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臂结构和按键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64743发布日期:2020-09-01 18:08阅读:708来源:国知局
悬臂结构和按键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按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悬臂结构和按键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位于电子产品上的按键结构也越来越受到生产厂家的重视,但是现有的按键结构中,由于按键结构的触发装置一般包含有触发面板和按键,通过触发面板对按键进行按压,从而实现对按键的触发,但是这种结构对于操作者来说,按压触发面板时的手感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悬臂结构和按键结构,能够。

提供了一种悬臂结构,包括:

壳体;

悬臂:悬臂包含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与壳体相连接,第二端悬空设置,且第二端能够做靠近或者远离壳体的运动。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第二端上设有第一凸起,第一凸起用于对物料进行支撑或按压。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悬臂呈弧形设置。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悬臂能够向壳体产生弹性形变,使得第二端能够相对壳体摆动。

还提供了一种按键结构,包括按键板、承载板、按键和悬臂结构,壳体上设有第一通孔,按键板覆盖至少一个第二端,按键位于承载板上,第二端和按键位于第一通孔的两侧,悬臂与按键板临近第二端的一侧进行抵持,受到外力的按键板能够触发按键。

还提供了一种按键结构,包括按键板和悬臂结构,悬臂结构,悬臂结构与按键板临近悬臂结构的一侧相抵持,按键板至少覆盖一个悬臂结构。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按键板上临近承载板的一侧上设有第二凸起,壳体上设有第二通孔,第二凸起和按键分别位于第二通孔的两侧,第二凸起能够在第一通孔的轴向上产生位移或弹性形变,对按键进行触发。

还提供了一种按键结构,包括边缘按键结构、中心按键结构、第一按键板、第二按键板、承载板、第一按键、第二按键,壳体上包含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第一按键和第二按键均位于壳体相对承载板的另一侧,第一按键和第二按键均位于承载板上;

边缘按键结构包括悬臂,在边缘按键结构中,悬臂为第一悬臂,第一悬臂包含第一悬臂第一端和第一悬臂第二端,第一悬臂第一端与壳体相连接,第一悬臂第二端和第一按键位于第一通孔的两侧,第一悬臂第二端能够对第一按键板临近承载板的一侧抵持,第一按键板至少覆盖一个第一悬臂第二端,受到外力的第一按键板能够对第一按键进行触发;

中心按键结构包括悬臂,在中心按键结构中,悬臂为第二悬臂,第二悬臂包括第二悬臂第一端和第二悬臂第二端,第二悬臂第一端与壳体相连接,第二悬臂第二端与第二按键板临近承载板的一侧相抵持,第二按键板临近承载板的一侧设有第二凸起,第二凸起和第二按键位于第二通孔的两侧,第二按键板至少覆盖一个第二悬臂第二端,第二悬臂第二端能够对第二悬臂抵持。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第一按键板上设有数个按压区域,按压区域对应一个第一悬臂第二端和一个第一按键,按压区域在所述第一按键板上沿圆周均匀布置。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第一按键板为中空结构,第二按键板位于第一按键板的中心,第二悬臂第二端沿圆周呈弧形设置,第二悬臂第二端与第一按键板的接触点在第一按键板上沿圆周均匀分布。

有益效果:由于悬臂结构的第二端能够相对壳体进行运动,从而使得当第二端受到力的按压后,可以有一定程度上的摆动。

由于在按键结构中,按键板会被第二端抵持,当对按键板进行按压时,通过按键板相对壳体的运动,能够使得通过第二端的摆动对按键结构进行一定的挤压,从而使得按键结构的按压和回弹效果较好,从而使得操作者在操作的过程中,具有较好的按压手感。

附图说明

图1是悬臂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3是图2中实施例的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处的放大图;

图5是图3中部分零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壳体100、悬臂200、第一端210、第二端220、第一凸起230、第一悬臂240、第一悬臂第一端241、第一悬臂第二端242、第一悬臂第一凸起243、第二悬臂250、第二悬臂第一端251、第二悬臂第二端252、第二悬臂第一凸起253、承载板300、第二凸起410、中心按键结构500、第二按键510、边缘按键结构600、第一按键610、第一通孔700、第二通孔800、第一按键板900和第二按键板100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如果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如果某一特征被称为“设置”、“固定”、“连接”、“安装”在另一个特征,它可以直接设置、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上,也可以间接地设置、固定、连接、安装在另一个特征上。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如果涉及到“若干”,其含义是一个以上,如果涉及到“多个”,其含义是两个以上,如果涉及到“大于”、“小于”、“超过”,均应理解为不包括本数,如果涉及到“以上”、“以下”、“以内”,均应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涉及到“第一”、“第二”,应当理解为用于区分技术特征,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悬臂200结构,悬臂200结构包括有壳体100和悬臂200,悬臂200包含有第一端210和第二端220,悬臂200通过第一端210与壳体100相连接,悬臂200的第二端220能够相对壳体100进行移动,作为一种实施例,悬臂200为能够产生弹性形变的材料,使得第二端220能够相对壳体100进行运动。

