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温水交联电力电缆生产用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127120发布日期:2020-12-01 11:38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一种温水交联电力电缆生产用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温水交联电力电缆生产用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交联电缆是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的简称。交联电缆适用于工频交流电压500kv及以下的输配电线路中。交联的方式分为两大类,即化学交联和物理交联。而化学交联又分为干法交联和温水交联两种。

温水交联又称低温交联,电缆在70-90℃的温水中交联,绝缘中的交联剂--硅烷在吸水后,线性结构反应生成网状的交联结构,在此状况下,氢氧化物将吸收大量的水分,导致绝缘电阻下降,直接影响到电缆的综合性能。

现有的温水交联电力电缆在挤出时温度较高,需要对电缆进行冷却处理,一般是利用牵引机构将电缆送至水槽中,使其外部绝缘套与水接触进行热交换,从而进行冷却处理,但是常规的单水冷机构进行温水交联电力电缆冷却效率较低,且水的温度会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升高,冷却效果逐步变差。

公开号为cn208247419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电缆管加工用冷却系统,它包括冷却箱以及设置在所述冷却箱上的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冷却箱上表面且部分伸入所述冷却箱内部通过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以对电缆管上侧壁进行限位的竖直限位部、设置在所述冷却箱上表面且部分伸入所述冷却箱内部通过沿水平方向左右移动以对电缆管两侧壁进行限位的水平限位部以及固定所述冷却箱内部且对电缆管下侧壁进行支撑的承托部,该装置,可以防止电缆管在冷却成型时,受水的浮力向上浮动而弯曲变形但是该装置存在单水冷机构冷却效率较低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温水交联电力电缆生产用冷却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温水交联电力电缆生产用冷却装置,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合理,结构紧凑,旨在解决常规的单水冷机构进行温水交联电力电缆冷却效率较低,且水的温度会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升高,冷却效果逐步变差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温水交联电力电缆生产用冷却装置,包括水冷机构和设置在水冷机构下游的加工台,加工台的下端安装有多个支撑脚,且加工台的上端设有风冷室,风冷室的内腔设有风冷机构和传输机构,且风冷室的下游对称设有两个沿着温水交联电力电缆运动方向延伸的传输边板;

所述水冷机构包括水冷箱和水冷箱下端安装的多个垫脚,水冷箱的内腔两侧上部对称转动安装有变向轮,且水冷箱的内腔中部沿着温水交联电力电缆的运动方向设有多个水平排列的支撑轮,水冷箱的后壁上对称开设有进水口和排水口,进水口和排水口分别通过进水管和回流管与外界冷却水源相连接,且进水口和排水口上均安装有控制水阀,进水管上安装有水泵;

所述风冷机构包括两个对称设置在温水交联电力电缆上下侧的冷风管网,冷风管网为矩形网格结构,且两个冷风管网靠近温水交联电力电缆的一侧安装有多个冷风喷盘,冷风管网的输入端上安装有进风管,进风管的另一端贯穿风冷室的后壁并安装在冷风机的输出端上,冷风机固定安装在风冷室的后壁上,还包括有贯通插设在风冷室顶壁上的出风管。

进一步的,所述传输机构包括多个水平排列在温水交联电力电缆的传输轮,且多个传输轮部分转动安装在风冷室的内壁上,另一部分转动安装在两个传输边板的内壁上,传输轮的后轴端上同轴安装有传动链轮,且多个传动链轮通过链条传动连接,其中一个传动链轮上安装在传输电机的输出端上,传输电机固定安装在风冷室的后壁上。

更进一步的,位于两个传输边板内壁上的所述传输轮上方设有定位轮,定位轮转动安装在两个传输边板的内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水冷箱内还设有用于检测冷却水温的温度计和用于检测冷却水位的液位计。

进一步的,所述风冷机构还包括有对称设置在温水交联电力电缆上下侧的刮水刷,且两个刮水刷设置在冷风管网的上游,刮水刷固定安装在推进气缸的伸缩端上,两个推进气缸分别安装在风冷室内顶壁和加工台上端。

