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散热电缆及散热光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66119发布日期:2020-08-14 19:28阅读:108来源:国知局
一种散热电缆及散热光电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及线缆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散热电缆及散热光电缆。



背景技术:

cn204463924u公开了一种电焊机用移动电缆,包括缆芯、包覆在所述缆芯外部的绕包层、包覆在绕包层外部的玻璃纤维编织层、包覆在玻璃纤维编织层的聚四氟乙烯护套;所述缆芯包括两个弹性支撑架、两根导线,弹性支撑架截面成弧形并形成具有一个开口的空腔,导线包括位于中部的导体、包覆在导体外部的绝缘层、包覆在绝缘层外部的屏蔽层,导体采用多根镀锡铝丝绞合制成,两个弹性支撑架相互抵靠且其空腔的开口向外,两个弹性支撑架围绕缆芯轴线对称分布,两根导线分别位于空腔内并抵靠弹性支撑架,两个弹性支撑架之间设有热塑性弹性填充材料,使得所述缆芯具有圆形截面。其结构紧凑、散热效能好、适合频繁移动使用。

cn208954667u公开了一种高韧性抗弯折电缆,包括支撑架1、线芯和保护层,所述的支撑架1沿周向均匀布置有数个用于放置线芯的容纳槽2,且支撑架1的外周均匀布置有数个与容纳槽2相连通的开口槽3,所述的线芯由外至内依次为抗弯折层4、内绝缘层5、隔氧层6和导体7,所述的保护层包括固定层和绕包层8,其中固体层包覆于支撑架1的外侧,并与支撑架1固连,且绕包层8缠绕于固定层的外侧,所述的固定层由外至内依次为外绝缘层9、阻水层10、防火层11和抗拉层12,所述的固定层设有与开口槽3位置相对应的调节槽13,且开口槽3和调节槽13组成安装槽14,所述的安装槽14内设有可拆卸连接的韧性条15,且韧性条15的首端设于调节槽13内,末端设于开口槽3内。

cn203850029u公开了一种船用控制电缆,在多根控制导体和第一阻燃包带绕包层之间填充耐高温填料,多根控制导体在耐高温填料中环形布置;耐高温填料中设置有多个隔热板,多个隔热板分别围包多根控制导体形成开口向外的散热空间;在隔热板两端开口处的耐高温材料上各开有一个贯穿控制电缆的轴向通孔,通孔位于隔热板内侧,通孔内填充有截面为多边形的填充物。其通过隔热板将各根控制导体隔开,避免控制导体集中散热并累积在缆芯中心;一旦缆芯着火,通过阻燃涂层来提高阻燃包带的阻燃特性,延长火焰向外护套层蔓延的时间。

上述方案还存在改进的空间;一方面导体固定不牢固,另一方面腔体都位于电缆内部,散热效果仍有待改进;若单独使用的话,导体固定不牢固。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揭示一种散热电缆及散热光电缆,它们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散热电缆,具有框架结构、第一输电单元、第二输电单元、第三输电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结构由第一夹持部件、第二夹持部件、第三夹持部件、第四夹持部件、第一卡合部件、第二卡合部件构成,第一夹持部件与第二夹持部件相对设置,第一夹持部件的一端与第二夹持部件的一端连结为一体,第一夹持部件的内壁与第二夹持部件的内壁形成第一空腔,第一卡合部件位于第一夹持部件的一端与第二夹持部件的一端连结处的第一空腔中,第一卡合部件与第一空腔之间具有凹陷的第一卡合槽,第一夹持部件的另一端与第二夹持部件的另一端相对应且两者之间具有间隙;第三夹持部件与第四夹持部件相对设置,第三夹持部件的一端与第四夹持部件的一端连结为一体,第三夹持部件的内壁与第四夹持部件的内壁形成第二空腔,第一卡合部件位于第三夹持部件的一端与第四夹持部件的一端连结处的第二空腔中,第二卡合部件与第二空腔之间具有凹陷的第二卡合槽,第三夹持部件的另一端与第四夹持部件的另一端相对应且两者之间具有间隙;第一夹持部件的一端、与第二夹持部件的一端、第三夹持部件的一端、第四夹持部件的一端四者连在一起,第二夹持部件的一端与第三夹持部件的一端连接处的上方具有凹陷的第一耐压槽,第一夹持部件的一端与第四夹持部件的一端连接处的下方具有凹陷的第二耐压槽,第一夹持部件的一端、与第二夹持部件的一端、第三夹持部件的一端、第四夹持部件的一端四者连接处的中央具有第三空腔;所述框架结构为一体式结构;第一输电单元上具有凹陷的第一输电单元卡槽,第一输电单元卡槽的上缘具有第一输电单元卡柱,第一输电单元卡柱卡入在第一卡合槽中;第二输电单元上具有凹陷的第二输电单元卡槽,第二输电单元卡槽的上缘具有第二输电单元卡柱,第二输电单元卡柱卡入在第二卡合槽中;第一输电单元的直径小于第一空腔的直径,第一输电单元位于第一空腔的弧边缘之内,第二输电单元的直径小于第二空腔的直径,第二输电单元位于第二空腔的弧边缘之内;第三输电单元位于第三空腔中。

