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832178发布日期:2021-12-07 22:34阅读:82来源:国知局
连接线的制作方法
连接线
【技术领域】
1.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线,尤指一种可避免电源及信号损耗的连接线。


背景技术:

2.图1示出一种连接线(cable),其一端用以连接一第一设备(host),另一端用以连接一第二设备(device)。所述连接线(cable)具有一电源线a及一信号线b。当所述连接线(cable)使用时,所述第一设备(host)通过所述电源线a将电源传输至所述第二设备(device)。在此之后所述第一设备(host)及所述第二设备(device)再通过所述信号线b进行信号的沟通,从而开启所述第一设备(host)与所述第二设备(device)之间的高速信号的传输。
3.但是,所述连接线(cable)在传输电源的过程中会有所损耗,而且所述连接线(cable)越长消耗的电源就会越多。故,当所述连接线(cable)超过一定长度后所述第一设备(host)通过所述电源线a将电源传输至所述第二设备(device)时,由于所述连接线(cable)太长,因此会导致所述第二设备(device)接收不到的电源,而无法开启第一设备(host)与所述第二设备(device)之间的高速信号的传输,从而使得所述连接线(cable)无法传输高速信号。
4.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改良的连接线,以克服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一第一电源组与一第一控制模块的连接及一第二电源组与一第二控制模块的连接,使得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及所述一第二控制模块分别用以开启所述第一信号对接部对于所述高速传输通道的信号传输及所述第二信号对接部对于所述高速传输通道的信号传输的连接线。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手段:
7.一种连接线,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高速传输通道;一第一连接器具有一第一信号对接部及一第一电源组,所述第一信号对接部连接所述高速传输通道的一端,所述第一电源组连接一第一控制模块,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用以开启所述第一信号对接部对于所述高速传输通道的信号传输;一第二连接器具有一第二信号对接部及一第二电源组,所述第二信号对接部连接所述高速传输通道的另一端,所述第二电源组连接一第二控制模块,所述第二控制模块用以开启所述第二信号对接部对于所述高速传输通道的信号传输。
8.进一步,所述第一电源组具有一第一电源对接部及一第一侦测对接部,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具有一第一芯片模块,所述第一电源对接部连接所述第一控制模块,所述第一侦测对接部连接所述第一芯片模块,且一侦测信号在所述第一侦测对接部与所述第一芯片模块之间传输。
9.进一步,所述高速传输通道在靠近所述第一信号对接部的一端设有一第一驱动模块,所述第一信号对接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模块,所述第一控制模块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模
块,且一唤醒信号自所述第一控制模块传输至所述第一驱动模块,用以开启所述第一信号对接部对于所述高速传输通道的信号传输。
10.进一步,所述第二电源组具有一第二电源对接部及一第二侦测对接部,所述第二控制模块具有一第二芯片模块,所述第二电源对接部连接所述第二控制模块,所述第二侦测对接部连接所述第二芯片模块,且一侦测信号在所述第二侦测对接部与所述第二芯片模块之间传输。
11.进一步,所述高速传输通道在靠近所述第二信号对接部的一端设有一第二驱动模块,所述第二信号对接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模块,所述第二控制模块连接所述第二驱动模块,且一唤醒信号自所述第二控制模块传输至所述第二驱动模块,用以开启所述第二信号对接部对于所述高速传输通道的信号传输。
12.进一步,所述第一连接器具有一第一能源对接部,所述第一能源对接部连接一第一能源模块,所述第二连接器具有一第二能源对接部,所述第二能源对接部连接一第二能源模块,所述第一能源模块与所述第二能源模块不连接。
13.进一步,所述第一控制模块与所述第二控制模块之间通过光纤同步信号。
14.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连接线,用以连接一第一设备及一第二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高速传输通道;一第一连接器与所述第一设备相对接,所述第一连接器具有一第一信号对接部及一第一电源组,所述第一信号对接部一端与所述第一设备相对接,另一端连接所述高速传输通道的一端,所述第一电源组一端与所述第一设备对接,另一端连接一第一控制模块,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用以开启所述第一设备对于所述高速传输通道的信号传输;一第二连接器与所述第二设备相对接,所述第二连接器具有一第二信号对接部及一第二电源组,所述第二信号对接部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设备,另一端连接所述高速传输通道的另一端,所述第二电源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设备,另一端连接一第二控制模块,所述第二控制模块用以开启所述第二设备对于所述高速传输通道的信号传输。
