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扭转屏蔽控制软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439076发布日期:2021-03-27 01:20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抗扭转屏蔽控制软电缆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抗扭转屏蔽控制软电缆。


背景技术:

2.电缆,通常是由几根或几组导线组成,每组导线之间相互绝缘,并常围绕着一根中心扭成,整个外面包有高度绝缘的覆盖层。目前,现有的电缆在日常的使用过程中需要反复的拖拽、扭转和移动,电缆内部的金属线芯导体也会随之反复动作,长时间高强度的扭转会使电缆出现打结、变形、外皮磨损及金属线芯导体断裂的情况发生,从而导致电缆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断电、短路等现象,严重的会影响人或设备的使用安全,造成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3.为克服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扭转性能较好的抗扭转屏蔽控制软电缆。
4.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抗扭转屏蔽控制软电缆,包括多根导体、保护层,每根所述导体的外部设置有绝缘层,所述多根导体位于保护层内部,还包括中心实心条以及多根外部实心条,所述多根导体绕中心实心条圆周均匀分布,所述多根导体与中心实心条之间以及每相邻两根导体之间相互贴合,所述多根外部实心条分布在每相邻的两根导体之间的外部,对绞节距为绞合外径的5-8倍。
5.本实用新型抗扭转屏蔽控制软电缆的有益效果是,在导体内混入抗扭转的实心条,中心的实心条与外部实心条用以对导体的内外部提供抗扭转支撑,因此提高了电缆的抗扭转性能;此外,将对绞节距设置为绞合外径的5-8倍,对绞节距短,加强了抗扭转性能。
6.优选地,每根所述导体由铜丝与纤维丝绞合而成。纤维丝能提高铜丝的抗扭转性能。
7.优选地,所述保护层包括内护套、外护套,所述内护套与外护套之间设置有编织层。内、外护套以及编织层起到了保护导体的作用。
8.优选地,所述内护套的内侧、编织层与外护套之间设置有用以间隔且保护内护套、编织层以及外护套的无纺布。
9.优选地,所述编织层由镀锡铜丝与特多龙丝编织而成。由该种材质制成的编织层,其抗扭转性能较高。
10.优选地,所述绝缘层、内护套采用pvc材质。采用pvc材质作为绝缘层、内护套,其抗扭转性能较高。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13.参见附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抗扭转屏蔽控制软电缆,包括多根导体1、保护层,每根导体1的外部设置有绝缘层2,多根导体1位于保护层内部。本实施例中通过结构与材质来实现电缆的抗扭转的性能,从结构方面,本实施例在导体中加入了实心条,分别为中心实心条3以及多根外部实心条4,多根导体1 绕中心实心条3圆周均匀分布,多根导体1与中心实心条3之间以及每相邻两根导体1之间相互贴合,多根外部实心条4分布在每相邻的两根导体1之间的外部,当电缆被扭转时,中心实心条3余外部实心条4对称环状设置的导体1 的内部与外部提供抗扭转的支撑,提高了抗扭转性能。此外,还通过缩小对绞节距,将电缆变软,继而实现抗扭转性能,本实施例采用对绞节距为绞合外径的5-8倍。
14.其中,保护层包括内护套5、外护套6,内护套5与外护套6之间设置有编织层7,内护套5的内侧、编织层7与外护套6之间设置有无纺布8。
15.此外还可以采用下述任意一种或者组合的方式来提高该电缆的抗扭转性,每根导体1可由铜丝与纤维丝绞合而成;编织层7可由镀锡铜丝与特多龙丝编织而成;绝缘层2、内护套5可采用pvc材质。
16.以上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