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气柜用下隔离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18818发布日期:2021-02-20 19:58阅读:81来源:国知局
一种充气柜用下隔离开关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行业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充气柜用下隔离开关。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充气柜所用下隔离开关主要包括金属框架和三相动刀头,其中,其中,三相动刀头转动连接于金属框架,三相动刀头具有合闸位置、分闸位置和接地位置,三相动刀头用于和外部三相静刀头配合使用,三相动刀头在金属框架中的设置结构为:金属框架具有金属横梁,在金属横梁上固定绝缘横梁,动刀头的导电件再固定于绝缘横梁上,为了保证导电件与金属框架之间满足足够的绝缘距离,因此,现有的下隔离开关的三相之间的相间距较大,可达到150mm,导致下隔离开关体积较大。
[0003]
综上所述,如何在满足电安全性能的同时,减小下隔离开关的体积,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气柜用下隔离开关,以在满足电安全性能的同时,减小下隔离开关的体积。
[0005]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06]
一种充气柜用下隔离开关,包括:
[0007]
固定架;
[0008]
横梁,所述横梁具有导电部和绝缘部,所述绝缘部浇注包裹于所述导电部的外部,所述导电部的三相连接部位露出所述绝缘部,所述横梁通过绝缘部固定于所述固定架;
[0009]
三相动刀头,转动连接于所述三相连接部位。
[0010]
优选地,在上述的充气柜用下隔离开关中,所述三相动刀头的相间距为105mm~115mm。
[0011]
优选地,在上述的充气柜用下隔离开关中,所述固定架包括平行布置的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所述横梁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固定。
[0012]
优选地,在上述的充气柜用下隔离开关中,所述下隔离开关的接地横梁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所述接地横梁设置有接地排,所述接地排设置有接地触头;
[0013]
当所述三相动刀头转动至与所述接地触头连接时,所述三相动刀头处于接地位置;
[0014]
当所述三相动刀头转动至与外部三相静刀头连接时,所述三相动刀头处于合闸位置;
[0015]
当所述三相动刀头转动至所述接地触头和所述外部三相静刀头之间的位置时,所述三相动刀头处于分闸位置。
[0016]
优选地,在上述的充气柜用下隔离开关中,所述三相动刀头通过驱动组件驱动转
动,所述驱动组件包括:
[0017]
绝缘驱动轴,所述绝缘驱动轴的两端均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架,所述绝缘驱动轴用于与外部动力部件连接;
[0018]
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周向限位固定于所述绝缘驱动轴;
[0019]
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
[0020]
绝缘套,套装固定于所述三相动刀头,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绝缘套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所述第二连杆和所述三相动刀头形成四连杆结构。
[0021]
优选地,在上述的充气柜用下隔离开关中,所述第一连杆、所述第二连杆和所述绝缘套的数量均为三个,所述三相动刀头的每相动刀头均对应一个所述绝缘套、一个所述第一连杆和一个所述第二连杆。
[0022]
优选地,在上述的充气柜用下隔离开关中,所述绝缘驱动轴的横截面为多边形,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绝缘驱动轴匹配的多边形孔。
[0023]
优选地,在上述的充气柜用下隔离开关中,所述第二连杆由两个平行间隔的弧形板组成,两个所述弧形板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杆的两侧,所述第一连杆能够在两个所述弧形板之间的空间内活动,且两个所述弧形板分别设置于所述绝缘套的两侧。
[0024]
优选地,在上述的充气柜用下隔离开关中,所述绝缘部的外部间隔设置有多个凸起的栅片。
