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断路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59782发布日期:2020-06-20 15:16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一种断路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断路器安装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断路器。



背景技术:

断路器是指能够关合、承载和开断正常回路条件下的电流并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关合、承载和开断异常回路条件下的电流的开关装置。断路器按其使用范围分为高压断路器与低压断路器,高低压界线划分比较模糊,一般将3kv以上的称为高压电器。断路器可用来分配电能,不频繁地启动异步电动机,对电源线路及电动机等实行保护,当它们发生严重的过载或者短路及欠压等故障时能自动切断电路,其功能相当于熔断器式开关与过欠热继电器等的组合。而且在分断故障电流后一般不需要变更零部件。目前,已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如图1所示,现有的断路器3一般安装在电气箱1中,电气箱1中布置有用于将断路器3安装在电气箱1中的安装座2,安装座2与断路器3滑移连接在一起。安装座2呈长条板形,而且横截面呈ω形,与电气箱1的内壁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一起。

在将断路器3安装在电气箱1中时,先将断路器3滑移连接在安装座2上,然后将安装座2连同断路器3一同放入电气箱1中,使用螺钉固定安装座2,使得断路器3连同安装座2一同固定在电气箱1中。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在断路器3实际的使用中,断路器3会自动切断电路,如果电流过大或者断路器3的使用寿命到极限时,会导致断路器3发生损坏,需要工作人员对断路器3进行更换。但是在将断路器3从电气箱1中取出时,还需要将安装座2一起从电气箱1中取出,并让工作人员重新将安装座2与新的断路器3安装在一起,会有一段时间花费在拆装安装座2上,影响工作人员的更换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断路器,工作人员能够在不将安装座取下的前提下,更换断路器,让工作人员的拆装工作更为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断路器,包括断路器主体以及将断路器主体与安装座连接在一起的安装件;

所述安装件包括安装块,在安装块上开设有容纳槽,断路器主体布置在容纳槽中;

在安装块上背离容纳槽槽口的一侧开设有与安装座滑移配合的导滑槽;

所述安装块上开设有两组与容纳槽连通的接线槽,两组接线槽贯穿开设在容纳槽的槽壁;

所述容纳槽中设置有弹性垫,所述弹性垫布置在容纳槽槽壁与断路器主体之间,填充容纳槽槽壁与断路器主体之间的间隙,所述弹性垫固定连接在容纳槽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安装断路器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先将安装块与安装座安装在一起,然后将安装座连同安装块一同固定在电气箱中,再将断路器主体插入容纳槽中,进行接线工作。在将更换新的断路器时,只需要将断路器主体从容纳槽中取出,插入新的断路器主体,就能够快速的完成断路器的更换工作,不需要再将安装架从电气箱上取出。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容纳槽为矩形槽,所述容纳槽中布置有四个弹性垫,四个弹性垫分别布置在容纳槽的四个边角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减少弹性垫对于断路器主体接线时的干涉。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弹性垫上开设有沿弹性垫长度方向布置的通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带有通孔的弹性垫的弹性形变能力更好。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弹性垫朝向容纳槽槽口一侧的面设置为斜面,而且朝向容纳槽中心的一侧布置高度低于另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断路器主体插入容纳槽中时,断路器主体先与弹性垫接触,弹性垫上的斜面会对断路器主体进行一定的引导。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容纳槽的槽壁上贯穿开设有取出槽,而且取出槽的槽口与容纳槽槽口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可以将手指放在取出槽中,抓取断路器主体,从容纳槽中取出断路器主体。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安装块上设置有用于对断路器主体进行阻挡的两个阻挡板,阻挡板与断路器主体可拆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断路器主体布置在容纳槽中时,阻挡板布置在容纳槽的槽口处,减小容纳槽槽口的大小,防止断路器主体直接从容纳槽中脱出。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阻挡板的一侧与安装块铰接,另一侧设置有锁紧柱,在安装块上固定连接有拉紧弹簧,拉紧弹簧固定的位置与阻挡板布置的位置位于相互垂直的两个面上;

所述拉紧弹簧的一端与安装块固定连接,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挂钩,在阻挡板对断路器主体进行限制时,挂钩钩接在阻挡板上的锁紧柱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方便的调节阻挡板对于断路器主体的阻挡。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阻挡板铰接的位置位于容纳槽的下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解除拉紧弹簧与锁紧柱的连接时,阻挡板能够自然下垂到容纳槽的外侧,防止阻挡板对安装断路器主体造成干涉。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阻挡板与安装块铰接的一端凸出设置有沿着阻挡板长度方向延伸的延伸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延伸板自然下坠到水平状态时,延伸板与安装块的下侧面贴合,限制阻挡板继续转动,工作人员可以沿着阻挡板将断路器主体插入容纳槽中,使得水平布置的阻挡板对断路器主体的安装进行引导。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设置断路器,能够快速的完成断路器的更换工作,不需要再将安装架从电气箱上取出;

2.通过设置取出槽,让工作人员能够更容易的将断路器主体从容纳槽中取出;

