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环形芯子的变压器和用于为负载供电的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93896发布日期:2021-02-20 15:00阅读:77来源:国知局
具有环形芯子的变压器和用于为负载供电的系统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环形芯子的变压器和一种用于为负载供电的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由文献ep 2 603 920 b1已知一种变压器。
[0003]
由作为最接近的现有技术的文献us 2008/0 204 180 a1已知一种具有环形芯子的变压器。
[0004]
由文献us 2002/0 017 976 a1已知一种具有环形芯子的感应结构元件。
[0005]
由文献jp 4 523 389 b2已知一种具有环形芯子的变压器。
[0006]
由文献de 10 2012 202 472 a1已知一种铁氧体层的设计方案。
[0007]
由文献ep 1 933 339 a2已知一种具有环形芯子的结构元件。


技术实现要素:

[0008]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紧凑地设计具有环形芯子的变压器和用于为负载供电的系统。
[0009]
根据本发明,上述目的通过根据在权利要求1中给出的特征的变压器以及根据在权利要求15中给出的特征的系统来实现。
[0010]
对于具有环形芯子的变压器,本发明的重要特征是变压器具有初级绕组和次级绕组,该初级绕组和次级绕组缠绕在环形芯子上,
[0011]
其中,次级绕组具有子绕组、尤其是次级绕组子绕组,
[0012]
其中,子绕组沿周向方向尤其参考环形芯子的环轴线彼此间隔开,尤其是彼此规则地间隔开,
[0013]
其中,沿周向方向存在于子绕组之间的中间区域具有初级绕组的线匝,
[0014]
其中,变压器具有磁通导体,其布置在由初级绕组和次级绕组缠绕的空间区域之外,并且尤其布置在环形芯子之外。
[0015]
在此,有利的是,借助于磁通导体使漏磁通聚集,并且因此增大漏电感。因此还减少了场线的泄漏,即实现了磁屏蔽。这又引起在变压器的环境中的导电材料、例如由铝构成的壳体部件仅仅非常少地减小变压器的漏电感。漏电感可用于谐振电路,该谐振电路与变压器在次级侧连接,使得形成具有匹配变压器的回转器,即可为用作负载的阻抗提供电流源,该电流源由用作电压源的逆变器馈电。
[0016]
在有利的设计方案中,由初级绕组的尤其相应的整个线匝覆盖的圆周角区域与由次级绕组的子绕组的尤其相应的完整线匝覆盖的圆周角区域仅仅部分地重叠或根本不重叠。在此,有利的是,可实现提高的、在次级侧集中的杂散电感/漏磁场电感,该杂散电感即在初级绕组短路时可在次级侧测得的电感。尤其可通过选择次级绕组的子绕组的位置相对于初级绕组的位置来影响漏电感l2的大小,而无需改变绕组或子绕组的线匝数。初级绕组和次级绕组彼此分开得越大,漏电感就越大。因此可在很宽的范围内调节回转器的总阻抗。
[0017]
在有利的设计方案中,次级绕组具有多个子绕组,这些子绕组在电气上彼此串联或并联。在此,有利的是,在并联时可提供小的次级电压,并且因此可提供高的电流。此外,在并联和串联时,通过不同的连接可产生迥然不同的回转器阻抗,尤其相差两倍的回转器阻抗,并且次级绕组的有效导线横截面可与相应的电流负载匹配。
[0018]
通过子绕组的并联能够实现变压器的不为1的变压比,其中,所有的线匝可实施成具有统一的横截面,并且仍然例如在变压器的变压比等于2时,使电流负载或电流密度在所有线匝中保持相同。
[0019]