[002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26]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充气柜用下隔离开关包括固定架、横梁和三相动刀头;其中,横梁固定于固定架,横梁具有导电部和绝缘部,绝缘部浇注包裹于导电部的外部,导电部的三相连接部位露出绝缘部;三相动刀头转动连接于三相连接部位。
[0027]
与现有技术中的在金属框架上先固定金属横梁,在金属横梁上固定绝缘横梁,再将三相的导电部件设置于绝缘横梁上的结构相比,本申请中的横梁的导电部被浇注的绝缘部包裹于其中,即导电部位于绝缘部的内部,直接将绝缘部固定于固定架上。从而取消了金属横梁结构,消除了导电件与金属横梁的绝缘问题,因此,在满足电安全性能的同时,相间距可以减小,从而可以减小下隔离开关的体积。
附图说明
[0028]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9]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气柜用下隔离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0030]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气柜用下隔离开关的拆除第一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1]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充气柜用下隔离开关处于分闸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2]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充气柜用下隔离开关处于接地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3]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充气柜用下隔离开关处于合闸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4]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充气柜用下隔离开关的驱动组件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35]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充气柜用下隔离开关的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6]
其中,1为第一固定板、2为驱动组件、21为绝缘驱动轴、22为第一连杆、221为多边形孔、23为第二连杆、24为绝缘套、3为横梁、31为三相连接部位、4为三相动刀头、5为接地排、6为接地触头、7为接地横梁、8为第二固定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37]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了一种充气柜用下隔离开关,以在满足电安全性能的同时,减小下隔离开关的体积。
[0038]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39]
请参考图1-图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气柜用下隔离开关,其包括固定架、横梁3和三相动刀头4;其中,横梁3固定于固定架,横梁3具有导电部和绝缘部,绝缘部浇注包裹于导电部的外部,即绝缘部整体浇注成型为横梁结构,并将导电部固定于绝缘部内,且导电部的三相连接部位31露出绝缘部,横梁3通过绝缘部与固定架固定连接;三相动刀头4转动连接于三相连接部位31。
[0040]
与现有技术中的通过金属横梁固定于金属框架,在金属横梁上固定绝缘横梁,再将三相的导电部件设置于绝缘横梁上的结构相比,本申请中的横梁3的导电部被浇注的绝缘部包裹于其中,即导电部位于绝缘部的内部,通过绝缘部直接与固定架固定。从而取消了金属横梁结构,消除了导电件与金属横梁的绝缘问题,因此,本申请中的导电部件因为没有金属横梁的存在,使得导电部件与固定架之间,以及导电部件的三相连接部位31之间的绝缘距离增大,在满足电安全性能的同时,相间距可以减小,从而可以减小下隔离开关的体积。此外,横梁3一体浇注成型,使得横梁3一致性好,安装便捷,不仅提高生产效率,还降低了生产成本。
[0041]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三相动刀头4的相间距为105mm~115mm,具体可以为110mm,相比于现有的150mm的相间距,本申请中的相间距减小,从而能够减小下隔离开关的横梁3的长度方向的尺寸,可以至少减小80mm,从而减小了下隔离开关的体积。
[0042]
