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85428发布日期:2020-07-24 16:28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机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是一种典型的新能源交通工具,在这类汽车中通常利用电池电能来辅助或替代常规的内燃发动机为汽车提供动力。对于现在的新能源汽车,汽车动力电池具有充电等待时间长、不当操作易影响电池寿命等问题。所以,相较而言,换电式新能源车将会更受用户的青睐。使用换电式新能源车的消费者不必等待电池充电,而是在换电站由专业人员、专业设备对汽车进行快速的电池更换操作。

现有的换电式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通过电池锁止机构而固定在汽车车身(例如底盘)上,但车辆的电池包更换十分繁琐、复杂,现有的用于快速更换电池包的机构的结构复杂,对安装紧固件的磨损十分严重,且螺栓容易反松,连接可靠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连接装置,以方便采用连接件将制件安装于外部载体上,且防止连接件绕自身中心线转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连接装置,用于构成制件于外部载体上的安装,所述外部载体上设有用于所述制件安装的连接配合部,且于所述制件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连接装置包括:

收容件,于所述收容件内形成有收容腔,并于所述收容腔的内壁上开设有相对布置的大开口和小开口;

连接件,包括连接部,以及与所述连接部一体连接的挡置部,所述连接部可依次穿经所述大开口、所述小开口和所述安装孔,而与所述连接配合部的连接,且所述挡置部被限制于所述收容腔中,并于所述挡置部上成型有锁止配合部;

锁止机构,位于所述收容腔内,并包括沿所述连接部的连接方向滑动设置的锁止件,以及位于所述收容件和所述锁止件之间的弹性件,且承接于外部操作力,所述锁止件可压缩所述弹性件,而与所述锁止配合部脱离,并于所述外部操作力撤去时,所述弹性件可顶推所述锁止件复位,以使所述锁止件和所述锁止配合部啮合相连,而构成所述连接件绕自身中心线转动的限制。

进一步的,所述收容件包括壳体和盖板,所述收容腔由所述壳体和所述盖板围构形成,且所述盖板和所述壳体间为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锁止件和所述弹性件被设置为因所述壳体和所述盖板之间的固连而约束于所述收容腔中。

进一步的,于所述锁止件的两相对侧均配置有挡块,所述收容腔具有供所述锁止件滑动的滑槽,且所述滑槽的一端与所述盖板相接,所述滑槽的另一端设有使所述弹性件和所述锁止件约束于所述壳体和所述盖板之间的约束部。

进一步的,所述锁止件位于所述挡置部的一侧,或所述锁止件经由开设于自身的中心孔套设于所述挡置部外。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件为设于所述收容件和所述锁止件间的弹簧。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采用螺杆,相对于连接所述螺杆的一端,所述锁止配合部为成型于所述挡置部另一端的齿轮,并于所述锁止件上成型有可与所述齿轮啮合相连的齿牙。

进一步的,于所述挡置部的端部形成有驱动部,且所述驱动部被配置为可与外部构件配合,而旋紧所述螺杆。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部为成型于所述挡置部端部的凹槽,且所述凹槽的横截面呈内六花形。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装置还包括解锁件,所述解锁件包括所述外部构件,以及套设于所述外部构件外的套筒,所述套筒与所述外部构件间距设置,并经由接连两者之间的接连件固连于一起,且随所述外部构件于所述凹槽中的插装,而使所述套筒对所述锁止件施加所述外部操作力。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连接装置,其连接件用于将制件安装于外部载体上,并且在安装完成后,锁止件在弹性件的作用下回位,限制连接件绕自身中心线转动,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2)盖板和壳体间可拆卸连接,有利于安装锁止件和弹性件。

(3)通过两侧设置挡块和对应的约束部配合,而将锁止件和弹性件约束于壳体和盖板之间,不影响锁止件滑动,且锁止件滑动平稳。

(4)弹性件采用弹簧,为较成熟的零部件,成本较低。

(5)连接部采用螺杆,连接可靠性较高。

(6)通过将锁止配合部设置为齿轮,并在锁止件上成型齿牙,即使连接件转动,也方便与锁止件啮合相连,应用比较方便。

(7)在挡置部的端部设置驱动部,有利于与外部构件配合,而旋紧连接件。

(8)将驱动部设置为凹槽,占用空间较小。

(9)设置专用的解锁件,操作方便,且可起到一定的防盗作用。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连接装置应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连接装置未配置解锁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剖视图;

图5为图4中锁止件与锁止配合部脱离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锁止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解锁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所述的连接装置应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所述的连接装置未配置解锁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2的a-a剖视图;

图14为图13中锁止件与锁止配合部脱离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所述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所述的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所述的锁止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所述的连接装置应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制件,2-收容件,3-连接件,4-锁止件,5-弹性件,6-解锁件,7-螺钉;

