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接地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882947发布日期:2021-04-30 13:03阅读:107来源:国知局
一种接地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力设施维护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接地线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生产力的发展,电网安全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其中,通过电力输电线路的巡视是保证电网安全的主要手段之一,通过电路巡视发现缺陷,消除缺陷,以掌握输电线路的工作状况,保证输电线路的安全。在进行巡检时,通常需要对输电线路进行断电,并在电路两端挂设多条接地线保证电力检修人员的安全,然而,输电线路往往悬挂高度较高,往往需要通过接地线装置将接地线和输电线路连通,然而现有技术接地线装置中绝缘杆往往无法进行伸缩,这就使得在接地线装置使用过程中无法根据实际需求调节高度,同时,接地线装置往往较长,无法伸缩也使得搬运过程较为麻烦。

例如,一种在中国专利文献上公开的“一种接地线夹可旋转的接地线”,其公告号cn208820073u,其公开了包括接地线夹和绝缘杆,接地线夹安装在竖直设置的绝缘杆上端,接地线夹包括横杆、竖杆、支撑台、伸缩自锁机构和活动台,支撑台上表面连接有伸缩自锁机构,伸缩自锁机构与活动台连接,活动台与横杆相对设置,且之间存在间隙,横杆与活动台相对一面设置有上凹槽,活动台与横杆相对一面设置有下凹槽,上凹槽与下凹槽位置相对,上凹槽上设置有第一夹持机构,下凹槽上设置有第二夹持机构。然而该实用新型的绝缘杆无法进行伸缩,导致了接地线装置在使用和搬运是容易受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是为了克服目前现有技术中接地线装置中绝缘杆往往无法进行伸缩,这就使得在接地线装置使用过程中无法根据实际需求调节高度,同时,接地线装置往往较长,无法伸缩也使得搬运过程较为麻烦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接地线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接地线装置,包括线夹和绝缘操作杆,所述绝缘操作杆包括内杆和外杆,所述内杆和外杆通过连接套管可伸缩式连接,所述内杆通过螺纹杆与线夹连接,所述连接套管通过卡接机构套设于外杆上,并通过内部的锁定环控制内杆的伸缩。

在本发明中,线夹用于对输电线路进行夹持,绝缘操作杆可进行伸缩用以调整接地线装置的高度,通过连接套管的设置可以增加内杆和外杆连接稳固性,同时,在需要进行伸缩时,由于连接套管内部设有用于控制内杆伸缩的锁定环,因此按动锁定环即可以实现内杆的伸缩。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大大增加了接地线与输电线路连接效率,同时安全性较高。

作为优选,所述卡接机构包括滑动柄和与滑动柄垂直连接的活动柄,所述外杆上端面设有与滑动柄相配合的滑动槽和沿圆周方向与滑动槽连通的限位槽。

本发明中,连接套管通过卡接机构套设于外杆上,在套设时,卡接机构上的活动柄对准滑动槽向内插入,当滑动柄完全插入后,将连接套管进行旋转,使得滑动柄和活动柄沿限位槽方向移动,直至卡接完成。通过限位槽的限位作用,使得连接套管与外杆连接更为稳固。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套管内部设有活动空腔,所述锁定环位于活动空腔内并套设于内杆外,所述锁定环长度大于内杆外径,所述锁定环一端外侧设有延伸至连接套管外的锁定扣,另一端与位于活动空腔内的弹簧弹性连接,同时内侧设有锁扣,所述内杆上设有若干与锁扣相配合的锁口。

在进行伸缩时,按动锁定环上的锁定扣,此时,锁定环沿着活动空腔向内移动,并压缩活动空腔内的弹簧,使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并且此时锁定环内侧的锁扣与内杆上的锁口相互分离,此时内杆可以自由伸缩,当伸缩至所需位置时,松开锁定扣,此时弹簧推动锁定环向外移动,从而将锁扣推入至锁口中,完成锁定。

