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电组合型航空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20864发布日期:2020-08-28 16:26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一种光电组合型航空电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航空电缆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光电组合型航空电缆。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航空工业的发展,航空通信网络业务呈平稳的增长趋势,而数据业务呈指数增长态势,语音、数据和图像等的多媒体均需传输,所以需要更大的网络容量和更宽的带宽。

飞机上使用的航空电缆,作为飞机的重要辅助设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现有的航空电缆虽然能够实现电信号传输和光信号传输,但通常采用的方式是将光纤和电缆分开布局设置,这种使用光纤和电力分开传输的布线方式需要占据较大空间,在短距离直线传输中难以轻量化使用,且不容易对其进行分别保护,难以适应现代航空工业的发展需求。

因此提供一种光电组合型航空电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光电组合型航空电缆,利用光纤和电缆复合设计,占用空间小,重量轻,且传输性能强,符合现代航空工业中短距离直线传输的需求。

基于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光电组合型航空电缆,所述航空电缆包括:

由内到外依次设置的光纤层、内部护套层、缓冲层、导电层、绝缘层和外部护套层;

所述光纤层由内到外依次包括纤芯、纤芯反谐振环、空气反谐振环和石英壁;

所述光纤层用于实现光信号通信,所述纤芯反谐振环和空气反谐振环用于限制光波损耗,所述内部护套层用于为所述光纤层提供防护,所述缓冲层用于为所述光纤层提供缓冲,所述绝缘层用于将所述导电层与外部绝缘,所述外部护套层用于为所述航空电缆提供防护。

优选的,在所述空气反谐振环中设置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包括四段大小相同且依次首尾相连的圆弧结构,每段圆弧结构的中间位置与所述纤芯反谐振环相切,每段圆弧结构的首尾两端均与所述石英壁相连,用于为所述纤芯反谐振环提供支撑力。

优选的,所述纤芯反谐振环的厚度为1880-1930nm,所述空气反谐振环的厚度为9-15μm,所述支撑结构的厚度为550-580nm。

优选的,所述导电层为高导电的铜合金导体,所述绝缘层的材质为玻璃纤维。

优选的,所述纤芯的半径为15-25μm,传输波长为1550-1580nm。

优选的,在所述绝缘层和外部护套层之间还包括设置编织加强层,所述编织加强层的材质为芳纶纤维。

优选的,在所述绝缘层和外部护套层之间还包括设置屏蔽层,所述屏蔽层用于增强所述航空电缆的抗干扰性。

优选的,所述内部护套层和外部护套层的材质均为耐高温耐辐射的轻质氟塑料。

从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光电组合型航空电缆,在光纤层外设置导电层,实现了光信号和电信号的同时传输,同时光纤层中采用空气反谐振环的设计,使得光纤具有更高的传输性能,抗干扰性能强,符合现代航空工业的需求,利用光纤和电缆复合设计,占用空间小,重量轻,能够广泛应用于航空领域中的短距离直线传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光电组合型航空电缆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光电组合型航空电缆的光纤层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另一种光电组合型航空电缆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另一种光电组合型航空电缆的光纤层剖视图;

图中:

1、光纤层;2、内部护套层;3、缓冲层;4、导电层;5、绝缘层;6、外部护套层;7、纤芯;8、纤芯反谐振环;9、空气反谐振环;10、石英壁;11、支撑结构;12、编织加强层;13、屏蔽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下面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制造工艺及操作使用方法等,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使用“第一”和“第二”的表述均是为了区分两个相同名称非相同的实体或者非相同的参量,可见“第一”“第二”仅为了表述的方便,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后续实施例对此不再一一说明。

光电复合电缆适用于宽带接入网系统中作传输线,是一种新型的接入方式,它集光纤、输电铜线于一体,可以解决宽带接入、设备用电、信号传输的问题。同时由于光传输和电能传输是属于两种不同类型的传输方式,不会产生电磁干扰,因此将光纤和电力线复合在一起,无需考虑电能传输和光传输的相互绝缘问题,同时光信号的传输也不会和其他的电磁信号相互干扰,在航空电缆中需求直线短距离高效传输光电信号的地方,采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光电组合型航空电缆具有突出的优势。