201-壳体,2011-壳体连接孔,202-盖板,2021-盖板连接孔,203-大开口,204-小开口,205-滑槽,206-约束部;

301-连接部,302-挡置部,3021-锁止配合部,303-凹槽;

401-挡块,402-齿牙;

601-外部构件,602-套筒。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连接装置,用于将制件安装于外部载体上,本连接装置主要包括收容有锁止件和弹性件的收容件,以及穿设收容件和制件的连接件。

基于以上的整体结构描述,本实施例的连接装置应用状态下的一种示例性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连接装置的具体结构可参照图3至图5所示。为了较好的理解本实施例,以下先对外部载体和制件1的结构进行简要说明。

外部载体的结构图中未示出,其主要用于安装本实施例的制件1,为了便于安装制件1,于外部载体上设有用于制件1安装的连接配合部。本实施例中,外部载体可选用车身上的电池包安装结构,而连接配合部则为形成于电池包安装结构上的螺纹孔,除此之外,外部载体当然还可为现有的其他部件,而连接配合部也不限于螺纹孔,如其可为卡接孔。

制件1的示例性结构可参照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制件1可为现有电池包,于电池包上开设有安装孔,电池包可经由下述的连接件3固定于电池包安装结构上。

接下来由图3至图5结合图7和图8对收容件2的结构进行说明。收容件2包括壳体201和盖板202,且壳体201和盖板202之间围构形成有收容腔,其中壳体201的结构可参照图7所示,壳体201的横截面呈方形,于壳体201内形成有收容腔,且收容腔贯通壳体201的两端布置。该结构中,壳体201的外形除了可为方形,其还为其他形状,如菱形方形等。

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收容腔具有供锁止件4滑动的滑槽205,且滑槽205的一端敞口设置,以便于与下述的盖板202相接,滑槽205的另一端设有约束部206,以便于将弹性件5和锁止件4约束于滑槽205中。除此以外,相对于设有约束部206的一端,滑槽205的另一端还可不由盖板202与约束部206配合将弹性件5和锁止件4约束于壳体201和盖板202之间,且弹性件5和锁止件4设于滑槽205中,比如可在壳体201上设置与约束部206相似的结构。

此外,于壳体201上还开设有壳体连接孔2011,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壳体连接孔2011为四个螺纹孔,且四个螺纹孔环收容腔的周向布置,其中相对布置的两个螺纹孔用于壳体201和盖板202连接,另外相对布置的两个螺纹孔用于壳体201和电池包连接,具有较好的连接可靠性。

盖板202的结构可参照图8所示,其呈薄板状,于盖板202的中部开设有小开口204,小开口204的直径小于下述的挡置部302的直径,于盖板202的边缘部位还开设有盖板连接孔2021。本实施例中,盖板连接孔2021为环小开口204的周向布置的四个,且盖板连接孔2021的位置与壳体连接孔2011的位置对应,使得盖板202可经由穿过相对布置的两个盖板连接孔2021的螺钉7与壳体连接孔2011连接,从而将壳体201和盖板202固连于一起,收容件2可经由穿过相对布置的另两个盖板连接孔2021和壳体连接孔2011的螺钉与电池包固连于一起。前述的小开口204即构成收容腔的内壁上的开口,相对于小开口204,收容腔另一端的开口即构成收容腔的内壁上的大开口203。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收容件2上也可不设置便于与电池包连接的壳体连接孔2011和盖板连接孔2021,收容件2可因连接件3与外部构件的连接而被固定。

上述结构中,盖板202和壳体201经由螺钉7可拆卸连接,并因壳体201和盖板202的固连,将下述的锁止件4和弹性件5约束于收容腔中。除了采用可拆卸连接,壳体201盖板202之间还可采用其他的可拆卸连接结构,比如卡接,有利于装配弹性件5和锁止件4即可。壳体201和盖板202间当然还可采用不可拆卸连接的结构,比如将壳体201和盖板202采用粘接或焊接的方式固连于一起,只是如此不利于锁止件4和弹性件5装配。

连接件3的结构可由图3至图6所示,其包括连接部301,以及与连接部301一体连接的挡置部302,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中,连接部301采用螺杆。相对于连接螺杆的一端,于挡置部302的另一端成型有锁止配合部3021,并且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中,锁止配合部3021为成型于挡置部302上的齿轮,以便于与下述的齿牙402啮合相连。

在此还需说明的是,为了便于螺杆旋紧,于挡置部302的端部形成有驱动部,且驱动部被配置为可与外部构件601配合,而旋紧螺杆。本实施例中,驱动部优选为成型于挡置部302的端部的凹槽303,且凹槽303的横截面呈内六花形,除此以外,驱动部当然还可选为其他结构,如其可为成型于挡置部302端部的凸台。而凹槽303的横截面也不限于内六花形,如其可为内六方形,便于与外部构件601配合驱动螺杆旋紧即可。