上述所述的一种散热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电单元的材料是铜或铝或合金或具有至少上述中至少两种的结合体。

上述所述的一种散热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电单元的材料是铜或铝或合金或具有至少上述中至少两种的结合体。

一种散热电缆,具有框架结构、第一输电单元、第二输电单元、第三输电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结构由第一夹持部件、第二夹持部件、第三夹持部件、第四夹持部件、第一卡合部件、第二卡合部件构成,第一夹持部件与第二夹持部件相对设置,第一夹持部件的一端与第二夹持部件的一端连结为一体,第一夹持部件的内壁与第二夹持部件的内壁形成第一空腔,第一卡合部件位于第一夹持部件的一端与第二夹持部件的一端连结处的第一空腔中,第一卡合部件与第一空腔之间具有凹陷的第一卡合槽,第一夹持部件的另一端与第二夹持部件的另一端相对应且两者之间具有间隙;第三夹持部件与第四夹持部件相对设置,第三夹持部件的一端与第四夹持部件的一端连结为一体,第三夹持部件的内壁与第四夹持部件的内壁形成第二空腔,第一卡合部件位于第三夹持部件的一端与第四夹持部件的一端连结处的第二空腔中,第二卡合部件与第二空腔之间具有凹陷的第二卡合槽,第三夹持部件的另一端与第四夹持部件的另一端相对应且两者之间具有间隙;第一夹持部件的一端、与第二夹持部件的一端、第三夹持部件的一端、第四夹持部件的一端四者连在一起,第二夹持部件的一端与第三夹持部件的一端连接处的上方具有凹陷的第一耐压槽,第一夹持部件的一端与第四夹持部件的一端连接处的下方具有凹陷的第二耐压槽,第一夹持部件的一端、与第二夹持部件的一端、第三夹持部件的一端、第四夹持部件的一端四者连接处的中央具有第三空腔;所述框架结构为一体式结构;第一输电单元上具有凹陷的第一输电单元卡槽,第一输电单元卡槽的上缘具有第一输电单元卡柱,第一输电单元卡柱卡入在第一卡合槽中;第二输电单元上具有凹陷的第二输电单元卡槽,第二输电单元卡槽的上缘具有第二输电单元卡柱,第二输电单元卡柱卡入在第二卡合槽中;第一输电单元的直径小于第一空腔的直径,第一输电单元位于第一空腔的弧边缘之内,第二输电单元的直径小于第二空腔的直径,第二输电单元位于第二空腔的弧边缘之内;第一输电单元内部具有第一输电导体,第二输电单元内部具有第二输电导体;第三输电单元位于第三空腔中。

上述所述的一种散热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结构的材料是低密度聚乙烯或中密度聚乙烯或高密度聚乙烯或低烟无卤聚乙烯或尼龙或聚氯乙烯或tpe弹性体或tpu弹性体。

上述所述的一种散热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空腔的横截面为椭圆。

上述所述的一种散热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空腔具有一长轴和一短轴,第一耐压槽的顶点与第二耐压槽的顶点的连线通过第三空腔的长轴。

上述所述的一种散热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电单元卡槽最左侧的边缘直线与第一输电单元卡槽最右侧的边缘直线在第一平面内,第一平面内与第三空腔的长轴所在的平面相垂直。

上述所述的一种散热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电单元的材料是低密度聚乙烯或中密度聚乙烯或高密度聚乙烯或低烟无卤聚乙烯或尼龙或聚氯乙烯或tpe弹性体或tpu弹性体。

上述所述的一种散热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电导体的材料是铜或铝或合金或具有至少上述中至少两种的结合体。