作为优选,所述线夹包括u型夹、活动锁头、夹座和丝杆、旋转体和自旋套筒,所述活动锁头通过丝杆与夹座活动连接,并与u型夹形成夹线区,所述丝杆底部连接有旋转体,所述自旋套筒套设于旋转体外用于控制旋转体旋转。

本发明中,采用u型夹和活动锁头实现对导线的夹紧,在使用时,将自旋套筒套设于旋转体外,通过旋转自旋套筒带动旋转体的旋转,由于活动锁头通过丝杆与夹座活动连接,且旋转体设于丝杆的底部,当旋转体旋转时,旋转体会通过丝杆带动活动锁头在接地线线夹内上下移动,用以调节夹线区的大小进行导线的夹持,当接地线线夹将接地线与导线进行夹持后,可将自旋套筒从旋转体上取出,完成整个夹持过程,而需要松开接地线线夹时,自旋套筒通过旋转体控制活动锁头下移,实现接地线线夹松开。

作为优选,所述u型夹靠近活动锁头的内壁上设有滑移导片,所述活动锁头侧边卡设于滑移导片上。

滑移导片的设计能够限定活动锁头上下滑移位置,防止活动锁头错位,增加接地线线夹夹持稳定性。

作为优选,所述旋转体包括旋转块和位于旋转块两侧的旋转柄,所述自旋套筒上设有与旋转柄大小相配合的滑动通道和垂直于滑动通道的限位通道。

在需要将自旋套筒套设于旋转体外时,旋转块两侧的旋转柄可以通过滑动通道滑入,从而将旋转体插入自旋套筒内,随后,自旋套筒需要控制旋转体旋转时,可旋转自旋套筒,此时旋转柄会转入限位通道内,在旋转至一定角度后,旋转柄通过限位通道的限位作用带动旋转体的旋转。当需要将自旋套筒与旋转体分离时,可反向旋转自旋套筒,将旋转柄对准滑动通道后将旋转体取出。

作为优选,所述旋转体为椎体结构,所述自旋套筒内部为与旋转体相配合的锥面;且自旋套筒内设有用于吸引旋转体的磁铁。

椎体结构和锥面的设计使得自旋套筒和旋转体配合更为稳定;自旋套筒内的磁铁可以吸引旋转体,套设更为方便稳固。

作为优选,所述丝杆包括连接段与套设段,所述连接段贯穿夹座,且底部与旋转体螺纹连接,所述套设段的直径大于连接段,并套设于活动锁头的套接通道内,所述套设段通过侧壁上弹性圈与活动锁头内壁卡接。

丝杆通过套设段套设至活动锁头的套接通道内,并通过侧壁上弹性圈与活动锁头内壁卡接,防止丝杆在带动活动锁头上下移动时脱落,且该设计能够方便活动锁头于丝杆的拆卸,方便部件的更换。

作为优选,所述u型夹侧边设有接线螺栓。

接线螺栓用于连接接地线。

所述绝缘操作杆表面通过防紫外环氧树脂涂料涂覆,所述防紫外环氧树脂涂料包括以下制备方法:

(1)将2-4份二乙醇胺置于反应器中,随后在70-80℃下缓慢加入6-12份仲甲醛,保温2-4h后加入3-5份2,4-二羟基二苯甲酮和15-20份甲醇,继续保温3-5h后制备得到改性2,4-二羟基二苯甲酮;

(2)将5-8份改性2,4-二羟基二苯甲酮、4-7份硫代丙醇酸置于50-80份丙酮中,加入6-8份n,n-二环己基碳酸二亚胺,在20-30℃下反应24-36h,除去沉淀,将产物置于冰水中,洗涤干燥后制备得到巯基改性2,4-二羟基二苯甲酮;

(3)将3-5份二氧化钛浸没至2-4wt%的2-溴-2-甲基丙酸(3-三甲氧基硅基)丙酯乙醇溶液中浸没10-12h,取出后置于15-20份羟乙基丙烯酰胺、1-2份三乙胺、1-2份溴化亚铜和150-200份乙醇混合液中,加入0.5-1份2-溴异丁酸乙酯后进行预接枝1-2h;

