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用水冷风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011033发布日期:2021-05-11 15:06阅读:9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缆用水冷风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电缆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缆用水冷风干装置。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中,电缆的外表面常加有一层电缆护套,这不仅可以加强电缆的绝缘性能,同时也可以让电缆不容易受到机械损伤,在电缆的生产过程中,一般通过塑料挤出机来给电缆添加电缆护套,由于塑料挤出机通过高温使塑料处于熔融状态,并将熔融状态的塑料挤出成型,因此从塑料挤出机出来的电缆护套的温度较高且还未硬化,因此还需要进行冷却才能进行收卷,为防止冷却水对电缆造成影响,在电缆护套水冷后需要进行风干处理。

目前的电缆制造厂一般在塑料挤出机旁边设置较长的水槽,将刚生产出来的较高温度的电缆护套放入水槽中进行冷却,电缆护套与水相互接触,就会将热量传输到水中,随着水的流动带走电缆护套的热量,从而实现电缆护套的冷却,冷却后的电缆护套,通过与鼓风机相连的出风孔进行吹干。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以下缺陷:水槽中,靠近电缆护套的冷却水的冷却效果较好,而离电缆护套较远的水就会起不到较大的冷却作用。对此有待进一步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提高水槽中冷却水的利用效率,并实现水循环,同时,对电缆护套的风干效果进一步加强。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缆用水冷风干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水冷风干装置,包括安装在机架顶部用于对电缆护套进行散热降温的水槽;设置在水槽中部用于传导电缆护套的滚轮;设置在水槽内用于搅动水流的搅动组件;设置在水槽底部用于更换冷却水的换水组件;以及设置在水槽靠近出料口一端用于将电缆护套风干的风干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水槽中间设置滚轮,可以将电缆护套保持在冷却水里进行冷却散热,在水槽两端设置搅动组件,可以提高水槽中的冷却水的利用效率,在水槽底部设置换水组件,从而实现水的循环利用,通过在水槽靠近出料口一端设置风干组件,可以对水冷后的电缆护套进行风干,通过此方案,便可以有效地对电缆护套进行冷却和风干。

优选的,所述搅动组件包括环设有多个桨叶的空心环;设置在桨叶远离空心环一端的外滑圈;以及安装在水槽内壁的外环套,所述外环套内壁开设有与外滑圈相适配的滑槽,所述外滑圈一侧设有啮合齿,所述水槽顶部设置有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的输出轴端部设有与外滑圈的啮合齿相啮合的第一齿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搅动组件包括安装在水槽内壁的外环套,在外环套内可自由转动设置有外滑圈,与外滑圈内壁相连接有环设有多个桨叶的空心环,在外滑圈一侧设有啮合齿,并在水槽顶部设置有驱动外滑圈的第一驱动件,可以有效地提高电缆护套与水之间的传热速度,从而加快电缆护套的冷却速度。

优选的,所述滚轮的外表面向内凹陷,且外表面两端设置有螺旋方向相反的螺旋凸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滚轮的外表面设置成向内凹陷,同时外表面两端设置有方向相反的螺旋凸边,可以有效的加强离电缆护套较远的冷却水的冷却作用,进而提高冷却水的使用率。

优选的,所述换水组件包括设置在水槽底部且延伸方向与水槽的延伸方向相一致的水箱,所述水箱设置有多个,所述水箱和水槽之间且靠近水槽两端均设置有用于转换水槽与不同水箱之间通道的换向器,靠近所述水槽入料口一端的换向器与水槽之间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出水口一端设置有输水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多个水箱,并在水箱与水槽之间设置换向器,在靠近水槽入料口一端的换向器与水槽之间设置水泵,在水泵的出水口一端设置有输水管,可以循环利用冷却水,提高冷却水的利用率。

优选的,所述换向器包括侧边开设有多个通孔且中空的密封圆筒,所述密封圆筒的一个通孔与水槽靠近出料口一端的底部相连通,所述密封圆筒的其余通孔分别与各个水箱一端相连通,所述密封圆筒的内壁穿套有开设有多个凹槽的换向筒,所述换向筒中的每个凹槽通过旋转都可以将水槽与对应的水箱相连通,所述换向筒顶部一体成型有用于转动的啮合齿,所述密封圆筒外壁上安装有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的输出轴端部设有与换向筒顶部的啮合齿相啮合的第二齿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换向器包括开设有多个通孔的密封圆筒,在密封圆筒的一个通孔与水槽相连通,其他通孔分别与各个水箱一端相连通,在密封圆筒的内壁穿套有换向筒,在换向筒内部开设有多个通过旋转可以将水槽与其一水箱相连通的凹槽,在换向筒顶部一体成型有用于转动的啮合齿,在密封圆筒外壁上安装有驱动换向筒转动的第二驱动件,可以让不同水箱中的冷却水进入水槽进行冷却,并提高换水过程的便捷性。