上述所述的一种散热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电单元的材料是低密度聚乙烯或中密度聚乙烯或高密度聚乙烯或低烟无卤聚乙烯或尼龙或聚氯乙烯或tpe弹性体或tpu弹性体。

上述所述的一种散热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电导体的材料是铜或铝或合金或具有至少上述中至少两种的结合体。

一种散热光电缆,具有框架结构、第一输电单元、第二输电单元、光单元保护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结构由第一夹持部件、第二夹持部件、第三夹持部件、第四夹持部件、第一卡合部件、第二卡合部件构成,第一夹持部件与第二夹持部件相对设置,第一夹持部件的一端与第二夹持部件的一端连结为一体,第一夹持部件的内壁与第二夹持部件的内壁形成第一空腔,第一卡合部件位于第一夹持部件的一端与第二夹持部件的一端连结处的第一空腔中,第一卡合部件与第一空腔之间具有凹陷的第一卡合槽,第一夹持部件的另一端与第二夹持部件的另一端相对应且两者之间具有间隙;第三夹持部件与第四夹持部件相对设置,第三夹持部件的一端与第四夹持部件的一端连结为一体,第三夹持部件的内壁与第四夹持部件的内壁形成第二空腔,第一卡合部件位于第三夹持部件的一端与第四夹持部件的一端连结处的第二空腔中,第二卡合部件与第二空腔之间具有凹陷的第二卡合槽,第三夹持部件的另一端与第四夹持部件的另一端相对应且两者之间具有间隙;第一夹持部件的一端、与第二夹持部件的一端、第三夹持部件的一端、第四夹持部件的一端四者连在一起,第二夹持部件的一端与第三夹持部件的一端连接处的上方具有凹陷的第一耐压槽,第一夹持部件的一端与第四夹持部件的一端连接处的下方具有凹陷的第二耐压槽,第一夹持部件的一端、与第二夹持部件的一端、第三夹持部件的一端、第四夹持部件的一端四者连接处的中央具有第三空腔;所述框架结构为一体式结构;第一输电单元上具有凹陷的第一输电单元卡槽,第一输电单元卡槽的上缘具有第一输电单元卡柱,第一输电单元卡柱卡入在第一卡合槽中;第二输电单元上具有凹陷的第二输电单元卡槽,第二输电单元卡槽的上缘具有第二输电单元卡柱,第二输电单元卡柱卡入在第二卡合槽中;第一输电单元的直径小于第一空腔的直径,第一输电单元位于第一空腔的弧边缘之内,第二输电单元的直径小于第二空腔的直径,第二输电单元位于第二空腔的弧边缘之内;第一输电单元内部具有第一输电导体,第二输电单元内部具有第二输电导体;光单元保护层位于第三空腔中,光单元保护层内部具有九根光导纤维。

上述所述的一种散热光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导纤维具有至少一根。

上述所述的一种散热光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单元保护层的主体材料为聚乙烯或聚丙烯或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或铜或钢或聚氯乙烯。

上述所述的一种散热光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导纤维为光导纤维,所述光导纤维为g.652型或g.653型或g.654型或g.655型或g.656型或g.657型或a1a型或a1b型a1c型。

上述所述的一种散热光电缆,其特征在于光导纤维与光单元保护层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隙,且该间隙中填充有阻水物质。