3.通过设置阻挡板,让断路器主体在容纳槽中的布置更为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断路器安装在电气箱中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中断路器安装在电气箱中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中断路器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2中断路器安装在电气箱中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2中断路器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2中拉板布置在容纳槽中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3中断路器安装在电气箱中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3中断路器的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3中推板布置在容纳槽中的示意图;

图10为实施例3中推板与容纳槽槽底之间固定伸缩弹簧的示意图;

图11为图9中a部的放大图。

图中,1、电气箱;2、安装座;3、断路器;31、断路器主体;32、安装件;33、导滑槽;3201、安装块;3202、容纳槽;3203、接线槽;3204、弹性垫;3205、通孔;3206、取出槽;3207、阻挡板;3208、锁紧柱;3209、拉近弹簧;3210、挂钩;3211、延伸板;3212、拉板;3213、耳板;3214、拉环;3215、拉链;3216、推板;3217、伸缩弹簧;34、卡锁;3401、锁头;3402、锁杆;3403、弧形锁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一种断路器,如图2、图3所示,安装在电气箱1中的安装座2上,断路器3包括断路器主体31以及将断路器主体31与安装座2连接在一起的安装件32。断路器3中的电子元件布置在断路器主体31中,而且电源线接在断路器主体31上,在需要更换断路器3时,只需要将断路器主体31从安装件32上取下,更换新的断路器主体31,不需要将安装件32从安装座2上取下,让工作人员的拆装工作更为方便。

安装座2呈长条板形,而且横截面呈ω形,与电气箱1的内壁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一起。

参照图3,安装件32包括安装块3201,在安装块3201上开设有容纳槽3202,断路器主体31布置在容纳槽3202中。在安装块3201上背离容纳槽3202槽口的一侧开设有与安装座2滑移配合的导滑槽33,导滑槽33的形状与安装座2的横截面形状相同,使得导滑槽33与安装座2连接在一起时,安装块3201和安装座2会相互限制,限制安装块3201直接从固定在电气箱1上的安装座2上脱出。容纳槽3202为矩形槽。

在安装块3201上开设有两组接线槽3203,两组接线槽3203开设在容纳槽3202的槽壁上,而且接线槽3203与容纳槽3202连通,接线槽3203贯穿槽壁。在将断路器主体31布置在容纳槽3202中时,断路器主体31上的接线口在接线槽3203处露出,使得工作人员能够将电源线从接线槽3203处穿入容纳槽3202中与断路器主体31连接。

在布置电气箱1时,电气箱1一般是呈直立式布置或者时卧倒式布置,使得安装块3201和安装座2布置在电气箱1上后,且断路器主体31布置在容纳槽3202中时,断路器主体31呈直立布置或者是平铺式布置,让断路器主体31不会从容纳槽3202中直接脱出。本实施例中断路器3呈直立布置。

另外,为了让断路器主体31布置在容纳槽3202中时,布置的更为稳定,在容纳槽3202中设置有弹性垫3204,弹性垫3204由橡胶或者硅胶制成,具有良好的弹性形变能力。而且弹性垫3204布置在容纳槽3202槽壁与断路器主体31之间,断路器主体31布置在容纳槽3202中时,会对弹性垫3204进行挤压,让断路器主体31在容纳槽3202中的布置更为稳定。弹性垫3204固定连接在安装块3201上。

在容纳槽3202中布置有四个弹性垫3204,分别布置在容纳槽3202的四个边角处,对断路器主体31的四个边角处进行限制和支撑,既可以让断路器主体31布置的更稳定,也能减少弹性垫3204对于断路器主体31接线时的干涉。

在弹性垫3204上开设有沿弹性垫3204长度方向布置的通孔3205,通孔3205作为弹性垫3204的变形区间,在弹性垫3204受到挤压时更容易发生变形,而且相比实心的弹性垫3204,带有通孔3205的弹性垫3204的弹性形变能力更好。

将弹性垫3204朝向容纳槽3202槽口一侧的面设置为斜面,而且朝向容纳槽3202中心的一侧布置高度低于另一侧,使得断路器主体31插入容纳槽3202中时,断路器主体31先与弹性垫3204接触,弹性垫3204上的斜面会对断路器主体31进行一定的引导,让断路器主体31便于插入容纳槽3202中,以及便于弹性垫3204发生变形。

在容纳槽3202的槽壁上开设有取出槽3206,取出槽3206贯穿槽壁,而且取出槽3206的槽口与容纳槽3202槽口连通,工作人员可以将手指放在取出槽3206中,抓取断路器主体31,从而将容纳槽3202中的断路器主体31拉出。

为了让断路器主体31在容纳槽3202中的布置更为稳定,不会从容纳槽3202中脱出,在安装块3201上设置有用于对断路器主体31进行阻挡的两个阻挡板3207,阻挡板3207与断路器主体31可拆卸连接。在断路器主体31布置在容纳槽3202中时,阻挡板3207布置在容纳槽3202的槽口处,减小容纳槽3202槽口的大小,防止断路器主体31直接从容纳槽3202中脱出。阻挡板3207为长条板,布置在安装块3201上对断路器主体31进行阻挡时,两个阻挡板3207之间存在供断路器主体31上拨动开关露出以及显示屏露出的间隙,便于工作人员调节断路器3的开闭以及查看断路器3上显示的数值。

