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天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512912发布日期:2021-06-18 16:28阅读:67来源:国知局
一种天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天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天线。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天线罩对天线性能影响巨大,若天线罩结构设置不合理会影响天线方向的变化,同时造成发射和接收增益降低。虽然现有技术对天线罩也在不断创新研究,如专利文献cn201921982093.7公开了一种快卸式船型天线罩结构,通过将天线罩设计为3段式结构,天线罩中段通过周圈安装的快卸锁与天线罩前段、后段对接。开启时将天线罩中段周圈的快卸锁打开,沿铰链转轴翻转至预定的开启角度,通过机身下壁板上布置的撑杆固定限位。拆装过程便捷可靠,可以快速实现对天线罩内部设备的维护,有效解决了以往天线罩拆装方式造成的维护不便。但是其对天线性能的影响仍有待研究。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天线,该天线在功能上实现了风廓线雷达发射、l波段卫星动中通天线的功能,2个频段共口径设计。

一种天线,包括天线罩和天线组件,所述天线罩内安装有天线组件,天线组件包括天线阵列、tr组件、馈电网络模块、变频模块、波控电源板、组合惯导模块和极化跟踪网络模块;

天线阵列包括多个单元天线,多个单元天线按照矩形排列,所述单元天线包含l1、l2两个频段,并支持多种极化;

tr组件包括l2频段雷达的发射模块、接收通道模块、l1频段垂直极化接收通道模块、l1频段水平极化接收通道模块,tr组件用于完成l1卫星信号的接收、放大、滤波以及与l2雷达信号的发射、接收、隔离;

馈电网络模块用于完成雷达信号的功率分配和卫星接收信号的功率合成;

波控电源板用于完成与外部设备的信息交换,对外部输入的电源进行二次分配,完成dcdc变换和稳压;

组合惯导模块通过融合算法完成对车辆姿态信息、位置信息的解析,并进行坐标系的转换后发送给波控电源板;

极化跟踪网络模块用于完成对卫星信号极化方向的自动跟踪。

优选地,所述天线罩包括顶壁、侧壁和底壁,所述顶壁和底壁通过侧壁连接,所述底壁开设有用于供所述天线组件安装的开口空间。

优选地,所述天线罩顶壁采用圆弧结构。

优选地,所述顶壁与底壁具有第一深度d1和第二深度d2,第一深度d1为天线罩顶壁最高点至底壁水平面的垂直距离,第二深度d2为天线罩顶壁最低点至底壁水平面的垂直距离,其中d1>d2。

优选地,天线罩顶壁最高点与天线罩顶壁最低点通过曲线连接,其曲率为e。

优选地,所述天线罩的顶壁和侧壁均由玻璃纤维布和蜂窝夹层材料构成。

优选地,卫星信号极化方向包括水平极化、垂直极化、左旋圆极化、右旋圆极化。

优选地,所述馈电网络模块包括雷达功分网络模块、第一卫星接收合成网络模块、第二卫星接收合成网络模块,雷达功分网络模块用于完成雷达信号的功率分配;第一卫星接收合成网络模块、第二卫星接收合成网络模块用于完成卫星接收信号的功率合成。

优选地,还包括波控模块,所述播控模块根据组合惯导模块反馈的姿态信息对天线的波束进行控制,完成对卫星的跟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天线罩选用玻璃纤维布+蜂窝夹层材料成型,顶部采用圆弧结构,在有效降低重量的同时保证天线罩的强度,且防止顶部雨水存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天线结构示意图;

图2为l波段多功能相控阵动中通天线原理框图。

附图标记如下:

1:顶壁;2:侧壁;3:底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天线,包括天线罩和天线组件,所述天线罩内安装有天线组件,天线组件包括天线阵列、tr组件、馈电网络模块、变频模块、波控电源板、组合惯导模块、波控模块和极化跟踪网络模块;

其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天线罩包括顶壁1、侧壁2和底壁3,所述顶壁1和底壁3通过侧壁2连接,所述底壁3开设有用于供所述天线组件安装的开口空间;所述天线罩顶壁采用圆弧结构,具体地,天线罩顶壁最高点与天线罩顶壁最低点通过曲线连接,其曲率为e,其中,顶壁与底壁具有第一深度d1和第二深度d2,第一深度d1为天线罩顶壁最高点至底壁水平面的垂直距离,第二深度d2为天线罩顶壁最低点至底壁水平面的垂直距离,其中d1>d2。所述天线罩的顶壁和侧壁均由玻璃纤维布和蜂窝夹层材料构成。

天线阵列包括多个单元天线,多个单元天线按照矩阵排列,所述单元天线包含l1、l2两个频段,并支持多种极化;

tr组件包括l2频段雷达的发射模块、接收通道模块、l1频段垂直极化接收通道模块、l1频段水平极化接收通道模块,tr组件用于完成l1卫星信号的接收、放大、滤波以及与l2雷达信号的发射、接收、隔离;

馈电网络模块用于完成雷达信号的功率分配和卫星接收信号的功率合成;具体地,所述馈电网络模块包括雷达功分网络模块、第一卫星接收合成网络模块、第二卫星接收合成网络模块,雷达功分网络模块用于完成雷达信号的功率分配;第一卫星接收合成网络模块、第二卫星接收合成网络模块用于完成卫星接收信号的功率合成。

波控电源板用于完成与外部设备的信息交换,对外部输入的电源进行二次分配,完成dcdc变换和稳压;

组合惯导模块通过融合算法完成对车辆姿态信息、位置信息的解析,并进行坐标系的转换后发送给波控电源板;

波控模块,所述波控模块根据组合惯导模块反馈的姿态信息对天线的波束进行控制,完成对卫星的跟踪。

极化跟踪网络模块用于完成对卫星信号极化方向的自动跟踪,其中卫星信号极化方向包括水平极化、垂直极化、左旋圆极化、右旋圆极化。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l波段多功能相控阵动中通天线原理框图如图2所示,天线在功能上实现了风廓线雷达发射、l波段卫星动中通天线的功能,2个频段共口径设计。

实施例1:

一种天线,包括天线罩和天线组件,天线主要由天线阵列、tr组件、馈电网络模块、变频模块模块、波控电源板、组合惯导模块、极化跟踪网络模块等部分组成。

天线阵面由单元天线按照矩形排列组成,每个单元天线包含l1、l2两个频段,并支持多种极化。

每个tr组件包括l2频段雷达的发射、接收通道、l1频段垂直极化接收通道、l1频段水平极化接收通道,主要完成l1卫星信号的接收、放大、滤波以及与l2雷达信号的发射、接收、隔离。

馈电网络模块包括雷达功分网络模块、第一卫星接收合成网络模块、第二卫星接收合成网络模块,主要完成雷达信号的功率分配和卫星接收信号的功率合成。

波控电源板完成与外部设备的信息交换,对外部输入的电源进行二次分配,完成dcdc变换和稳压。

极化跟踪网络模块完成对卫星信号极化方向的自动跟踪,包括水平极化、垂直极化、左旋圆极化、右旋圆极化。

组合惯导模块包括北斗天线、惯导模块、信标机等部分,通过融合算法完成对车辆姿态信息、位置信息的解析,并进行坐标系的转换后发送给波控电源板。

天线罩选用玻璃纤维布+蜂窝夹层材料成型,顶部采用圆弧结构,在有效降低重量的同时保证天线罩的强度,且防止顶部雨水存积。

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