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容软包和方壳电池的模组捆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68800发布日期:2021-08-06 13:05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兼容软包和方壳电池的模组捆扎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模组制作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兼容软包和方壳电池的模组捆扎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电化学储能行业在国内的兴起,各个厂家纷纷投入储能电池生产行列,然而各个厂家电池规格不同,尺寸不同,容量不同,外观不同。尤其是在便携式领域,模组需求量小,模组规格各异,采用高成本的模组捆扎系统,虽说其自动化程度高,但其运行效率低,兼容性差。

鉴于在各种不同储能需求的情况下,采用不同厂家电池进行组装模组时,如何提高组装设备的兼容性,能够灵活适应各种不同尺寸的电池进行模组组装显得尤为关键。

专利文献cn208994071u公开了一种电芯捆扎装置,包括工作台、用于夹紧电芯模组的夹盘、用于将电芯模组挤压成模组厚度的挤紧机构以及用于对电芯模组进行扎带的捆扎机构,所述夹盘安装在工作台上,所述挤紧机构包括挤紧动力部和挤压板,所述挤紧动力部安装在工作台上并与挤压板传动连接,可驱动挤压板压紧夹盘上的电芯模组,所述捆扎机构安装在工作台上,对夹盘上的电芯模组进行扎带,该设计结构复杂,虽然自动化程度高,但实际运行过程中面对不同型号的电池模组运行效率并不高,且设备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兼容软包和方壳电池的模组捆扎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兼容软包和方壳电池的模组捆扎装置,包括工装底座、底板、工装侧板、模组端板、模组中间板以及顶紧机构;

所述顶紧机构上设置有顶紧板以及夹具组件;

所述底板安装在工装底座上,所述底板沿宽度方向的两侧分别平行布置有工装侧板、顶紧板,所述工装侧板和顶紧板之间形成第一容纳空间,所述第一容纳空间用于容纳电芯,所述顶紧板能够在夹具组件的驱使下朝向工装侧板运动;

所述底板沿长度方向的一端为定位端,所述底板的另一端为可调节端,所述定位端和可调节端之间设置有多个可调节位,所述模组端板安装在定位端上,所述模组中间板能够根据不同的模组安装在可调节位上。

优选地,所述顶紧机构还包括滑动杆以及限位底座,所述滑动杆的一端连接所述顶紧板,所述滑动杆的另一端穿过限位底座上所具有的限位底座通孔并与限位底座滑动配合。

优选地,所述滑动杆、限位底座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所述滑动杆平行布置并用于支撑和引导顶紧板的运动。

优选地,所述夹具组件包括顶杆、引导套、连杆、操作柄以及支撑座;

所述引导套的底部安装在工装底座上,所述引导套套装在所述顶杆上且所述顶杆能够相对于引导套滑动,所述顶杆的一端与连杆的一端活动配合,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操作柄活动配合,所述操作柄的一端为操作端,所述操作柄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座活动配合,所述支撑座安装在工装底座上;

当扳动操作端绕支撑座转动时所述连杆能够驱使顶杆的另一端推动顶紧板运动或远离顶紧板运动。

优选地,所述夹具组件的数量为两套。

优选地,所述工装侧板朝向第一容纳空间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绝缘板,所述工装侧板的另一侧安装有侧板加强脚;

所述顶紧板朝向第一容纳空间的一侧安装有第二绝缘板。

优选地,所述第一绝缘板朝向第一容纳空间的一面设置有间隔布置且平行于底板的第一引导槽、第二引导槽;

所述第二绝缘板朝向第一容纳空间的一面设置有间隔布置且平行于底板的第三引导槽、第四引导槽;

所述第一引导槽、第二引导槽、第三引导槽、第四引导槽用于引导扎带捆扎放置在第一容纳空间中的电芯。

优选地,沿从定位端到可调节端的方向上,所述工装侧板连接有第一限位板,

所述顶紧板连接有第二限位板。

优选地,所述第一限位板、第二限位板分别可拆卸的安装在工装底座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兼容软包和方壳电池的模组捆扎装置,包括工装底座、底板、工装侧板、模组端板、模组中间板以及顶紧机构;

所述顶紧机构上设置有顶紧板以及夹具组件;

所述底板安装在工装底座上,所述底板沿宽度方向的两侧分别平行布置有工装侧板、顶紧板,所述工装侧板和顶紧板之间形成第一容纳空间,所述第一容纳空间用于容纳电芯,所述顶紧板能够在夹具组件的驱使下朝向工装侧板运动;