上述所述的一种散热光电缆,其特征在于光单元保护层的内部具有间隙,且该间隙中除了光导纤维之外的空间中填充有阻水物质。

一种散热光电缆,具有框架结构、第一输电单元、第二输电单元、光单元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结构由第一夹持部件、第二夹持部件、第三夹持部件、第四夹持部件、第一卡合部件、第二卡合部件构成,第一夹持部件与第二夹持部件相对设置,第一夹持部件的一端与第二夹持部件的一端连结为一体,第一夹持部件的内壁与第二夹持部件的内壁形成第一空腔,第一卡合部件位于第一夹持部件的一端与第二夹持部件的一端连结处的第一空腔中,第一卡合部件与第一空腔之间具有凹陷的第一卡合槽,第一夹持部件的另一端与第二夹持部件的另一端相对应且两者之间具有间隙;第三夹持部件与第四夹持部件相对设置,第三夹持部件的一端与第四夹持部件的一端连结为一体,第三夹持部件的内壁与第四夹持部件的内壁形成第二空腔,第一卡合部件位于第三夹持部件的一端与第四夹持部件的一端连结处的第二空腔中,第二卡合部件与第二空腔之间具有凹陷的第二卡合槽,第三夹持部件的另一端与第四夹持部件的另一端相对应且两者之间具有间隙;第一夹持部件的一端、与第二夹持部件的一端、第三夹持部件的一端、第四夹持部件的一端四者连在一起,第二夹持部件的一端与第三夹持部件的一端连接处的上方具有凹陷的第一耐压槽,第一夹持部件的一端与第四夹持部件的一端连接处的下方具有凹陷的第二耐压槽,第一夹持部件的一端、与第二夹持部件的一端、第三夹持部件的一端、第四夹持部件的一端四者连接处的中央具有第三空腔;所述框架结构为一体式结构;第一输电单元上具有凹陷的第一输电单元卡槽,第一输电单元卡槽的上缘具有第一输电单元卡柱,第一输电单元卡柱卡入在第一卡合槽中;第二输电单元上具有凹陷的第二输电单元卡槽,第二输电单元卡槽的上缘具有第二输电单元卡柱,第二输电单元卡柱卡入在第二卡合槽中;第一输电单元的直径小于第一空腔的直径,第一输电单元位于第一空腔的弧边缘之内,第二输电单元的直径小于第二空腔的直径,第二输电单元位于第二空腔的弧边缘之内;第一输电单元内部具有第一输电导体,第二输电单元内部具有第二输电导体;光单元护套位于第三空腔中,光单元护套内部具有第一加强件、第二加强件、一根导光部件,第一加强件位于导光部件正上方,第二加强件位于导光部件正下方,导光部件的左侧的光单元护套边缘具有向光部件凹陷的第一撕裂口,导光部件的右侧的光单元护套边缘具有向光部件凹陷的第二撕裂口。

上述所述的一种散热光电缆,其特征在于导光部件为光导纤维,所述光导纤维为g.652型或g.653型或g.654型或g.655型或g.656型或g.657型或a1a型或a1b型a1c型。

上述所述的一种散热光电缆,其特征在于导光部件还可为由多根光导纤维组成的光纤束或内部具有通光元件的套管。

上述所述的一种散热光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结构的材料是低密度聚乙烯或中密度聚乙烯或高密度聚乙烯或低烟无卤聚乙烯或尼龙或聚氯乙烯或tpe弹性体或tpu弹性体。

上述所述的一种散热光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空腔的横截面为椭圆。

上述所述的一种散热光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空腔具有一长轴和一短轴,第一耐压槽的顶点与第二耐压槽的顶点的连线通过第三空腔的长轴。

上述所述的一种散热光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电单元卡槽最左侧的边缘直线与第一输电单元卡槽最右侧的边缘直线在第一平面内,第一平面内与第三空腔的长轴所在的平面相垂直。

上述所述的一种散热光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电单元的材料是低密度聚乙烯或中密度聚乙烯或高密度聚乙烯或低烟无卤聚乙烯或尼龙或聚氯乙烯或tpe弹性体或tpu弹性体。

上述所述的一种散热光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电导体的材料是铜或铝或合金或具有至少上述中至少两种的结合体。

上述所述的一种散热光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电单元的材料是低密度聚乙烯或中密度聚乙烯或高密度聚乙烯或低烟无卤聚乙烯或尼龙或聚氯乙烯或tpe弹性体或tpu弹性体。

上述所述的一种散热光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电导体的材料是铜或铝或合金或具有至少上述中至少两种的结合体。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主要有益效果:开剥更方便、散热效果更优、导体使用更少、不需要大型开口的开剥工具、重量更轻、成本更低、灵活、抗压力更强、重量更轻、更柔软、成本更低、输电导体固定更牢固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框架结构的一段解剖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放大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实例1的一段解剖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放大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实例2的一段解剖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实例3的一段解剖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实例4的一段解剖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放大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为了使所在技术领域人员能更准确、清楚地理解及实施本申请,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于附图标记作进一步说明,图中:11—第一夹持部件、12—第二夹持部件、13—第三夹持部件、14—第四夹持部件、15—第一空腔、16—第二空腔、17—第一卡合部件、18—第二卡合部件、19—第三空腔、21—第一耐压槽、22—第二耐压槽、150—第一卡合槽、160—第二卡合槽、151—第一输电单元、161—第二输电单元、152—第一输电导体、162—第二输电导体、191—第三输电单元、1510—第一输电单元卡柱、1610—第二输电单元卡柱、1511—第一输电单元卡槽、1611—第二输电单元卡槽、3—光单元保护层、31—光导纤维、4—光单元护套、41—第一加强件、42—第二加强件、43—导光部件、44—第一撕裂口、5—第二撕裂口。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实例1