进一步的,所述加工台对应风冷室内腔位置的侧壁上贯通安装有积水斗,且积水斗的下端贯通安装有排水管,排水管的输出端与外界冷却水源相连接,且排水管上安装有排水阀。

进一步的,所述风冷室的前壁上安装有控制面板,且控制面板上设有显示屏和控制按钮,控制面板内置有plc控制器。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温水交联电力电缆生产用冷却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水冷机构和风冷机构的组合结构,对挤出高温的温水交联电力电缆进行双重快速冷却,保证温水交联电力电缆的冷却成型,大大提高了温水交联电力电缆的冷却成型效率。

2、通过传输机构与水冷机构、风冷机构的组合结构,传输电机启动,通过多个传动链轮和链条的传动机制,带动多个传输轮同步转动,传输温水交联电力电缆依次通过水冷机构和风冷机构进行冷却,保证温水交联电力电缆的水冷和风冷结合进行快速冷却,缩短冷却时间,提高冷却效率。

3、通过刮水刷、积水斗、排水管和排水阀的设置,刮水刷接触温水交联电力电缆,对温水交联电力电缆上残留的大颗水滴进行刮除,防止电缆上残留大量的水分,不利于后续的卷绕包装;结合积水斗收集温水交联电力电缆上刮除下的水滴并进行汇集,并通过排水管和排水阀完成冷却水的回流,防止水分长期残留在风冷室内腔中造成腐蚀。

附图说明

下面将以明确易懂的方式,结合附图说明优选实施方式,对一种温水交联电力电缆生产用冷却装置的上述特性、技术特征、优点及其实现方式予以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外观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风冷室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水冷机构1、水冷箱11、变向轮12、支撑轮13、进水口14、排水口15、温度计16、液位计17、垫脚2、加工台3、支撑脚4、风冷室5、传输机构6、定位轮61、传输轮62、传动链轮63、链条64、传输电机65、风冷机构7、冷风管网71、冷风喷盘72、进风管73、冷风机74、管网支架75、出风管76、推进气缸77、刮水刷78、积水斗79、排水管710、排水阀711、控制面板8、传输边板9、温水交联电力电缆a。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3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温水交联电力电缆生产用冷却装置,包括水冷机构1和设置在水冷机构1下游的加工台3,加工台3的下端安装有多个支撑脚4,保证加工台3的稳定支撑,且加工台3的上端设有风冷室5,风冷室5的内腔设有风冷机构7和传输机构6,传输机构6用于传输温水交联电力电缆a,风冷机构7用于对传输的温水交联电力电缆a进行风力快速冷却,且风冷室5的下游对称设有两个沿着温水交联电力电缆a运动方向延伸的传输边板9;

本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所述水冷机构1包括水冷箱11和水冷箱11下端安装的多个垫脚2,水冷箱11内盛放有用于挤出温水交联电力电缆a冷却的冷却水,水冷箱11的内腔两侧上部对称转动安装有变向轮12,且水冷箱11的内腔中部沿着温水交联电力电缆a的运动方向设有多个水平排列的支撑轮13,水冷箱11的后壁上对称开设有进水口14和排水口15,进水口14和排水口15分别通过进水管和回流管与外界冷却水源相连接,且进水口14和排水口15上均安装有控制水阀,进水管上安装有水泵,水泵启动,结合控制水阀用于对水冷箱11内盛放的冷却水进行循环更换,传输的温水交联电力电缆a经过变向轮12向下延伸进入水冷箱11内冷却水的液面之下进行冷却,结合多个水平排列的支撑轮13的支撑,保证温水交联电力电缆a传输经过水冷箱11进行高效水冷,保证温水交联电力电缆a的冷却成型;

本实施例中,如图2和3所示,所述风冷机构7包括两个对称设置在温水交联电力电缆a上下侧的冷风管网71,冷风管网71为矩形网格结构,且两个冷风管网71靠近温水交联电力电缆a的一侧安装有多个冷风喷盘72,冷风管网71的输入端上安装有进风管73,进风管73的另一端贯穿风冷室5的后壁并安装在冷风机74的输出端上,冷风机74固定安装在风冷室5的后壁上,还包括有贯通插设在风冷室5顶壁上的出风管76,冷风机74启动,通过进风管73进入两个冷风管网71,并通过冷风管网71的扩散通过多个冷风喷盘72对传输的温水交联电力电缆a喷出冷风,结合先前水冷残留在温水交联电力电缆a上的水分,水分汽化吸收热量,两相结合,大大提高了温水交联电力电缆a的冷却成型效率。

