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干扰数据转接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754091发布日期:2021-04-21 00:07阅读:108来源:国知局
抗干扰数据转接线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线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抗干扰数据转接线。


背景技术:

2.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电子产品的使用体验,并对各类电子产品提出了轻、薄、小的使用需求。电子产品朝轻、薄、小设计时,往往需要舍弃很多功能模块和接口模块。
3.为了弥补上述电子产品本身携带附件较少的缺陷,市场上衍生出多种 type

c扩展坞产品。type

c扩展坞是一种通过type

c接口来扩展诸如笔记本、电脑等电子产品功能的设备,电子产品通过type

c扩展坞提供的接口和插槽,以实现与驱动器、大屏幕显示器、键盘、打印机、扫描仪等多种外部设备的连接。因此,type

c扩展坞能够让用户在必要时,使上述电子产品获得台式机一样的便利和舒适,在移动办公、娱乐时又能发挥电子产品的便携性。
4.然而,现有的type

c扩展坞采用的type

c线的功能不全面,无法兼容多种usb传输协议,无法满足不同电子产品的连接需求。且现有type

c线的抗干扰性能差,容易受外部干扰而影响信号传输质量,不能满足对信号传输质量要求较高的使用需求。
5.因此,亟需一种抗干扰数据转接线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干扰数据转接线,其采用石墨烯带作为屏蔽层,能有效屏蔽外部干扰以保证信号传输质量,且能够兼容usb3.1信号传输和usb2.0信号传输,以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
7.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8.一种抗干扰数据转接线,其包括护套、第一屏蔽层和设于所述护套内的线缆组件,所述第一屏蔽层为石墨烯带,所述第一屏蔽层包覆所述线缆组件,并位于所述护套和线缆组件之间,所述线缆组件包括相互绞合的第一电线模组、第二电线模组、信号检测模组、电源模组、加强模组和主地线,所述第一电线模组用于传输usb3.1信号,所述第二电线模组用于传输usb2.0信号,所述信号检测模组用于传输检测信号,所述第一屏蔽层内填充有尼龙纤维,且所述尼龙纤维充盈于所述第一电线模组、第二电线模组、信号检测模组、电源模组、加强模组和主地线之间。
9.作为优选,所述抗干扰数据转接线还包括第三屏蔽层,所述第三屏蔽层包覆所述第一屏蔽层,并位于所述护套和第一屏蔽层之间,所述第三屏蔽层为85%镀锡铜编织件。
10.作为优选,所述信号检测模组包括四信号线组,所述信号线组包括第二屏蔽层和设于所述第二屏蔽层内的第一导体,所述第二屏蔽层内填充有尼龙纤维,所述第二屏蔽层为铝箔件或石墨烯带,所述第一导体的规格为19芯32awg。
11.作为优选,所述加强模组包括若干芳纶丝,所述芳纶丝分布于四所述信号线组之
间。
12.作为优选,所述信号检测模组和加强模组共同分布于所述线缆组件沿长度方向的中心位置。
13.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电线模组包括四第一线组,所述第一线组包括两第二导体、分地线和第一绝缘层,两所述第二导体和分地线共同设于所述第一绝缘层内。
14.作为优选,所述第二电线模组包括两所述第二导体和第二绝缘层,两所述第二导体共同设于所述第二绝缘层内。
15.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导体的规格为19芯32awg。
16.作为优选,所述电源模组包括两电源线,所述电源线包括第三导体和第三绝缘层,所述第三导体设于所述第三绝缘层内,且所述第三绝缘层内填充有尼龙纤维,所述第三导体的规格为50芯23awg。
17.作为优选,所述护套为热塑性弹性件,所述主地线的规格为19芯30awg。
1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9.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屏蔽层为石墨烯带,第一屏蔽层包覆线缆组件,并位于护套和线缆组件之间,由于石墨烯带具有较好的信号屏蔽性能,通过石墨烯带作为线缆组件的干扰屏蔽屏障,能够有效屏蔽外部信号对线缆组件信号传输干扰,以保证线缆的信号传输质量;第一屏蔽层内填充有尼龙纤维,且尼龙纤维充盈于第一电线模组、第二电线模组、信号检测模组、电源模组、加强模组和主地线之间,使得石墨烯带能够更稳固的包覆固定在线缆组件上,并提升抗干扰数据转接线整体的机械强度;第一电线模组用于传输usb3.1信号,第二电线模组用于传输usb2.0信号,以兼容usb3.1信号传输和usb2.0信号传输,以适应不同usb接口的电子产品。
附图说明
20.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抗干扰数据转接线的截面分布示意图;
21.图2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22.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信号检测模组和加强模组的截面分布示意图;
23.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线组的截面分布示意图;
24.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电线模组的截面分布示意图;
25.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源线的截面分布示意图;
26.图中:
27.100、抗干扰数据转接线;10、护套;20、第一屏蔽层;30、线缆组件;31、第一线组;311、第二导体;312、分地线;313、第一绝缘层;32、第二电线模组;321、第二绝缘层;33、信号线组;331、第二屏蔽层;332、第一导体;34、电源线;341、第三导体;342、第三绝缘层;35、加强模组;36、主地线;40、尼龙纤维;50、第三屏蔽层。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2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0.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31.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32.参考图1,本实施例的抗干扰数据转接线100,适于作为type

