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941935发布日期:2021-07-20 16:31阅读:76来源:国知局
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指一种有利于传输芯片模块下压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申请号为cn200620061876.8的中国专利揭露了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和多个导电端子,每一所述导电端子包括三个挤压臂,增大了所述导电端子的宽度,三个挤压臂中位于中间的挤压臂与另外两个挤压臂前后错开设置,增大了所述导电端子的厚度,从而提高了所述导电端子的容性,进而降低了所述导电端子的阻抗。然而,当所述芯片模块同时下压多个所述导电端子时,由于每一所述导电端子具有三个挤压臂,三个挤压臂只能一起发生形变,故所述芯片模块需要较大的压力才能同时下压多个导电端子至最终位置。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改良的电连接器,以克服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背景技术所面临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低端子阻抗且芯片模块不需要较大的压力下压端子的电连接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手段:一种电连接器,用于电性连接一对接元件,包括:一本体,具有上下贯穿的多个收容孔;多个端子,分别对应收容于多个收容孔中,每一所述端子具有一基部,定位于所述收容孔;一弹臂,自所述基部向上延伸形成,至少一连料部和所述弹臂左右设置,一通槽贯穿所述弹臂的厚度,使所述弹臂于通槽左右两侧形成两个第一分支,两个所述第一分支位于一第二分支的左右两侧;一连接部一体连接两个所述第一分支的上端和所述第二分支的上端;自所述连接部向上且向前延伸形成一对接部,用于向上抵接所述对接元件;所述第二分支的下端在成型前一体连接所述通槽的下端,成型后所述第二分支的下端自所述通槽的下端断开,所述第二分支相对于所述第一分支向前凸出,所述第二分支具有一接触部,在所述对接元件向下抵接所述对接部至最终位置时,所述接触部接触所述基部的前表面。

进一步,每一所述第一分支于靠近所述第二分支的一侧具有一撕裂面,所述第二分支的左右两侧分别与所述撕裂面撕裂成型;每一所述第一分支还具有一下料面,所述下料面与所述第二分支下料成型,所述下料面具有一弧面连接所述撕裂面。

进一步,当所述对接元件未向下抵接所述对接部时,所述接触部未抵接所述基部。

进一步,每一所述第一分支具有一竖直部,所述竖直部与所述连料部左右并排设置。

进一步,每一所述第一分支具有一主体部及自所述主体部向上延伸形成的一上部,所述第二分支具有一第一部及自所述第一部向下延伸形成的一第二部,所述第二部位于所述主体部的前方,所述对接部、所述第一分支的上部和所述第二分支的第一部位于同一平面。

进一步,所述第二部具有自所述第一部向前弯折且向下延伸形成的一第一段、自所述第一段向后弯折且向下延伸形成的一第二段及自所述第二段向前弯折且向下延伸形成的所述接触部。

进一步,前后相邻的两个端子前后错开设置,从横向看,前后相邻的两个端子中,在后的端子的所述第二分支与在前的所述端子的所述第一分支至少部分重叠。

进一步,自所述基部向下延伸形成一弹性部,所述弹臂和所述弹性部上下对称设置,在所述对接元件向下抵接所述对接部至最终位置时,所述弹臂和所述弹性部相互抵接,且两者相互抵接的部位位于所述基部前方。