15.进一步,所述第一电源组具有一第一电源对接部及一第一侦测对接部,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具有一第一芯片模块,所述第一电源对接部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设备,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控制模块,所述第一侦测对接部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设备,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芯片模块,且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一芯片模块之间传输有一侦测信号。
16.进一步,所述高速传输通道在靠近所述第一信号对接部的一端设有一第一驱动模块,所述第一信号对接部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模块,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设备,所述第一控制模块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模块,且一唤醒信号自所述第一控制模块传输至所述第一驱动模块,用以开启所述第一设备对于所述高速传输通道的信号传输。
17.进一步,所述第二电源组具有一第二电源对接部及一第二侦测对接部,所述第二控制模块具有一第二芯片模块,所述第二电源对接部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设备,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控制模块,所述第二侦测对接部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设备,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芯片模块,且所述第二设备与所述第二芯片模块之间传输有一侦测信号。
18.进一步,所述高速传输通道在靠近所述第二信号对接部的一端设有一第二驱动模块,所述第二信号对接部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驱动模块,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设备,所述第二控制模块连接所述第二驱动模块,且一唤醒信号自所述第二控制模块传输至所述第二驱动模块,用以开启所述第二设备对于所述高速传输通道的信号传输。
19.进一步,所述第一连接器具有一第一能源对接部,所述第一设备对应于所述第一能源对接部设有一第一供能模块,所述第一能源对接部一端连接一第一能源模块,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供能模块,所述第二连接器具有一第二能源对接部,所述第二设备对应于所述第二能源对接部设有一第二供能模块,所述第二能源对接部一端连接一第二能源模块,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供能模块,且所述第一能源模块与所述第二能源模块不连接。
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1.本发明所述第一连接器具有所述第一信号对接部及所述第一电源组,所述第一信号对接部连接所述高速传输通道的一端,所述第一电源组连接所述第一控制模块,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用以开启所述第一信号对接部对于所述高速传输通道的信号传输。所述第二连接器具有所述第二信号对接部及所述第二电源组,所述第二信号对接部连接所述高速传输通道的另一端,所述第二电源组连接所述第二控制模块,所述第二控制模块用以开启所述第二信号对接部对于所述高速传输通道的信号传输。故,当所述连接线使用时,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一连接器对接,所述第二设备与所述第二连接器对接,所述第一设备以及所述第二设备分别对所述第一控制模块以及所述第二控制模块传输电源,使得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可以开启所述第一信号对接部对于所述高速传输通道的信号传输,且所述第二控制模块可以开启所述第二信号对接部对于所述高速传输通道的信号传输。如此,在所述连接线较长的情况下,无需将电源从所述第一连接器传输到所述第二连接器,就可以直接开启所述第一信号对接部对于所述高速传输通道的高速信号传输及开启所述第二信号对接部对于所述高速传输通道的高速信号的传输。避免了电源的损耗,有利于高频信号的传输。
【附图说明】
22.图1为现有技术开启高速信号传输的示意图;
23.图2为本发明开启高速信号传输的示意图;
24.图3为本发明连接线的局部剖视图。
25.具体实施方式的附图标号说明:
26.27.【具体实施方式】
