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21771429发布日期:2020-08-07 19:13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具有指纹识别功能的显示面板成为主流,通常通过在显示面板的指纹识别区域内设置指纹识别单元,根据指纹识别单元接收到的光强的变化来实现指纹识别。

但是,现有技术中的指纹识别面板,通过将指纹识别单元设置在显示面板中的多个像素单元之间的间隙中,而随着显示面板朝着高分辨率的方向发展,像素单元之间的间隙越来越小,若将指纹识别单元设置在间隙中,会影响显示面板的像素密集度,若减少指纹识别单元的设置数量,则会影响指纹识别单元的灵敏度,因此难以达到较好的指纹识别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具有指纹识别功能,该显示面板中的指纹识别单元无需占用额外的发光器件所在层的空间,从而能够避免指纹识别单元影响显示面板的分辨率,且能够避免指纹识别单元影响发光器件的出光率。

解决本发明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显示面板,包括指纹识别区域;该显示面板包括:

基底;

设置在所述基底一侧的多个发光器件;

多个指纹识别单元,其设置在位于所述指纹识别区域内的所述发光器件背离所述基底一侧,且至少一个所述指纹识别单元与位于所述指纹识别区域内的一所述发光器件堆叠设置。

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由于指纹识别单元与发光器件相堆叠,设置在发光器件之上,因此指纹识别单元无需额外占用发光器件所在层的空间,从而能够避免设置指纹识别单元而影响显示面板的分辨率,且能够避免指纹识别单元影响发光器件的出光率。

优选的,所述发光器件包括依次设置在所述基底靠近所述指纹识别单元一侧的第一电极、发光层和第二电极;

所述指纹识别单元包括依次设置在所述发光器件背离所述基底一侧的第三电极、感光层和第四电极;其中,

所述第二电极和所述第三电极共用结构。

优选第,所述感光层在基底上的正投影,位于与之对应的所述发光层在基底上的正投影内。

优选的,多个所述指纹识别单元均匀分布在所述指纹识别区域内。

优选的,所述指纹识别单元与位于所述指纹识别区域内的所述发光器件一一对应。

优选的,所述显示面板分为显示区和边缘区,所述多个发光器件设置在所述显示区内,所述边缘区的至少一侧包括栅极驱动区域,所述栅极驱动区域中设置有栅极驱动电路;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发光器件驱动线,其设置在所述基底靠近所述多个发光器件一侧,且设置在所述栅极驱动区域内,所述发光器件驱动线与所述第二电极相连。

优选的,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指纹识别单元驱动线,其设置在所述基底靠近所述多个发光器件一侧,且设置在所述栅极驱动区域内,所述指纹识别单元驱动线与所述第四电极相连;其中,

所述指纹识别单元驱动线设置在所述发光器件驱动线背离所述显示区一侧。

优选的,所述指纹识别单元驱动线和所述发光器件驱动线之间设置有绝缘层。

相应地,还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包括:

制作基底;

在所述基底一侧制作多个发光器件;

制作多个指纹识别单元,包括在位于所述指纹识别区域内的所述发光器件背离所述基底一侧制作所述指纹识别单元,且至少一个所述指纹识别单元与位于所述指纹识别区域内的一所述发光器件堆叠设置。

相应地,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显示面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一种实施例的层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之一(方式一);

图3为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之二(方式二);

图4为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之三(方式三);

图5为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之四(方式四);

图6为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指纹识别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7为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附图中各部件的形状和大小不反映真实比例,目的只是为了便于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内容的理解。

除非另外定义,本公开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公开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一”或者“该”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指纹识别区域。且显示面板可以划分为显示区s1和边缘区s2,以图2为例,较细虚线矩形框内的区域为显示区s1,显示区s1内包括多个像素单元p,显示面板除去显示区s1的其他区域则为边缘区s2。指纹识别区域可以是显示面板的任意区域,例如若显示面板是全屏指纹识别面板,则指纹识别区域为显示面板的显示区s1,当然,指纹识别区域也可以为显示面板的部分区域,例如可以为显示面板的显示区s1的下侧,在此不做限定。以下皆以显示面板的指纹识别区域为显示区s1为例进行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包括基底1、多个发光器件2和多个指纹识别单元3。