如图1和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光电组合型航空电缆,所述航空电缆包括:

由内到外依次设置的光纤层1、内部护套层2、缓冲层3、导电层4、绝缘层5和外部护套层6;

所述光纤层1由内到外依次包括纤芯7、纤芯反谐振环8、空气反谐振环9和石英壁10;

所述光纤层1用于实现光信号通信,所述纤芯反谐振环8和空气反谐振环9用于限制光波损耗,所述内部护套层2用于为所述光纤层1提供防护,所述缓冲层3用于为所述光纤层1提供缓冲,所述绝缘层5用于将所述导电层4与外部绝缘,所述外部护套层6用于为所述航空电缆提供防护。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光电组合型航空电缆,在光纤层1外设置导电层4,实现了光信号和电信号的同时传输,同时光纤层1中采用空气反谐振环9的设计,使得光纤具有更高的传输性能,抗干扰性能强,符合现代航空工业的需求,利用光纤和电缆复合设计,占用空间小,重量轻,能够广泛应用于航空领域中的短距离直线传输。

如图3和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光电组合型航空电缆,所述航空电缆包括:

由内到外依次设置的光纤层1、内部护套层2、缓冲层3、导电层4、绝缘层5和外部护套层6;

所述光纤层1由内到外依次包括纤芯7、纤芯反谐振环8、空气反谐振环9和石英壁10;

所述光纤层1用于实现光信号通信,所述纤芯反谐振环8和空气反谐振环9用于限制光波损耗,所述内部护套层2用于为所述光纤层1提供防护,所述缓冲层3用于为所述光纤层1提供缓冲,所述绝缘层5用于将所述导电层4与外部绝缘,所述外部护套层6用于为所述航空电缆提供防护。

在所述空气反谐振环9中设置支撑结构11,所述支撑结构11包括四段大小相同且依次首尾相连的圆弧结构,每段圆弧结构的中间位置与所述纤芯反谐振环8相切,每段圆弧结构的首尾两端均与所述石英壁10相连,用于为所述纤芯反谐振环8提供支撑力。

所述纤芯7的半径为15-25μm,传输波长为1550-1580nm。利用纤芯7半径和传输波长可以通过公式分别计算出纤芯反谐振环8、空气反谐振环9和支撑结构11的厚度,所述纤芯反谐振环8的厚度为1880-1930nm,所述空气反谐振环9的厚度为9-15μm,所述支撑结构11的厚度为550-580nm。

所述导电层4为高导电的铜合金导体,所述绝缘层5的材质为玻璃纤维。在所述绝缘层5和外部护套层6之间还包括设置编织加强层12,所述编织加强层12的材质为芳纶纤维,所述编织加强层12用于进一步提高所述航空电缆的抗拉性。在所述绝缘层5和外部护套层6之间还包括设置屏蔽层13,所述屏蔽层13用于增强所述航空电缆的抗干扰性。所述内部护套层2和外部护套层6的材质均为耐高温耐辐射的轻质氟塑料,比重轻,能够有效减少航空电缆的体积和重量,适合用于航空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光电组合型航空电缆,在光纤层1外设置导电层4,实现了光信号和电信号的同时传输,同时光纤层1中采用空气反谐振环9的设计,使得光纤具有更高的传输性能,抗干扰性能强,符合现代航空工业的需求,利用光纤和电缆复合设计,占用空间小,重量轻,能够广泛应用于航空领域中的短距离直线传输。

通过上述设计方法获取所述航空电缆中光纤层1的各参数,根据各参数所设计的光纤层1的光信号传输性能优越,同时支撑结构11的设计也使得所述航空电缆具有轻度的可弯曲性能,将光纤层1外设计导电层4,使得所述航空电缆在具有优越的光信号传输特点的同时能够进行电信号传输,两者传输同时进行,且互不干扰,极大的增强了适用性。

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以上任何实施例的讨论仅为示例性的,并非旨在暗示本公开的范围(包括权利要求)被限于这些例子;在本实用新型的思路下,以上实施例或者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之间也可以进行组合,步骤可以以任意顺序实现,并存在如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的不同方面的许多其它变化,为了简明它们没有在细节中提供。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的宽泛范围之内的所有这样的替换、修改和变型。因此,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省略、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