作为一种实施例,第二端220上设有凸起,该凸起是沿着如图1所示的上方和下方凸起,该凸起可以用于对物品的抵持,或者对物品的挤压。

作为一种实施例,悬臂200为弧形设置,这种结构可以节省空间,可以减少壳体100的占用空间或者在壳体100上设置更多的悬臂200。

作为一种实施例,悬臂200可以为弧形结构,此时第一通孔的形状也可以为弧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按键结构,按键结构包括按键板、承载板300、中心按键结构500和边缘按键结构600。

参照图2至图5,边缘按键结构600包括第一按键610和上述描述的悬臂,在边缘按键600中,悬臂为第二悬臂250,第一凸起为第二悬臂第一凸起253,第一端为第一悬臂第一端241,第二端为第一悬臂第二端242。

壳体100上设有第一通孔700,第一悬臂第一端241与第一通孔700的一侧侧壁相连接,第一悬臂第二端242悬空在第一通孔700中,第一悬臂240能够产生弹性形变,从而使得受到压力后,部分临近第一悬臂第二端242的第一悬臂240能够相对第一通孔700进行贯穿第一通孔700的运动。

第一悬臂第二端242能够对第一按键板900进行抵持,在第一按键板900上设有第一按压区域,每个第一按压区域对应一个第一悬臂第一凸起243,并使得第一按压区域与第一悬臂第一凸起243的位置对应,这使得当一个第一按压区域被按压时,与之对应的第一悬臂第一凸起243能够对与之对应的第二按键510相碰触,从而对第二按键510进行触发。由于第一悬臂240的能够产生弹性形态的特性,其能够支持按键板上的第二区域被第一悬臂第一凸起243抵持,并进行复位。

在上述结构中,由于第一悬臂第二端242上的第一悬臂第一凸起243对第一按键板900进行抵持,且在对第一按键板900进行按压的过程中第一悬臂240能够发生弹性形变对第一按键610进行触发,并在触发结束后能够自动回弹,这种结构使得,第一按键610具有较好的手感。

作为一种实施例,第一按键板900够覆盖数个第一悬臂第一凸起243,且每个第一悬臂第一凸起243对应一个第一按键610,上述第一悬臂第一凸起243一同对按键板起到抵持的作用。作为一种实施例,每个第一按压区域在的第一按键板900上沿圆周均匀分布,这种结构使得第一悬臂第一凸起243与第一按键板900的接触点在第一按键板900上均匀分布。其有益效果为:这种结构可以使得当一个第一按压区域被按压时,距离其较近的另外两个悬臂能够对其对应的第二按压区域起到支撑的作用,不会对其他的按键造成错误触发的情况。

中心按键结构500包括位于承载板300上的第二按键板1000和上述描述的悬臂,在中心按键结构500中,上述悬臂为第二悬臂250,上述第一凸起为第二悬臂第一凸起253。第二按键板1000上包含第二按压区域,第二按压区域覆盖在至少一个第二悬臂第一凸起253上,第二悬臂第一凸起253能够对第二按压区域进行抵持,壳体100上设有第二通孔800,承载板300上第一区临近承载板300的一侧上设有第二凸起410,第二凸起410和位于承载板300上的第二按键510正好位于第二通孔800的两侧,由于按键板上至少第二按压区域是可以发生弹性形变的,所以当第二按压区域受到按压时候,第二按键板1000对抵持在其上的第二悬臂250上的第二悬臂第一凸起253进行挤压,从而使得操作者具有较好的按压手感,当第二悬臂第一凸起253受到挤压时向下运动时,位于第二按键板1000上的第二凸起410能够通过第二通孔800对与之对应的第二按键510进行挤压,从而对该第二按键510进行触发。当触发结束后,操作者撤回对按键板施加的力,第二按键板1000通过能够通过第二悬臂250的弹性特性,进行自行复位。

作为一种实施例,数个第二悬臂250沿圆周均匀布置,使得数个第二悬臂第一凸起253与第二按键板1000的接触点均匀分布,这种结构使得第二悬臂250对第一按键板900各个方位的抵持力较为平均,使得按压手感较好。

作为一种实施例,第一按键板900呈圆环形结构,第二按键板1000位于第一按键板900的内部。

在上述结构中,第一悬臂240和第二悬臂250均可以通过第一凸起对按键板进行抵持,也可以通过其自身形成弯折的凸起部位对按键进行抵持,或者将二者结合。

作为一种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按键结构,可以只包含有中心按键结构500,也可以只包含有边缘按键结构600,也可以既包含有中心按键结构500,也包含有边缘按键结构600。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此外,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