在有利的设计方案中,在相应的中间区域内部,初级绕组的存在于此处的线匝沿周向方向规则地彼此间隔开。在此,有利的是,可实现变压器的低的损耗,即,可实现变压器的高的效率。
[0020]
在有利的设计方案中,磁通导体单件式地、尤其一体地实施,或多件式地、尤其分多个部件地实施。在此,有利的是,借助于多件式的实施方案可实现在成本上有利的制造,尤其是通过利用铁氧体板,该铁氧体板在成本上有利地提供为量产产品。然而,在单件式的实施方案中,可实现变压器的还要更高的效率。
[0021]
在有利的设计方案中,磁通导体具有第一铁氧体环,其与环形芯子同轴地布置,
[0022]
其中,第一铁氧体环沿轴向与环形芯子连同初级绕组和次级绕组间隔开,即,尤其由环形芯子连同初级绕组和次级绕组覆盖的轴向区域与由第一铁氧体芯子覆盖的轴向区域间隔开,
[0023]
和/或,其中,第一铁氧体环的沿轴向方向的壁厚小于沿径向方向的壁厚,
[0024]
和/或,其中,由第一铁氧体芯子覆盖的径向距离区域被由环形芯子连同初级绕组和次级绕组覆盖的径向距离区域所包围或与之重叠。在此,有利的是,可使出现在环形芯子端侧的漏磁通场线聚集,以形成高的漏电感。
[0025]
在有利的设计方案中,磁通导体具有第二铁氧体环,其与环形芯子同轴地布置,
[0026]
其中,第二铁氧体环的沿径向方向的壁厚小于沿轴向方向的壁厚,
[0027]
和/或,其中,由第二铁氧体芯子覆盖的径向距离区域与由环形芯子连同初级绕组和次级绕组覆盖的径向距离区域间隔开,
[0028]
和/或,其中,由第二铁氧体芯子覆盖的轴向区域被由环形芯子连同初级绕组和次级绕组覆盖的轴向区域所包围或与之重叠。在此,有利的是,出现在环形芯子变压器外周侧的漏磁通场线可聚集,以形成高的漏电感。
[0029]
在有利的设计方案中,磁通导体具有另一铁氧体环,尤其是第三铁氧体环,该第三铁氧体环与环形芯子同轴地布置,并且布置在环形芯子的背离第一铁氧体环的一侧,
[0030]
其中,该另一铁氧体环沿轴向与环形芯子连同初级绕组和次级绕组间隔开,即,尤其是由环形芯子连同初级绕组和次级绕组覆盖的轴向区域与由该另一铁氧体芯子覆盖的轴向区域间隔开,
[0031]
尤其是,
[0032]-其中,该另一铁氧体环的沿轴向方向的壁厚小于沿径向方向的壁厚,
[0033]-和/或,其中,由该另一铁氧体芯子覆盖的径向距离区域被由环形芯子连同初级绕组和次级绕组覆盖的径向距离区域所包围或与之重叠。
[0034]
在此,有利的是,在环形芯子变压器端侧,在环形芯子的背离第一铁氧体芯子的一
侧,可将逆着轴向方向出现的漏磁通场线聚集,以形成高的漏电感。
[0035]
在有利的设计方案中,第二铁氧体环由多个铁氧体板组成,这些铁氧体板尤其是分别切向地取向。在此,有利的是,可通过利用量产产品实现成本上有利的制造。
[0036]
在有利的设计方案中,铁氧体板尤其是借助于在两侧有粘性的粘带布置在载体部件的相应平坦的表面区域、尤其接触面处。在此,有利的是,尽管实现了粘接连接,但由热引起的长度改变不会造成磁通导体或载体部件的破坏。因此实现了在运行时抵抗温度上升的鲁棒的实施方案。
[0037]
在有利的设计方案中,载体部件、尤其第一注塑成型件在其背离第一铁氧体环的轴向端部区域处具有沿径向突出的凸缘区域,该凸缘区域尤其借助于螺纹件与保持板连接。在此,有利的是,可以简单的方式实施在保持板处的装配。在此,保持板可由导电材料制成,例如铝或铜,使得可实现对交变磁场的进一步改善的磁屏蔽。
[0038]
在有利的设计方案中,载体部件、尤其是第一注塑成型件沿径向包围环形芯子连同初级绕组和次级绕组,
[0039]
其中,空气导引部、尤其是第二注塑成型件的穹顶区段伸入到被环形芯子沿周向包围/径向包围的空间区域中,使得由通风机输送的空气流沿着初级绕组和次级绕组导引,
[0040]
尤其是其中,空气导引部尤其借助于螺纹件与保持板连接。在此,有利的是,通风机的空气流可在径向内部和外部被引导流过环形芯子的绕组。
