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模拟信号触发的磁保持继电器控制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16634发布日期:2021-02-20 19:46阅读:305来源:国知局
基于模拟信号触发的磁保持继电器控制电路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模拟电路触发的磁保持继电器控制电路,属于仪表控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磁保持继电器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继电器,也是一种自动开关。和其他电磁继电器一样,对电路起着自动接通和切断作用。所不同的是,磁保持继电器的常闭或常开状态完全是依赖永久磁钢的作用,其开关状态的转换是靠一定宽度的脉冲电信号触发而完成的。由于其上述的特性,磁保持继电器大量应用在各种仪表中,由于其不需要一直给线圈通电,可以实现很低的功耗,因此,在物联网领域应用的非常广泛,对于降低设备的整体功耗非常有帮助。
[0003]
但是,磁保持继电器,需要的控制方式和传统的继电器有差别,通常会有专门的控制芯片去发出对应的控制指令完成控制,导致成本较高,而且,电路的复杂程度也有所提高,稳定可靠性降低,不便于其的广泛推广。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的磁保持继电器,专门的控制芯片去发出对应的控制指令完成控制,成本较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基于模拟信号触发的磁保持继电器控制电路,纯模拟信号触发控制,可靠性高,电路简单,容易实现,便于磁保持继电器在仪器仪表中的广泛应用,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0005]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6]
一种基于模拟信号触发的磁保持继电器控制电路,包括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第三三极管q3、第四三极管q4和磁保持继电器k1,
[0007]
所述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共同通过电阻r1与电源vcc端子相连接,
[0008]
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通过电阻r2与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相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通过电阻r3与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第四三极管q4的集电极相连接,
[0009]
所述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通过电阻r4与第一电平信号端子relay_off相连接;所述第四三极管q4的基极通过电阻r5与第二电平信号端子relay_on相连接,
[0010]
所述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还通过电阻r6与第三三极管q3的发射极相连接,且与地相连接;所述第四三极管q4的基极还通过电阻r7与第四三极管q4的发射极相连接,且与地相连接;
[0011]
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与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的连接处与磁保持继电器k1线圈的一端子ck_a相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与第四三极管q4的集电极的连接处与磁保持继电器k1线圈的另一端子ck_b相连接,所述磁保持继电器k1线圈的一端子ck_a与另
一端子ck_b之间设置有续流二极管d1。
[0012]
前述的基于模拟信号触发的磁保持继电器控制电路,所述第一电平信号端子relay_off、第二电平信号端子relay_on可通过开关按键实现。
[0013]
前述的基于模拟信号触发的磁保持继电器控制电路,所述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为pnp型三极管,且型号为bc807。
[0014]
前述的基于模拟信号触发的磁保持继电器控制电路,所述第三三极管q3、第四三极管q4为npn型三极管,且型号为bc817。
[0015]
前述的基于模拟信号触发的磁保持继电器控制电路,所述电源vcc端子提供电压为+12v。
[0016]
前述的基于模拟信号触发的磁保持继电器控制电路,所述续流二极管d1的型号为smbj24ca。
[0017]
前述的基于模拟信号触发的磁保持继电器控制电路,所述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还共同与极性电容c1的正极相连接,所述极性电容c1的负极与地相连接。
[0018]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基于模拟信号触发的磁保持继电器控制电路,纯模拟信号触发控制,可靠性高,只使用了几个三极管、电阻和电容等电子元器件,整体成本不到0.5元,实现了磁保持继电器的控制,稳定可靠,性价比非常高,电路简单,容易实现,便于磁保持继电器在仪器仪表中的广泛应用,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0019]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基于模拟信号触发的磁保持继电器控制电路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2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基于模拟信号触发的磁保持继电器控制电路,包括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第三三极管q3、第四三极管q4和磁保持继电器k1,
[0022]
所述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共同通过电阻r1与电源vcc端子相连接,
[0023]
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通过电阻r2与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相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通过电阻r3与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第四三极管q4的集电极相连接,
[0024]
所述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通过电阻r4与第一电平信号端子relay_off相连接;所述第四三极管q4的基极通过电阻r5与第二电平信号端子relay_on相连接,
[0025]
所述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还通过电阻r6与第三三极管q3的发射极相连接,且与地相连接;所述第四三极管q4的基极还通过电阻r7与第四三极管q4的发射极相连接,且与地相连接;
[0026]
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与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的连接处与磁保持继电器k1线圈的一端子ck_a相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与第四三极管q4的集电极的连接处与磁保持继电器k1线圈的另一端子ck_b相连接,所述磁保持继电器k1线圈的一端子ck_a与另
一端子ck_b之间设置有续流二极管d1。
[0027]
所述第一电平信号端子relay_off、第二电平信号端子relay_on可通过开关按键实现,以便实现手动信号触发模拟信号。
[0028]
所述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为pnp型三极管,且型号为bc807;所述第三三极管q3、第四三极管q4为npn型三极管,且型号为bc817,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第三三极管q3、第四三极管q4成本低廉,通过你导通或者截止,实现控制磁保持继电器k1线圈得电或者市电的作用,成本低,可靠性高,磁保持继电器k1的线圈4(第一电平信号端子relay_off)、5(第二电平信号端子relay_on)引脚,如果加正电压,磁保持继电器k1的1,2脚导通;如果加负电压,磁保持继电器k1的1,2脚断开。
[0029]
所述电源vcc端子提供电压为+12v,用于给整个基于模拟信号触发的磁保持继电器控制电路供电。
[0030]
所述续流二极管d1的型号为smbj24ca,在磁保持继电器k1的线圈断开时,为其提供续流通道。
[0031]
所述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还共同与极性电容c1的正极相连接,所述极性电容c1的负极与地相连接,其中,极性电容c1为储能电容,为磁保持继电器k1继电器闭合提供短时的能量储备。
[0032]
本实用新型的基于模拟信号触发的磁保持继电器控制电路,具体电阻电容的选型如图1所示,经过实验验证,可实现磁保持继电器的控制,稳定可靠,具体工作过程如下:当第一电平信号端子relay_off保持低电平,第二电平信号端子relay_on置为高电平以后,第三三极管q3截止,第四三极管q4导通,端子ck_b输出低电平,从而第一三极管q1截止,第二三极管q2导通,ck_a输出高电平,这样就在磁保持继电器k1的线圈上施加了正向电压,其的1,2脚就导通;
[0033]
当第二电平信号端子relay_on保持低电平,第一电平信号端子relay_off置为高电平以后,第四三极管q4截止,第三三极管q3导通,ck_a输出低电平,从而第二三极管q2截止,第一三极管q1导通,ck_b输出高电平,这样就在就在磁保持继电器k1的线圈上施加了反向电压,其的1,2脚就断开。
[0034]
其中,极性电容c1为储能电容,为磁保持继电器k1继电器闭合提供短时的能量储备,当磁保持继电器k1动作时,这个储能电容就会触发,向磁保持继电器k1的线圈提供短时的能量。当磁保持继电器k1不动作时,极性电容c1会充电,为下次的磁保持继电器k1动作储备能量。
[0035]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基于模拟信号触发的磁保持继电器控制电路,纯模拟信号触发控制,可靠性高,只使用了几个三极管、电阻和电容等电子元器件,整体成本不到0.5元,实现了磁保持继电器的控制,稳定可靠,性价比非常高,电路简单,容易实现,便于磁保持继电器在仪器仪表中的广泛应用,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0036]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