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功率便携式移动应急广播天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48147发布日期:2020-08-21 15:45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功率便携式移动应急广播天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射天线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大功率便携式移动应急广播天线。



背景技术:

当发生重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公共卫生与社会安全等突发公共危机时,应急广播可提供一种迅速快捷的讯息传输通道,将生命财产损失降到最低。应急广播比较难解决的问题就是最后1公里,电台正实施移动应急广播融媒体平台项目建设,确定功能定位为满足区域性移动应急广播需求。

应急广播要求灵活机动,发射系统为车载式,现有应急天线结构负杂,需要安装人员多,影响了了快速安装与拆卸,由于天线偏重,不利于移动车载稳定性,移动应急广播天线设计为同轴形式,天线整体为直径80毫米圆柱,安装时与安装杆垂直方向在同一直线上,车载受力小,结构稳定。发射系统由发射机、馈线、天线构成,驻波比是系统是否匹配的技术指标,驻波比小,匹配好,发射机功率能够通过天线辐射,当驻波比较大时,发射功率在天线端口反射回发射机,同时馈线电压增大,存在隐患。反射功率不紧减小了辐射功率,同时影响发射机使用寿命。新设计移动应急广播天线同轴结构,功率大,同时设计调配螺钉,针对使用频率调配驻波比到1.05,实现了结构简单,驻波比好。移动应急广播要天线具备便携式、车载式,体积小、重量轻、风阻小、功率大、驻波比好,易于安装等特点。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功率便携式移动应急广播天线,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大功率便携式移动应急广播天线,包括外导体、第一内导体、第二内导体、第一振子和第二振子;其中,外导体内部中心设置有第一内导体以形成50ω传输线,第一内导体的顶端连接有第二内导体以形成阻抗匹配,第一内导体和第二内导体通过绝缘支撑固定在外导体内部中心位置,第一内导体和第二内导体为同轴线内导体,第二内导体与外导体为同轴线阻抗变换;第二内导体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螺钉,连接螺钉上依次螺纹连接有绝缘支撑环和第一振子,以使所述同轴线内导体伸出形成第一振子,外导体上端焊接有固定圆环,固定圆环的顶面与绝缘支撑环的底面相接,第二振子套设在外导体外,以使外导体翻回形成第二振子,固定圆环的底面与第二振子的顶面相接,第二振子通过沉头螺钉与固定圆环固定连接,第一振子和第二振子形成辐射半波振子;外导体的底部具有输入端口以馈入电流,电流经过第一内导体和第二内导体流入第一振子。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内导体和第二内导体在外导体内连接形成同轴线一体的内导体,第二振子相当于外导体反向翻出并与第一振子形成辐射振子,辐射振子优选0.5波长,输入阻抗接近75欧姆,经第二内导体变阻与输入端口50ω匹配,第一振子与第二内导体通过连接螺钉可拆卸连接,实现了可分体携带,现场能快速安装的有益效果,具备便携式、体积小、方便安装特点。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大功率便携式移动应急广播天线的进一步说明,优选地,所述天线整体为立式圆柱形结构,外导体底端焊接有法兰,外导体通过法兰垂直地面与安装杆固定连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实现垂直安装,安装简单。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大功率便携式移动应急广播天线的进一步说明,优选地,第二振子的环面上螺纹连接有若干调谐螺钉。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调谐螺钉旋入与外导体接触对驻波比进行微调。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大功率便携式移动应急广播天线的进一步说明,优选地,第二振子的底部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绝缘环。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绝缘环用于支撑外导体外的第二振子。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大功率便携式移动应急广播天线的进一步说明,优选地,外导体是直径为40x2mm的铝合金管,第二振子是直径为80x1.5mm的铝合金管。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大功率便携式移动应急广播天线的进一步说明,优选地,第二内导体的直径为13.2,长度为765mm;第一振子的长度730mm,第二振子的长度750mm。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大功率便携式移动应急广播天线的进一步说明,优选地,绝缘支撑的材质为聚四氟乙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内导体和第二内导体在外导体内连接形成同轴线一体的内导体,第二振子相当于外导体反向翻出并与第一振子形成辐射振子,辐射振子优选0.5波长,输入阻抗接近75欧姆,经第二内导体变阻与输入端口50ω匹配,第一振子与第二内导体通过连接螺钉可拆卸连接,实现了可分体携带,现场能快速安装的有益效果,具备便携式、体积小、方便安装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大功率便携式移动应急广播天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大功率便携式移动应急广播天线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其他目的,现结合所附较佳实施例附以附图详细说明如下,本附图所说明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大功率便携式移动应急广播天线,包括外导体1、第一内导体2、第二内导体3、第一振子7和第二振子8;其中,外导体1是直径为40x2mm的铝合金管,外导体1底端焊接有法兰5,外导体1通过法兰5与垂直地面安装杆固定连接,外导体1内部中心设置有第一内导体2以形成50ω传输线,第一内导体2的顶端连接有第二内导体3以形成阻抗匹配,第一内导体2和第二内导体3为同轴线内导体,第二内导体3与外导体1为同轴线阻抗变换,第二内导体3的直径为13.2,长度为765mm;第一内导体2和第二内导体3通过绝缘支撑4固定在外导体1内部中心位置,绝缘支撑4的材质为聚四氟乙烯。

第二内导体3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螺钉13,连接螺钉13上依次螺纹连接有绝缘支撑环11和第一振子7,以使所述同轴线内导体伸出形成第一振子7,第一振子与第二内导体通过连接螺钉可拆卸连接,实现分体携带,现场快速安装。

外导体1的底部具有输入端口6以馈入电流,电流经过第一内导体2和第二内导体3最终流入第一振子7。

第二振子8是直径为80x1.5mm的铝合金管,第二振子8套设在外导体1外,以使外导体1翻回形成第二振子8。外导体1上端焊接有固定圆环9,固定圆环9的顶面与绝缘支撑环11的底面相接,固定圆环9的底面与第二振子8的顶面相接,沉头螺钉由绝缘支撑环11旋入至固定圆环9和第二振子8,以使绝缘支撑环11和第二振子8固定在固定圆环9两侧,第一振子7和第二振子8形成辐射半波振子。第一振子7的长度730mm,第二振子8的长度750mm。

第二振子8的底部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绝缘环10,用于支撑,绝缘环10的材质为聚四氟乙烯;第二振子8的环面上螺纹连接有若干调谐螺钉12以通过将调谐螺钉12旋入与外导体1接触对驻波比进行微调。

第一内导体和第二内导体在外导体内连接形成同轴线一体的内导体,第二振子相当于外导体反向翻出并与第一振子形成辐射振子,辐射振子总长度优选0.5波长,输入阻抗接近75欧姆,经第二内导体变阻与输入端口50ω匹配。通过以上方式,天线整体为立式圆柱形结构并可垂直放置,安装在安装杆上不偏重,水平面全方向辐射,实现阻抗匹配(50欧姆)、驻波比vswr≤1.15,可承受功率2kw,并能够驻波比微调,具备便携式、体积小、方便安装特点。

需要声明的是,上述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意在证明本实用新型所提供技术方案的实际应用,不应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内,当可作各种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所附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