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屏蔽绝缘通信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09966发布日期:2020-12-08 13:45阅读:78来源:国知局
一种屏蔽绝缘通信电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屏蔽绝缘通信电缆。



背景技术:

通信电缆是指用于近距音频通信和远距的高频载波和数字通信及信号传输的电缆,是中国五大电缆产品之一。根据通信电缆的用途和使用范围,可分为六大系列产品,即市内通信电缆、长途对称电缆、同轴电缆、海底电缆、光纤电缆、射频电缆。

现有公开号为cn111192711a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屏蔽型耐腐蚀通信电缆,包括防护外层和屏蔽层;所述屏蔽层内依次设置有外绝缘通信芯线、铜网层和内绝缘通信芯线;所述防护外层由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聚氯乙烯70~80份、丁腈橡胶:10~14份、尼龙4t:20~27份、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5~8份、稳定剂2~4份、润滑剂3~5份、抗氧剂3~4份。

采用上述方案,在工作人员安装电缆的情况下,会给通信电缆一定的轴向拉力,长时间承受轴向拉力的通信电缆会产生不可复原的形变,降低了通信电缆的使用寿命,存在待改进之处。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屏蔽绝缘通信电缆,通过在屏蔽层与内护套之间设置钢带铠装以及在外护套内填充多根钢丝,有助于提升通信电缆承受轴向拉力的能力,提升通信电缆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屏蔽绝缘通信电缆,包括导体以及依次设置在导体外的绝缘层、包带、屏蔽层、内护套和外护套,所述屏蔽层与所述内护套之间设置有钢带铠装,所述外护套内填充有钢丝,所述钢丝设置为多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运用中,工作人员在屏蔽层与内护套之间设置钢带铠装,并用填充有钢丝的外护套包裹内护套,有助于提升通信电缆承受轴向拉力的能力,提升通信电缆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钢带铠装为多根钢片编织而成,所述内护套靠近钢带铠装的一侧面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嵌设在钢带铠装编织形成的间隙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内护套的凸起嵌设钢带铠装编织形成的间隙内,有助于防止钢带铠装与内护套之间的相对滑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绝缘层设置为聚氯乙烯绝缘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聚氯乙烯绝缘层对导体进行保护,有助于提升导体的绝缘性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屏蔽层设置为铜带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铜带层对导体进行屏蔽,一方面有助于提升屏蔽效果,另一方面有助于进一步的提升通信电缆抗轴向拉力的能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铜带层表面设置有多个尖端凸刺,所述尖端凸刺穿过钢带铠装向内护套延伸。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铜带层表面的尖端凸刺穿过钢带铠装并向内护套延伸,有助于避免铜带层、钢带铠装以及内护套三者之间的相对滑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绝缘层内还设置有用于降低导体温度的冷凝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冷凝棒对导体进行冷凝作用,有助于降低导体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护套设置为耐高温护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外护套设置为耐高温护套,有助于提升屏蔽绝缘通信电缆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护套厚度与所述内护套厚度比为4:1至2: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助于增强内护套与外护套对屏蔽绝缘通信电缆的保护作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通过在内护套与外护套之间设置钢带铠装以及在外呼内填充多根钢丝,有助于提升通信电缆承受轴向拉力的能力,提升通信电缆的使用寿命;

(2)通过凸起与尖端凸刺的设置,有助于进一步防止铜带层、钢带铠装以及外护套之间的相对滑动;

(3)通过冷凝棒与耐高温护套的设置,有助于提升屏蔽绝缘通信电缆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主要体现屏蔽绝缘通信电缆整体结构的剖视图;

图2为实施例二主要体现屏蔽绝缘通信电缆整体结构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1、导体;2、绝缘层;21、聚氯乙烯绝缘层;22、冷凝棒;3、包带;4、屏蔽层;41、铜带层;42、尖端凸刺;5、钢带铠装;6、内护套;61、凸起;7、外护套;71、耐高温护套;72、钢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仅限于此。

实施例一:

参见图1,一种屏蔽绝缘通信电缆,包括导体1以及依次设置在导体1外的绝缘层2、包带3、屏蔽层4、内护套6和外护套7,优选的,导体1设置有三根,屏蔽层4与内护套6之间设置有钢带铠装5,外护套7内填充有钢丝72,钢丝72设置为多根,优选的,钢丝72设置有30根。

钢带铠装5为多根钢片编织而成,内护套6靠近钢带铠装5的一侧面设置有凸起61,凸起61嵌设在钢带铠装5编织形成的间隙之间。绝缘层2设置为聚氯乙烯绝缘层21,屏蔽层4设置为铜带层41,外护套7设置为耐高温护套71,外护套7厚度与内护套6厚度比为4:1至2:1,优选的,外护套7厚度与内护套6厚度比为3:1。

上述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运用中,工作人员将三根包裹有聚氯乙烯绝缘层21的导体1用包带3包裹,然后铜带层41包裹包带3,随后用钢片编织成的钢带铠装5包裹铜带层41,之后用内护套6包裹钢带铠装5,内护套6上的凸起61嵌入钢带铠装5,最后用内部填充有钢丝72的耐高温护套71包裹内护套6。

实施例二:

参见图2,一种屏蔽绝缘通信电缆,其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铜带层41表面设置为多个尖端凸刺42,优选的,尖端凸刺42设置有20个,尖端凸刺42与铜带层41一体成型,尖端凸刺42穿过钢带铠装5并向内护套6延伸,绝缘层2内还设置有冷凝棒22,冷凝棒22位于三根导体1与包带3形成的间隙之间。

上述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运用中,铜带层41的尖端凸刺42穿过内护套6并刺入内护套6,冷凝棒22内流动有冷凝液,当工作人员剪裁屏蔽绝缘通信电缆时,工作人员仅需用火烧冷凝棒22剪裁端,冷凝棒22就会凝固,进而保证了剪裁下来的那一段屏蔽绝缘通信电缆还能实现冷却导管的作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屏蔽绝缘通信电缆,包括导体(1)以及依次设置在导体(1)外的绝缘层(2)、包带(3)、屏蔽层(4)、内护套(6)和外护套(7),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层(4)与所述内护套(6)之间设置有钢带铠装(5),所述外护套(7)内填充有钢丝(72),所述钢丝(72)设置为多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屏蔽绝缘通信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带铠装(5)为多根钢片编织而成,所述内护套(6)靠近钢带铠装(5)的一侧面设置有凸起(61),所述凸起(61)嵌设在钢带铠装(5)编织形成的间隙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屏蔽绝缘通信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2)设置为聚氯乙烯绝缘层(2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屏蔽绝缘通信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层(4)设置为铜带层(4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屏蔽绝缘通信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铜带层(41)表面设置有多个尖端凸刺(42),所述尖端凸刺(42)穿过钢带铠装(5)向内护套(6)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屏蔽绝缘通信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2)内还设置有用于降低导体(1)温度的冷凝棒(2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屏蔽绝缘通信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护套(7)设置为耐高温护套(7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屏蔽绝缘通信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护套(7)厚度与所述内护套(6)厚度比为4:1至2:1。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屏蔽绝缘通信电缆,涉及电缆技术领域,其包括导体以及依次设置在导体外的绝缘层、包带、屏蔽层、内护套和外护套,所述屏蔽层与所述内护套之间设置有钢带铠装,所述外护套内填充有钢丝,所述钢丝设置为多根。本实用新型有助于提升通信电缆承受轴向拉力的能力,提升通信电缆的使用寿命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虞启乐;南周燕;王婧;陈学法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浦大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6.23
技术公布日:2020.12.0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