28.为便于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目的、结构、特征以及功效等,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29.如图2和图3所示,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线a,所述连接线a包括一第一连接器1及一第二连接器2。所述第一连接器1设于所述连接线a的一端用以与一第一设备4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器2设于所述连接线a的另一端用以与一第二设备5相连接。所述连接线a还具有一高速传输通道3,所述高速传输通道3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连接器1与所述第一设备4相连接,所述高速传输通道3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连接器2与所述第二设备5相连接。
30.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第一连接器1具有一第一插接部11及收容于所述第一插接部11内的多个第一对接部12。所述第一对接部12包括一第一电源组121、一第一能源对接部122及四个第一信号对接部123,所述第一电源组121进一步包括一第一电源对接部1211及一第一侦测对接部1212。所述第一连接器1还设有一第一能源模块13、一第一控制模块14和一第一驱动模块15,且所述第一控制模块14通过一第一路径6与所述第一驱动模块15相连接。所述第一能源模块13与所述第一能源对接部122相连接,所述第一控制模块14与所述第一电源对接部1211相连接,且所述第一控制模块14还设置有一第一芯片模块141,所述第一芯片模块141与所述第一侦测对接部1212相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模块15与四个所述第一信号对接部123相连接,且所述第一驱动模块15还具有一第一光学引擎151和一第一光电二极管152。所述第一光学引擎151与所述第一光电二极管152相互连接,且所述第一光学引擎151及所述第一光电二极管152二者与所述高速传输通道3相连通。
31.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第二连接器2具有一第二插接部21及收容于所述第二插接部21内的多个第二对接部22。所述第二对接部22包括一第二电源组221、一第二能源对接部222及四个第二信号对接部223,所述第二电源组221进一步包括一第二电源对接部2211及一第二侦测对接部2212。所述第二连接器2还设有一第二能源模块23、一第二控制模块24和一第二驱动模块25,且所述第二控制模块24通过一第二路径7连接所述第二驱动模块25。所述第二能源模块23与所述第二能源对接部222相连接,且所述第二能源模块23与所述第一
能源模块13不连接。所述第二控制模块24与所述第二电源对接部2211相连接,所述第二控制模块24还设置有一第二芯片模块241,且所述第二芯片模块241与所述第二侦测对接部2212相连接。所述第二驱动模块25与四个所述第二信号对接部223相连接,且所述第二驱动模块25还具有一第二光学引擎251和一第二光电二极管252。所述第二光学引擎251与所述第二光电二极管252相互连接,且所述第二光学引擎251与所述第二光电二极管252二者与所述高速传输通道3相连通。
32.图2和图3所示,所述第一设备4具有一第一应用程序41、一第一供能模块42及一第一控制器43,所述第一供能模块42通过一第三路径8与所述第一控制器43相连接,使得所述第一供能模块42能够通过所述第三路径8对所述第一控制器43提供电源。当所述第一设备4与所述第一连接器1相对接时,所述第一供能模块42与所述第一连接器1的所述第一能源对接部122相对接,使得所述第一供能模块42能够通过所述第一能源对接部122与所述第一能源模块13相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器43与所述第一电源对接部1211相连接,使得所述第一控制器43能够通过所述第一电源对接部1211与所述第一控制模块14相连接。而且所述第一控制器43还与所述第一侦测对接部1212相连接,使得所述第一控制器43能够通过所述第一侦测对接部1212与所述所述第一控制模块14中的所述第一芯片模块141相连接。所述第一应用程序41通过四个所述第一信号对接部123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模块15,如此使得所述第一应用程序41能够通过所述第一驱动模块15与所述高速传输通道3相连通。
33.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第二设备5具有一第二应用程序51、一第二供能模块52及一第二控制器53,所述第二供能模块52通过一第四路径9与所述第二控制器53相连接,使得所述第二供能模块52能够通过所述第四路径9对所述第二控制器53提供电源。当所述第二设备5与所述第二连接器2相对接时,所述第二供能模块52与所述第二连接器2的所述第二能源对接部222相对接,使得所述第二供能模块52能够通过所述第二能源对接部222与所述第二能源模块23相连接。所述第二控制器53与所述第二电源对接部2211相连接,使得所述第二控制器53能够通过所述第二电源对接部2211与所述第二控制模块24相连接。而且所述第二控制器53还与所述第二侦测对接部2212相连接,使得所述第二控制器53能够通过所述第二侦测对接部2212与所述第二控制模块24中的所述第二芯片模块241相连接。所述第二应用程序51通过四个所述第二信号对接部223连接所述第二驱动模块25,如此使得所述第二应用程序51能够通过所述第二驱动模块25与所述高速传输通道3相连通。