c扩展坞的配套线材使用,其采用石墨烯带作为屏蔽层,能屏蔽外部干扰,以保证信号传输质量,且能够兼容usb3.1信号传输和usb2.0信号传输,以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当然,抗干扰数据转接线100还能用于其他需要兼容usb3.1信号传输和 usb2.0信号传输的对信号传输质量要求较高的线材应用环境,故在此不对抗干扰数据转接线100的应用环境进行限定。
33.参考图1和图2,本实施例的抗干扰数据转接线100包括护套10、第一屏蔽层20和线缆组件30,该线缆组件30设于护套10内,第一屏蔽层20具体为石墨烯带(gr:graphene ribbons),该第一屏蔽层20包覆线缆组件30,并位于护套10和线缆组件30之间。由于石墨烯带具有较好的信号屏蔽性能,使用石墨烯带作为线缆组件30的干扰屏蔽屏障,能够有效屏蔽外部信号对线缆组件30 信号传输干扰,从而保证线缆的信号传输质量。
34.线缆组件30包括相互绞合的第一电线模组、第二电线模组32、信号检测模组、电源模组、加强模组35和主地线36,第一电线模组用于传输usb3.1信号,第二电线模组32用于传输usb2.0信号,信号检测模组用于传输检测信号,电源模组用于连接外部电源信号,主地线36的规格为19芯30awg。通过设置独立的模组传输usb3.1信号、usb2.0信号、检测信号和电源信号,从而使本实施例的抗干扰数据转接线100成为具有全功能的usb3.1线材。
35.第一屏蔽层20内填充有尼龙纤维40,尼龙纤维40充盈于第一电线模组、第二电线模组32、信号检测模组、电源模组、加强模组35和主地线36之间,此时尼龙纤维40在第一电线模组、第二电线模组32、信号检测模组、电源模组、加强模组35和主地线36绞合的外表面形成供石墨烯带包覆固定的包覆面,石墨烯带通过该包覆面固定在线缆组件30上,避免石墨烯带在使用过程中因脱离线缆组件30而影响屏蔽效果,且尼龙纤维40具有一定机械强度,能够提升抗干扰数据转接线100整体的机械强度。
36.本实施例的尼龙纤维40具体为棉纱,较佳者,尼龙纤维40充盈于护套10 内壁与线缆组件30外壁之间,以保证抗干扰数据转接线100的圆整度,并减少护套10材料的使用量,降低生产成本。护套10为热塑性弹性件(tpe:thermoplastic elastomer),具有高弹性、高
强度、高回弹性、高热塑性的特点,适于作为高品质护套10使用。
37.参考图1