优选的,所述输水管远离水泵一端向下弯曲形成圆弧状且出水口正对水槽的入料口一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输水管远离水泵一端向下弯曲形成圆弧且出水口正对着水槽的入料口一端,可以提高水槽中冷却水的流动速度。

优选的,所述水槽进料口和出料口处均设置有导管口,所述导管口上设置有吸水软垫,所述滚轮的安装高度比导管口最低处的高度要低。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水槽的进料口和出料口均设置有导管口,在导管口上设置有吸水软垫,不仅可以减少水槽边缘对电缆护套的伤害,还可以减少依附在电缆护套外表面的冷却水。

优选的,所述风干组件包括提供风力的鼓风机,所述鼓风机出风口一端连接有出风管,所述出风管远离鼓风机一端设置有空心弧形环,所述空心弧形环的内壁开设有多个条形通风孔,所述条形通风孔开口对着空心弧形环的圆环中心偏移预定的角度,所述空心弧形环顶部设置有用于将电缆护套穿入空心弧形环的开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风干组件包括提供风力的鼓风机,在鼓风机出风口一端连接有出风管,在出风管远离鼓风机一端设置有空心弧形环,在空心弧形环的内壁上开设有多个条形通风孔,将条形通风孔设置成开口对着空心弧形环的圆环中心偏移一定的角度,在出风管远离空心弧形环一端与鼓风机的出风口通过管道相连接,可以在电缆护套周围形成龙卷风,从而达到更快更高效地风干电缆护套的效果。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通过设置带有螺纹凸边的滚轮和旋转桨盘,可以加快电缆护套的冷却速度,并加强离电缆护套较远的冷却水的冷却作用,从而提高冷却水的利用率,通过设置多个水箱、换向器、输水管以及水泵,可以提高冷却水的利用效率,通过设置开设有开口方向有所偏移的条形通风孔的出风管,可以提高电缆护套的风干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的放大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换向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密封圆筒的剖视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密封圆筒在工作时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空心弧形环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水槽;11、导管口;12、吸水软垫;2、滚轮;21、螺旋凸边;3、第一齿轮;31、外环套;32、空心环;321、桨叶;33、外滑圈;34、第一驱动件;4、水泵;41、换向器;411、密封圆筒;412、换向筒;413、第二齿轮;414、第二驱动件;415、凹槽;42、水箱;5、输水管;6、鼓风机;7、出风管;71、空心弧形环;72、条形通风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6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电缆用水冷风干装置。参照图1,水冷风干装置包括安装在机架顶部的水槽1,水槽1中容纳有冷却水,将电缆护套放入水槽1中,通过电缆护套与冷却水的充分接触来对电缆护套进行冷却。

参照图2,为了减少电缆护套在传输过程中被水槽1的边缘刮损的情况,在水槽1进料口和出料口两端均设置有导管口11,在导管口11上设置有吸水软垫12,吸水软垫12不仅可以保护电缆护套,还可以对电缆护套上的冷却水进行吸附,从而减少依附在电缆护套外表面的冷却水,为了能让电缆护套保持在水槽1的冷却水里,在水槽1中部设置有用于传导电缆护套的滚轮2,其中滚轮2的安装高度比导管口11的最低处的高度要低。

在电缆护套的冷却过程中,电缆护套从水槽1的入料口一端的导管口11进水槽1,经过滚轮2的输送,再由水槽1的出料口一端的导管口11离开水槽1,其中只有靠近电缆护套的冷却水才会接触电缆护套的外表面,而远离电缆护套的冷却水只能通过冷却靠近电缆护套的冷却水间接地起冷却作用,为了提高离电缆护套较远的冷却水的冷却作用,在滚轮2的外表面向内凹陷,且外表面两端设置有螺旋方向相反的螺旋凸边21,在电缆护套的传输过程中,利用电缆护套与滚轮2外表面的摩擦力,使滚轮2旋转,在旋转的过程中,能使靠近电缆护套的冷却水和远离电缆护套的冷却水进行一个循环运动,从而更加高效的利用到远离电缆护套的冷却水,进而提高冷却水的使用率。