所述底板沿长度方向的一端为定位端,所述底板的另一端为可调节端,所述定位端和可调节端之间设置有多个可调节位,所述模组端板安装在定位端上,所述模组中间板能够根据不同的模组安装在可调节位上;

所述顶紧机构还包括滑动杆以及限位底座,所述滑动杆的一端连接所述顶紧板,所述滑动杆的另一端穿过限位底座上所具有的限位底座通孔并与限位底座滑动配合;

所述滑动杆、限位底座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所述滑动杆平行布置并用于支撑和引导顶紧板的运动;

所述夹具组件包括顶杆、引导套、连杆、操作柄以及支撑座;

所述引导套的底部安装在工装底座上,所述引导套套装在所述顶杆上且所述顶杆能够相对于引导套滑动,所述顶杆的一端与连杆的一端活动配合,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操作柄活动配合,所述操作柄的一端为操作端,所述操作柄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座活动配合,所述支撑座安装在工装底座上;

当扳动操作端绕支撑座转动时所述连杆能够驱使顶杆的另一端推动顶紧板运动或远离顶紧板运动;

所述夹具组件的数量为两套;

所述工装侧板朝向第一容纳空间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绝缘板,所述工装侧板的另一侧安装有侧板加强脚;

所述顶紧板朝向第一容纳空间的一侧安装有第二绝缘板;

所述第一绝缘板朝向第一容纳空间的一面设置有间隔布置且平行于底板的第一引导槽、第二引导槽,所述第二绝缘板朝向第一容纳空间的一面设置有间隔布置且平行于底板的第三引导槽、第四引导槽,所述第一引导槽、第二引导槽、第三引导槽、第四引导槽用于引导扎带捆扎放置在第一容纳空间中的电芯;

沿从定位端到可调节端的方向上,所述工装侧板连接有第一限位板,

所述顶紧板连接有第二限位板;

所述第一限位板、第二限位板分别可拆卸的安装在工装底座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可兼容方壳电池和软包电池模组的捆扎,同时能够通过合理调整捆扎装置尺寸,可兼容不同尺寸模组的捆扎,与现有装置相比,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制作效率高,制作成本低。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顶紧板与顶紧机构的配合,能够方便快捷的实现多个电芯夹紧对齐的作业,驱动方式灵活,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3、本实用新型中第一绝缘板、第二绝缘板、底板都为绝缘板,能够避免电池发生短路,起到保护的作用。

4、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可灵活调整的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以及各个部件能够实现不同长度模组的制作,结构简单,且制作过程方便快捷,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安装有电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一个优选例中夹具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示出:

工装底座1电芯8支撑座15

底板2滑动杆9第一绝缘板16

工装侧板3限位底座10侧板加强脚18

模组端板4顶杆11第二绝缘板17

模组中间板5引导套12扎带19

顶紧板6连杆13第一限位板20

第一容纳空间7操作柄14第二限位板2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化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兼容软包和方壳电池的模组捆扎装置,如图1~图4所示,包括工装底座1、底板2、工装侧板3、模组端板4、模组中间板5以及顶紧机构,工装底座1为所有部件的承重面和基准面,所述顶紧机构上设置有顶紧板6以及夹具组件,所述底板2安装在工装底座1上,底板2优选采用绝缘板,避免在组装电池时候电池和工装底座1碰触发生短路所述底板2沿宽度方向的两侧分别平行布置有工装侧板3、顶紧板6,所述工装侧板3和顶紧板6之间形成第一容纳空间7,所述第一容纳空间7用于容纳电芯8,在组装时将多个电芯8依次摆放在第一容纳空间7,所述顶紧板6能够在夹具组件的驱使下朝向工装侧板3运动,进而能够将多个电芯8横向夹紧,如图2所示。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2沿长度方向的一端为定位端,所述底板2的另一端为可调节端,所述定位端和可调节端之间设置有多个可调节位,所述模组端板4安装在定位端上,所述模组中间板5能够根据不同的模组选择安装在需要的可调节位上,以实现模组端板4和模组中间板5之间的距离能够盛放所需的电芯8。

具体地,如图2所示,所述顶紧机构还包括滑动杆9以及限位底座10,所述滑动杆9的一端连接所述顶紧板6,所述滑动杆9的另一端穿过限位底座10上所具有的限位底座通孔并与限位底座10滑动配合,在一个优选例中,所述滑动杆9、限位底座10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所述滑动杆9平行布置并用于支撑和引导顶紧板6的运动。在一个变化例中,所述滑动杆9以及限位底座10可以被省略,仅通过夹具组件即可实现顶紧板6的平稳运动。