(4)将预接枝后的二氧化钛置于2-4wt%的溴代异丁酰溴甲苯溶液中浸没10-12h,取出后置于20-30份甲基丙烯酸甲酯、5-10份巯基改性2,4-二羟基二苯甲酮、2-3份三乙胺、2-3份溴化亚铜和150-200份乙醇混合液中,加入0.5-1份2-溴异丁酸乙酯后进行再接枝8-12h,过滤烘干后,制备得到聚合物包覆二氧化钛;

(5)将80-90份环氧树脂、3-5份聚合物包覆二氧化钛、3-7份环氧丙烷苯基醚在50-60℃下搅拌0.5-1h;随后加入1-1.5份硅油、0.2-0.5份聚二甲基硅氧烷、2-4份2-乙基咪唑,搅拌15-20min后制备得到防紫外环氧树脂涂料。

环氧树脂涂料具有优异的绝缘性、耐化学试剂和耐腐蚀性,因此,将其涂覆于绝缘操作杆表面能够起到良好的防护效果,但是,由于本发明接地线装置通常需要在户外使用,难免受到太阳光的暴晒,涂覆的环氧树脂涂料由于分子结构中含有苯环,在吸收紫外线后容易产生紫外光氧化的现象,使得涂覆层老化降解脱落,无法起到防护的效果。

在本发明中,通过添加聚合物包覆二氧化钛制备得到了防紫外环氧树脂涂料,其中,二氧化钛作为物理紫外线屏蔽剂,具备优异的紫外线反射及散射能力,能够有效防止紫外线的穿透,起到紫外线屏蔽作用,但是二氧化钛具备很强的光催化活性,经过紫外线辐射后容易引起光化学反应从而造成环氧树脂涂层的降解,因此,本发明通过在二氧化钛表面包覆聚合物的方法降低其光催化活性,同时增加了其在涂料中的分散性;然而,光通过物理屏蔽的作用提高的抗氧化性较为有限,为了进一步增加其紫外线吸收性能,本发明进一步加入了紫外线吸收剂,然而,若通过共混的方式添加紫外线吸收剂,在环氧树脂涂料使用时,紫外线吸收剂容易将表面迁移溶出,甚至挥发,降低了其在涂层中的浓度,降低紫外吸收效率,因此,在本发明中,首先将2,4-二羟基二苯甲酮进行改性,引入双羟基,制备得到改性2,4-二羟基二苯甲酮,随后,将利用改性2,4-二羟基二苯甲酮上的羟基与硫代丙醇酸进行酯化反应,制备得到两端巯基的巯基改性2,4-二羟基二苯甲酮,随后利用丙烯酸酯与巯基改性2,4-二羟基二苯甲酮作为单体对二氧化钛进行聚合物包覆,在包覆时,首先进行聚羟乙基丙烯酰胺进行预接枝包覆,预接枝包覆的目的为在二氧化钛表面引入更多的羟基,增加引发位点,防止包覆聚合物过少,无法达到包覆效果的情况发生,因此在预接枝时接枝时间较短,限定在1-2h,防止接枝厚度过大,无法进行后续接枝;随后,利用这些羟基作为反应位点进行甲基丙烯酸甲酯与巯基改性2,4-二羟基二苯甲酮包覆,此时,巯基改性2,4-二羟基二苯甲酮两端的巯基和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双键反应,成功在制备得到二氧化钛表面接枝得到含有2,4-二羟基二苯甲酮的丙烯酸酯嵌段共聚物,制备得到聚合物包覆二氧化钛,且为了达到紫外吸收效果,再接枝时间需限定在8-12h。在使用时,本发明通过将2,4-二羟基二苯甲酮以嵌段的形式与丙烯酸酯进行共聚,并包覆在二氧化钛表面,防止了使用过程中2,4-二羟基二苯甲酮的迁移溶出,同时能够在涂层中均匀分布,大大提升涂层的防紫外线效果。