[0041]
在有利的设计方案中,保持板是盆形和/或槽形的,并且在其侧面具有贯穿的切口,
[0042]
尤其是其中,盆或槽的底部使空气流朝侧面偏转,尤其是不具有使空气流穿过的贯穿的开口。在此,有利的是,保持板能够实现基本上轴向的空气流朝径向方向的偏转。因此,盆或槽的底部可固定在机器或开关柜柜壁处,其中,可实现良好的热传递,或者可实现变压器的高的保护形式和高的防护等级。
[0043]
在有利的设计方案中,初级绕组的沿周向方向布置在次级绕组的相应的子绕组之间的线匝形成相应的初级侧的子绕组,该初级侧的子绕组的连接端子从变压器中引出,
[0044]
其中,初级侧的子绕组具有彼此不同的线匝数和/或串联连接,
[0045]
尤其是其中,次级绕组的子绕组具有相同的线匝数。在此,有利的是,可产生预期的漏电感。
[0046]
在有利的设计方案中,在载体部件的背离凸缘区域的轴向端部区域处,通风机机罩成形在载体部件处或与载体部件连接,
[0047]
其中,通风机机罩使由通风机输送的空气流沿径向向内集中,尤其是向内部转向。在此,有利的是,空气流一方面可沿径向向内聚集,并且在另一方面还沿着绕组的径向的外表面导引。此外,可使用通风机的方形的通风机壳体,这是因为通风机机罩朝向通风机方形地成形,并且朝向环形芯子圆形地成形。
[0048]
在用于为负载、尤其阻抗供电的系统中的重要特征是,系统具有电容和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变压器,该变压器由逆变器馈电,
[0049]
其中,电容与变压器的次级绕组并联,
[0050]
其中,电容和变压器的在次级侧集中的杂散电感如此确定大小,使得如此形成的振荡电路的谐振频率尤其基本上等于由逆变器提供给变压器的交流电压的频率,
[0051]
尤其是其中,负载是延伸地铺设在设备中的初级导体回路,尤其是延伸地铺设在设备中的初级导体,可由该初级导体为具有次级线圈的车辆感应地供给电功率。
[0052]
在此,有利的是,可以简单的方式提供电流源。在此,作为馈电部可使用用作电压源的逆变器,该逆变器为变压器提供谐振电路。因此可在输出侧提供电流源,该电流源还可用于阻抗,即,不一定用于单纯的欧姆电阻,而是还用于具有有效电阻和视在电阻的阻抗。
[0053]
由从属权利要求得到其他优点。本发明不限于权利要求的特征的组合。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特别是基于任务提出和/或与现有技术相比所提出的任务,存在权利要求和/或各权利要求特征和/或说明书特征和/或附图特征的其他有意义的可能组合。
附图说明
[0054]
现在借助示意性的附图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其中,
[0055]
在图1中示出了一种系统,其用于由通过具有变压器的回转器形成的、经由逆变器wr馈电的电流源为负载z、尤其是阻抗供电。
[0056]
在图2中以斜视图示意性地描绘了变压器。
[0057]
在图3中示出了与图2对应的剖面视图。
[0058]
在图4中实际地以斜视图分解地示出了具有变压器的单元。
[0059]
在图5中以斜视图示出了所述单元,其中,附加地示出了通风机50。
[0060]
在图6中示出了用于变压器的绕线图,其中,显示出了示例性的漏磁通场线。
[0061]
在图7中示出了用于变压器的绕线图,其中,次级侧的子绕组(61、62)并联。
[0062]
在图8中示出了用于变压器的绕线图,其中,不同于图7,次级侧的子绕组(61、62)尤其沿周向方向彼此更远地间隔开。
[0063]
在图9中示出了与环形芯子30粘接的保持部件48,以用于引导绕组和保持环形芯子变压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64]