进一步,所述端子还具有两个夹持部共同夹持一锡球,两个夹持部位于所述基部的前侧,在所述对接元件向下抵接所述端子前后,所述第二分支与两个夹持部和所述锡球均不接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每一所述端子具有两个所述第一分支和一个所述第二分支,当所述对接元件向下压接所述端子时,在对接元件与电路板之间共形成经过第一分支和第二分支的三条相互并联的导电路径,可降低所述端子的阻抗;且所述第二分支相对所述第一分支向前凸出,所述端子的厚度增大,增大了所述端子的容性,也降低了所述端子的阻抗。由于所述第二分支的下端在成型后自所述通槽的下端断开,因此所述第二分支的正向力较小,使所述对接元件更容易向下压接所述端子。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连接器,用于电性连接一对接元件,包括:一本体,具有上下贯穿的多个收容孔;多个端子,分别对应收容于多个收容孔中,每一所述端子具有一基部定位于所述收容孔,自所述基部向上延伸形成一弹臂,一通槽贯穿所述弹臂的厚度,使所述弹臂于所述通槽的左右两侧形成两个分支,一柔软部一体连接所述通槽的上端和下端,两个分支位于所述柔软部的左右两侧,所述柔软部的平均宽度小于其厚度的1.5倍,所述柔软部的柔性大于两个分支的柔性,所述柔软部相对于两个分支向前凸出;所述弹臂于所述通槽的前方具有一对接部,用于向上抵接所述对接元件。

进一步,前后相邻的两个端子前后错开设置,从横向看,前后相邻的两个端子中,在后的端子的所述柔软部与在前的所述端子的所述分支至少部分重叠。

进一步,所述端子进一步具有两连料部用于连接同一料带,两个所述连料部自所述基部的上端向上延伸且位于所述弹臂的左右两侧,两个分支远离所述柔软部的两侧边之间的最大距离大于两个所述连料部靠近所述柔软部的两侧边之间的距离,且小于两个所述连料部远离所述柔软部的两侧边之间的距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每一所述端子具有两个所述分支和一个所述柔软部,当所述对接元件向下压接所述端子时,在对接元件与电路板之间共形成经过两个分支和所述柔软部的三条相互并联的导电路径,可降低所述端子的阻抗,且所述第二分支相对所述第一分支向前凸出,所述端子的厚度增大,增大了所述端子的容性,也降低了所述端子的阻抗。由于所述柔软部很柔软,因此所述柔软部的正向力较小,几乎对所述对接元件不产生反作用力,从而所述对接元件更容易向下压接所述端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电连接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端子成型前的平面图;

图3为图2中端子成型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图3的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电连接器(去除本体)的侧视图;

图6为图5对接元件下压端子至最终位置时的侧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端子的立体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电连接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端子的立体示意图;

图10为图9的后视图;

图11为图9的侧视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电连接器(去除本体)的侧视图;

图13为图12对接元件下压端子至最终位置时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的附图标号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结构、特征以及功效等,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作进一步说明。

定义x轴的延伸方向为前后方向(其中x轴正方向为前),y轴的延伸方向为左右方向(其中y轴正方向为右),z轴的延伸方向为上下方向(其中z轴正方向为上)。

如图1、图5和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电连接器100的示意图,所述电连接器100用于电性连接一对接元件200至一电路板30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对接元件200为芯片模块,所述电连接器100包括一本体1及多排端子2。所述本体1具有上下贯穿的多排收容孔11,多排所述端子2分别对应收容于多排所述收容孔11中。每一所述收容孔11具有左右相对的两侧壁111,每一所述侧壁111具有一固定槽112,所述固定槽112向上贯穿所述本体1但不向下贯穿所述本体1。

如图1至图3所示,每一排所述端子2和一料带3通过同一金属板材冲压成型,从而每一所述料带3连接一排端子2(为简洁,图中一个料带3只画了连接1个端子2),组装所述端子2时,每一所述料带3连接一排所述端子2同时向下插入所述本体1中,所述端子2组装完后,所述料带3被折去。如图2所示,为一个所述端子2成型后的立体示意图,所述端子2具有呈平板状的一基部21,定位于所述收容孔11,自所述基部21向上延伸形成的一弹臂22和两连料部28,两个所述连料部28用于连接所述料带3,两个所述连料部28与所述弹臂22左右设置且所述弹臂22位于两个所述连料部28之间,所述基部21的一部分和所述连料部28对应固定于所述固定槽112从而将所述端子2固定于所述收容孔11中。

