,在壳体11内设置有l形的通孔13,通孔13保护水平部分和竖直部分,天线辐射体23位于水平部分上远离竖直部分的端部,第一电路板21位于通孔13的竖直部分的端部。信号传输线12穿设在l形的通孔13内,且信号传输线12的两端均外露于壳体11外,其中一端与天线辐射体23通过焊接、弹片连接等方式电连接,另一端与第一电路板21电连接。应当理解的是,通孔13的形状并不限于图2示出的l形,除此之外,通孔13还可以为其他的形状。

在实现第一电路板21与信号传输线12之间电连接时,第一电路板21上朝向壳体11的一侧设置有射频测试座41,射频测试座41为现有技术中用于功率放大的部件,第一电路板21通过射频测试座41与信号传输线12电连接,使第一电路板21在将信号传输给天线辐射体23之前,先进行功率放大,以改善天线的辐射效果。

在具体连接射频测试座41与信号传输线12时,参考图2,射频测试座41上可以设置有金属弹片42,其中,金属弹片42为现有技术中能够导电且用于电连接两个部件的连接件。射频测试座41通过金属弹片42与信号传输线12电连接,以简化射频测试座41与信号传输线12之间的电连接,且金属弹片42由于其自身的弹力,使其可以抵压在射频测试座41与信号传输线12之间,从而提高射频测试座41与信号传输线12之间电连接的可靠性及稳定性。

参考图2,通孔13上与第一电路板21相对的一端设置有绝缘胶柱31,信号传输线12穿设在绝缘胶柱31内,金属弹片42抵压在信号传输线12上并通过绝缘胶柱31与壳体11绝缘隔离。通过在信号传输线12上与第一电路板21相对的一端设置绝缘胶柱31,以提高金属弹片42与信号传输线12之间电连接的稳定性,且便于绝缘隔离金属弹片42及壳体11。

在实现第一电路板21与第二电路板22之间电连接时,由于第一电路板21与第二电路板22均设置在壳体11的相同侧,此时,可以设置倒“匚”型的通孔13,通孔1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电路板21及第二电路板22相对,信号传输线12穿设在倒“匚”型的通孔13内,且信号传输线12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电路板21及第二电路板22电连接。

应当注意的是,壳体11内设置的通孔13的走向具体与穿设在其内的信号传输线12所要连接的部件所处的位置有关,总之,以缩短信号传输线12的长度及便于设置通孔13的方式为原则,对通孔13的走向进行设置。

参考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还包括设置在第一电路板21及第二电路板22之间的电池模块50,其用于为第一电路板21、第二电路板22及移动终端上的其他功能部件供电。

继续参考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示出的移动终端还包括设置在壳体11的下方(以图3示出的移动终端为参考)的显示屏模块60,其用于显示。

通过上述设置,使信号传输线12穿设在壳体11之间,从而使信号传输线12在走线时,其无需避让电池模块50,从而可以缩短信号传输线12的长度,可以使信号传输线12的长度减少,从而降低信号在第一电路板21及第二电路板22和/或天线辐射体23之间的传输损耗,改善天线的辐射效。另外,由于信号传输线12内置在壳体11内,从而无需在移动终端内部预留用于走线的空间,节省移动终端内的空间,提高空间利用率,便于移动终端的小型化,节省整机成本。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