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及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32250发布日期:2021-01-26 10:40阅读:58来源:国知局
显示面板及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柔性显示屏作为智能设备新一代显示屏幕,作为下一代人机交互及万物互联技术和产品;目前柔性显示屏中的模组堆叠结构包括盖板、触控传感、有机发光二极管以及基板等膜层,为了到达可弯折特性,全模组中的各膜层材料主要以高分子膜材料、胶材类为主,这类高分子材料在弯折过程中不可避免产生褶皱及平整度等问题,且这类高分子材料很难解决屏幕抗冲击问题,影响产品可靠性及消费者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有效避免在弯曲恢复过程中产生皱褶的显示面板。具体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0004]
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
[0005]
衬底;
[0006]
发光功能层,所述发光功能层设置在所述衬底的一侧;
[0007]
覆盖层,所述覆盖层设置在所述发光功能层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
[0008]
遮光层,所述遮光层设置在所述衬底远离所述发光功能层的一侧;
[0009]
第一高模量层,所述第一高模量层设置在所述衬底、发光功能层、覆盖层、遮光层的任意两层之间且所述第一高模量层的模量大于所述衬底、发光功能层、覆盖层、遮光层中任一层的模量。
[0010]
在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高模量层设置在所述衬底、发光功能层、覆盖层、遮光层的任意两层之间,且所述发光功能层在所述显示面板弯曲时为中性层。
[0011]
在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高模量层设置在所述衬底的一侧,所述遮光层设置在所述第一高模量层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
[0012]
在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
[0013]
偏光片,所述偏光片设置在所述发光功能层远离衬底的一侧;
[0014]
触控层,所述触控层设置在所述偏光片远离所述发光功能层的一侧;
[0015]
所述第一高模量层设置在所述触控层远离所述偏光片的一侧;
[0016]
所述覆盖层设置在所述第一高模量层远离触控层的一侧。
[0017]
在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
[0018]
偏光片,所述偏光片设置在所述发光功能层远离衬底的一侧;
[0019]
触控层,所述触控层设置在所述偏光片远离所述发光功能层的一侧;
[0020]
第二高模量层,所述第二高模量层设置在所述触控层远离所述偏光片的一侧;
[0021]
所述覆盖层设置在所述第二高模量层远离所述触控层的一侧。
[0022]
在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显示面板中各层之间设有胶层,距离所述发光功能层
越远的所述胶层的弹性恢复性越大。
[0023]
在一较佳实施方式中,距离所述发光功能层越远的所述第一高模量层的模量越大。
[0024]
在一较佳实施方式中,距离所述发光功能层越远的所述第一高模量层的表面粗糙度越小。
[0025]
在一较佳实施方式中,距离所述发光功能层越远的所述第一高模量层的厚度越大。
[0026]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子装置,所述电子装置包括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0027]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显示面板中设置第一高模量层可有效避免显示面板在弯曲恢复过程中产生皱褶,提高显示面板的平整度。
附图说明
[0028]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9]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0]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1]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2]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3]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4]
以下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35]
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所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0036]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0037]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10,包括衬底100、发光功能层200、覆盖层300、遮光层400以及第一高模量层500。发光功能层200设置在衬底100的一侧,所述衬底200用于支撑位于衬底200上的膜层,所述发光功能层200包括发光元件和由薄
膜晶体管阵列组成的用于驱动发光元件发光的驱动电路,所述发光元件包括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和无机发光元件。
[0038]
覆盖层300设置在发光功能层300远离衬底100的一侧,覆盖层300用于保护发光功能层200。
[0039]
遮光层400设置在衬底100远离发光功能层200的一侧;所述遮光层400用于遮挡显示面板10其中一侧的光,使将显示面板10的光从另一侧发出,也就是说显示面板10的出光侧在发光功能层300朝向覆盖层300的一侧。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遮光层400还具有支撑作用,用于支撑显示面板10。