因此,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按动锁定环即可以实现绝缘操作杆的的伸缩,大大增加了接地线与输电线路连接效率,同时安全性较高;

(2)本发明在绝缘操作杆表面涂覆防紫外环氧树脂涂料,增强了绝缘操作杆屏蔽及吸收紫外线的能力,防止绝缘操作杆产生紫外光氧化的现象,增加了其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绝缘操作杆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连接套管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外杆端部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线夹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线夹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线夹101,绝缘操作杆102,内杆103,外杆104,连接套管105,螺纹杆106,卡接机构107,锁定环108,滑动柄109,活动柄110,滑动槽111,限位槽112,活动空腔113,弹簧114,锁扣115,锁口116,锁定扣117,u型夹1,活动锁头2,夹座3,丝杆4,连接段41,套设段42,弹性圈43,旋转体6,旋转块61,旋转柄62,自旋套筒7,滑动通道71,限位通道72,磁铁73,夹线区8,接线螺栓9,滑移导片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接地线装置,包括线夹101和绝缘操作杆102,所述绝缘操作杆102包括内杆103和外杆104,所述内杆103通过螺纹杆106与线夹101连接,如图2所示,所述内杆103和外杆104通过连接套管105可伸缩式连接,所述连接套管105通过卡接机构107套设于外杆104上,并通过内部的锁定环108控制内杆103的伸缩;其中,如图2、4所示,所述卡接机构107包括滑动柄109和与滑动柄109垂直连接的活动柄110,所述外杆104上端面设有与滑动柄109相配合的滑动槽111和沿圆周方向与滑动槽111连通的限位槽112;如图3所示,所述连接套管105内部设有活动空腔113,所述锁定环108位于活动空腔113内并套设于内杆103外,所述锁定环108长度大于内杆103外径,所述锁定环108一端外侧设有延伸至连接套管105外的锁定扣117,另一端与位于活动空腔113内的弹簧114弹性连接,同时内侧设有锁扣115,所述内杆103上设有若干与锁扣115相配合的锁口116;如图5-6所示,所述线夹101包括u型夹1、活动锁头2、夹座3和丝杆4、旋转体6和自旋套筒7,所述u型夹1侧边设有接线螺栓9,且u型夹1靠近活动锁头2的内壁上设有滑移导片10,所述活动锁头2上表面为弧形,其侧边卡设于滑移导片10上;所述活动锁头2通过丝杆4与夹座3活动连接,并与u型夹1形成夹线区8,所述丝杆4包括连接段41与套设段42,所述连接段41贯穿夹座3,且底部与旋转体6螺纹连接,所述套设段42的直径大于连接段41,并套设于活动锁头2的套接通道21内,如图7所示,所述套设段42通过侧壁上弹性圈43与活动锁头2内壁卡接;所述丝杆4底部连接有旋转体6,所述自旋套筒7套设于旋转体6外用于控制旋转体6旋转,所述旋转体6包括旋转块61和位于旋转块61两侧的旋转柄62,所述自旋套筒7上设有与旋转柄62大小相配合的滑动通道71和垂直于滑动通道71的限位通道72,所述旋转体6为椎体结构,所述自旋套筒7内部为与旋转体6相配合的锥面,自旋套筒7内设有用于吸引旋转体6的磁铁73;

