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铅蓄电池的铅炭负极添加剂配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86144发布日期:2020-07-31 22:01阅读:38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铅蓄电池
技术领域
,特别是涉及一种铅蓄电池的铅炭负极添加剂配方。
背景技术
:铅蓄电池为目前使用最广泛的的蓄电池,特别是免维护以及阀控式铅蓄电池的发展扩大了其应用领域,铅蓄电池具有原材料丰富、生产便利、技术成熟、价格低廉以及电性能稳定等优点,但是铅蓄电池的的质量比能量低,这主要是由于正负极板活性物质的利用率低所致,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是活性物质中使用添加剂,但由于对添加剂的作用和机理认识不是十分清楚而收效甚微,因此,添加剂的配方对提高活性物质利用率极为重要。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铅蓄电池的铅炭负极添加剂配方,该配方解决了铅蓄电池充电能力低和使用寿命短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发明为一种铅蓄电池的铅炭负极添加剂配方,由以下百分含量的组分组成:炭黑:12-15wt%;硫酸钡:48-50wt%;木素:10-12wt%;香草素:0.05-0.1wt%;聚酯纤维:0.5-0.6wt%;其制备方法为:步骤一:称取所需要的组分,将木素和香草素混合,研磨至粉末间隙间隙0.01-0.05mm,制得配料ⅰ;步骤二:将炭黑和硫酸钡分别进行干燥1h,除去水分,然后搅拌混合在一起进行球磨,制得配料ⅱ;步骤三:将配料ⅰ与配料ⅱ混合搅拌,并在搅拌过程中中加入聚酯纤维,搅拌后进行超声波优化,制得负极添加剂。进一步地,该添加剂配方由以下百分含量的组分组成:炭黑:13wt%;硫酸钡:50wt%;木素:11wt%;香草素:0.08wt%;聚酯纤维:0.56wt%;其制备方法为:步骤一:称取所需要的组分,木素和香草素混合,研磨至粉末间隙间隙0.01-0.05mm,制得配料ⅰ;步骤二:将炭黑和硫酸钡分别进行干燥1h,除去水分,然后搅拌混合在一起进行球磨,制得配料ⅱ;步骤三:将配料ⅰ与配料ⅱ混合搅拌,并在搅拌过程中中加入聚酯纤维,搅拌后进行超声波优化,制得负极添加剂。进一步地,所述聚酯纤维的长度在1-3um。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采用炭黑、木素、硫酸钡、香草素和聚酯纤维的配方,炭黑提高了负极活性物质的导电性和电池的初充电能力,硫酸钡进一步促进负极板的吸氧效果,从而有效提高电池充电接受能力和使用寿命。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百分比”、“含量”、“下”、“长度”、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实施例:本实施列提供一种铅蓄电池的铅炭负极添加剂配方,由以下百分含量的组分组成:炭黑:13wt%;硫酸钡:50wt%;木素:11wt%;香草素:0.08wt%;聚酯纤维:0.56wt%;聚酯纤维的长度在3um,炭黑采用printexac4型号,硫酸钡采用沉淀硫酸钡(6000目)。以上实施例中的添加剂制备方法为:步骤一:称取所需要的组分,木素和香草素混合,研磨至粉末间隙间隙0.01-0.05mm,制得配料ⅰ;步骤二:将炭黑和硫酸钡分别进行干燥1h,除去水分,然后搅拌混合在一起进行球磨,制得配料ⅱ;步骤三:将配料ⅰ与配料ⅱ混合搅拌,并在搅拌过程中中加入聚酯纤维,搅拌后进行超声波优化,制得负极添加剂。对比例:炭黑:10wt%;硫酸钡:52wt%;木素:13wt%;聚酯纤维:0.48wt%;聚酯纤维的长度在3um,炭黑采用printexac4型号,硫酸钡采用沉淀硫酸钡(6000目);对比例采用相同的制备方法;将实施例和对比例的配方制成相同规格的负极板,然后装备成相同规格的电池,进行检测,检测数据如下表1:项目充电接受能力低温性能循环次数实验例2.2190380对比例2.0784360提升6.76%7.14%5.56%采用本发明的配方,使电池的充电能力从2.07提到2.21,提升了6.76%,低温性能从84提到90,提升了7.14%,电池的循环次数从360次提升到380次,提高了5.56%。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以上公开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
技术领域
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发明。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