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镀锡铜包钢线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41988发布日期:2021-01-15 11:48阅读:95来源:国知局
一种镀锡铜包钢线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镀锡铜包钢线材。



背景技术:

铜包钢线材的表层为铜,具有较好的导电性能,而内层为优质碳素钢,集肤效应原理导电,导磁特性优异,电阻远低于钢材、镀锌钢材等常规材料;因而由于其具有良好的信号传输性能和卓越的机械性能被广泛的应用于数据传输等领域。

但目前的铜包钢线材强度相对较弱,容易断裂,导致线材容易损坏而影响正常传输;对此,目前市面上为解决容易断裂的问题一般采用多层包覆结构,如设置绝缘层、合金层、金属层、纤维层、抗氧化层、复合材料层等,但过度包覆却影响线材的柔性,不利于加工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镀锡铜包钢线材,该镀锡铜包钢线材结构新颖,线材强度较高,不易断裂,保持较佳的线材柔性,实用性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镀锡铜包钢线材,该镀锡铜包钢线材包括芯层、铜包钢层和镀锡层,所述芯层包括第一低碳钢芯材和多个围设于所述第一低碳钢芯材外周的第一铜包钢线单元,每个所述第一铜包钢线单元均包括第二低碳钢芯材和包覆于所述第二低碳钢芯材外周的第一铜包覆层;所述铜包钢层包括多个均匀围设于所述芯层外周的第二铜包钢线单元,每个所述第二铜包钢线单元均包括第二铜包覆层和设置于所述第二铜包覆层内部的三根钢芯,三根所述钢芯呈三角形组合叠放;所述镀锡层包覆于铜包钢层的外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芯层还包括第三铜包覆层,所述第三铜包覆层围设于多个第一铜包钢线单元的外周,第三铜包覆层的内壁与第一铜包钢线单元的外周之间形成第一间隙,所述第一间隙填充有碳纤维颗粒。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铜包覆层的外壁、第二铜包钢线单元的外周、镀锡层的内壁之间形成第二间隙,所述第二间隙填充有碳纤维颗粒。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铜包钢线单元中,三根所述钢芯的外周与第二铜包覆层的内壁之间形成第三间隙,所述第三间隙填充有碳纤维颗粒。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铜包钢线单元中,三根所述钢芯中的两根钢芯靠近所述芯层设置,一根钢芯靠近所述镀锡层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铜包覆层的厚度为2-5μm。

进一步地,所述镀锡层的厚度为6-15μm。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铜包钢线单元的横截面成圆形,直径为8-12μm。

进一步地,该镀锡铜包钢线材还包括抗氧化层,所述抗氧化层设置于铜包钢层与镀锡层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镀锡铜包钢线材结构新颖,简单合理,通过三根钢芯组合形成三角形稳定结构的第二铜包钢线单元,并围设于芯层的外围,一方面提高了第二铜包钢线单元自身的稳定强度,不易变形、断裂,另一方面提高了芯层的强度,使制得的线材产品强度较高,不易断裂,与现有多层包覆结构相比,减少了包覆结构层,保持较佳的线材柔性,实用性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截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二铜包钢线单元的截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1—芯层、11—第一低碳钢芯材、12—第一铜包钢线单元、121—第二低碳钢芯材、122—第一铜包覆层、13—第三铜包覆层、14—第一间隙、2—铜包钢层、21—第二铜包钢线单元、211—第二铜包覆层、212—钢芯、213—第三间隙、22—第二间隙、3—镀锡层、4—抗氧化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1至附图2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见图1至图2,一种镀锡铜包钢线材,该镀锡铜包钢线材包括芯层1、铜包钢层2和镀锡层3,所述芯层1包括第一低碳钢芯材11和多个围设于所述第一低碳钢芯材11外周的第一铜包钢线单元12,每个所述第一铜包钢线单元12均包括第二低碳钢芯材121和包覆于所述第二低碳钢芯材121外周的第一铜包覆层122;所述铜包钢层2包括多个均匀围设于所述芯层1外周的第二铜包钢线单元21,每个所述第二铜包钢线单元21均包括第二铜包覆层211和设置于所述第二铜包覆层211内部的三根钢芯212,三根所述钢芯212呈三角形组合叠放;所述镀锡层3包覆于铜包钢层2的外表面。

本实施例的镀锡铜包钢线材结构新颖,简单合理,通过三根钢芯212组合形成三角形稳定结构的第二铜包钢线单元21,并围设于芯层1的外围,一方面提高了第二铜包钢线单元21自身的稳定强度,不易变形、断裂,另一方面提高了芯层1的强度,使制得的线材产品强度较高,不易断裂;其中,芯层1亦由多个第一铜包钢线单元12围设于第一低碳钢芯材11的外围,使得芯层1具有较佳的强度,不易变形、断裂,围设于芯层1外围的多个第二铜包钢线单元21则进一步提高芯层1的强度,进而提高线材的整体强度。而最外围设置镀锡层3,能对芯层1、铜包钢层2进行保护,不易氧化,提高线材的抗氧化性,避免第二铜包覆层211容易氧化变色、氧化影响传输效率等,有效阻隔线材与空气直接接触,减慢其氧化速度,延长线材使用寿命;另外,多个第一铜包钢线单元12均各自具有第一铜包覆层122,多个第二铜包钢线单元21均各自具有第二铜包覆层211,使得多个第一铜包钢线单元12和多个第二铜包钢线单元21均具有较佳的导电率和传输效率,保证了线材产品整体的导电率和传输效率。