使用时,首先将绝缘操作杆102伸缩至所需长度,在进行伸缩时,按动锁定环108上的锁定扣117,此时,锁定环108沿着活动空腔113向内移动,并压缩活动空腔113内的弹簧114,使弹簧114处于压缩状态,并且此时锁定环108内侧的锁扣115与内杆103上的锁口116相互分离,此时内杆103可以自由伸缩,当伸缩至所需位置时,松开锁定扣117,此时弹簧推动锁定环108向外移动,从而将锁扣115推入至锁口116中,完成锁定。将绝缘操作杆伸缩至所需长度后,需要进行对导线的夹紧时,将自旋套筒7套设于旋转体6外,此时旋转块61两侧的旋转柄62可以通过滑动通道71滑入,从而将旋转体6插入自旋套筒7内,随后,自旋套筒7需要控制旋转体6旋转时,可旋转自旋套筒7,此时旋转柄62会转入限位通道72内,在旋转至一定角度后,旋转柄62通过限位通道72的限位作用带动旋转体6的旋转,由于活动锁头2通过丝杆4与夹座3活动连接,且旋转体6设于丝杆4的底部,当旋转体6旋转时,旋转体会通过丝杆4带动活动锁头2在接地线线夹内上移,用以调节夹线区8的大小进行导线的夹持,随后可反向旋转自旋套筒7,将旋转柄62对准滑动通道71后将自旋套筒7与旋转体6分离;当接地线线夹需要松开时,再通过自旋套筒7控制旋转体6使得活动锁头2下移,以实现接地线线夹松开。

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点在于,所述绝缘操作杆表面通过防紫外环氧树脂涂料涂覆,所述防紫外环氧树脂涂料包括以下制备方法:

(1)将3份二乙醇胺置于反应器中,随后在75℃下缓慢加入9份仲甲醛,保温3h后加入4份2,4-二羟基二苯甲酮和17份甲醇,继续保温4h后制备得到改性2,4-二羟基二苯甲酮;

(2)将7份改性2,4-二羟基二苯甲酮、5份硫代丙醇酸置于60份丙酮中,加入7份n,n-二环己基碳酸二亚胺,在25℃下反应28h,除去沉淀,将产物置于冰水中,洗涤干燥后制备得到巯基改性2,4-二羟基二苯甲酮;

(3)将4份二氧化钛浸没至3wt%的2-溴-2-甲基丙酸(3-三甲氧基硅基)丙酯乙醇溶液中浸没11h,取出后置于17份羟乙基丙烯酰胺、1.5份三乙胺、1.5份溴化亚铜和170份乙醇混合液中,加入0.7份2-溴异丁酸乙酯后进行预接枝1.5h;

(4)将预接枝后的二氧化钛置于3wt%的溴代异丁酰溴甲苯溶液中浸没11h,取出后置于25份甲基丙烯酸甲酯、7份巯基改性2,4-二羟基二苯甲酮、2.5份三乙胺、2.5份溴化亚铜和170份乙醇混合液中,加入0.8份2-溴异丁酸乙酯后进行再接枝10h,过滤烘干后,制备得到聚合物包覆二氧化钛;

(5)将85份环氧树脂、4份聚合物包覆二氧化钛、5份环氧丙烷苯基醚在55℃下搅拌0.7h;随后加入1.2份硅油、0.3份聚二甲基硅氧烷、3份2-乙基咪唑,搅拌17min后制备得到防紫外环氧树脂涂料。

实施例3:与实施例1的区别点在于,所述防紫外环氧树脂涂料包括以下制备方法:

(1)将2份二乙醇胺置于反应器中,随后在70℃下缓慢加入6份仲甲醛,保温2h后加入3份2,4-二羟基二苯甲酮和15份甲醇,继续保温3h后制备得到改性2,4-二羟基二苯甲酮;

(2)将5份改性2,4-二羟基二苯甲酮、4份硫代丙醇酸置于50份丙酮中,加入6份n,n-二环己基碳酸二亚胺,在20℃下反应36h,除去沉淀,将产物置于冰水中,洗涤干燥后制备得到巯基改性2,4-二羟基二苯甲酮;

(3)将3份二氧化钛浸没至2wt%的2-溴-2-甲基丙酸(3-三甲氧基硅基)丙酯乙醇溶液中浸没12h,取出后置于15份羟乙基丙烯酰胺、1份三乙胺、1份溴化亚铜和150份乙醇混合液中,加入0.5份2-溴异丁酸乙酯后进行预接枝1h;