锁止机构位于收容腔内,其具体位于前述的滑槽205中,并包括沿连接部301的连接方向滑动设置的锁止件4,以及配置于收容件2和锁止件4间的弹性件5。本实施例中,弹性件5优选为配置于收容件2和锁止件4间的弹簧,如本实施例中,弹簧的一端顶置于盖板202上,弹簧的另一端顶置于锁止件4上。

为了防止锁止件4脱出,于锁止件4的两相对侧均配置有挡块401,于锁止件4上成型有可与齿轮啮合相连的齿牙402,齿牙402的数量和形状不限,便于与锁止配合部3021连接,而限制连接件3绕自身的轴向中心线转动即可。该结构中需要说明的是,锁止件4嵌置于滑槽205中,并可于滑槽205中相对壳体201滑动,但是不能绕连接件3的轴向中心线转动,因而能与锁止配合部3021配合,限制连接件3绕自身的轴向中心线转动。

为了使用方便,本实施例的连接装置还包括解锁件6,解锁件6的结构具体可参照图10所示,其包括外部构件601,以及套设于外部构件601外的套筒602,套筒602与外部构件601间距设置,并经由接连两者之间的接连件固连于一起。本实施例中,外部构件601优选为横截面呈外六花形的杆体,除此以外,其还可为其他的可与前述的驱动部配合、而旋紧连接件3的结构。

本实施例中接连件的结构图中未示出,其可为固设于外部构件601端部的圆板,圆板的边缘与套筒602固连于一起即可,当然,接连件的结构并不限于圆板,其将外部构件601和套筒602连接于一起即可。该结构的设置,使得随外部构件601于凹槽303中的插装,套筒602对锁止件4施加外部操作力,并且旋转解锁件6,不影响对锁止件4施加外部作用力,由于需要专门的解锁件6,因此上述结构还可起到一定的防盗作用。

以上结构的设置,可因连接部301依次穿经大开口203、小开口204和安装孔,而与连接配合部的连接,使得电池包被安装于电池包安装结构上,且挡置部302被限制于收容腔中;且承接于外部操作力,锁止件4可压缩弹性件5,使得锁止件4与锁止配合部3021脱离啮合,不限制连接件3绕自身中心线转动,该状态可参照图5所示。在此还需要说明的是,图5未示出解锁件6的结构,使用解锁件6对锁止件4施加向上的作用力,锁止件4位置便可如图5中所示,与此同时旋转解锁件6,便可旋紧连接件3。于外部操作力撤去时,弹性件5顶推锁止件4复位,而使锁止件4和锁止配合部3021啮合相连,并构成连接件3绕自身中心线转动的限制。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连接装置,如图11至图14所示,本实施的连接装置与实施利一的连接装置具有大致相同的结构,其主要区别在于壳体201的结构、锁止件4的结构以及弹性件5的结构。

首先参照图13并结合图15所示来描述的壳体201的结构,壳体201的外形与实施例一中的方形不同。本实施例中,壳体201横截面的中部外形近似圆形,两相对侧均设置有外凸部分,收容腔的横截面形状与壳体201的横截面形状近似,收容腔的两侧的外凸部分构成本实施例的滑槽205,各滑槽205的一侧均设置有约束部206。

盖板202的形状参照图16所示,其与壳体201的外形相同,便与和壳体201固连于一起,中部同样设置有小开口204。盖板202和壳体201的连接方式可参照实施例一中的描述,本实施例中不再详述。

锁止件4的结构可参照图17所示,其为薄片状,而非实施例一的块状。本实施例中,锁止件4的横截面形状与收容腔的横截面形状相同,在锁止件4的两侧均成型有挡块401,在锁止件4的中部开设有中心孔,中心孔的内壁整周均设置有齿牙402。

弹性件5的结构可参照图13和图14所示,其采用套设于挡置部外的弹簧。

上述结构的设置,使得因壳体201和盖板202的固连,锁止件4和弹性形5可套设于挡置部302外,并且锁止件4和弹性形5被约束于壳体201和盖板202之间。

图13为锁止件4和锁止配合部3021处于啮合状态,图14为锁止件4和锁止配合部3021处于脱离状态,本实施例的连接装置使用方法和实施例一相同,在此不再详述。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连接装置,其与实施例二的连接装置具有大致相同的结构,其区别在于将收容件2与制件1固连于一起,具体是使壳体201、盖板202和制件1采用连接件3如螺钉固连于一起,除此之外,收容件2与制件1的连接方式还可采用卡接、焊接或其他方式。在此还需说明的是,实施例一中的收容件同样也可参照本实施例与制件1固连于一起。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