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截面、小外径核电站用控制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126713发布日期:2021-05-19 03:44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一种小截面、小外径核电站用控制电缆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制造领域,为一种小截面、小外径核电站用控制电缆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2.随着我国核电项目陆续完工投产,核电应用进一步推广,我国核电发电量保持增长的趋势。截至2019年我国核电装机容量4874万千瓦,相比2017年的4466万千瓦提升了9.14%,2013

2019年,中国核电装机容量复合增长率22.17%。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发电量持续增长,但核电在整个发电总量中的占比仍然较低,仅约为4%的比重,距离全球平均水平10.5%仍有差距。2020年9月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核准海南昌江核电二期工程和浙江三澳核电一期工程,两个项目有效总投资超过700亿元人民币,目前核电建设稳步推进,每年有望获批4

6台核电机组。核电清洁稳定高效,可大规模替代火电作为基荷能源,核电相关产业链仍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3.第十二届中国国际核电工业展上中核集团在展会现场发布了“玲珑一号”的最新情况,加上已有的“华龙一号”,“双龙出海”的核电走出去的格局正在形成。玲珑一号小堆相对于大型核电机组拥有小型化、模块化、一体化、非能动等先进革新型技术,具有安全性高、灵活性好、用途广泛等优势,有效化解了区域化的供电紧缺问题,避免了电力远距离传输的损耗和传输线路成本。随着小堆技术的大力研发,为了适应“玲珑一号”小型化、灵活性好的要求,小堆核电站整体布局的精密化要求也越来越高,电缆作为核电站的重要构成原件,也应满足精密化需求。而控制电缆由于负责控制信号的传输工作,导体截面一般较小,更需要对外径范围进行严格把控,小外径的控制电缆能够适应狭窄的敷设环境和小弯曲外径的卷曲,对核电站电缆的精密敷设有着重要意义。现有的核电站控制电缆一般为了满足核电站严酷的敷设环境,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对外径的控制,导致外径很难控制到较小水平,部分产品不能完全适应小型堆对精密敷设要求。
4.2018年9月7日,公开了一件公开号为207833969 u,名称为“一种核电站用控制电缆”的实用新型专利,该实用新型的特征为:包括有截面为沙漏型的空心骨架,在空心骨架内部中心位置处设有线芯一,在线芯一的两侧分别设有线芯二和聚氨酯弹性棒,在空心骨架的外侧依次包覆有尼龙丝与涤纶丝混合编织层、耐高温陶瓷纤维绕包层、防水帆布绕包层和辐照交联无卤聚烯烃外护套层,在尼龙丝与涤纶丝混合编织层与空心骨架之间设有多个线芯三,在耐高温陶瓷纤维绕包层与防水帆布绕包层之间填充有非吸湿性无卤阻燃填充层。该实用新型专利主要强调电缆的强度和抗压性能,增加了电缆的防水和耐高温性能。但是由于沙漏型空心骨架的结构,电缆的外径将增大较多,且电缆的弯曲性能将受到较大的影响,不能满足核电站整体布局的精密化要求,在一些狭小空间里也无法合理敷设。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跟进核电站技术的快速发展,满足apc100“玲珑一号”新一
代模块化小堆核电站整体布局的精密化要求。本实用新型在满足核电站用控制电缆的使用寿命、阻燃性、抗干扰能力、事故防范可靠性的基础上,严格把控外径范围,满足小堆核电站整体布局的精密化要求;且能够在正常工况下运行60年以上。