具体的来说,阻挡板3207的一侧与安装块3201铰接,而且铰接的位置位于容纳槽3202的下侧,另一侧设置有锁紧柱3208,在安装块3201上固定连接有拉紧弹簧,拉紧弹簧固定的位置与阻挡板3207布置的位置位于相互垂直的两个面上。拉紧弹簧的一端与安装块3201固定连接,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挂钩3210,在阻挡板3207对断路器主体31进行限制时,挂钩3210钩接在阻挡板3207上的锁紧柱3208上。在锁紧柱3208与拉紧弹簧通过挂钩3210连接在一起时,拉紧弹簧处于拉伸状态,使得拉紧弹簧将阻挡板3207拉紧。其中,将阻挡板3207铰接的位置设置在容纳槽3202的下侧,使得解除拉紧弹簧与锁紧柱3208的连接时,阻挡板3207能够自然下垂到容纳槽3202的外侧,防止阻挡板3207对安装断路器主体31造成干涉。

另外,在阻挡板3207与安装块3201铰接的一端凸出设置有沿着阻挡板3207长度方向延伸的延伸板3211,在延伸板3211自然下坠到水平状态时,延伸板3211与安装块3201的下侧面贴合,限制阻挡板3207继续转动,工作人员可以沿着阻挡板3207将断路器主体31插入容纳槽3202中,使得水平布置的阻挡板3207对断路器主体31的安装进行引导。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在安装断路器3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先将安装块3201与安装座2安装在一起,然后将安装座2连同安装块3201一同固定在电气箱1中,再将断路器主体31插入容纳槽3202中,进行接线工作。在将更换新的断路器3时,只需要将断路器主体31从容纳槽3202中取出,插入新的断路器主体31,就能够快速的完成断路器3的更换工作,不需要再将安装架从电气箱1上取出。

实施例2:一种断路器,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参照图4、图5,在容纳槽3202中放置有用于将断路器主体31从容纳槽3202中拉出的拉板3212,拉板3212布置在容纳槽3202中,拉板3212与弹性垫3204接触,而且在拉板3212的两侧固定连接有两个耳板3213,两个耳板3213布置在取出槽3206中。在断路器主体31布置在容纳槽3202中时,断路器主体31放置在拉板3212上。

在将断路器主体31从容纳槽3202中取出时,工作人员抓住两个耳板3213,将耳板3213连同拉板3212沿着取出槽3206拉出,使得拉板3212在移动的过程中对断路器主体31进行推动,让断路器主体31从容纳槽3202中取出,相比于直接用手将断路器主体31取出,使用拉板3212能够让工作人员的取出工作更为方便。

另外,为了让工作人员能够更容易对拉板3212进行拉动,参照图5、图6,在耳板3213上设置有拉环3214,拉环3214与耳板3213连接在一起,让工作人员能够更容易拉动耳板3213。拉环3214与耳板3213之间通过拉链3215固定连接,拉链3215的一端固定连接在耳板3213上,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拉环3214上,使得拉环3214与耳板3213之间的间距更大,便于工作人员拉动拉环3214。

实施例3:一种断路器,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参照图7、图8,在容纳槽3202中布置有推板3216,推板3216与弹性垫3204接触。

参照图9、图10,而且在推板3216与容纳槽3202槽底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个伸缩弹簧3217,在断路器主体31布置在容纳槽3202中时,断路器主体31与推板3216接触,并且在使用阻挡板3207对断路器主体31进行限制时,断路器主体31对推板3216进行压制,使得伸缩弹簧3217压缩,工作人员在解除阻挡板3207对于断路器主体31的阻挡压制时,伸缩弹簧3217失去压制力,回复原样,对推板3216进行推动,推板3216带动断路器主体31移动,使得断路器主体31能够自动从容纳槽3202中脱出,方便工作人员的取出更换工作。

为了让阻挡板3207能够更牢固的对断路器主体31进行限制,在安装件32上设置有对阻挡板3207进行限制的卡锁34。

参照图10、图11,卡锁34包括锁头3401、穿设在锁头3401上与锁头3401滑移连接的锁杆3402以及安装在阻挡板3207上的弧形锁板3403。锁头3401固定连接在安装块3201上,且设置在安装块3201的上侧面上。弧形锁板3403固定连接在阻挡板3207上,且位于阻挡板3207远离阻挡板3207与安装块3201铰接位置的一侧,弧形锁板3403安装在阻挡板3207上时,弧形锁板3403与阻挡板3207之间存在供锁杆3402插入的间隙。阻挡板3207对断路器主体31进行阻挡时,弧形锁板3403与阻挡板3207之间的间隙与锁杆3402对齐,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滑移锁杆3402,将锁杆3402插入弧形锁板3403与阻挡板3207之间的间隙中,限制阻挡板3207沿着铰接处发生转动。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