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空气净化器的离子发生器及空气净化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97889发布日期:2020-08-25 19:43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空气净化器的离子发生器及空气净化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空气净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空气净化器的离子发生器及空气净化器。



背景技术:

由于目前大气污染情况日趋严重,且居民对室内空气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空气净化器逐渐成为居民必备的家用电器。

外界空气流入空气净化器,经净化器内部的离子发生器放电净化,随后排出,从而改善空气质量。为保证净化效果,现有离子发生器普遍尺寸较长,进而导致空气净化器的整体体积较大,使空气净化器占据较多的室内空间;如果为了缩减体积而减小离子发生器的尺寸,又会导致离子发生器的放电净化效果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空气净化器的离子发生器及空气净化器,解决现有离子发生器无法兼顾尺寸与净化效果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空气净化器的离子发生器,包括:空心电极柱、地电极柱、支撑结构、第一电极带和第二电极带;

所述地电极柱通过所述支撑结构固定于所述空心电极柱的中轴位置;

所述第一电极带分布于所述空心电极柱的外壁,所述第二电极带分布于所述空心电极柱的内壁;

所述第一电极带包括多个指向所述空心电极柱外侧的第一尖端电极,所述第二电极带包括多个指向所述空心电极柱内侧的第二尖端电极;

其中,空气流入所述空气净化器后,向所述空心电极柱供电,使所述第一尖端电极放电以净化流经所述空心电极柱的外壁的空气,以及使所述第二尖端电极放电以净化流经所述空心电极柱的内壁的空气。

可选地,所述第一电极带沿螺旋方向分布于所述空心电极柱的外壁,所述第二电极带沿螺旋方向分布于所述空心电极柱的内壁;

所述第一电极带与所述第二电极带的螺旋方向相同。

可选地,所述第一电极带还包括第一基带,所述第一尖端电极设置在所述第一基带上;

所述第二电极带还包括第二基带,所述第二尖端电极设置在所述第二基带上;

所述第一基带可拆卸设置在所述空心电极柱的外壁,所述第二基带可拆卸设置在所述空心电极柱的内壁。

可选地,相邻所述第一尖端电极的连线为螺旋线,且与水平面之间具有第一倾斜角度;

相邻所述第二尖端电极的连线为螺旋线,且与水平面之间具有第二倾斜角度。

可选地,所述第一倾斜角为3°至45°中的任意角度,所述第二倾斜角为3°至45°中的任意角度。

可选地,所述第一尖端电极和所述第二尖端电极的尖端形状均为三角形,且顶角不大于45°。

可选地,所述第一尖端电极和所述第二尖端电极的厚度为0.01毫米至3毫米。

可选地,所述第一尖端电极与所述第一基带长度方向的侧边连接,且所述第一尖端电极与所述第一基带之间的夹角为30°至150°中的任意角度;

所述第二尖端电极与所述第二基带长度方向的侧边连接,且所述第二尖端电极与所述第二基带之间的夹角为30°至150°中的任意角度。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空气净化器,包括如第一方面所述的离子发生器;

其中,空气流入所述空气净化器后,向所述离子发生器的空心电极柱供电,使所述空心电极柱中的第一尖端电极放电以净化流经所述空心电极柱的外壁的空气,以及使所述空心电极柱中的第二尖端电极放电以净化流经所述空心电极柱的内壁的空气。

可选地,所述空气净化器还包括:高压发生器;

所述高压发生器与所述电极柱电连接;

其中,空气流入所述空气净化器后,所述高压发生器向所述空心电极柱供电。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离子发生器采用空心电极柱,并在该空心电极柱的外壁和内壁上均设置电极带,通过电极带的尖端电极放电,同时对流经空心电极柱的外壁和内壁的空气进行净化,提高单位尺寸下离子发生器的空气净化效率,使离子发生器能够兼顾尺寸与净化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离子发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离子发生器的俯视示意图;

图3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离子发生器的侧视示意图;

图3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离子发生器的侧视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电极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尖端电极的电场分布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尖端电极的能量分布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相同名称区分开来,而不是暗示这些名称之间的关系或者顺序。

参见图1至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空气净化器的离子发生器,包括:空心电极柱11、地电极柱12、支撑结构13、第一电极带14和第二电极带15;