如在图1中示出的那样,根据本发明的系统具有用于为负载z、尤其阻抗供电的部件。在此,逆变器wr提供单相交流电压,其用作变换器单元的输入电压ue。
[0065]
变换器单元产生用于为负载z供电的电流ia。
[0066]
变换器单元在输入侧具有变压器t,该变压器的次级侧对电容c1进行馈电,该电容与负载z并联。
[0067]
在图1中示出了真实的变压器t的等效电路图,其中,理想变压器t_i在初级侧与在初级侧集中的主磁场电感l1并联,并且在次级侧与在次级侧集中的杂散电感l2串联。
[0068]
理想变压器t_i具有变压比k。
[0069]
l1是初级绕组在次级侧空载时的电感,而l2是次级绕组在初级侧短路时的电感。变压比k是初级电压和次级电压的空载变压比,并且大约相当于实际变压器t的线匝数w1与w2的比例。
[0070]
由在次级侧集中的杂散电感l2和电容c1形成的振荡电路的谐振频率相当于于由逆变器提供的交流电压的频率。
[0071]
因此,变换器单元由通过逆变器实现的电压源馈电,并且用作负载z的电流源。
[0072]
在此,负载例如由在设备中延伸地铺设的初级导体来实现,基于该初级导体借助于与初级导体感应联接的次级线圈为耗电器、例如车辆的牵引驱动器和/或要充电的蓄能器非接触式地供给电功率。
[0073]
如在图2和图3中示意性地示出的那样,变压器实施为环形芯子变压器,在其环形芯子30上缠绕有初级绕组和次级绕组。在此,两个绕组21完全不重叠,或者在其他未示出的实施例中最多部分重叠。
[0074]
环形芯子30由铁氧体制成。
[0075]
在环形芯子30和/或绕组21的外部、尤其是径向外部布置有第一铁氧体芯子22和第二铁氧体芯子23。
[0076]
在此,第一铁氧体芯子22覆盖端面。第二铁氧体芯子23覆盖侧面。
[0077]
在此,根据本发明,绕组21缠绕到环形芯子30上,并且在绕组21外部借助于铁氧体部分、例如第一铁氧体环22或第二铁氧体环23加强漏磁通。
[0078]
因此,这样通过将附加的铁氧体材料布置在绕组21外部、即尤其布置在被绕组缠绕的空间区域外部有针对性地加强漏磁通,并且因此还可针对在次级侧集中的杂散电感l2实现期望的值。
[0079]
环形芯子30优选地实施为圆环。附加的铁氧体材料在图2中实施为第一铁氧体环22或第二铁氧体环23。
[0080]
在此,第一铁氧体环22实施成沿径向方向比沿轴向方向具有更大的壁厚。
[0081]
相反,第二铁氧体环23实施成沿径向方向比沿轴向方向具有更大的壁厚。
[0082]
环形芯子30和两个铁氧体环22、23中的任何一个铁氧体环彼此同轴地取向,即尤其是具有相同的环轴线。
[0083]
在图4和图5中示出了实现了的实施方案,其中,第一铁氧体环22两件式地设计,而第二铁氧体环23由多个铁氧体板组成。以这种方式可实现成本上有利的制造。
[0084]
载体部件46优选地实施为注塑成型件、并且具有平坦的面区域,即尤其是接触面,以用于安置第二铁氧体环23的铁氧体板。优选地使铁氧体板与载体部件46粘接连接,其中,在两侧设有粘接材料的粘带用作粘接介质。因此,铁氧体板不是直接粘到接触面45上,而是借助于粘带连接。在此,优点是,在运行汽机间温度上升时,由此出现的机械应力不会导致铁氧体板的损坏。
[0085]
在载体部件46的背离第一铁氧体环22的一侧,在载体部件处构造有沿径向突出的凸缘区域44,该凸缘区域一方面有助于对由通风机50输送的空气流的空气引导,并且另一方面还借助于螺纹件与保持板40连接。为此,在凸缘区域44的四个突出的角部区域中布置有孔眼。
[0086]
载体部件46在其面向第一铁氧体环22的一侧具有通风机机罩47,其优选地成形地实施为四棱锥区段。
[0087]
因此,通风机机罩47设计成漏斗形,并且将由通风机50输送到通风机机罩47中的空气流沿径向向内集中,使得空气流朝环形芯子30偏转。