请见图1至图4,一种散热电缆,具有框架结构、第一输电单元151、第二输电单元161、第三输电单元191,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结构由第一夹持部件11、第二夹持部件12、第三夹持部件13、第四夹持部件14、第一卡合部件17、第二卡合部件18构成,第一夹持部件11与第二夹持部件12相对设置,第一夹持部件11的一端与第二夹持部件12的一端连结为一体,第一夹持部件11的内壁与第二夹持部件12的内壁形成第一空腔15,第一卡合部件17位于第一夹持部件11的一端与第二夹持部件12的一端连结处的第一空腔15中,第一卡合部件17与第一空腔15之间具有凹陷的第一卡合槽150,第一夹持部件11的另一端与第二夹持部件12的另一端相对应且两者之间具有间隙;第三夹持部件13与第四夹持部件14相对设置,第三夹持部件13的一端与第四夹持部件14的一端连结为一体,第三夹持部件13的内壁与第四夹持部件14的内壁形成第二空腔16,第一卡合部件17位于第三夹持部件13的一端与第四夹持部件14的一端连结处的第二空腔16中,第二卡合部件18与第二空腔16之间具有凹陷的第二卡合槽160,第三夹持部件13的另一端与第四夹持部件14的另一端相对应且两者之间具有间隙;第一夹持部件11的一端、与第二夹持部件12的一端、第三夹持部件13的一端、第四夹持部件14的一端四者连在一起,第二夹持部件12的一端与第三夹持部件13的一端连接处的上方具有凹陷的第一耐压槽21,第一夹持部件11的一端与第四夹持部件14的一端连接处的下方具有凹陷的第二耐压槽22,第一夹持部件11的一端、与第二夹持部件12的一端、第三夹持部件13的一端、第四夹持部件14的一端四者连接处的中央具有第三空腔19;所述框架结构为一体式结构;第一输电单元151上具有凹陷的第一输电单元卡槽1511,第一输电单元卡槽1511的上缘具有第一输电单元卡柱1510,第一输电单元卡柱1510卡入在第一卡合槽150中;第二输电单元161上具有凹陷的第二输电单元卡槽1611,第二输电单元卡槽1611的上缘具有第二输电单元卡柱1610,第二输电单元卡柱1610卡入在第二卡合槽160中;第一输电单元151的直径小于第一空腔15的直径,第一输电单元151位于第一空腔15的弧边缘之内,第二输电单元161的直径小于第二空腔16的直径,第二输电单元161位于第二空腔的弧边缘之内;第三输电单元191位于第三空腔19中。

上述所述的一种散热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电单元的材料是铜或铝或合金或具有至少上述中至少两种的结合体。

上述所述的一种散热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电单元的材料是铜或铝或合金或具有至少上述中至少两种的结合体。