图3,本实施例的信号检测模组和加强模组35共同分布于线缆组件30沿长度方向的中心位置,以进一步增加抗干扰数据转接线100的圆整度。另外,由于加强模组35位于线缆组件30沿长度方向的中心位置,使得抗干扰数据转接线100具有更好的抗拉伸性。信号检测模组包括四根信号线组33,加强模组35包括若干芳纶丝(即防弹丝),芳纶丝分布于四根信号线组33之间,信号线组33和芳纶丝绞合时,信号线组33和芳纶丝获得最大的抗拉伸性,从而使抗干扰数据转接线100从中心位置到各个部分均获得最大的抗拉伸性。
38.信号线组33包括第二屏蔽层331和第一导体332,第一导体332设于第二屏蔽层331内。第二屏蔽层331为铝箔件(具体为铝箔麦拉),以屏蔽外部干扰,保证信号线组33传输的稳定性。本实施例的信号线组33采用卧式对绞机绕包生产,制作过程第二屏蔽层331的张力恒定,以保证信号线组33具有稳定的高频性能。进一步地,第二屏蔽层331内填充有尼龙纤维40,以增加信号线组33 中的第一导体332的抗拉伸性。第一导体332的规格为19芯32awg,该规格相对于常规的导体规格在同等横截面积下的单个导芯的直径更小,摇摆性更高,能承受更高的使用强度。本实施例中的四根信号线组33分别设置为黄色、蓝色、紫色和粉色,以便于使用者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进行区分。在又一优选方式中,第二屏蔽层331为石墨烯带,每一信号线组33的信号传输被对应的石墨烯带进行独立信号干扰屏蔽保护,以使得信号线组33能够获得更为优质的信号传输质量。
39.参考图1和图4,本实施例的第一电线模组包括四根第一线组31,四根第一线组31沿信号检测模组和加强模组35的周侧分布。第一线组31包括两根第二导体311、分地线312和第一绝缘层313,两根第二导体311和分地线312共同设于第一绝缘层313内。为了便于后续使用,本实施例对不同的第一线组31 的导体进行了颜色区分,具体地,第一根第一线组31的两根第二导体311对应的第一绝缘层313的颜色分别为黄色和绿色,第二根第一线组31的两根第二导体311对应的第一绝缘层313的颜色分别为蓝色和黑色,第三根第一线组31的两根第二导体311对应的第一绝缘层313的颜色分别为白色和红色,第四根第一线组31的两根第二导体311对应的第一绝缘层313的颜色分别为橙色和棕色,以便于使用者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进行区分。
40.参考图1、图4和图5,本实施例的第二电线模组32包括两根第二导体311 和第二绝缘层321,两根第二导体311共同设于第二绝缘层321内。本实施例中,两根第二导体311对应的第二绝缘层321中的一者为白色,另一者为红色,以便于使用者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进行区分。
41.第一电线模组和第二电线模组32的导体均为第二导体311,这里的第二导体311的规格为19芯32awg,该规格相对于常规的导体规格在同等横截面积下的单个导芯的直径更小,摇摆性更高,能承受更高的使用强度。
42.参考图1和图6,本实施例的电源模组包括两根电源线34,电源线34包括第三导体341和第三绝缘层342,第三导体341设于第三绝缘层342内,且第三绝缘层342内填充有尼龙纤维40,第三导体341的规格为50芯23awg。本实施例中,两根电源线34的颜色均设为红色,以满足行业要求。
43.参考图1

图3,本实施例的抗干扰数据转接线100还包括第三屏蔽层50,第三屏蔽层50包覆第一屏蔽层20,并位于护套10和第一屏蔽层20之间,第三屏蔽层50为85%镀锡铜
编织件。第一屏蔽层20和第三屏蔽层50共同对线缆组件30进行屏蔽保护,而第二屏蔽层331对每一信号线组33的信号传输进行独立屏蔽保护,从而使得本实施例的抗干扰数据转接线100具有三重屏蔽保护,抗干扰性强,能有效避开电磁干扰等杂讯。
44.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第三屏蔽层50为85%镀锡铜编织件,而不同镀锡铜百分比含量的编织件的性能参数存在差异,使用者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选用不同镀锡铜百分比含量的编织件,在此不做限定。
45.较佳者,护套10、第三屏蔽层50和第一屏蔽层20依次呈相互贴合设置,而由于护套10和线缆组件30之间依次隔着第三屏蔽层50和第一屏蔽层20,此时填充于护套10内的尼龙纤维40实际上充盈于第一屏蔽层20内,以确保尼龙纤维40能够直接接触到线缆组件30,以增强线缆组件30的机械强度。
46.经实验测得,本实施例的抗干扰数据转接线100的抗拉伸性相对现有的线材更强,能达到线材5000次以上的摇摆需求,能够满足及超出用户期望,并有效延长了线材的使用寿命。
47.结合图1

图6,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屏蔽层20为石墨烯带,第一屏蔽层20 包覆线缆组件30,并位于护套10和线缆组件30之间,由于石墨烯带具有较好的信号屏蔽性能,通过石墨烯带作为线缆组件30的干扰屏蔽屏障,能够有效屏蔽外部信号对线缆组件30信号传输干扰,以保证线缆的信号传输质量;第一屏蔽层20内填充有尼龙纤维40,且尼龙纤维40充盈于第一电线模组、第二电线模组32、信号检测模组、电源模组、加强模组35和主地线36之间,使得石墨烯带能够更稳固的包覆固定在线缆组件30上,并提升抗干扰数据转接线100整体的机械强度;第一电线模组用于传输usb3.1信号,第二电线模组32用于传输usb2.0信号,以兼容usb3.1信号传输和usb2.0信号传输,以适应不同usb 接口的电子产品。
48.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