6.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7.一种小截面、小外径核电站用控制电缆,包括内层独立屏蔽线芯及外层多根绞合线芯、金属屏蔽层、护套层;所述内层独立屏蔽线芯由导体、绝缘层、耐高温绕包层、金属屏蔽层构成;所述外层线芯由导体、绝缘层构成;所述导体是由镀锡铜丝绞合构成;所述绝缘层为易于导电线芯剥离的辐照交联聚乙烯和辐照交联聚烯烃双层复合绝缘构成;所述耐高温绕包层为聚酰亚胺薄膜带构成;所述金属屏蔽层均是镀锡铜丝编织构成;所述护套层为挤包无卤低烟阻燃辐照交联聚烯烃构成。
8.所述导体是由非紧压镀锡铜导体绞合构成,其最外层为左向,相邻层相反。
9.所述绝缘层为辐照交联聚乙烯和辐照交联聚烯烃双层复合绝缘构成,经过长期耐热性评定其热寿命大于60年。
10.所述耐高温绕包层为聚酰亚胺薄膜带构成,材料具备良好的耐高低温、耐辐射性;以及优良的力学性能、电绝缘性和化学稳定性。
11.所述金属屏蔽层为镀锡铜丝编织构成,镀锡铜丝屏蔽耐腐蚀较好,可满足全寿命期间的对外界信号屏蔽作用。
12.所述外护层为无卤低烟阻燃辐照交联护套料构成,经过长期耐热性评定其热寿命大于60年。
13.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带来的有益的技术效果表现在:
14.1、各结构严格控制结构尺寸,使用性能指标优异的原材料进行生产,在确保优良使用性能的前提下缩减成品电缆的外径范围,其外径控制在同类型产品外径的60%左右,且具有较好的弯曲性能,成品电缆能够适应于狭窄的敷设条件,同时减少电缆桥架在核电站内的空间占用率。
15.2、绝缘和护套材料选择经过长期耐热性评定其热寿命大于60年的高分子材料,因此,制造的电缆满足在正常工作温度下使用超过60年,可以做到与核电站设计使用年限相同,无需二次安装敷设。
16.3、设计采用具有阻燃性绝缘和护套材料,因此,制造的电缆阻燃性能优异,阻燃性能满足国际先进标准规定的b类成束阻燃要求,做到遭遇突发火灾情况,依然可以做到短时间内承担使用功能。
17.4、电缆线芯组成为内层独立屏蔽线芯和外层多根绞合线芯,由于内层线芯具备独立的聚酰亚胺薄膜带绕包及镀锡铜丝编织屏蔽的结构,在核电站出现突发情况下,内层线芯在一段时间内依然可以在诸如高温高压、干扰信号强烈的环境下完成设备起停等关键控制信息的传输工作。
附图说明
18.图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19.附图标记:1、导体,2、内层绝缘,3、外层绝缘,4、线芯包带,5、独立线芯屏蔽,6、成缆包带,7、金属屏蔽层,8、外护套,9、蔽线芯包带。
具体实施方式
20.实施例1
21.作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参照说明书附图1:
22.所示的一种小截面、小外径核电站用控制电缆,主要由内层一根独立屏蔽线芯及外层七根线芯、金属屏蔽层和护套层组成;所述内层独立屏蔽线芯由导体、绝缘层、耐高温绕包层、金属屏蔽层构成;所述外层线芯由导体、绝缘层构成;所述导体是由镀锡铜丝绞合构成;所述绝缘层为易于导电线芯剥离的低烟无卤阻燃辐照交联聚乙烯和辐照交联聚烯烃双层复合绝缘构成;所述耐高温绕包层为聚酰亚胺薄膜带构成;所述金属屏蔽层均是镀锡铜丝编织构成;所述护套层为挤包无卤低烟阻燃护套料构成。
23.实施例2
24.作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参照说明书附图2:
25.所示的一种小截面、小外径核电站用控制电缆,主要由内层三根独立屏蔽线芯及外层十二根线芯、金属屏蔽层和护套层组成;所述内层三根独立屏蔽线芯由导体、绝缘层、耐高温绕包层、金属屏蔽层构成;所述外层线芯由导体、绝缘层构成;所述导体是由镀锡铜丝绞合构成;所述绝缘层为易于导电线芯剥离的低烟无卤阻燃辐照交联聚乙烯和辐照交联聚烯烃双层复合绝缘构成;所述耐高温绕包层为聚酰亚胺薄膜带构成;所述金属屏蔽层均是镀锡铜丝编织构成;所述护套层为挤包无卤低烟阻燃护套料构成。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