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全自动插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97623发布日期:2020-09-11 22:37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连接器全自动插针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连接器全自动插针装置。



背景技术:

连接器在生产过程中,通常先通过三通振盘进行上料,再通过压端子装置将针脚压入。随着科技的发展,连接器的功能性更强,针脚的安装位置并不是原有的单一方向,现在通常有多个面安装有针脚,而现有设备不能满足生产需求,通过人工进行对连接器进行翻转,在转运等方面均花费过多的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器全自动插针装置,提高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连接器全自动插针装置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连接器全自动插针装置,包括连接器座体的上料机构,所述上料机构后方接有第一输送机构,所述第一输送机构侧边设有打端子机构和折边机构,所述第一输送机构后方接有第二输送机构,所述第二输送机构与第一输送机构之间设有转运机构,所述第二输送机构上部设有两个下料机构,所述两个下料机构下方分别设有压针脚机构,所述两个压针脚机构后端均设有压脚柱,所述第二输送机构尾端接有出料槽;所述上料机构将连接器的座体输送进装置,所述第一输送机构用于运输连接器,所述打端子机构将端子插入到座体,所述折边机构将已插入的端子进行折边,所述转运机构将座体换向后转入第二输送机构,所述第二输送机构将座体输送,所述下料机构输送针脚料卷,所述压针脚机构将针脚压入座体,所述压脚柱将压入的针脚折弯,所述出料槽将打好针脚的座体输送出。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上料机构连通外部三通振盘,将三通振盘的座体输送到料块中。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打端子机构包括输送端子料卷的打端子进料电机和压端子的压端子电机,所述压端子电机连接有压端子转轴,所述压端子转轴上套设有凸轮,所述凸轮连接有压料杆,所述压料杆将端子压入到座体内。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输送机构包括输送带和搬运机构,所述搬运机构包括x轴电机及连接于x轴电机的丝杠、y轴气缸、x轴移动板、y轴移动板和调节板,所述x轴移动板套设于丝杠上,所述y轴气缸固定于x轴移动板,所述y轴移动板可沿x轴移动板在y轴方向上移动,所述y轴移动板与y轴气缸连接,所述x轴气缸固定于y轴移动板,所述x轴气缸与调节板连接,所述调节板可沿y轴移动板在x轴方向上移动,所述y轴移动板设有若干间隔均匀的第一拨片,所述调节板设有若干间隔均匀的第二拨片。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折边机构包括折边座,所述折边座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外侧设有齿轮,所述齿轮啮合有齿条,所述齿条连接有拉伸气缸,所述拉伸气缸另一侧设有折边气缸,所述折边气缸连接有折边刀。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二输送机构包括第二输送轨道,所述第二输送轨道设有第一推动气缸和第二推动气缸,所述第二输送轨道末端设有压料机构。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下料机构包括用于放置卷料的下料盘和导向杆。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压针脚机构包括导料座,所述导料座开设有导料槽,所述下料机构的料卷沿导料槽进料,所述导料座侧边设有带动料卷的下料电机,所述下料电机下方设有压料板,所述压料板后方连接有压料气缸。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连接器全自动插针装置的有益效果是:上料机构将连接器的座体输送进装置,第一输送机构用于运输连接器,打端子机构将端子插入到座体,折边机构将已插入的端子进行折边,转运机构将座体换向后转入第二输送机构,第二输送机构将座体输送,下料机构输送针脚料卷,压针脚机构将针脚压入座体,压脚柱将压入的针脚折弯,出料槽将打好针脚的座体输送出,实现连接器的自动化生产,提供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连接器全自动插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连接器全自动插针装置的搬运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连接器全自动插针装置的打端子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连接器全自动插针装置的折边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连接器全自动插针装置的转运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连接器全自动插针装置的第二输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连接器全自动插针装置的下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连接器全自动插针装置的压针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阐述和说明:

