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换插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758987发布日期:2021-04-21 00:59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一种转换插座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插座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转换插座。


背景技术:

2.插头插座转换器既有插头部分,又具有插座部分,使用起来方便。但是通常具有欧规插头的插头插座转换器的插脚比较长,导致插头插座转换器体积较大,携带不方便,容易磕碰,通常不符合相关法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和优点在下文的描述中部分地陈述,或者可从该描述显而易见,或者可通过实践本实用新型而学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转换插座,该转换插座的插头部分在不使用时可以收藏起来,从而使得转换插座的体积较小,便于携带。
5.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转换插座,包括插头部分和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有容纳腔,所述插头部分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底座上,通过转动所述插头部分使所述插头部分置于所述容纳腔内和从所述容纳腔内移出。
6.所述插头部分包括第一外壳以及安装在所述第一外壳上的第一插脚、第二插脚、第三插脚,所述第二插脚用于接地,且所述第二插脚可收入所述第一外壳内和伸出所述第一外壳。
7.所述插头部分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外壳内的具有导槽的安装座、可滑动地安装在所述导槽内的滑块以及设于所述滑块上的滑钮,所述第二插脚的一端安装在所述滑块上,所述滑钮位于第一外壳外,且所述第一外壳上设有供所述滑钮滑动的第一滑槽,所述安装座上设有供所述滑钮滑动的第二滑槽。
8.所述滑钮包括头部和连接部,所述头部设于所述连接部的一端并位于所述第一外壳外,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一滑槽、第二滑槽与所述滑块连接。
9.所述底座内设有塑胶体,所述塑胶体上安装有第一导电片和第二导电片,所述第一插脚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导电片接触,所述第二插脚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导电片接触。
10.所述容纳腔的腔壁上设有倒钩,所述插头部分置于所述容纳腔内时所述倒钩与所述插头部分相抵。
11.所述插头部分上设有转轴,所述底座上设有与所述转轴配合的轴孔。
12.所述底座上设有插口。
13.所述底座上设有usb接口。
14.所述底座包括底板和安装在所述底板上的第二外壳,所述容纳腔由所述第二外壳向内凹陷形成。
15.本实用新型在不使用转换插座时,转动插头部分使插头部分收藏在容纳腔内,从而使得转换插座的体积较小,便于携带,避免磕碰。需要使用转换插座时,转动插头部分使
其位于容纳腔外即可。
附图说明
16.下面通过参考附图并结合实例具体地描述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实现方式将会更加明显,其中附图所示内容仅用于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说明,而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意义上的限制,在附图中: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转换插座的结构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插头部分位于容纳腔外的结构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插脚伸出第一外壳外的结构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转换插座的内部结构图一;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转换插座的内部结构图一;
22.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外壳的结构图;
23.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外壳的结构图;
24.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转换插座的底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25.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出的转换插座,包括插头部分10和底座20,底座20上设有容纳腔21,插头部分10可转动地安装在底座20上,通过转动插头部分10使插头部分置于容纳腔21内和从容纳腔21内移出。这样在不使用转换插座时,转动插头部分使插头部分收藏在容纳腔内,从而使得转换插座的体积较小,便于携带,避免磕碰。需要使用转换插座时,转动插头部分使其位于容纳腔外即可。
26.如图2和图3所示,插头部分包括第一外壳11以及安装在第一外壳11上的第一插脚12、第二插脚13、第三插脚14,第二插脚13用于接地,且第二插脚13可收入第一外壳11内和伸出第一外壳11,使该转换插座可以适用于接地或者不接地的插座中,扩大了使用的场景和范围。
27.如图3至图5所示,插头部分还包括安装座16、滑块18和滑钮19,安装座16设于第一外壳内,且安装座16上具有导槽17,滑块18可滑动地安装在导槽17内,滑钮19设置在滑块18上。第二插脚13的下端安装在滑块18上,滑钮19位于第一外壳外,且第一外壳11上设有供滑钮19滑动的第一滑槽15,安装座16上设有供滑钮19滑动的第二滑槽161。需要用到接地时,向上推动滑钮,将滑钮推到安装座的顶端使得第二插脚完全伸出第一外壳;不需要用到接地时,向下推动滑钮,将滑钮推到安装座的底端使得第二插脚完全收入第一外壳内。
28.本实施例中,滑钮包括头部和连接部,头部设于连接部的一端并位于第一外壳外,连接部的另一端依次穿过第一滑槽、第二滑槽与滑块连接。
29.如图2和图5所示,底座包括底板23和安装在底板23上第二外壳22,第二外壳22呈罩子型,容纳腔21由第二外壳22向内凹陷形成。
30.底座内设有塑胶体31,塑胶体31安装在底板23上,塑胶体31上安装有第一导电片32和第二导电片33,第一插脚12的底端与第一导电片32接触,第三插脚14的底端与第二导电片33接触。
31.如图6和图7所示,第一外壳11上设有转轴111,第二外壳22上设有与转轴配合的轴
孔24。本实施例中,转轴111为一对,对称设置在第一外壳11的左右两侧,轴孔24为一对,对称设置在容纳腔21的左右两侧,一个转轴与一个轴孔配合。
32.如图2和图7所示,容纳腔21的腔壁上设有倒钩25,插头部分置于容纳腔21内时倒钩25与插头部分相抵,从而将插头部分固定在容纳腔21内,避免插头部分脱出。使用时,用力将插头部分向上转动即可。
33.如图8所示,底板23上设有插口231和usb接口232,usb接口232 包括两个usb

a接口和一个usb

c输出口。插头可以为意大利规插头或英规插头,插口为美规插口。
34.以上参照附图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实质,可以有多种变型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举例而言,作为一个实施例的部分示出或描述的特征可用于另一实施例以得到又一实施例。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可行的实施例而已,并非因此局限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