[0088]
因此,在环形芯子30上的绕组21布置在空气流中,并且可排热。
[0089]
在中央具有沿轴向隆起的穹顶区段43的空气导引部42通过穿过穹顶区段43的螺纹件如此固定在保持板40处,使得穹顶区段伸入到由环形芯子30包围的空间区域中。因此,
空气流更有效地沿着绕组21偏转。在空气导引部42的背离环形芯子30的一侧布置有第三铁氧体环41,其同样分区段地导引漏磁通。
[0090]
保持板40由铝制成。
[0091]
借助于附加的铁氧体材料,即尤其借助于第一铁氧体环22、第二铁氧体环23、第三铁氧体环41,还实现改善的磁屏蔽。因此,可减小布置在附近的能导电的部件的涡电流。由此可以这种方式减小这种部件的发热,并且因此还降低火灾风险。
[0092]
保持板40盆形地实施,并且在其侧部处、即尤其盆部的侧壁处具有切口,使得由通风机50输送的空气流可沿径向向外导出。
[0093]
在此,径向方向、周向方向始终参考环形芯子30的环轴线,该环轴线表示轴向方向。
[0094]
如在图6中示出的那样,次级绕组具有第一子绕组和第二子绕组,这些子绕组在参考环形芯子的周向方向上彼此间隔开,其中,初级绕组的线匝布置在间隔区域中。
[0095]
在由第一子绕组沿周向方向覆盖的圆周角区域中没有布置初级绕组的线匝。
[0096]
在由第二子绕组沿周向方向覆盖的圆周角区域中没有布置初级绕组的线匝。
[0097]
如在图6中以漏磁通的两个场线63的示例所示,漏磁通至少部分地通过第二环形芯子23被引导或被回引。因此,以这种方式一方面实现磁屏蔽效果,并且另一方面实现高的相应电感l2,尤其是杂散电感。在此,屏蔽效果在于使场线与环境分开。
[0098]
在此,将初级绕组和次级绕组设置为布置在环形芯子30上的绕组。在图6中的下部示出了初级绕组的连接端子60。
[0099]
次级绕组由第一子绕组和第二子绕组形成。在此,两个子绕组的连接端子61、62与初级绕组的连接端子60沿周向方向间隔开。
[0100]
如在图7中示出的那样,两个次级侧的子绕组彼此并联。在此,子绕组的线匝数优选是相同的。此时,初级绕组与次级子绕组的耦合系数/耦合因子相同。因此,在次级侧的子绕组并联的情况下,避免了补偿电流。在此,重要的是,次级子绕组彼此间隔开,即,这些子绕组的线匝例如不是双线缠绕。此时,与初级侧的耦合的微小差异不会像双线缠绕的次级侧子绕组那样引起大的补偿电流。相反,如果次级的子绕组串联,则得到两倍的回转器总阻抗,这是因为变压器的变压比虽然减半,但在次级侧集中的漏电感是并联时的四倍。因此,仅通过连线就可产生相差两倍的总回转器阻抗。
[0101]
次级绕组的两个子绕组也和初级绕组一样缠绕到环形芯子30上,然而,两个子绕组沿周向方向彼此间隔开。
[0102]
在由于沿周向方向的间隔产生的中间区域中布置有初级绕组的线匝,尤其布置在相同的缠绕位置/缠绕层中。初级绕组的绕组线在由子绕组沿周向方向覆盖的区域中铺设在相应的子绕组下方,即以恒定的径向距离来铺设,尤其沿轴向在环形芯子和相应的子绕组之间。
[0103]
如在图7中示出的那样,两个中间区域中的一个中间区域非常短。该中间区域仅具有初级绕组的两个线匝。另一中间区域沿周向方向相应更宽地延伸,并且具有十五个线匝。
[0104]
优选地,中间区域被初级绕组的线匝均匀地占据,即尤其初级绕组的线匝沿周向方向在中间区域的每个中间区域中彼此规则地间隔开。
[0105]
如在图8中示出的那样,子绕组不同于图7沿周向方向彼此不同地间隔开。在此,第
一中间区域具有六个线匝,而第二中间区域在此具有十一个线匝。根据图7实施的变压器的漏电感大于根据图8实施的变压器的漏电感。
[0106]
因此,重要的是,次级绕组的子绕组沿周向方向彼此间隔开、在电气上彼此串联或并联,并且由间隔部形成的中间区域具有初级绕组的线匝。附加的铁氧体使向外泄漏的场线聚集。
[0107]