具体地,多个发光器件2设置在基底1一侧。显示面板还包括多条沿行方向延伸的栅线g和多条沿列方向延伸的数据线d,多条栅线g和多条数据线d相交错,限定出像素单元p,像素单元p内包括一发光器件2和一薄膜晶体管9,发光器件2通过薄膜晶体管9与对应的栅线g和数据线d相连。多个指纹识别单元3设置在位于指纹识别区域内(例如显示区s1)的发光器件2背离基底1一侧,且至少一个指纹识别单元3与位于指纹识别区域内的一发光器件2堆叠设置。

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由于指纹识别单元3与发光器件2相堆叠,指纹识别单元3设置在发光器件2之上,因此指纹识别单元3无需额外占用发光器件2所在层的空间,也即相邻的发光器件2之间的空隙能够根据分辨率的需要设置,而无需在间隙内保留设置指纹识别单元3的空间,从而能够避免设置指纹识别单元3而影响显示面板的分辨率。且由于指纹识别单元3设置在发光器件2之上,因此能够避免指纹识别单元3设置在发光器件2所在层时,遮挡发光器件2的侧面出光的情况,从而能够避免影响发光器件的出光率。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发光器件2可以包括依次设置在基底1靠近指纹识别单元3一侧的第一电极21、发光层(eml)22和第二电极23。即第一电极21设置在基底1靠近指纹识别单元3一侧,发光层22设置在第一电极21靠近指纹识别单元3一侧,第二电极23设置在发光层22靠近指纹识别单元3一侧。

可选地,如图1所述,发光器件2还可以包括设置在第一电极21和发光层22之间的第一空穴传输层(htl)24,以及设置在发光层22和第二电极23之间的第一电子传输层(etl)25。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的发光器件2可以采用顶发射结构,也可以采用底发射结构,在此不做限定。以下皆以发光器件2采用顶发射结构为例进行说明,若发光器件2采用顶发射结构,则第一电极21可以为阳极(anode),第二电极23可以为阴极(cathode)。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指纹识别单元3可以包括依次设置在发光器件2背离基底1一侧的第三电极31、感光层32和第四电极33。即第三电极31设置在发光器件2背离基底1一侧,感光层32设置在第三电极31背离基底1一侧,第四电极33可以设置在感光层32背离基底1一侧。感光层32即为活性层(activelayer),若物体触碰显示面板,感光层32能够感测物体所反射的光线强弱,从而实现指纹识别。第三电极31可以为阳极(或阴极),相应的第四电极33可以为阴极(或阳极),在此不做限定。

可选地,如图1所述,指纹识别单元3还可以包括设置在第三电极31与感光层32之间的第二空穴传输层34,以及设置在感光层32与第四电极33之间的第二电子传输层35。

可选地,如图1所示,发光器件2的第二电极23和指纹识别单元3的第三电极31可以共用结构,即采用一个电极层同时作为发光器件2的第二电极23和指纹识别单元3的第三电极31。若发光器件2为顶发射型,则第二电极23为阴极,第二电极23也作为指纹识别单元3的阴极,则指纹识别单元3的第四电极33为阳极。若发光器件2为底发射型,则第二电极23为阳极,第二电极23也作为指纹识别单元3的阳极,则指纹识别单元3的第四电极33为阴极。通过共用电极层,能够减少显示面板的厚度,从而有利于显示面板的轻薄化。

可选地,指纹识别单元3与发光器件2相堆叠,即指纹识别单元3与发光器件2相接触,且指纹识别单元3的感光层32在基底1上的正投影,位于与之对应的发光器件2的发光层22在基底1上的正投影内,也就是说感光层32在基底1上的正投影的面积,小于或等于发光层22在基底1上的正投影的面积。从而能够保证指纹识别单元3的感光层32的边缘不会超出与之对应的发光器件2的边缘,进而能够保证指纹识别单元3的设置不会影响发光器件2的出光率和显示面板的分辨率。

可选地,如图2-5所示,指纹识别单元3在指纹识别区域(例如显示区s1)内的设置方式有多种方式,为保证指纹识别的准确性,多个指纹识别单元3需要均匀分布在指纹识别区域内,在此基础上,位于指纹识别区域内的一发光器件2上可以设置一个指纹识别单元3,也可以设置多个指纹识别单元3。以下举例说明。

