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形电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114560发布日期:2021-02-27 13:19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圆形电容器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容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圆形电容器。


背景技术:

[0002]
电容器在电气领域应用已十分广泛,在一些大容量电力电器中所使用的电容器均为厂家的专用产品,其结构是外面为一个铝质密封壳,外壳内装有电容器芯,电容器芯为多层电介质和绝缘材料叠成,然后在每极以导线引出。圆形电容器是其中的一种,圆形电容器就是把将多个电容器放置在一个外壳里,应用在空调压缩机内,为cbb65型电容器。据现有技术,电容器上的接线端子不便于接线,接线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接线简单的圆形电容器。
[0004]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圆形电容器,包括电容器本体和至少一个接线端子,所述的电容器本体上表面设有盖板,所述的接线端子包括至少两个引脚和固定座,所述的固定座设在盖板上,所述的引脚沿固定座上表面轮廓方向分布,所述的引脚为平板,所述的引脚与固定座上表面成夹角,所述的引脚下端到固定座轴线的距离小于引脚上端到固定座轴线的距离。
[0005]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把接线端子分为引脚和固定座,固定座设在盖板上,同时把引脚倾斜设置在固定座上,这样引脚与引脚之间的间距大,引脚呈张开状态,有足够的空间接线,接线简单。
[0006]
作为优选,所述的固定座横截面的形状为矩形,便于设置引脚。
[0007]
作为优选,所述的接线端子的数量为三个,所述的接线端子包括第一接线端子、第二接线端子和第三接线端子,所述的第一接线端子的引脚数量为两个,所述的第二接线端子的引脚数量为三个,所述的第三接线端子的引脚数量为四个,一个引脚对应固定座的一条边,第一接线端子为风扇端子,第二接线端子为压缩机端子,第三接线端子为公共端子,可以使用在空调压缩机内和风扇内,使用范围广,成本低。
[0008]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接线端子的引脚关于固定座中心对称,便于进行接线。
[0009]
作为优选,所述的引脚横截面的形状为等腰梯形,所述的等腰梯形的下底位于固定座上表面,确保接线端子与接线端子之间有足够的空间,接线方便。
[0010]
作为优选,所述的引脚上表面设有凸起,所述的凸起也为等腰梯形,便于在未接线时把线绕在引脚上,不占空间。
[0011]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接线端子、第二接线端子和第三接线端子呈三角分布,分布合理,不占空间。
[0012]
作为优选,所述的固定座中心设有支撑柱,所述的支撑柱侧面设有通孔,线先全部穿过通孔再接在接线端子上,便于把线集中在一起,便于接线。
[0013]
作为优选,它还包括安装座,所述的盖板上设有安装孔,所述的安装座卡接在安装孔内,所述的固定座设在安装座上表面,所述的固定座与安装座一一对应,利用安装座卡在安装孔内,安装方便。
[0014]
作为优选,所述的安装座下端的形状为倒圆台状,安装座安装的时候会越卡越紧,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0015]
图1是本实用新型圆形电容器的主视图;
[0016]
图2是本实用新型圆形电容器的俯视图。
[0017]
其中,1、电容器本体,2、盖板,3、接线端子,4、引脚,5、固定座,6、第一接线端子,7、第二接线端子,8、第三接线端子,9、凸起,10、支撑柱,11、通孔,12、安装座,13、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9]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圆形电容器,包括电容器本体1和至少一个接线端子3,所述的电容器本体1上表面设有盖板2,所述的接线端子3包括至少两个引脚4和固定座5,所述的固定座5设在盖板2上,所述的引脚4沿固定座5上表面轮廓方向分布,所述的引脚4为平板,所述的引脚4与固定座5上表面成夹角,所述的引脚4下端到固定座5轴线的距离小于引脚4上端到固定座5轴线的距离,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把接线端子3分为引脚4和固定座5,固定座5设在盖板2上,同时把引脚4倾斜设置在固定座5上,这样引脚4与引脚4之间的间距大,引脚4呈张开状态,有足够的空间接线,接线简单。
[0020]
所述的固定座5横截面的形状为矩形,便于设置引脚4。
[0021]
所述的接线端子3的数量为三个,所述的接线端子3包括第一接线端子6、第二接线端子7和第三接线端子8,所述的第一接线端子6的引脚4数量为两个,所述的第二接线端子7的引脚4数量为三个,所述的第三接线端子8的引脚4数量为四个,一个引脚4对应固定座5的一条边,第一接线端子6为风扇端子,第二接线端子7为压缩机端子,第三接线端子8为公共端子,可以使用在空调压缩机内和风扇内,使用范围广,成本低。
[0022]
所述的第一接线端子6的引脚4关于固定座5中心对称,便于进行接线。
[0023]
所述的引脚4横截面的形状为等腰梯形,所述的等腰梯形的下底位于固定座5上表面,确保接线端子3与接线端子3之间有足够的空间,接线方便。
[0024]
所述的引脚4上表面设有凸起9,所述的凸起9也为等腰梯形,便于在未接线时把线绕在引脚4上,不占空间。
[0025]
所述的第一接线端子6、第二接线端子7和第三接线端子8呈三角分布,分布合理,不占空间。
[0026]
所述的固定座5中心设有支撑柱10,所述的支撑柱10侧面设有通孔11,线先全部穿过通孔11再接在接线端子3上,便于把线集中在一起,便于接线。
[0027]
它还包括安装座12,所述的盖板2上设有安装孔13,所述的安装座12卡接在安装孔13内,所述的固定座5设在安装座12上表面,所述的固定座5与安装座12一一对应,利用安装座12卡在安装孔13内,安装方便。
[0028]
所述的安装座12下端的形状为倒圆台状,安装座12安装的时候会越卡越紧,可靠性高。
[0029]
具体来说,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是把接线端子3分为引脚4和固定座5,固定座5设在盖板2上,同时把引脚4倾斜设置在固定座5上,这样引脚4与引脚4之间的间距大,引脚4呈张开状态,有足够的空间接线,接线简单。
[0030]
以上就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作了说明,但不能理解为是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不仅局限于以上实施例,其具体结构允许有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独立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所作的各种变化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