请参考图1,一种连接器全自动插针装置,包括连接器座体的上料机构10,上料机构10后方接有第一输送机构20,第一输送机构20侧边设有打端子机构30和折边机构40,第一输送机构20后方接有第二输送机构70,第二输送机构70与第一输送机构20之间设有转运机构60,第二输送机构70上部设有两个下料机构80,两个下料机构80下方分别设有压针脚机构90,两个压针脚机构90后端均设有压脚柱91,压脚柱91用于将针脚折弯。第二输送机构70尾端接有出料槽;上料机构10将连接器的座体输送进装置,第一输送机构20用于运输连接器,打端子机构30将端子插入到座体,折边机构40将已插入的端子进行折边,转运机构60将座体换向后转入第二输送机构70,第二输送机构70将座体输送,下料机构80输送针脚料卷,压针脚机构90将针脚压入座体,压脚柱91将压入的针脚折弯,出料槽将打好针脚的座体输送出。

请参考图2,上料机构10连通外部三通振盘,将三通振盘的座体输送到料块中。第一输送机构20包括输送带和搬运机构,料块进入到输送带中,搬运机构包括x轴电机21及连接于x轴电机21的丝杠、x轴气缸28、y轴气缸23、y轴移动板22、y轴移动板24和调节板26,y轴移动板22套设于丝杠上,y轴气缸23固定于y轴移动板22,y轴移动板24可沿y轴移动板22在y轴方向上移动,y轴移动板24与y轴气缸23连接,x轴气缸28固定于y轴移动板24,x轴气缸28与调节板26连接,调节板26可沿y轴移动板24在x轴方向上移动,y轴移动板24设有若干间隔均匀的第一拨片25,调节板26设有若干间隔均匀的第二拨片27。通过搬运机构将装有座体的料块搬运到打端子机构30下方打端子,再搬运到折边机构40,最后推向转向机构。x轴气缸28调节第一拨片25和第二拨片27之间的距离,从而夹紧料块,通过y轴气缸23和x轴电机21调整位置。

请参考图3,打端子机构30包括输送端子料卷的打端子进料电机35和压端子的压端子电机31,压端子电机31连接有压端子转轴32,压端子转轴32上套设有凸轮33,凸轮33连接有压料杆34,压料杆34将端子压入到座体内。

请参考图4,折边机构40包括折边座41,折边座41连接有转轴42,转轴42外侧设有齿轮,齿轮啮合有齿条43,齿条43连接有拉伸气缸44,拉伸气缸44另一侧设有折边气缸45,折边气缸45连接有折边刀46。通过拉伸气缸44带动转轴42转动,从而带动折边座41转动,折边座41用于固定料块,转动到一定位置后,再通过折边气缸45推动折边刀46将座体的针脚折弯。

请参考图5,转运机构60包括转运电机61、转运气缸62、转运板63和承接板64,转运电机61通过丝杠连接承接板64,承接板64用于固定带有座体的料板,转运气缸62连接转运板63,转运板63上设有推料块,推料块用于将料板上的座体拨到第二输送机构70。

请参考图6,第二输送机构70包括第二输送轨道71,第二输送轨道71设有第一推动气缸71和第二推动气缸72,第二输送轨道71末端设有压料机构74,第二输送轨道71用于输送座体,通过第一推动气缸71和第二推动气缸72分别对座体进行推动,再通过压料机构74对座体进行下料。

请参考图7和图8,下料机构80包括用于放置卷料的下料盘81和导向杆82,将料卷放置下料盘81,通过导向杆82进行导向。压针脚机构90包括导料座92,导料座92开设有导料槽,下料机构80的料卷沿导料槽进料,导料座92侧边设有带动料卷的下料电机93,下料电机93下方设有压料板94,压料板94后方连接有压料气缸95。下料电机93带动料卷下料,再通过压料气缸95推动压料板94将端子压入座体内,实现压料。

上述方案中,上料机构10将连接器的座体输送进装置,第一输送机构20用于运输连接器,打端子机构30将端子插入到座体,折边机构40将已插入的端子进行折边,转运机构60将座体换向后转入第二输送机构70,第二输送机构70将座体输送,下料机构80输送针脚料卷,压针脚机构90将针脚压入座体,压脚柱91将压入的针脚折弯,出料槽将打好针脚的座体输送出,实现连接器的自动化生产,提供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率。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