方式一、

如图2所示,指纹识别单元3与位于指纹识别区域内的发光器件2一一对应,即指纹识别区域内,一个发光器件2上堆叠设置有一指纹识别单元3,指纹识别单元3均匀分布在指纹识别区域内的每个发光器件2上。

方式二、

如图3所示,指纹识别单元3间隔设置在位于指纹识别区域内的发光器件2上,即相邻的指纹识别单元3间隔一发光器件2设置,且发光器件2上仅设置一个指纹识别单元3。以三个相邻的发光器件2为例,位于中间的发光器件2上不设置指纹识别单元3,位于两侧的发光器件2上分别设置有一个指纹识别单元3。

方式三、

如图4所述,每个位于指纹识别区域内的发光器件2上都设置指纹识别单元3,以使指纹识别单元3均匀分布在指纹识别区域内,一个发光器件2上设置两个指纹识别单元3,从而能够增加指纹识别的精度。

方式四、

如图5所示,指纹识别单元3间隔设置在位于指纹识别区域内的发光器件2上,且发光器件2上设置有两个指纹识别单元3。以三个相邻的发光器件2为例,位于中间的发光器件2上不设置指纹识别单元3,位于两侧的发光器件2中,每个发光器件2上设置有两个指纹识别单元3。

当然,上述仅为几种指纹识别单元3的设置方式的例子,指纹识别单元3还可以有更多的设置方式,例如指纹识别单元3可以间隔多个发光器件2设置,一个发光器件2上可以设置更多个指纹识别单元3,具体的指纹识别单元3的分布方式和一个发光器件2上设置的指纹识别单元3的数量可以根据指纹识别所需要的精度来设置,只要指纹识别单元3均匀分布在指纹识别区域内即可,在此不做限制。

如图6所示,若手指触碰显示面板的屏幕002的表面,发光器件2的发光层22发出的光会经过指纹识别单元3的感光层32,形成初始电流i0,之后光透射至外部,触碰到手指后反射回显示面板中,再次经过指纹识别单元3的感光层32,形成二次电流i1,由于手指表面的指纹凹凸不平,指纹具有谷部和脊部,因此手指的指纹的不同位置反射的光的强度不同,从而不同的光形成的二次电流i1的大小也不同,但同一发光器件22发出的光经过感光层32形成的初始电流i0的大小保持相对恒定,因此通过i1的i0的差值即可识别到指纹信息,从而实现显示面板的指纹识别功能。

进一步地,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可以分为显示区s1和边缘区s2,多个发光器件2设置在显示区s1内,边缘区s1可以用于设置像素驱动电路,边缘区s2围绕显示区s1设置,边缘区s2的至少一侧包括栅极驱动区域s21,栅极驱动区域21中设置有栅极驱动电路(gatedriveronarray,goa)001,多条栅线g连接至goa001。

进一步地,如图1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还包括发光器件驱动(vss)线4,其设置在基底1靠近多个发光器件2一侧,且vss线4可以设置在栅极驱动区域s21内,vss线4与多个发光器件2的第二电极23相连,用于给发光器件2提供工作电压。将vss线4设置在栅极驱动区域s21,可以避免驱动线占用显示区s1的位置。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还包括指纹识别单元驱动线5,其设置在基底1靠近多个发光器件2一侧,且指纹识别单元驱动线5设置在栅极驱动区域内,指纹识别单元驱动线5与指纹识别单元3的第四电极33相连,用于给指纹识别单元3提供工作电压,将指纹识别单元驱动线5设置在栅极驱动区域s21内可以进一步避免驱动线占用显示区s1的位置。其中,为了使指纹识别单元驱动线5与vss线4相分隔,二者不发生交叉,因此指纹识别单元驱动线5设置在vss线4背离显示区s1一侧,即指纹识别单元驱动线5相较于vss线4更靠近显示面板的外侧,相应地,指纹识别单元3的第四电极4可以延伸至栅极驱动区域s21中指纹识别单元驱动线5所在位置,与指纹识别单元驱动线5搭接,发光器件2的第二电极23可以延伸至栅极驱动区域s21中vss线4所在位置,与vss线4搭接。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指纹识别单元驱动线5和发光器件驱动线4之间设置有绝缘层6,以避免opd5和vss4的信号发生串扰。绝缘层6可以设置在任意位置,例如设置在第二电极23与第四电极33之间。