通常情况下,增加冷却水的流速可以提高电缆护套的冷却效果,但是提高冷却水的流速后,冷却水的更换速度就会更快,若没有冷却水循环过程,就会浪费冷却水资源,若有冷却水循环过程,也会降低冷却水的冷却效果,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在水槽1内设置有搅动组件,可以提高冷却水在与水流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速度,在本实施例中,搅动组件包括环设有多个桨叶321的空心环32,其中电缆护套穿套在空心环32中,在桨叶321远离空心环32一侧设置有外滑圈33,同时在水槽1内壁上设置有外环套31,在外环套31内壁开设有与外滑圈33相适配的滑槽,通过将外滑圈33安装在外环套31的滑槽中,能对外滑圈33进行限位,在外滑圈33一侧设有啮合齿,并在水槽1顶部设置有第一驱动件34,在第一驱动件34的输出轴的端部设置有第一齿轮3,通过开启第一驱动件34带动第一齿轮3转动,从而带动外滑圈33转动,进而使桨叶321在水中旋转搅动,可以提高冷却水在水槽1延伸方向的垂直方向上的水流速度,从而提高电缆护套的冷却效果。

参照图1,为了能提高冷却水的利用率,在水槽1底部设置有换水组件,在本实施例中,换水组件包括设置在水槽1底部的水箱42,其中水箱42的延伸方向与水槽1的延伸方向相一致,同时,将水箱42设置成多个,当其中一个水箱42在使用时,温度会越来越高,到达预设的温度时就可以切换另一个水箱42与水槽1相连通,从而可以让水槽1中的冷却水保持比较低的温度,进而提高水槽1对电缆护套的冷却效果,在本实施例中,将水箱42设置成两个,为了能更加方便地更换水箱42的水来冷却电缆护套,在水箱42和水槽1之间且靠近水箱42两端均设置有换向器41。

参照图3和图4,在本实施例中,换向器41包括密封圆筒411,在密封圆筒411的侧边设置有三个通孔,其中一个通孔与水槽1相连通,其余通孔分别与另外两个水箱42一端相连通,在密封圆筒411的内部穿套有换向筒412,在换向筒412中开设有两个凹槽415,当换向筒412转动时,参照图5,可以将换向筒412的转动分为b、c、d、e四个阶段,其中b和d为水槽1中的冷却水分别进入两个不同的水箱42时换向筒412的位置,而c和e为切换与水槽1相连通的水箱42时换向筒412的位置,为了在预设的时间里,换向器41能自动切换与水槽1相连通的水箱42,在换向筒412顶部一体成型有啮合齿,并在密封圆筒411外壁上安装有第二驱动件414,在第二驱动件414的输出轴端部设有与换向筒412顶部的啮合齿相啮合的第二齿轮413,通过开启第二驱动件414以预定的速度转动,从而带动换向筒412转动,并能在预设的时间里进行水箱42的切换,十分方便高效,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件34与第二驱动件414均采用伺服电机。

参照图1,在靠近水槽1入料口一端的换向器41与水槽1之间设置有水泵4,在水泵4出水口一端设置有输水管5,同理,在靠近水槽1入料口一端的换向器41可以与靠近水槽1出料口一端的换向器41相配合并完成水泵4入水口与不同水箱42进行切换连通。

为了能提高水槽1中冷却水的水流速度,在输水管5远离水泵4一端向下弯曲形成圆弧状且出水口正对着水槽1的入料口一端,从而让输水管5中的冷却水利用重力来提高水流速度,进而可以进一步提高电缆护套的冷却效果。

参照图1,当电缆护套经过水槽1的冷却后,在电缆护套的外表面会依附有冷却水,这些冷却水对电缆护套内的电线可能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需要对电缆护套进行风干,在本实施例中,在水槽1靠近出料口一端设置有风干组件,由于电缆护套直径一般比较细,在电缆护套对风风干的过程中,常常达不到所需效果,因此,在本实施例中,风干组件包括提供风力的鼓风机6,在鼓风机6出风口一端连接有出风管7,在出风管7远离鼓风机6一端设置有空心弧形环,参照图6,在空心弧形环的内壁开设有多个条形通风孔72,从鼓风机6出风口出来的风经过出风管7到空心弧形环71内部,并从条形通风口72吹出,同时,在空心弧形环71顶部设置有开口,通过开口将电缆护套放入空心弧形环71中进行风干,为了使电缆护套周围的风的风速更加大,将条形通风孔72开口设置成对着空心弧形环71的圆环中心偏移预定角度,通过创造以电缆护套为中心的旋转的风对电缆护套进行风干,旋转的风相比于其他类型的风的风速要更加大,因此能更快地风干电缆护套外表面的冷却水。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