地电极柱12通过支撑结构13固定于空心电极柱11的中轴位置;

第一电极带14分布于空心电极柱11的外壁,第二电极带15分布于空心电极柱11的内壁;

第一电极带14包括多个指向空心电极柱11外侧的第一尖端电极141;可选地,第一尖端电极141沿空心电极柱11半径方向指向心电极柱11外侧。

第二电极带15包括多个指向空心电极柱11内侧的第二尖端电极151;可选地,第一尖端电极141沿空心电极柱11半径方向指向心电极柱11的轴心。

其中,空气流入空气净化器后,向空心电极柱供电,使第一尖端电极141放电以净化流经空心电极柱11的外壁的空气,以及使第二尖端电极151放电以净化流经空心电极柱11的内壁的空气。

上述第一尖端电极141和第二尖端电极151的材质为导电性良好的材料,例如:铜、铝、镍等,当空心电极柱11通电后,第一尖端电极141和第二尖端电极151能够放电,从而产生负离子、等离子和/或臭氧等物质净化空气。

上述地电极柱12的作用是使第二尖端电极151与地电极柱12之间产生较大的电压差,从而实现放电。可以理解的是,在实际应用场景中,离子发生器安装在空气净化内部时,会在离子发生器的外面设置接地的筒体电极,以使第一尖端电极141与筒体电极之间产生较大的电压差,从而实现放电。

如图1所示,该支撑结构13为十字形的支撑架,该支撑结构13的数量可以是2个,分别设置在空心电极柱11上下两端以固定地电极柱12;该支撑结构13的数量也可以是3个或更多,分别设置在空心电极柱11上下两端以及中间部分,以确保地电极柱12固定稳定。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支撑结构13的材质应当选用非导电材料,以避免地电极柱12和空心电极柱11之间发生短接。

继续参见图1,图中所示的空心电极柱11底部可以设置连接结构16,该连接结构16可以用于对地电极柱12的底部进行固定,同时该连接结构16还可以用于与空气净化器中的其他部件进行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当空气流经离子发生器时,会同时流经空心电极柱11的外壁和内壁,此时向空心电极柱11供电,使第一尖端电极141和第二尖端电极151放电以同时对流经空心电极柱11的外壁和内壁的空气进行净化。由于在空心电极柱11外壁和内壁均设置了尖端电极进行放电净化,能够使单位长度的离子净化器的空气净化效率提升至原先的2倍左右,大大提升了单位尺寸下离子发生器的空气净化效率,这样在净化效率满足需求的情况下,可以减小离子发生器的尺寸,进而缩小空气净化器的整体尺寸,避免空气净化器占据较多的室内空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离子发生器采用空心电极柱,并在该空心电极柱的外壁和内壁上均设置电极带,通过电极带的尖端电极放电,同时对流经空心电极柱的外壁和内壁的空气进行净化,提高单位尺寸下离子发生器的空气净化效率,使离子发生器能够兼顾尺寸与净化效果。

参见图3a和图3b,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电极带14沿螺旋方向分布于空心电极柱11的外壁,第二电极带15沿螺旋方向分布于空心电极柱11的内壁;第一电极带14与第二电极带15的螺旋方向相同。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电极带14和第二电极带15均沿螺旋方向分布在空心电极柱11上,这样空气在流经空心电极柱11的外壁和内壁时,会受到第一电极带14中的第一尖端电极141和第二电极带15中的第二尖端电极151的导流,使空气在空心电极柱11的外壁和内壁均以漩涡的方式流动,减少气体相互扰乱形成的紊流,降低空气净化器的风噪;同时,漩涡气流流动稳定有利于对空气的净化,进一步提高空气净化器的空气净化效率。

进一步地,相邻第一尖端电极141的连线为螺旋线,且与水平面之间具有第一倾斜角度;相邻第二尖端电极151的连线为螺旋线,且与水平面之间具有第二倾斜角度。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电极带是沿螺旋方向分布于空心电极柱11上的,则尖端电极只需沿电极带分布的方式进行排列即可实现相邻尖端电极的连线为螺旋线。这样,当空气流经尖端电极时,会按照尖端电极的螺旋排列进行导流,从而形成漩涡气流。

