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省高频变压器窗口空间的排线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662256发布日期:2021-04-14 00:15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一种节省高频变压器窗口空间的排线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节省高频变压器窗口空间的排线结构。


背景技术:

2.开关电源在电源行业已经成为绝对的主流,其配件高频电子变压器也随之拥有了广阔的市场需求;生产高频电子变压器人工成本越来越高,满足生产自动化的设计方案越来越普及,这就要求初级绕组取消如图1所示的套管5,且次级绕组单根线径尽量小于0.7mm,即次级工作电流大于2a时最好能使用多根线并绕;而在初级绕组不穿套管的情况下,为了满足次级绝缘线不能直接与初级绕组碰触的安规要求,目前市面上大多采用图2所示的外包膜80的三层绝缘线81,其中心是铜线811;但是这种外包膜的三层绝缘线有个明显的缺陷,就是完成外包膜成品线8外径比常规三层绝缘线81有明显增大,占用图1所示的变压器绕线空间2过多,特别是工作电流越大时,绝缘线股数越多,占用的绕线空间更加明显,对变压器体积乃至对整个电源的尺寸都会造成极大的挑战。
3.因此,现实呼唤一种既满足自动化生产又满足安规要求的又节省高频变压器窗口空间的排线,经查询,未发现相关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外包膜的成品线外径比常规三层绝缘线有明显增大,占用变压器绕线空间过多,特别是工作电流越大时,绝缘线数量越多,占用的绕线空间更多的问题,提出一种既能解决初级次级绝缘良好,又能节省高频变压器窗口空间的排线结构,既满足自动化生产又满足安规要求,节省出来的高频变压器窗口空间,可以设计多绕制若干圈次级绕组,为高频变压器的设计拓展了空间。
5.为达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6.实施一种节省高频变压器窗口空间的排线结构,所述结构包括:
7.实施方式一,将高频变压器次级线圈的第一绝缘导线、第二绝缘导线、第三绝缘导线平行并排排列,组成导线排,然后在所述导线排外面包裹绝缘带,构成三线绝缘导线排,所述三线绝缘导线排在高频变压器窗口中绕制成次级线圈。
8.实施方式二,将高频变压器次级线圈的第一绝缘导线、第二绝缘导线、第三绝缘导线、第四绝缘导线平行并排排列,组成导线排,然后在所述导线排外面包裹绝缘带,构成四线绝缘导线排,所述四线绝缘导线排在高频变压器窗口中绕制成次级线圈。
9.实施方式三,将高频变压器次级线圈的第一绝缘导线、第二绝缘导线、第三绝缘导线、第四绝缘导线、第五绝缘导线平行并排排列,组成导线排,然后在所述导线排外面包裹绝缘带,构成五线绝缘导线排,所述五线绝缘导线排在高频变压器窗口中绕制成次级线圈。
10.以上各个实施方式中,绝缘带缠绕在导线排上的压边宽度大于或等于2毫米。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节省高频变压器窗口空间的排线结构,
较目前市面上的包膜三层绝缘线在变压器绕线空间占用上有了极大的改善,从而改善变压器乃至整个电源的尺寸,提高了电源单位体积的概率容量。
附图说明
12.图1是现有技术高频变压器1的绕线空间2中初次级绕组4的示意图,其中初级引线需要套入套管5,以便承受4200v电压的测试,初级端子6、次级排线3及次级端子7结构示意图;
13.图2是现有技术高频变压器次级外包膜成品线8的示意图,图中使用5根外包膜成品线8,每根外包膜厚0.15毫米,5根外包膜成品线8总的外包膜厚度0.75毫米;
14.图3是本实用新型节省高频变压器窗口空间的排线结构的三根绝缘导线实施例结构的正视示意图;
15.图4是本实用新型节省高频变压器窗口空间的排线结构的三根绝缘导线实施例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16.图5是本实用新型节省高频变压器窗口空间的排线结构的五根绝缘导线实施例结构的正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最佳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18.如图3~图5所示,实施节省高频变压器窗口空间的排线结构,包括实施例一~实施例三:
19.实施例一:
20.将高频变压器次级线圈的第一绝缘导线31、第二绝缘导线32、第三绝缘导线33平行并排排列,组成导线排,然后在所述导线排外面包裹绝缘带,构成三线绝缘导线排,所述三线绝缘导线排在高频变压器窗口中绕制成次级线圈。
21.实施例二:
22.将高频变压器次级线圈的第一绝缘导线31、第二绝缘导线32、第三绝缘导线33、第四绝缘导线34平行并排排列,组成导线排,然后在所述导线排外面包裹绝缘带,构成四线绝缘导线排,所述四线绝缘导线排在高频变压器窗口中绕制成次级线圈。
23.实施例三:
24.将高频变压器次级线圈的第一绝缘导线31、第二绝缘导线32、第三绝缘导线33、第四绝缘导线34、第五绝缘导线35平行并排排列,组成导线排,然后在所述导线排外面包裹绝缘带,构成五线绝缘导线排,所述五线绝缘导线排在高频变压器窗口中绕制成次级线圈。
25.以上各个实施例中绝缘带30缠绕在导线排上的压边宽度大于或等于2毫米。
26.本实用新型的改进之处并不仅仅限于实施例一~实施例三,也适合二根线和六根线以上。
27.本实用新型效果主要体现在:
28.本发明的空间改善主要来自于三层绝缘线外包膜的节省,以“n”表示本发明中绝缘线的根数,外包膜横向占用空间仅为目前市面上包膜三层绝缘线的n分之一,以目前市面上外包膜三层绝缘线五根并绕为例,本实用新型是将五根三层绝缘线先五堆积交叉的平行
排列在一起后再外包膜,较之节省80%的外包膜横向占用空间。
29.外包膜可以采用聚酯胶带、聚酰亚胺胶带。
30.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和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