[0040]
第一高模量层500设置在衬底100、发光功能层200、覆盖层300、遮光层400的任意两层之间且第一高模量层500的模量大于衬底100、发光功能层200、覆盖层300、遮光层400中任一层的模量。所述第一高模量层500具有较高的模量和较好的弹性恢复性,当显示面板10恢复弯曲前的状态时,第一高模量层500可避免产生皱褶。由于第一高模量层500的模量比衬底100、发光功能层200、覆盖层300、遮光层400任一层的模量大,在显示面板10恢复弯曲前的状态过程中,具有较大模量的第一高模量层500更容易恢复平整,而显示面板10的其他膜层由于与第一高模量层500层叠设置,在第一高模量层500恢复平整的过程会牵拉其他膜层恢复平整,进而可降低显示面板10在弯曲恢复过程中产生皱褶的风险,提高显示面板10的平整度。
[0041]
本实用新型在显示面板10中设置第一高模量层500可有效避免显示面板10在弯曲恢复过程中产生皱褶,提高显示面板10的平整度。
[0042]
本申请中,所述第一高模量层500的模量范围从1吉帕到1000吉帕,更优选的模量范围为50吉帕到300吉帕,且第一高模量层500的厚度在10微米到100微米,更优选的厚度范围为30微米到70微米,以保证弯折特性。选用采用模量范围在1吉帕到1000吉帕的第一高模量层500相较于具有几十千帕的膜层来说更容易恢复平整。本申请的第一高模量层500的材料包括但不限定于超薄玻璃、液态金属件、特种不锈钢、以及氮化硅、铟镓锌氧化物、钼、银、铟锡氧化物、银纳米线等复合形成材料。
[0043]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高模量层500表面硬度范围为3h至9h,以进一步提高第一高模量层500的弹性恢复性。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为了增加第一高模量层500的表面平整度,第一高模量层500的表面粗超度小于等于10纳米,更优选的表面粗超度小于等于1纳米。
[0044]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第一高模量层500设置在衬底100、发光功能层200、覆盖层300、遮光层400的任意两层之间,且发光功能层200在显示面板10弯曲时为中性层。也就是说在显示面板10中设置第一高模量层500使得发光功能层200处于中性层,一般的发光功能层200中包括金属层,例如发光电极、薄膜晶体管中的有源层、源漏极等采用金属材质形成,而使得发光功能层200在弯曲时容易断裂而破坏发光功能层200,因此,在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一高模量层500的位置,使得发光功能层200在显示面板10弯曲时为中性层,中性层位置受弯曲时的应力为零,进而可有效包括发光功能层200在显示面板10弯曲过程中不被破坏。
[0045]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第一高模量层500设置在衬底100的一侧,遮光层400设置在第一高模量层500远离衬底100的一侧。
[0046]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10还包括偏光片600和触控层700,偏光片600
设置在发光功能层200远离衬底的一侧,偏光片600用于对发光功能层200发出的光进行调整。触控层700设置在偏光片600远离发光功能层200的一侧,触控层700用于为显示面板10提供触控功能。所述覆盖层300设置在所述触控层700远离偏光片600的一侧。所述第一高模量层500设置在衬底100远离发光功能层200的一侧,遮光层400设置在第一高模量层500远离衬底100的一侧。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高模量层500的位置设置提高显示面板10在弯曲后的整体弹性恢复性,进而提高显示面板10整体的平整度。
[0047]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显示面板10中各层之间设有胶层,距离发光功能层200越远的胶层的弹性恢复性越大。本申请中,胶层可选择弹性恢复性较高的光学胶或者压敏胶以增加显示面板10整体的弹性恢复性,减少褶皱提高平整度。在显示面板10弯曲时,距离发光功能层200越远的胶层受到的弯曲应力越大,产生变形越严重,因此在本申请中设置距离发光功能层200越远的胶层的弹性恢复性越大。
[0048]
例如,在本实施例中包括六个胶层(如图2所示),分别为设置在覆盖层300与触控层700之间的第一胶层110,触控层700与偏光片600之间的第二胶层120,偏光片600与发光功能层200之间的第三胶层130,发光功能层200与衬底100之间的第四胶层140,衬底100与第一高模量层500之间的第五胶层150,第一高模量层500与遮光层400之间的第六胶层160。根据胶层与发光功能层200的距离,胶层的弹性恢复性可设置为依次递增,例如第三胶层130和第四胶层140的弹性恢复性为93%,第二胶层120和第五胶层150的弹性恢复性为95%,第一胶层110和第六胶层160的弹性恢复性为98%。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胶层130和第四胶层140的弹性恢复性可不同,第二胶层120和第五胶层150的弹性恢复性可不同,第一胶层110和第六胶层160的弹性恢复性也可不同,可根据实际产品情况来设置。在本申请中,胶层的弹性恢复性大于90%,更优选的,胶层的弹性恢复性大于95%,从而降低胶层皱褶问题保证显示面板的平整度。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胶层110、第二胶层120、第五胶层150及第六胶层160采用光学胶,第三胶层130和第四胶层140采用压敏胶。在其他实施例中,各胶层还可采用其他材料的胶层。
[0049]
为了进一步提高显示面板10整体的可折叠特性,可将显示面板10中各层之间的胶层的模量进行设置。例如在-40℃时,胶层的模量小于10000千帕;在0℃到100℃时,胶层的模量位于20千帕到60千帕之间,更优选的,胶层的模量位于40千帕到50千帕之间;在20℃下时,胶层的模量小于等于50千帕,以保证其弯折特性,模量越小的胶层越软,进而可以吸收其他膜层中的不平整的部分,以进一步提高显示面板10整体的平整度。另外,为了不增加整体显示面板10的厚度,所述胶层的厚度小于等于100微米。