本实施例与现有多层包覆结构相比,减少了包覆结构层,保持较佳的线材柔性,通过特殊的铜包钢层2结构提高了线材的强度,不易折断,实用性高。

本实施例中,所述芯层1还包括第三铜包覆层13,所述第三铜包覆层13围设于多个第一铜包钢线单元12的外周,第三铜包覆层13的内壁与第一铜包钢线单元12的外周之间形成第一间隙14,所述第一间隙14填充有碳纤维颗粒。

本实施例在第一间隙14内填充碳纤维颗粒,一方面填充后使制得的芯层1呈圆柱状结构,抗压强度高,不易变形,且传输效率高,易于后加工;另一方面碳纤维材料质量轻、导电好,且柔软、抗张强度高,能有效提高镀锡铜包钢线材的强度,不易折断,并保持柔性,实用性高。此外,第三铜包覆层13提高了线材的铜层,使制得的线材产品整体具有较佳的导电率和传输效率。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铜包覆层13的外壁、第二铜包钢线单元21的外周、镀锡层3的内壁之间形成第二间隙22,所述第二间隙22填充有碳纤维颗粒。

本实施例在第二间隙22中填充碳纤维颗粒,一方面使制得的整体镀锡铜包钢线材呈圆柱状结构,抗压强度高,不易变形,且传输效率高,易于后加工;另一方面碳纤维材料质量轻、导电好,且柔软、抗张强度高,能有效提高镀锡铜包钢线材的强度,不易折断,并保持柔性,实用性高。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铜包钢线单元21中,三根所述钢芯212的外周与第二铜包覆层211的内壁之间形成第三间隙213,所述第三间隙213填充有碳纤维颗粒。

本实施例的第二铜包钢线单元21中,通过在第三间隙213内填充碳纤维颗粒,一方面填充后使制得的第二铜包钢线单元21呈圆柱状结构,抗压性能佳,不易变形,传输效果佳,且易于后加工,另一方面碳纤维材料质量轻、导电好,降低纯钢根内芯的铜包钢结构的重量,且柔软、抗张强度高,能有效提高第二铜包钢线单元21的强度,不易折断,并保持柔性,实用性高。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铜包钢线单元21中,三根所述钢芯212中的两根钢芯212靠近所述芯层1设置,一根钢芯212靠近所述镀锡层3设置。本实施例三根钢芯212组合呈三角形结构,三角形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不易变形,能使制得的第二铜包钢线单元21结构稳定,不易受外力而断裂;而进一步地,三根钢芯212的三角形结构中,其中底部的两根钢芯212靠近芯层1设置,形成每个第二铜包钢线单元21的其中两根钢芯212围设在芯层1的外围,而剩余的一根钢芯212靠近镀锡层3设置,整体形成多个三角形稳定结构围设在芯层1的外围,对芯层1起到包围保护作用,提高芯层1的强度,不易折断,强度高。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铜包覆层211的厚度为2-5μm;能对三根钢芯212起到稳定的包覆作用,使制得的第二铜包钢线单元21具有较佳的强度,并保持较佳的导电率和传输效率。更为优选的,所述第二铜包覆层211的厚度为2μm、3μm、4μm或5μm。

本实施例中,所述镀锡层3的厚度为6-15μm;能对第二铜包钢线单元21及芯层1起到包覆保护作用,提高对线材产品的抗氧化作用,避免第二铜包覆层211氧化变色或氧化导致铜的传输效率降低,实用性高。更为优选的,所述镀锡层3的厚度为6μm、8μm、10μm、12μm、14μm或15μm。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铜包钢线单元21的横截面成圆形,直径为8-12μm;通过严格控制第二铜包钢线单元21的直径,使得在芯层1的外周形成一定厚度的铜包钢层2,结合第二铜包钢线单元21中采用三根钢芯212的稳定结构,有效提高对芯层1的保护,并提高第二铜包钢线单元21自身的强度,整体提高了线材产品的强度,并保持柔性,加工性能高。更为优选的,所述第二铜包钢线单元21的直径为8μm、9μm、10μm、11μm或12μm。

本实施例中,该镀锡铜包钢线材还包括抗氧化层4,所述抗氧化层4设置于铜包钢层2与镀锡层3之间;通过设置的抗氧化层4能对多个第二铜包钢线单元21起到包覆保护的作用,且提高抗氧化性,避免第二铜包覆层211氧化变色或氧化导致铜的传输效率降低,实用性高;其中优选的,所述抗氧化层4为耐高温防氧化涂料,具有优异的高温强度、抗氧化和抗热腐蚀性能,良好的疲劳性能、断裂韧性等综合性,有效阻隔线材与空气直接接触,减慢其氧化速度,延长线材使用寿命,实用性高。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现方案,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其它方式实现,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