在本实施例中,固定架包括平行布置的第一固定板1和第二固定板8,横梁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固定板1和第二固定板8固定。第一固定板1和第二固定板8为金属板,形状可以为三角形板,当然,三角形板的三个角位置不一定为尖角,可以为圆边或矩形边等。横梁3的两端与第一固定板1和第二固定板8可通过螺栓固定。该固定架的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0043]
进一步地,下隔离开关的接地横梁7的两端分别固定于第一固定板1和第二固定板8,接地横梁7设置有接地排5,接地排5设置有接地触头6;具体地,接地排5上设有通孔,接地横梁7上设有螺纹孔,接地触头6上设有通孔,使用螺栓依次穿过接地触头6的通孔、接地排5
的通孔,最后螺纹固定于接地横梁7的螺纹孔中,实现接地触头6、接地排5和接地横梁7的固定,使用较少的零件完成了组装。
[0044]
如图4所示,当三相动刀头4转动至与接地触头6连接时,三相动刀头4处于接地位置;
[0045]
如图5所示,当三相动刀头4转动至与外部三相静刀头连接时,三相动刀头4处于合闸位置;
[0046]
如图6所示,当三相动刀头4转动至接地触头6和外部三相静刀头之间的位置时,三相动刀头4处于分闸位置,三相动刀头4与接地触头6和外部三相静刀头均不连接。
[0047]
如图6和图7所示,三相动刀头4通过驱动组件2驱动转动,驱动组件2包括绝缘驱动轴21、第一连接杆22、第二连接杆23和绝缘套24;其中,绝缘驱动轴21的两端均转动连接于固定架,具体地,绝缘驱动轴21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第一固定板1和第二固定板8,绝缘驱动轴21用于与外部动力部件连接,绝缘驱动轴21能够旋转;第一连杆22的一端周向限位固定于绝缘驱动轴21,即第一连杆22与绝缘驱动轴21之间相对周向静止,绝缘驱动轴21带动第一连杆22绕绝缘驱动轴21的轴线转动;第二连杆23一端与第一连杆22的另一端转动连接;绝缘套24套装固定于三相动刀头4,第二连杆23的另一端与绝缘套24转动连接,第一连杆22、第二连杆23和三相动刀头4形成四连杆结构。
[0048]
驱动组件2工作时,如图4所示,此时,三相动刀头4处于水平位置,即接地位置,之后,绝缘驱动轴21驱动第一连杆22逆时针转动一定角度,第一连杆22带动第二连杆23运动,第二连杆23带动固定于三相动刀头4上的绝缘套24运动,进而带动三相动刀头4逆时针转动,至如图3所示的分闸位置,之后,绝缘驱动轴21继续逆时针转动一定角度,第一连杆22继续带动第二连杆23运动,第二连杆23带动绝缘套24运行,进而带动三相动刀头4继续逆时针转动,至如图5所示的合闸位置。当由合闸位置移动至分闸位置和接地位置时,则绝缘驱动轴21反向转动。
[0049]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地,第一连杆22、第二连杆23和绝缘套24的数量均为三个,三相动刀头4的每相动刀头均对应一个绝缘套24、一个第一连杆22和一个第二连杆23。绝缘驱动轴21上同时连接有三个第一连杆22,绝缘驱动轴21带动三个第一连杆22同步转动,进而带动三相动刀头4同步转动。通过三个第一连杆22、三个第二连杆23和三个绝缘套24实现了对三相动刀头4的稳定驱动。
[0050]
当然,绝缘套24的数量还可以为一个或两个,如果是一个,则三个动刀头均固定于一个绝缘套24上,第一连杆22和第二连杆23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两个或三个,只要能够将绝缘驱动轴21的动力传递给绝缘套24即可,当带动该绝缘套24运动时,同步带动三相动刀头4移动;如果绝缘套24为两个,则一个动刀头固定于一个绝缘套24上,另外两个动刀头固定于另一个绝缘套24上,相应地,每个绝缘套24至少通过一个第一连杆22和第二连杆23与绝缘驱动轴21传动连接。
[0051]
进一步地,第二连杆23由两个平行间隔的弧形板组成,两个弧形板分别设置于第一连杆22的两侧,两个弧形板分别设置于绝缘套24的两侧,两个弧形板之间的空间允许绝缘套24和第一连杆22自由转动。当然,第二连杆23还可以为单个弧形板,只要能够起到转动连接作用即可。
[0052]
在本实施例中,绝缘驱动轴21的横截面为多边形,第一连杆22的一端设置有与绝
缘驱动轴21匹配的多边形孔221。具体地,绝缘驱动轴21的横截面为六边形,第一连杆22的一端设置有六边形孔。通过多边形横截面和多边形孔221的配合,实现了第一连杆22与绝缘驱动轴21的周向限位配合。如此设置,可以方便第一连杆22的一端套在绝缘驱动轴21上,方便拆卸。当然,绝缘驱动轴21与第一连杆22还可以通过键槽结构配合。
[0053]
在本实施例中,横梁3的绝缘部的外部间隔设置有多个凸起的栅片,从而增大了三相连接部位31之间的爬电距离。进一步提高了安全性。
[0054]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0055]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