如图2、图3和图5所示,一通槽23贯穿所述弹臂22的厚度,使所述弹臂22于所述通槽23的左右两侧形成两个第一分支24,两个所述第一分支24位于一第二分支25的左右两侧。每一所述第一分支24于靠近所述第二分支25的一侧上具有一撕裂面241,所述第二分支25的左右两侧分别与所述撕裂面241撕裂成型,可充分利用板材。每一所述第一分支24还具有一下料面242,所述下料面242与所述第二分支25下料成型。一连接部26一体连接两个所述第一分支24的上端和所述第二分支25的上端,所述第二分支25的下端在成型前一体连接所述通槽23的下端,成型后所述第二分支25的下端自所述通槽23的下端断开,有利于减小所述弹臂22的正向力,使所述对接元件200更容易下压所述端子2。所述第二分支25利用了冲压形成所述通槽23的废料,在节约金属板材的同时,为所述端子2的弹臂22增加分支。左右设置的两个所述第一分支24、一个所述第二分支25及两个所述连料部28增大了所述端子2的宽度,增大了所述端子2的容性。所述下料面242具有一弧面2421连接所述撕裂面241,所述弧面2421的设置是避免模具(未图示,下同)刀口在所述下料面242与所述撕裂面241的连接处形成尖角,增长模具的使用寿命。所述端子2还具有两个夹持部29共同夹持一锡球4,以将所述端子2焊接于所述电路板300,两个所述夹持部29位于所述基部21的前侧,两个所述夹持部29与所述弹臂22位于所述基部21的同一侧,有利于减少所述端子2在前后方向所占的空间,利于所述端子2密集化排布。在所述对接元件200向下抵接所述端子2前后,所述第二分支25与两个所述夹持部29和所述锡球4均不接触,避免所述第二分支25抵接所述夹持部29或所述锡球4而使所述端子2正向力过大。

如图3至图6所示,自所述连接部26向上且向前延伸形成一对接部27,用于向上抵接所述对接元件200。所述第二分支25具有一接触部2523,当所述对接元件200未向下抵接所述对接部27时,所述接触部2523未抵接所述基部21,也就是说在所述对接元件200一开始向下抵接所述对接部27时,不会受到所述第二分支25的反作用力,降低了所述弹臂22的正向力,使所述对接元件200更容易下压所述端子2。在所述对接元件200向下抵接所述对接部27至最终位置时,所述接触部2523接触所述基部21的前表面,所述端子2共形成三条导电路径,此时所述第二分支25的反作用力使所述对接部27与所述对接元件200之间接触得更稳定,且可减小所述端子2的阻抗。所述第二分支25相对所述第一分支24向前凸出,所述端子2的厚度增大,增大了所述端子2的容性,降低了所述端子2的阻抗,有利于传输高频信号。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当所述对接元件200未向下抵接所述对接部27时,所述接触部2523也可以抵接所述基部21的前表面。

如图3至图6所示,每一所述第一分支24具有一主体部243及自所述主体部243向上延伸的一上部244,所述第二分支25具有一第一部251及自所述第一部251向下延伸形成的一第二部252,所述第二部252位于所述主体部243的前方,所述对接部27、两个所述第一分支24的上部244和所述第二分支25的第一部251位于同一平面,因此位于同一平面的所述对接部27、两个所述上部244和所述第一部251可用于供模具夹持固定,有利于冲压弯折金属板材成型所述端子2。每一所述主体部243具有一竖直部2431,在满足所述端子2弹性要求的前提下,不再额外增加所述端子2在前后方向所占的空间,所述竖直部2431与所述连料部28左右并排设置,并且所述竖直部2431与所述连料部28之间撕裂成型,在所述端子2容性较合适的前提下不再额外增加所述端子2的宽度。所述第二部252具有自所述第一部251向前弯折且向下延伸形成的一第一段2521、自所述第一段2521向后弯折且向下延伸形成的一第二段2522及自所述第二段2522向前弯折且向下延伸形成的所述接触部2523,这样的设置可使所述接触部2523能抵接所述基部21的前表面,从而形成三条导电路径减小所述端子2的阻抗。