在图7和图8中,中间区域的圆周角区域用p1和p2来表示,子绕组的圆周角区域用s1和s2来表示。初级绕组的角区域p1、p2......与次级绕组的角区域s1、s2...的交替越均匀,漏电感就越小。角区域分开得越大,则漏电感越大。因此,在相同的线匝数比的情况下,仅通过绕组的布置就可实现非常不同的漏电感。
[0108]
因此,中间区域优选地被初级绕组均匀地占据。
[0109]
在此,子绕组的线匝数优选是相同的。
[0110]
因为在根据图8的实施例中,不同于图7,次级侧的子绕组61、62尤其是沿周向方向彼此间隔得较远,所以引起更小的漏电感。示例性地,在所描绘的情况中的漏电感是在根据在图7中实施的实施例的情况中的漏电感的1.4倍。
[0111]
在根据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次级绕组不是由两个子绕组形成,而是由多于两个子绕组形成,这些子绕组彼此串联和/或并联。
[0112]
在此,子绕组的线匝数优选是相同的。子绕组相对于初级绕组对称地布置。
[0113]
在根据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根据本发明的环形芯子变压器包括环形的芯子、初级绕组和次级绕组。在此,环形芯子变压器具有至少一个附加的磁通导体,该磁通导体在端侧或外周侧形成环形结构。环形芯子变压器尤其具有至少部分地分开的绕组区段,该绕组区段具有至少两个线匝,这些线匝仅仅是初级绕组的一部分或仅仅是次级绕组的一部分。次级绕组优选地包括两个子绕组,这些子绕组尤其具有相同的线匝数。次级绕组尤其包括两个子绕组,这些子绕组具有相同的线匝数并且相对于初级绕组对称地布置。
[0114]
子绕组优选地在电气上并联。电容、尤其是电容器与次级绕组并联。在此,电容器的大小/参数优选地如此来规定,使得电容器与在次级侧相关的漏电感在优选的运行频率、即尤其是由逆变器提供的电压的频率的情况下形成谐振电路。
[0115]
环形芯子30和/或附加的磁通导体优选地由铁氧体制成。
[0116]
如在图9中示出的那样,在环形芯子30的两个端侧处相应粘接有保持部件48。在此,环形芯子30例如由两个可彼此粘接的环形芯子部件制成,在环形芯子部件的沿轴向彼此背离的端部区域处相应布置、尤其是粘接有两个保持部件48中的各一个保持部件。
[0117]
两个保持部件48结构相同、即彼此相同地实施。
[0118]
面向空气导引部42的保持部件48具有沿轴向朝空气导引部42突出的支撑柱90和编码柱92,其中,沿周向方向布置有支撑柱90和编码柱92、凹部91。在此,绕组的线匝在凹部91和凹槽95中被引导,并且保持在其中,其中,凹槽95形成在环形保持部件48的内侧。因此实现非常精确的缠绕,从而杂散电感具有仅仅很小的制造公差,因此可产生高精度。
[0119]
编码柱92比支撑柱90沿轴向从保持部件48上更远地突出。因为支撑柱90与空气导引部42贴靠,而编码柱92伸入空气导引部42的开口49中。以这种方式,通过支撑柱90传力,并且通过编码柱92引起保持部件48相对于空气导引部42扭转止动和角位置的明确确定。因此,开口49以和编码柱92相同的径向距离来布置。编码柱92沿周向方向不规则地布置,即,
不是以始终相同的角度间隔来规则地布置。
[0120]
在环形芯子30的面向载体部件46的端侧处,即在另一环形芯子部件的示例中,同样布置有这种保持部件48,其支撑柱90和编码柱92朝载体部件46突出并且与载体部件连接,尤其用于机械地保持和定位环形芯子变压器。在相应彼此相邻的支撑柱90和编码柱92之间沿周向方向形成的凹部91中引导线匝,并且将线匝保持在其中。
[0121]
因此,保持部件48优选地作为环形部件实施为注塑成型件,其具有沿轴向突出的突出部,尤其是即支撑柱90和编码柱92。
[0122]