34.如图2和图3所示,当所述连接线a在使用时,所述第一设备4与所述第一连接器1对接,所述第二设备5与所述第二连接器2对接。所述第一供能模块42通过所述第一能源对接部122对所述第一能源模块13供电,使得所述第一连接器1通电。所述第一能源模块13不仅能够对所述第一连接器1中的各个部件的运作提供电源,还可以存储一部分电源(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设备4可以不具有所述第一供能模块42,如此当所述第一设备4与所述第一连接器1相对接时,所述第一能源模块13可以对所述第一设备4提供电源)。所述第一控制器43通过所述第一电源对接部1211与所述第一控制模块14相连接,且所述第一控制器43能够通过所述第一电源对接部1211对所述第一控制模块14提供电源。所述第一控制模块14中的所述第一芯片模块141通过所述第一侦测对接部1212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器43,使得一侦测信号(未图示,下同)在所述第一芯片模块141和所述第一控制器43之间传输。所述侦测信号可以将所述第一芯片模块141中记载的关于所述第一连接器1的信息(该信息可以包括所
述第一连接器1的传输功率及所述第一连接器1的传输速度等信息)传递给所述第一设备4。所述第一控制模块14通过所述第一路径6对所述第一驱动器传输一唤醒信号(未图示,下同),使得所述第一驱动模块15开启所述第一信号对接部123对于所述高速传输通道3的信号传输,从而使得所述第一设备4与所述第一连接器1之间可以通过所述第一信号对接部123传输高速传输信号。
35.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第二供能模块52通过所述第二能源对接部222对所述第二能源模块23供电,使得所述第二连接器2通电。所述第二能源模块23不仅能够对所述第二连接器2中的各个部件的运作提供电源,还可以存储一部分电源(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设备5可以不具有所述第二供能模块52,如此当所述第二设备5与所述第二连接器2相对接时,所述第二能源模块23可以对所述第二设备5提供电源)。所述第二控制器53通过所述第二电源对接部2211与所述第二控制模块24相连接,且所述第二控制器53能够通过所述第二电源对接部2211对所述第二控制模块24提供电源。所述第二控制模块24中的所述第二芯片模块241通过所述第二侦测对接部2212连接所述第二控制器53,使得所述侦测信号在所述第二芯片模块241与所述第二控制器53之间传输。所述侦测信号可以将所述第二芯片模块241中记载的关于所述第二连接器2的信息(该相关信息可以包括所述第二连接器2的传输功率及所述第二连接器2的传输速度等)传递给所述第二设备5。所述第二控制模块24通过所述第二路径7对所述第二驱动模块25传输所述唤醒信号,使得所述第二驱动模块25开启所述第二信号对接部223对于所述高速传输通道3的信号传输,从而使得所述第二设备5与所述第二连接器2之间可以通过所述第二信号对接部223传输高速传输信号。而且所述第一驱动模块15与所述第二驱动模块25还通过所述高速传输通道3相连接,如此使得高速信号在所述第一设备4与所述第二设备5之间传输。
36.综上所述,本发明连接线有下列有益效果:
37.(1)当所述连接线a使用时,所述第一设备4与所述第一连接器1对接,所述第二设备5与所述第二连接器2对接,所述第一设备4以及所述第二设备5分别对第二设备5所述第一控制模块14以及所述第二控制模块24传输电源第二控制模块24,使得所述第一控制模块14可以开启所述第一信号对接部123对于所述高速传输通道3的信号传输,第二设备5第二控制模块24且所述第二控制模块24可以开启所述第二信号对接部223对于所述高速传输通道3的信号传输。如此,在所述连接线a较长的情况下连接线a,无需将电源从所述第一连接器1传输到所述第二连接器2第二控制模块24,就可以直接开启所述第一信号对接部123对于所述高速传输通道3的高速信号传输及开启所述第二信号对接部223对于所述高速传输通道3的第一连接器1第二连接器2高速信号的传输。避免了电源的损耗,有利于高频信号的传输。
38.(2)所述连接线a设有所述第一电源对接部1211连接所述第一控制模块14,并且还设有所述第一侦测对接部1212连接所述第一芯片模块141,所述第一侦测对接部1212传输所述侦测信号至所述第一芯片模块141;所述连接线a还设有所述第二电源对接部2211连接所述第二控制模块24,并且还设有所述第二侦测对接部2212连接所述第二芯片模块241,所述第二侦测对接部2212传输所述侦测信号至所述第二芯片模块241之间传输。如此,所述侦测信号无需由所述第一连接器1经所述传输线b(cc线)传输至所述第二连接器2,这样避免了所述侦测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损耗,有利于高频信号的传输。
39.(3)所述第一控制模块14与所述第二控制模块24之间通过光纤同步信号,如此使得所述第一控制模块14开启所述第一信号对接部123对于所述高速传输通道3的信号传输,所述第二控制模块24开启所述第二信号对接部223对于所述高速传输通道3的信号传输是同步,而且光纤传输具有传输速度快,用时短的特点,这样可以快速并且同步打开所述第一信号对接部123对于所述高速传输通道3的信号传输及所述第二信号对接部223对于所述高速传输通道3的信号传输,有利于高频信号的传输。
40.以上详细说明仅为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的说明,非因此局限本发明的专利范围,所以,凡运用本创作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为的等效技术变化,均包含于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