具体地,在一个优选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夹具组件包括顶杆11、引导套12、连杆13、操作柄14以及支撑座15,所述引导套12的底部安装在工装底座1上,所述引导套12套装在所述顶杆11上且所述顶杆11能够相对于引导套12滑动,所述顶杆11的一端与连杆13的一端活动配合,所述连杆13的另一端与操作柄14活动配合,所述操作柄14的一端为操作端,所述操作柄14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座15活动配合,所述支撑座15安装在工装底座1上,当扳动操作端绕支撑座15转动时所述连杆13能够驱使顶杆11的另一端推动顶紧板6运动,当靠近电芯8运动时,能够将多个电芯8顶紧对齐,当远离电芯8运动时,顶紧板6离开模组,此时可将模组取出。在一个变化例中,夹具组件采用机器驱动,例如电机,再例如,气缸或油缸。

进一步地,在实际的应用中,所述夹具组件的数量优选为两套。

需要说明的时,本实用新型中的顶紧板6在顶紧时通过夹具组件推动实现,并通过滑动杆9以及限位底座10实现运动方向的平稳移动,保证顶紧板6和工装侧板3的始终平行,顶紧板6在需要松开时,先移动顶杆11,再通过手动推动顶紧板6使顶紧板6远离电芯,也可以通过机器操作的方式实现,在一个优选例中,滑动杆9远离顶紧板6的一端连接有动力源,能够驱使滑动杆9沿周向方向运动。

具体地,如图1~图3所示,所述工装侧板3朝向第一容纳空间7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绝缘板16,所述工装侧板3的另一侧安装有侧板加强脚18,侧板加强脚18用于工装侧板3侧面加固,工装侧板3的底面优选通过螺钉安装在工装底座1上;所述顶紧板6朝向第一容纳空间7的一侧安装有第二绝缘板17,第一绝缘板16、第二绝缘板17起到隔绝电池与金属板碰触后发生导电现象,同时起到部分缓冲作用,避免在挤压电池的时候压坏电池。在一个优选例中,第一绝缘板16、第二绝缘板17、底板2均采用橡胶板,在一个变化例中,采用玻璃钢板。

具体地,如图1~图3所示,所述第一绝缘板16朝向第一容纳空间7的一面设置有间隔布置且平行于底板2的第一引导槽、第二引导槽,所述第二绝缘板17朝向第一容纳空间7的一面设置有间隔布置且平行于底板2的第三引导槽、第四引导槽,所述第一引导槽、第二引导槽、第三引导槽、第四引导槽用于引导扎带19捆扎放置在第一容纳空间7中的电芯8,当第一容纳空间7中的电芯8被挤压对齐后,再通过扎带19穿过四个引导槽实现电芯8的捆扎进而形成模组。

具体地,如图1所示,沿从定位端到可调节端的方向上,所述工装侧板3连接有第一限位板20,所述顶紧板6连接有第二限位板21,具体地,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限位板20、第二限位板21分别可拆卸的安装在工装底座1上。当制作的模组中电芯8排列后的长度超过工装侧板3的长度时,此时可先制作挤压一部分电芯8,将挤压对齐后的一部分电芯8先推至第一限位板20和第二限位板21之间的区域,等再将剩余的部分电芯8挤压对齐完毕后再一起进行捆扎,由于第一限位板20和第二限位板21之间的距离可以根据模组制作的要求灵活调整,因此,本实用新型能够灵活的实现不同长度模组的制作。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根据待制作模组的长度首先将模组端板4安装在定位端上,将模组中间板5安装在需要的可调节位上,推动顶紧板6远离工装侧板3运动,此时第一容纳空间7变大,将预定数量的电芯8依次安装在第一容纳空间7中,由于底板2的上面为平整面,在电芯8重力的作用下,电芯8的底部对齐,当将所有电芯8都摆放完毕后操作夹具组件驱使顶紧板6朝向电芯8的方向运动,进而挤压电芯8使电芯的侧面依次对齐,当顶紧板6挤压到位后,将扎带19通过第一引导槽、第二引导槽、第三引导槽、第四引导槽围绕在被挤压平整的电芯8组的周向并将扎带19系紧,此时操作顶紧板6离开捆扎完毕的电芯组,取出电芯组,模组制作完成。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化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任意相互组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