本实施例中,如图2-3所示,所述传输机构6包括多个水平排列在温水交联电力电缆a的传输轮62,且多个传输轮62部分转动安装在风冷室5的内壁上,另一部分转动安装在两个传输边板9的内壁上,传输轮62的后轴端上同轴安装有传动链轮63,可以理解的是,传输轮62滚动安装在温水交联电力电缆a的下端,同时保证支撑效果,且多个传动链轮63通过链条64传动连接,其中一个传动链轮63上安装在传输电机65的输出端上,传输电机65固定安装在风冷室5的后壁上,传输电机65启动,通过多个传动链轮63和链条64的传动机制,带动多个传输轮62同步转动,传输温水交联电力电缆a自左向右运动,保证温水交联电力电缆a的水冷和风冷结合进行快速冷却。

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位于两个传输边板9内壁上的所述传输轮62上方设有定位轮61,定位轮61转动安装在两个传输边板9的内壁上,有效的配合传输轮62对温水交联电力电缆a形成定位夹持效果,从而保证温水交联电力电缆a的平稳传输效果。

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水冷箱11内还设有用于检测冷却水温的温度计16和用于检测冷却水位的液位计17,温度计16配合进水口14和排水口15上的控制水阀,及进水管上安装的水泵,及时更换冷却水,持续冷却温水交联电力电缆a,配合液位计17的液位监测,有效的保证足够的冷水对温水交联电力电缆a的冷却效果。

本实施例中,控制水阀均为电磁阀,电磁阀是用电磁控制的工业设备,是用来控制流体的自动化基础元件,属于执行器,并不限于液压、气动,可以配合不同的电路来实现预期的控制,而控制的精度和灵活性都能够保证。

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风冷室5的前壁上安装有控制面板8,且控制面板8上设有显示屏和控制按钮,控制面板8内置有plc控制器,本实施例中,plc控制器的型号为西门子s7-200,控制面板8通过电气控制线与水泵、控制水阀、温度计16、液位计17、传输电机65和冷风机74相连接;

加工人员通过对控制面板8上控制按钮的操控,结合plc控制器,有效的控制传输电机65的启停,保证挤出成型温水交联电力电缆a的传输,依次通过水冷机构1和风冷机构7进行冷却;有效的保证温度计16和液位计17的实时监测,与水泵和控制水阀相配合,及时更换冷却水,并保证足够的冷水对温水交联电力电缆a的冷却,持续冷却温水交联电力电缆a;有效的控制冷风机74的启停,对通过水冷的温水交联电力电缆a再进行风冷,提高冷却效率。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如图2所示,所述风冷机构7还包括有对称设置在温水交联电力电缆a上下侧的刮水刷78,且两个刮水刷78设置在冷风管网71的上游,刮水刷78固定安装在推进气缸77的伸缩端上,两个推进气缸77分别安装在风冷室5的内顶壁和加工台3的上端,刮水刷78在推进气缸77伸缩端的推进下,接触温水交联电力电缆a,对温水交联电力电缆a上残留的大颗水滴进行刮除,防止电缆上残留大量的水分,不利于后续的卷绕包装。

本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所述加工台3对应风冷室5内腔位置的侧壁上贯通安装有积水斗79,且积水斗79的下端贯通安装有排水管710,排水管710的输出端与外界冷却水源相连接,且排水管710上安装有排水阀711,本实施例中,排水阀711为电磁阀,积水斗79可以有效的收集温水交联电力电缆a上刮除下的水滴并进行汇集,结合排水管710和排水阀711完成冷却水的回流,防止水分长期残留在风冷室5内腔中造成腐蚀。

其他未描述结构参照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公布的是较佳的实施例,但并不局限于此,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极易根据上述实施例,领会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并做出不同的引申和变化,但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