进一步地,绝缘层6可以为无机绝缘层,从而形成无机绝缘层的步骤可以和形成显示面板中的其他无机膜层的步骤相合并,减少显示面板的生产工序。该无机绝缘层的材料例如可以为三氧化钼或氮氧化硅等。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发光器件2可以为各种类型的发光器件,例如发光器件2为有机发光半导体(organicelectroluminesencedisplay,oled),相应地,指纹识别单元3为与发光器件2对应的感光器件类型,例如指纹识别单元3可以为有机光探测器(opd)。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还包括设置在基底1靠近发光器件2一侧的层间绝缘层(pvx)7,层间绝缘层7中设置有薄膜晶体管9,发光器件2的第一电极21通过设置在层间绝缘层7中的过孔(via)与薄膜晶体管9相连。在层间绝缘层7背离基底1一侧,且在多个发光器件2之间还设置有像素定义层(pdl)8,发光器件2设置在像素定义层8中。具体地,薄膜晶体管9可以包括多个膜层,例如包括栅极(gateelectrode),栅极设置基底1靠近发光器件2一侧,栅极之上包括有源层(activaarea),有源层与栅极之间包括栅极绝缘层,有源层背离栅极绝缘层一侧设置有漏极(drainelectrode)和源极(sourceelectrode),漏极和源极同层设置,漏极和源极之间包括层间绝缘层。其中,有源层由半导体材料构成,例如可以为非晶硅、多晶硅、有机半导体材料等,在此不做限定。当然,显示面板的层结构还可以为其他结构,例如可以包括3个薄膜晶体管,具体的可以根据需要设计,在此不做限定。

相应地,还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包括:

s1、制作基底1。

具体地,基底1可以包括各种类型的基底,例如玻璃基底、硅基底等,在此不做限定。

s2、在基底1一侧制作多个发光器件2。

具体地,曝光、显影、去膜、刻蚀等工艺完成显示面板的背板,在边缘区s2的栅极驱动区域s21中制作发光器件驱动线4和指纹识别单元驱动线5,其中指纹识别单元驱动线5制作在发光器件驱动线4背离显示区s1一侧。

进一步地,在显示区s2中,包括在基底1上形成薄膜晶体管9、pvx层7,在pvx层7至少依次制备发光器件2的各膜层,具体地,依次在pvx层7靠背离基底1的方向上蒸镀第一电极21、第一空穴传输层24、发光层22、第一电子传输层25和第二电极23。其中第一空穴传输层24,发光层22,第一电子传输层25的蒸镀范围不能接触到发光器件驱动线4,而第二电极23的蒸镀范围必须搭接到发光器件驱动线4上。

s3、制作多个指纹识别单元3,包括在位于指纹识别区域内的发光器件2背离基底1一侧制作指纹识别单元3,且至少一个指纹识别单元3与位于指纹识别区域内的一发光器件1堆叠设置。

具体地,以指纹识别单元3与发光器件2共用第二电极23为例,依次在第二电极23背离基底1的方向上蒸镀第二电子传输层34、感光层32和第二空穴传输层35,上述膜层蒸镀范围不能超过发光器件驱动线4所在位置。

进一步地,利用掩膜版(mask)在发光器件驱动线4和指纹识别单元驱动线5之间蒸镀一层绝缘层(如三氧化钼绝缘层),或通过化学沉积法沉积一层绝缘层(如氮氧化硅绝缘层)。

进一步地,利用掩膜版在第二空穴传输层35背离基底1一侧蒸镀一层第四电极33,或旋涂一层透明的第二电极33,第二电极33的蒸镀范围或旋涂范围需要搭接到指纹识别单元驱动线5上。

可选地,第二电极33的材料可采用透明的无机金属氧化物,例如ito、inzno、zno等,第二电极33的材料也可以采用可溶液加工的有机材料,例如pedot:pss等。

相应地,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显示面板。该显示装置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框、导航仪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对于该显示装置的其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均为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具有的,在此不做赘述,也不应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型和改进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