实施实例2

请见图5,并参考图1至图4,一种散热电缆,具有框架结构、第一输电单元151、第二输电单元161、第三输电单元191,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结构由第一夹持部件11、第二夹持部件12、第三夹持部件13、第四夹持部件14、第一卡合部件17、第二卡合部件18构成,第一夹持部件11与第二夹持部件12相对设置,第一夹持部件11的一端与第二夹持部件12的一端连结为一体,第一夹持部件11的内壁与第二夹持部件12的内壁形成第一空腔15,第一卡合部件17位于第一夹持部件11的一端与第二夹持部件12的一端连结处的第一空腔15中,第一卡合部件17与第一空腔15之间具有凹陷的第一卡合槽150,第一夹持部件11的另一端与第二夹持部件12的另一端相对应且两者之间具有间隙;第三夹持部件13与第四夹持部件14相对设置,第三夹持部件13的一端与第四夹持部件14的一端连结为一体,第三夹持部件13的内壁与第四夹持部件14的内壁形成第二空腔16,第一卡合部件17位于第三夹持部件13的一端与第四夹持部件14的一端连结处的第二空腔16中,第二卡合部件18与第二空腔16之间具有凹陷的第二卡合槽160,第三夹持部件13的另一端与第四夹持部件14的另一端相对应且两者之间具有间隙;第一夹持部件11的一端、与第二夹持部件12的一端、第三夹持部件13的一端、第四夹持部件14的一端四者连在一起,第二夹持部件12的一端与第三夹持部件13的一端连接处的上方具有凹陷的第一耐压槽21,第一夹持部件11的一端与第四夹持部件14的一端连接处的下方具有凹陷的第二耐压槽22,第一夹持部件11的一端、与第二夹持部件12的一端、第三夹持部件13的一端、第四夹持部件14的一端四者连接处的中央具有第三空腔19;所述框架结构为一体式结构;第一输电单元151上具有凹陷的第一输电单元卡槽1511,第一输电单元卡槽1511的上缘具有第一输电单元卡柱1510,第一输电单元卡柱1510卡入在第一卡合槽150中;第二输电单元161上具有凹陷的第二输电单元卡槽1611,第二输电单元卡槽1611的上缘具有第二输电单元卡柱1610,第二输电单元卡柱1610卡入在第二卡合槽160中;第一输电单元151的直径小于第一空腔15的直径,第一输电单元151位于第一空腔15的弧边缘之内,第二输电单元161的直径小于第二空腔16的直径,第二输电单元161位于第二空腔的弧边缘之内;第一输电单元151内部具有第一输电导体152,第二输电单元161内部具有第二输电导体162;第三输电单元191位于第三空腔19中。

上述任一实施实例所述的一种散热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结构的材料是塑料。

进一步地,上述任一实施实例所述的一种散热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结构的材料是低密度聚乙烯或中密度聚乙烯或高密度聚乙烯或低烟无卤聚乙烯或尼龙或聚氯乙烯或tpe弹性体或tpu弹性体。

上述任一实施实例所述的一种散热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空腔的横截面为椭圆。

上述任一实施实例所述的一种散热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空腔具有一长轴和一短轴,第一耐压槽的顶点与第二耐压槽的顶点的连线通过第三空腔的长轴。

上述任一实施实例所述的一种散热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电单元卡槽最左侧的边缘直线与第一输电单元卡槽最右侧的边缘直线在第一平面内,第一平面内与第三空腔的长轴所在的平面相垂直。

上述所述的一种散热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电单元的材料是低密度聚乙烯或中密度聚乙烯或高密度聚乙烯或低烟无卤聚乙烯或尼龙或聚氯乙烯或tpe弹性体或tpu弹性体。

上述所述的一种散热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电导体的材料是铜或铝或合金或具有至少上述中至少两种的结合体。

上述所述的一种散热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电单元的材料是低密度聚乙烯或中密度聚乙烯或高密度聚乙烯或低烟无卤聚乙烯或尼龙或聚氯乙烯或tpe弹性体或tpu弹性体。

上述所述的一种散热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电导体的材料是铜或铝或合金或具有至少上述中至少两种的结合体。

实施实例3

请见图6,并参考图1至图5,一种散热光电缆,具有框架结构、第一输电单元151、第二输电单元161、光单元保护层3,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结构由第一夹持部件11、第二夹持部件12、第三夹持部件13、第四夹持部件14、第一卡合部件17、第二卡合部件18构成,第一夹持部件11与第二夹持部件12相对设置,第一夹持部件11的一端与第二夹持部件12的一端连结为一体,第一夹持部件11的内壁与第二夹持部件12的内壁形成第一空腔15,第一卡合部件17位于第一夹持部件11的一端与第二夹持部件12的一端连结处的第一空腔15中,第一卡合部件17与第一空腔15之间具有凹陷的第一卡合槽150,第一夹持部件11的另一端与第二夹持部件12的另一端相对应且两者之间具有间隙;第三夹持部件13与第四夹持部件14相对设置,第三夹持部件13的一端与第四夹持部件14的一端连结为一体,第三夹持部件13的内壁与第四夹持部件14的内壁形成第二空腔16,第一卡合部件17位于第三夹持部件13的一端与第四夹持部件14的一端连结处的第二空腔16中,第二卡合部件18与第二空腔16之间具有凹陷的第二卡合槽160,第三夹持部件13的另一端与第四夹持部件14的另一端相对应且两者之间具有间隙;第一夹持部件11的一端、与第二夹持部件12的一端、第三夹持部件13的一端、第四夹持部件14的一端四者连在一起,第二夹持部件12的一端与第三夹持部件13的一端连接处的上方具有凹陷的第一耐压槽21,第一夹持部件11的一端与第四夹持部件14的一端连接处的下方具有凹陷的第二耐压槽22,第一夹持部件11的一端、与第二夹持部件12的一端、第三夹持部件13的一端、第四夹持部件14的一端四者连接处的中央具有第三空腔19;所述框架结构为一体式结构;第一输电单元151上具有凹陷的第一输电单元卡槽1511,第一输电单元卡槽1511的上缘具有第一输电单元卡柱1510,第一输电单元卡柱1510卡入在第一卡合槽150中;第二输电单元161上具有凹陷的第二输电单元卡槽1611,第二输电单元卡槽1611的上缘具有第二输电单元卡柱1610,第二输电单元卡柱1610卡入在第二卡合槽160中;第一输电单元151的直径小于第一空腔15的直径,第一输电单元151位于第一空腔15的弧边缘之内,第二输电单元161的直径小于第二空腔16的直径,第二输电单元161位于第二空腔的弧边缘之内;第一输电单元151内部具有第一输电导体152,第二输电单元161内部具有第二输电导体162;光单元保护层3位于第三空腔19中,光单元保护层3内部具有九根光导纤维31。