(4)将预接枝后的二氧化钛置于4wt%的溴代异丁酰溴甲苯溶液中浸没10-12h,取出后置于20份甲基丙烯酸甲酯、5份巯基改性2,4-二羟基二苯甲酮、2份三乙胺、2份溴化亚铜和150份乙醇混合液中,加入0.5份2-溴异丁酸乙酯后进行再接枝8h,过滤烘干后,制备得到聚合物包覆二氧化钛;

(5)将80份环氧树脂、3份聚合物包覆二氧化钛、3份环氧丙烷苯基醚在50℃下搅拌1h;随后加入1份硅油、0.2份聚二甲基硅氧烷、2份2-乙基咪唑,搅拌15min后制备得到防紫外环氧树脂涂料。

实施例4:与实施例1的区别点在于,所述防紫外环氧树脂涂料包括以下制备方法:(1)将4份二乙醇胺置于反应器中,随后在80℃下缓慢加入12份仲甲醛,保温4h后加入5份2,4-二羟基二苯甲酮和20份甲醇,继续保温5h后制备得到改性2,4-二羟基二苯甲酮;

(2)将8份改性2,4-二羟基二苯甲酮、7份硫代丙醇酸置于80份丙酮中,加入8份n,n-二环己基碳酸二亚胺,在30℃下反应36h,除去沉淀,将产物置于冰水中,洗涤干燥后制备得到巯基改性2,4-二羟基二苯甲酮;

(3)将5份二氧化钛浸没至4wt%的2-溴-2-甲基丙酸(3-三甲氧基硅基)丙酯乙醇溶液中浸没12h,取出后置于20份羟乙基丙烯酰胺、2份三乙胺、2份溴化亚铜和200份乙醇混合液中,加入1份2-溴异丁酸乙酯后进行预接枝2h;

(4)将预接枝后的二氧化钛置于4wt%的溴代异丁酰溴甲苯溶液中浸没10h,取出后置于30份甲基丙烯酸甲酯、10份巯基改性2,4-二羟基二苯甲酮、3份三乙胺、3份溴化亚铜和200份乙醇混合液中,加入1份2-溴异丁酸乙酯后进行再接枝12h,过滤烘干后,制备得到聚合物包覆二氧化钛;

(5)将90份环氧树脂、5份聚合物包覆二氧化钛、7份环氧丙烷苯基醚在60℃下搅拌1h;随后加入1.5份硅油、0.5份聚二甲基硅氧烷、4份2-乙基咪唑,搅拌20min后制备得到防紫外环氧树脂涂料。

对比例1: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防紫外环氧树脂涂料包括以下制备方法:

(1)将4份二氧化钛浸没至3wt%的2-溴-2-甲基丙酸(3-三甲氧基硅基)丙酯乙醇溶液中浸没11h,取出后置于17份羟乙基丙烯酰胺、1.5份三乙胺、1.5份溴化亚铜和170份乙醇混合液中,加入0.7份2-溴异丁酸乙酯后进行预接枝1.5h;

(2)将预接枝后的二氧化钛置于3wt%的溴代异丁酰溴甲苯溶液中浸没11h,取出后置于25份甲基丙烯酸甲酯、7份巯基改性2,4-二羟基二苯甲酮、2.5份三乙胺、2.5份溴化亚铜和170份乙醇混合液中,加入0.8份2-溴异丁酸乙酯后进行再接枝10h,过滤烘干后,制备得到聚合物包覆二氧化钛;

(3)将85份环氧树脂、4份聚合物包覆二氧化钛、5份环氧丙烷苯基醚在55℃下搅拌0.7h;随后加入1.2份硅油、0.3份聚二甲基硅氧烷、3份2-乙基咪唑,搅拌17min后制备得到防紫外环氧树脂涂料。

对比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防紫外环氧树脂涂料包括以下制备方法:

(1)将3份二乙醇胺置于反应器中,随后在75℃下缓慢加入9份仲甲醛,保温3h后加入4份2,4-二羟基二苯甲酮和17份甲醇,继续保温4h后制备得到改性2,4-二羟基二苯甲酮;

(2)将7份改性2,4-二羟基二苯甲酮、5份硫代丙醇酸置于60份丙酮中,加入7份n,n-二环己基碳酸二亚胺,在25℃下反应28h,除去沉淀,将产物置于冰水中,洗涤干燥后制备得到巯基改性2,4-二羟基二苯甲酮;

(3)将二氧化钛浸没至3wt%的2-溴-2-甲基丙酸(3-三甲氧基硅基)丙酯乙醇溶液中浸没11h,取出后置于35份甲基丙烯酸甲酯、7份巯基改性2,4-二羟基二苯甲酮、2.5份三乙胺、2.5份溴化亚铜和170份乙醇混合液中,加入0.8份2-溴异丁酸乙酯后进行接枝10h,过滤烘干后,制备得到聚合物包覆二氧化钛;

(4)将85份环氧树脂、4份聚合物包覆二氧化钛、5份环氧丙烷苯基醚在55℃下搅拌0.7h;随后加入1.2份硅油、0.3份聚二甲基硅氧烷、3份2-乙基咪唑,搅拌17min后制备得到防紫外环氧树脂涂料。

对比例3:所述防紫外环氧树脂涂料包括以下制备方法:

(1)将4份二氧化钛浸没至3wt%的2-溴-2-甲基丙酸(3-三甲氧基硅基)丙酯乙醇溶液中浸没11h,取出后置于17份羟乙基丙烯酰胺、1.5份三乙胺、1.5份溴化亚铜和170份乙醇混合液中,加入0.7份2-溴异丁酸乙酯后进行预接枝1.5h;

(2)将预接枝后的二氧化钛置于3wt%的溴代异丁酰溴甲苯溶液中浸没11h,取出后置于25份甲基丙烯酸甲酯、2.5份三乙胺、2.5份溴化亚铜和170份乙醇混合液中,加入0.8份2-溴异丁酸乙酯后进行再接枝10h,过滤烘干后,制备得到聚合物包覆二氧化钛;

(3)将85份环氧树脂、4份聚合物包覆二氧化钛、5份环氧丙烷苯基醚、4份2,4-二羟基二苯甲酮在55℃下搅拌0.7h;随后加入1.2份硅油、0.3份聚二甲基硅氧烷、3份2-乙基咪唑,搅拌17min后制备得到防紫外环氧树脂涂料。

将实施例2-4及对比例制备得到的防紫外环氧树脂涂料进行涂覆,制备得到厚度为100-200um的涂层;将涂层进行抽提后进行紫外光辐射,并对涂层耐冲击性进行检测;其中,抽提为将涂层置于索氏提取器上,在80℃下采用乙醇抽提48h;防紫外光检测为按照gb/t16422.3-1997试验方法第3部分进行试验:其中紫外波长为340nm,强度为0.76w/m2,采用曝露方式1,将涂层在60℃下辐照暴露4h,然后在50℃下无辐照冷凝暴露4h交替进行的条件下进行紫外老化,老化暴露总时间为500h;涂层的抗冲击性按gb/t1732进行测定;检测结果如下表所示。

由上述数据可知,本发明制备得到的防紫外环氧树脂涂料具有良好的防紫外线能力,对比例1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只添加二氧化钛作为物理屏蔽剂,因此其防紫外线能力较实施例1差;对比例2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为进行预接枝,因此接枝效果较差,防紫外线能力也相对较差;对比例3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2,4-二羟基二苯甲酮通过共混添加,其在抽提后2,4-二羟基二苯甲酮被溶出,防紫外线效果较差。

本发明中所用原料、设备,若无特别说明,均为本领域的常用原料、设备;本发明中所用方法,若无特别说明,均为本领域的常规方法。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发明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变换,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