[0050]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距离发光功能层200越远的第一高模量层500的模量越大。在显示面板10弯曲时,距离发光功能层200越远的膜层受到的弯曲应力越大,而模量越大的第一高模量层500的弹性恢复性越大,本申请中将距离发光功能层200越远的第一高模量层500的模量设置越大,进而提高显示面板10整体的弹性恢复性,以提高显示面板10整体的平整度。但由于模量越大越不容易变形,会影响显示面板10整体的弯曲性能,因此,在本申请中,优选的将第一高模量层500的模量设置在1吉帕到1000吉帕之间,在保证具有较高的弹性恢复性的情况下还能保证显示面板10整体的弯曲性能。
[0051]
在本申请中,可根据第一高模量层500与发光功能层200的距离大小设置第一高模量层500的模量。在一些实施例中,按照与发光功能层200之间的距离从小到大,依次设置第
一高模量层500的模量为0吉帕到10吉帕、10吉帕到50吉帕、50吉帕到500吉帕、500吉帕到1000吉帕。例如,当第一高模量层500设置在触控层700与覆盖层300之间时的模量为800吉帕,当第一高模量层500设置在偏光片600与触控层700之间时的模量为200吉帕。
[0052]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距离发光功能层200越远的第一高模量层500的厚度越大。同样的,第一高模量层500的厚度越大,第一高模量层500的弹性恢复性越好,距离发光功能层200越远的第一高模量层500受到的弯曲应力越大,因此可通过设置距离发光功能层200越远的第一高模量层500的厚度越大来提高显示面板10的弹性恢复性。但是厚度太大时,不利于显示面板10弯折,因此,在本申请中,优选的设置第一高模量层500的模量小于100微米,在保证具有较高的弹性恢复性的情况下还能保证显示面板10整体的弯曲性能。
[0053]
在本申请中,可根据第一高模量层500与发光功能层200的距离大小设置第一高模量层500的厚度。在一些实施例中,按照与发光功能层200之间的距离从小到大,依次设置第一高模量层500的厚度为0微米到10微米、10微米到30微米、30微米到50微米、50微米到100微米。例如,当第一高模量层500设置在触控层700与覆盖层300之间时的厚度为80微米,当第一高模量层500设置在偏光片600与触控层700之间时的厚度为40微米。
[0054]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距离发光功能层200越远的第一高模量层500的表面粗糙度越小。距离发光功能层200越远,说明越接近显示面板10的表面,因此设置距离发光功能层200越远的第一高模量层500的表面粗糙度越小,越有利于显示面板10表面平整。
[0055]
在本申请中,可根据第一高模量层500与发光功能层200的距离大小设置第一高模量层500的表面粗糙度。在一些实施例中,按照与发光功能层200之间的距离从小到大,依次设置第一高模量层500的表面粗糙度为0微米到1微米、1微米到100纳米、100纳米到10纳米、10纳米到1纳米。例如,当第一高模量层500设置在触控层700与覆盖层300之间时的表面粗糙度为5纳米,当第一高模量层500设置在偏光片600与触控层700之间时的表面粗糙度为40纳米。
[0056]
请参阅图3,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10a,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在显示面板10a中第一高模量层500设置在覆盖层300和触控层700之间。具体为所述显示面板10a包括偏光片600、触控层700和第一高模量层500,偏光片600设置在发光功能层200远离衬底的一侧。触控层700设置在偏光片600远离发光功能层200的一侧。第一高模量层500设置在触控层700远离偏光片600的一侧;覆盖层300设置在第一高模量层500远离触控层700的一侧。在本实施例中,将第一高模量层500的设置在出光侧以提高显示面板10a在弯曲后的整体弹性恢复性,进而提高显示面板10a整体的平整度。
[0057]
请参阅图4,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10b,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在显示面板10b中设有两层高模量层,分别为第一高模量层500和第二高模量层800,具体的,显示面板10b包括偏光片600、触控层700和第二高模量层800,偏光片600设置在发光功能层200远离衬底的一侧。触控层700设置在偏光片600远离发光功能层200的一侧。第二高模量层800设置在触控层700远离偏光片600的一侧;覆盖层300设置在第二高模量层800远离触控层700的一侧,第一高模量层500设置在衬底100和遮光层400之间。在本实施例中,在发光功能层300的两侧均设有高模量层,其中,第二高模量层800与第一高模量层500的参数设置可一致设置,具体参阅上述第一高模量层500的描述。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高模量层800与第一高模量层500的参数设置可在一定预设差范围内,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高
模量层800与第一高模量层500的参数设置可具有一定差值。
[0058]
请参阅图5,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子装置20,电子装置20包括如上述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显示面板10。电子装置20可以为但不限于为电子书、智能手机(如android手机、ios手机、windows phone手机等)、平板电脑、柔性掌上电脑、柔性笔记本电脑、移动互联网设备(mid,mobile internet devices)或穿戴式设备等,或者可以为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oled)电子装置、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active matrix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amoled)电子装置。
[0059]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