上述所述的一种散热光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导纤维具有至少一根。

上述所述的一种散热光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单元保护层3的主体材料为聚乙烯或聚丙烯或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或铜或钢或聚氯乙烯。

上述所述的一种散热光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导纤维为光导纤维,所述光导纤维为g.652型或g.653型或g.654型或g.655型或g.656型或g.657型或a1a型或a1b型a1c型。

上述所述的一种散热光电缆,其特征在于光导纤维与光单元保护层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隙,且该间隙中填充有阻水物质。

上述所述的一种散热光电缆,其特征在于光单元保护层的内部具有间隙,且该间隙中除了光导纤维之外的空间中填充有阻水物质。

实施实例4

请见图7和图8,并参考图1至图6,一种散热光电缆,具有框架结构、第一输电单元151、第二输电单元161、光单元护套4,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结构由第一夹持部件11、第二夹持部件12、第三夹持部件13、第四夹持部件14、第一卡合部件17、第二卡合部件18构成,第一夹持部件11与第二夹持部件12相对设置,第一夹持部件11的一端与第二夹持部件12的一端连结为一体,第一夹持部件11的内壁与第二夹持部件12的内壁形成第一空腔15,第一卡合部件17位于第一夹持部件11的一端与第二夹持部件12的一端连结处的第一空腔15中,第一卡合部件17与第一空腔15之间具有凹陷的第一卡合槽150,第一夹持部件11的另一端与第二夹持部件12的另一端相对应且两者之间具有间隙;第三夹持部件13与第四夹持部件14相对设置,第三夹持部件13的一端与第四夹持部件14的一端连结为一体,第三夹持部件13的内壁与第四夹持部件14的内壁形成第二空腔16,第一卡合部件17位于第三夹持部件13的一端与第四夹持部件14的一端连结处的第二空腔16中,第二卡合部件18与第二空腔16之间具有凹陷的第二卡合槽160,第三夹持部件13的另一端与第四夹持部件14的另一端相对应且两者之间具有间隙;第一夹持部件11的一端、与第二夹持部件12的一端、第三夹持部件13的一端、第四夹持部件14的一端四者连在一起,第二夹持部件12的一端与第三夹持部件13的一端连接处的上方具有凹陷的第一耐压槽21,第一夹持部件11的一端与第四夹持部件14的一端连接处的下方具有凹陷的第二耐压槽22,第一夹持部件11的一端、与第二夹持部件12的一端、第三夹持部件13的一端、第四夹持部件14的一端四者连接处的中央具有第三空腔19;所述框架结构为一体式结构;第一输电单元151上具有凹陷的第一输电单元卡槽1511,第一输电单元卡槽1511的上缘具有第一输电单元卡柱1510,第一输电单元卡柱1510卡入在第一卡合槽150中;第二输电单元161上具有凹陷的第二输电单元卡槽1611,第二输电单元卡槽1611的上缘具有第二输电单元卡柱1610,第二输电单元卡柱1610卡入在第二卡合槽160中;第一输电单元151的直径小于第一空腔15的直径,第一输电单元151位于第一空腔15的弧边缘之内,第二输电单元161的直径小于第二空腔16的直径,第二输电单元161位于第二空腔的弧边缘之内;第一输电单元151内部具有第一输电导体152,第二输电单元161内部具有第二输电导体162;光单元护套4位于第三空腔19中,光单元护套4内部具有第一加强件41、第二加强件42、一根导光部件43,第一加强件41位于导光部件43正上方,第二加强件42位于导光部件43正下方,导光部件43的左侧的光单元护套4边缘具有向光部件43凹陷的第一撕裂口44,导光部件43的右侧的光单元护套4边缘具有向光部件43凹陷的第二撕裂口5。