载体部件46同样具有开口,编码柱92伸入该开口中。保持部件48的支撑柱90支撑在在图4中不可见的面处,在该面中布置有开口。然而,开口与支撑柱90间隔开。
[0123]
两个保持部件48在其外周部处具有环圈94,在该环圈处固定有从绕组中引出的绕组线,尤其相应的绕组线被引导通过相应的环圈94。
[0124]
在制造环形芯子时,在缠绕环形芯子30之前并且在粘接连接环形芯子部件和/或保持部件48之前,环圈94用于固定间隔器件,间隔器件将环形芯子部件或保持部件48彼此沿轴向间隔开。因此,在粘接连接期间,尤其是在粘接材料硬化期间,确保并固定所述间隔。
[0125]
在建立粘接连接之后,移除间隔器件,并且然后实施缠绕,其中,绕组线的端部区域固定在环圈94处。
[0126]
保持部件48还相应具有沿周向方向环绕的通道93,用于连接子绕组的绕组线沿周向方向被插入该通道中。
[0127]
优选地,保持部件连同支撑柱90、凹部91、编码柱92、沿周向方向环绕的通道93、环圈94和凹槽95一体地实施,尤其实施为注塑成型件。
[0128]
尤其凸缘区域44、载体部件46和通风机机罩47一体地实施,尤其实施为注塑成型件。
[0129]
在根据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代替铁氧体,使用其他的磁通量传导材料。
[0130]
在根据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三铁氧体芯子布置在另一端面处。但是,还能够实现铁氧体环22、23的其他定位。
[0131]
在根据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三铁氧体芯子优选地与第一铁氧体芯子22结构相同,并且布置在环形芯子30的背离第一铁氧体芯子22的一侧,尤其相对于环形芯子30的对称平面和/或环平面对称。
[0132]
在根据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还可实施成相应的子绕组与初级绕组沿周向方向部分重叠。
[0133]
附图标记列表
[0134]
21 初级绕组和次级绕组
[0135]
22 第一铁氧体环
[0136]
23 第二铁氧体环
[0137]
30 环形芯子
[0138]
40 保持板
[0139]
41 第三铁氧体环
[0140]
42 空气导引部
[0141]
43 穹顶区段
[0142]
44 凸缘区域
[0143]
45 平坦的接触面
[0144]
46 载体部件
[0145]
47 通风机机罩,尤其四棱锥区段
[0146]
48 保持部件
[0147]
49 开口
[0148]
50 通风机
[0149]
60 初级绕组的连接端子
[0150]
61 次级绕组的第一子绕组的连接端子
[0151]
62 次级绕组的第二子绕组的连接端子
[0152]
63 示例性的漏磁通场线
[0153]
70 次级绕组的连接端子
[0154]
90 沿轴向从保持部件48突出的支撑柱
[0155]
91 尤其沿周向方向在支撑柱90之间的凹部
[0156]
92 沿轴向从保持部件48突出的编码柱
[0157]
93 沿周向方向环绕的通道
[0158]
94 环圈
[0159]
95 凹槽
[0160]
wr 逆变器
[0161]
ue 输入电压、尤其是由逆变器wr提供的电压
[0162]
t 用于实际变压器的等效电路图
[0163]
l1 在初级侧集中的主磁场电感
[0164]
l2 在次级侧集中的杂散电感
[0165]
t_i 理想变压器
[0166]
c1 电容
[0167]
k 理想变压器的空载电压-变压比
[0168]
ia 回转器的输出电流
[0169]
z 阻抗、负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