具体地,上述第一倾斜角为3°至45°中的任意角度,上述第二倾斜角为3°至45°中的任意角度,用该角度范围可以使空气净化器获得较佳的风噪降低效果和空气净化效率。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倾斜角和第二倾斜角的角度可以相同可以不同。

需要说明的是,在设置电极带的螺旋方向时,要考虑空气净化器所应用的环境因素,具体地,该环境因素为当地的地转偏向力方向,地转偏向力会对流体的漩涡流动产生影响,因此在对气体导流时需要将导流方向与地转偏向力方向相匹配。

具体地,当空气净化器的使用地区为北半球时,沿气体流动方向,电极带的螺旋方向为逆时针;当空气净化器的使用地区为南半球时,沿气体流动方向,电极带的螺旋方向为顺时针。这样,可以避免地转偏向力对气流的流动造成影响,保证气体流动平稳。

参见图3a和图3b,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电极带14还包括第一基带142,第一尖端电极141设置在第一基带142上;

第二电极带15还包括第二基带152,第二尖端电极151设置在第二基带152上;

第一基带142可拆卸设置在空心电极柱11的外壁,第二基带152可拆卸设置在空心电极柱11的内壁。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第一基带142和第二基带152的材质为导电性良好的材料,例如:铜、铝、镍等,第一基带142和第二基带152的材质可以与第一尖端电极141和第二尖端电极151的材质相同,第一基带142和第二基带152的材质可以与第一尖端电极141和第二尖端电极151的材质不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将尖端电极设置在基带上,且基带可拆卸设置在空心电极柱11上,这样可以使电极带作为一个独立的可拆卸部件,便于安装以及更换。可选地,第一基带142和第二基带152通过螺栓可拆卸设置在空心电极柱11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第一基带142和第二基带152在空心电极柱11上的可拆卸设置方式不做具体限定。

参见图4,以第一电极带14为例进行说明,第一尖端电极141与第一基带142长度方向的侧边连接,且第一尖端电极141与第一基带142之间的夹角为30°至150°中的任意角度。将第一尖端电极141设置在第一基带142的同一侧边,便于第一尖端电极141的整体排列。例如:第一尖端电极141与第一基带142采用相同的材质一体成型,然后对第一尖端电极141进行整体弯折,以将第一尖端电极141与第一基带142之间的夹角调整至合适的角度。

同理,第二尖端电极151与第二基带152长度方向的侧边连接,且第二尖端电极51与第二基带152之间的夹角为30°至150°中的任意角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尖端电极141和第二尖端电极151的尖端形状均为三角形,且顶角不大于45°。第一尖端电极141和第二尖端电极151的厚度为0.01毫米至3毫米,采用上述参数范围的尖端电极可以获得较佳的放电效果,提高空气净化的效率。

参见图5和图6,其中图5为尖端电极的电场分布图,图6为尖端电极的能量分布图。从图5中可以看出,无论是哪种尖端模型,电场都集中分布在导体表面,并且在尖端处明显要比其他位置集中。圆弧尖端模型(即图中5中位于右侧的模型)在尖端处的电场强度比三角尖端模型(即图中5中位于左侧的模型)要大,但三角尖端模型的电场在尖端处更为集中,从图6中可以看出,能量只集中分布在导体尖端附近,圆弧尖端模型(即图中6中位于右侧的模型)在尖端处的能量比三角尖端模型(即图中6中位于左侧的模型)要大,但三角尖端模型的能量大的范围更广。

所以在导体表面,越尖锐的位置,导体尖端的电荷密度越大,附近的场强很强,能量也集中分布在尖端附近。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空气净化器,包括如上述的离子发生器,其中,空气流入所述空气净化器后,向所述离子发生器的空心电极柱供电,使所述空心电极柱中的第一尖端电极放电以净化流经所述空心电极柱的外壁的空气,以及使所述空心电极柱中的第二尖端电极放电以净化流经所述空心电极柱的内壁的空气。

进一步地,该空气净化器还包括:高压发生器;

高压发生器与电极柱电连接;

其中,空气流入所述空气净化器后,所述高压发生器向所述空心电极柱供电。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