上述所述的一种散热光电缆,其特征在于导光部件为光导纤维,所述光导纤维为g.652型或g.653型或g.654型或g.655型或g.656型或g.657型或a1a型或a1b型a1c型。

上述所述的一种散热光电缆,其特征在于导光部件还可为由多根光导纤维组成的光纤束或内部具有通光元件的套管。

实施实例3或实施实例4所述的一种散热光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结构的材料是塑料。

进一步地,实施实例3或实施实例4所述的一种散热光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结构的材料是低密度聚乙烯或中密度聚乙烯或高密度聚乙烯或低烟无卤聚乙烯或尼龙或聚氯乙烯或tpe弹性体或tpu弹性体。

实施实例3或实施实例4所述的一种散热光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空腔的横截面为椭圆。

实施实例3或实施实例4所述的一种散热光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空腔具有一长轴和一短轴,第一耐压槽的顶点与第二耐压槽的顶点的连线通过第三空腔的长轴。

实施实例3或实施实例4所述的一种散热光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电单元卡槽最左侧的边缘直线与第一输电单元卡槽最右侧的边缘直线在第一平面内,第一平面内与第三空腔的长轴所在的平面相垂直。

实施实例3或实施实例4所述的一种散热光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电单元的材料是低密度聚乙烯或中密度聚乙烯或高密度聚乙烯或低烟无卤聚乙烯或尼龙或聚氯乙烯或tpe弹性体或tpu弹性体。

实施实例3或实施实例4所述的一种散热光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电导体的材料是铜或铝或合金或具有至少上述中至少两种的结合体。

实施实例3或实施实例4所述的一种散热光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电单元的材料是低密度聚乙烯或中密度聚乙烯或高密度聚乙烯或低烟无卤聚乙烯或尼龙或聚氯乙烯或tpe弹性体或tpu弹性体。

实施实例3或实施实例4所述的一种散热光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电导体的材料是铜或铝或合金或具有至少上述中至少两种的结合体。

本实用新型中,第一输电单元卡柱1510卡入在第一卡合槽150中,第二输电单元卡柱1610卡入在第二卡合槽160中,使得输电单元得到固定,另外,可以转动导体或框架,这样方便地取出输电单元,便于输电单元的更换,同时可以放置不同直径的输电单元,这样提高了电缆的适应性;第一夹持部件11的另一端、与第二夹持部件12的另一端相对且具有间隙开口,以及第三夹持部件13的另一端、与第四夹持部件14的另一端相对且具有间隙开口,这样使得输电导体与外界相通,增加了气体的流动,使散热效果更优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夹持部件11的一端到另一端的尺寸逐渐变小且第一夹持部件11的另一端为一直线,第二夹持部件12的一端到另一端的尺寸逐渐变小且第二夹持部件12的另一端为一直线,第三夹持部件13的一端到另一端的尺寸逐渐变小且第三夹持部件13的另一端为一直线,第四夹持部件14的一端到另一端的尺寸逐渐变小且第四夹持部件15的另一端为一直线;一方面使得第一夹持部件的另一端与第二夹持部件的另一端靠近更方便及使得第三夹持部件的另一端与第四夹持部件的另一端靠近更方便;另一方面,使得第一夹持部件至第四夹持部件的耗用更少、整个产品重量更轻、成本更低;此外,使产品的柔软性能更好;另外,第二夹持部件与第三夹持部件的结合及第一夹持部件与第四夹持部件的结合,使得产品上、下受压力时与全均匀截面的夹持部件相比受压力能力不但没有降低而且反而获得了更强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主要有益效果:开剥更方便、散热效果更优、导体使用更少、不需要大型开口的开剥工具、重量更轻、成本更低、灵活、抗压力更强、重量更轻、更柔软、成本更低、输电导体固定更牢固可靠。

上述的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而不应视为对于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包括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中技术特征的等同替换方案为保护范围。即在此范围内的等同替换改进,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