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笔记本电脑充电转接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77769发布日期:2020-07-31 21:48阅读:403来源:国知局
一种笔记本电脑充电转接口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笔记本电脑充电接口转接设备。



背景技术:

笔记本电脑是家用、办公用最常见的计算机设备,笔记本电脑通过外接一个电源适配器进行充电,通常笔记本电脑设有电源插孔、电源适配器设有插头,是通过插头插入插孔的方式连接。由于电源适配器通过一条长长的电源线与笔记本电脑连接,在一些公共场所,因人走动,脚容易勾到电源线而拽下笔记本电脑,导致笔记本电脑损坏,同时也容易损坏电源接口。因此传统的充电接口方式存在着较大的不安全性。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面所述传统笔记本电脑充电接口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笔记本电脑充电转接口,具有安全、耐用、方便等特点。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笔记本电脑充电转接口,包括公头和母头;所述的公头,壳体上设有铁片,公头的前端设有与笔记本电脑电源插孔相适配的插头,公头的后端设有触片,触片采用铜片;触片与插头电路相连。所述的母头,后端设有与电源适配器插头相适配的插孔;前端与触片对应、设有弹性触头,弹性触头与插孔的电路相连。与公头的铁片对应,在母头上设有磁铁,用于将母头吸附在公头上。

使用时,公头插入在电脑的电源插孔中,母头连接电源适配器插头;将母头安置有公头上即可。由于母头的磁铁吸引公头的铁片,自然贴在一起,电源电路通过触头、弹性触片传递给公头,再传送到电脑。若电源线被勾到,母头就从公头上掉落,不至于把电脑拽下。

进一步,上述的磁铁选择适当的磁力,没有其它外力作用下,母头能比较稳固的贴在公头上即可。若磁力太强,会影响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表现在:提高安全性,耐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电路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连接在笔记本电脑上的外观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3,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描述。

一种笔记本电脑充电转接口,包括公头1和母头2;所述的公头1,壳体上设有铁片11,公头1的前端设有与笔记本电脑3电源插孔相适配的插头12,用于连接电脑3电源插孔;公头1的后端设有2个触片13,触片13采用铜片;2个触片13的电路通过整流电路14后连接插头12。

所述的母头2,后端设有与电源适配器插头4相适配的插孔21;前端与触片13对应、设有2个弹性触头22;一个弹性触头22与插孔21外圈金属片21a电路相连,即连接电源负极,另一个弹性触头22与插孔21内圈金属片21b电路相连,即连接电源正极;母头2设有磁铁23,与公头的铁片11对应。弹性触头22采用铜片。

所述的整流电路14,包括4个整流二极管d,整流电路的负极输出端与插头12外侧金属片12a电路相连,整流电路的正极输出端与插头12内的金属针12b电路相连。这样,无论公头1与母头2如何连接,不需要担心正负极接反,经过整流电路后,插头12总能向笔记本电脑3提供正确极性的电源。

进一步,所述的弹性触头22,在后方设有弹簧24。当公头1与母头2连接时,弹性触头22会被挤压内缩,但受弹簧24的弹力,保证了与触片13的良好接触。

进一步,所述的触片13,采用圆形;2个触片的间距大于触片的直径。如果触片的直径为2mm,2个触片间距大于2mm。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做出的一些变化,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笔记本电脑充电转接口,其特征是:包括公头和母头;所述的公头,壳体上设有铁片,公头的前端设有与笔记本电脑电源插孔相适配的插头,公头的后端设有触片;触片与插头电路相连;所述的母头,后端设有与电源适配器插头相适配的插孔;前端与触片对应、设有弹性触头,弹性触头与插孔的电路相连;与公头的铁片对应,在母头上设有磁铁,用于将母头吸附在公头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笔记本电脑充电转接口,其特征是:所述的触片,设有2个;所述的弹性触头,也对应设有2个,触片和弹性触头都采用铜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笔记本电脑充电转接口,其特征是:所述的弹性触头,在后方设有弹簧。


技术总结
一种笔记本电脑充电转接口,包括公头和母头;所述的公头,壳体上设有铁片,公头的前端设有与笔记本电脑电源插孔相适配的插头,公头的后端设有触片,触片采用铜片;触片与插头电路相连。所述的母头,后端设有与电源适配器插头相适配的插孔;前端与触片对应、设有弹性触头,弹性触头与插孔的电路相连;与公头的铁片对应,在母头上设有磁铁,用于将母头吸附在公头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主要表现在:提高安全性,耐用、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潘爱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潘爱松
技术研发日:2020.03.11
技术公布日:2020.07.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