如图3、图5和图6所示,前后相邻的两个所述端子2前后错开设置,从横向看,前后相邻的两个所述端子2中,在后的所述端子2的所述第二分支25与在前的所述端子2的所述第一分支24部分重叠。在本实施例中,多个所述端子2在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上排成多排,但是前后相邻两排端子2错开设置,后排所述端子2的所述第二部252与前排所述端子2的所述竖直部2431部分重叠,这样设置不仅缩小了前后相邻的端子2之间的间距,有利于实现所述端子2的密集化排布,同时有利于增大所述端子2的容性,降低所述端子2的阻抗。

如图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端子100a的立体示意图,所述端子100a通过冲压成型一金属板材,所述端子100a具有一基部1a,自所述基部1a向上延伸形成一弹臂2a,所述端子100a还具有两连料部4a,自所述基部1a向上竖直延伸形成,两个所述连料部4a与所述弹臂2a左右设置,两个所述连料部4a用于连接同一料带(未图示)。自所述基部1a向下延伸形成一弹性部3a,所述弹臂2a与所述弹性部3a均为具有弹性的悬臂梁,且所述弹臂2a和所述弹性部3a上下对称设置。一第一通槽21a贯穿所述弹臂2a的厚度,使所述弹臂2a于所述第一通槽21a的左右两侧形成两个第一分支22a,两个所述第一分支22a位于一第二分支23a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二分支23a与两个所述第一分支22a之间撕裂成型,充分利用金属板材。一第一连接部24a一体连接两个所述第一分支22a的上端和所述第二分支23a的上端,自所述连接部向上且向前延伸形成一第一对接部25a,用于向上弹性抵接一对接元件(未图示,下同),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对接元件为一芯片模块。对应地,一第二通槽31a贯穿所述弹性部3a的厚度,使所述弹性部3a于所述第二通槽31a的左右两侧形成两个第三分支32a,两个所述第三分支32a位于一第四分支33a的左右两侧,所述第四分支33a与两个所述第三分支32a之间撕裂成型,充分利用金属板材。一第二连接部34a一体连接两个所述第三分支32a的下端和所述第四分支33a的下端,自所述第二连接部34a向下且向前延伸形成一第二对接部35a,用于向下弹性抵接一电路板(未图示,下同)。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弹臂2a和所述弹性部3a也可以不是对称设置。

如图7所示,所述第二分支23a的下端在成型前一体连接所述第一通槽21a的下端,成型后所述第二分支23a的下端自所述第一通槽21a的下端断开,所述第二分支23a相对于所述第一分支22a向前凸出,所述第二分支23a具有一第一接触部231a。对应地,所述第四分支33a的上端在成型前一体连接所述第二通槽31a的上端,成型后所述第四分支33a的上端自所述第二通槽31a的上端断开,所述第四分支33a相对于所述第三分支32a向前凸出,所述第四分支33a具有一第二接触部331a。所述第二分支23a的下端自所述第一通槽21a的下端断开,所述第四分支33a的上端自所述第二通槽31a的上端断开,当所述对接部未向下抵接所述第一对接部25a时,所述第一接触部231a未抵接所述基部1a,所述第二接触部331a未抵接所述基部1a,也就是说,所述对接元件一开始向下抵接所述第一对接部25a时,不会受到所述第二分支23a、所述第四分支33a的反作用力,降低了所述弹臂2a和所述弹性部3a的正向力,使所述对接元件更容易下压所述端子100a。自所述第一对接部25a向下弯折延伸形成一第一抵接臂26a,自所述第二对接部35a向上弯折延伸形成一第二抵接臂36a,在所述对接元件向下抵接所述第一对接部25a至最终位置时,所述第一接触部231a接触所述基部1a,所述第二接触部331a接触所述基部1a,此时所述弹臂2a的所述第一抵接臂26a与所述弹性部3a的所述第二抵接臂36a相互抵接,且两者相互抵接的部位位于所述基部1a的前方。所述端子100a在所述对接元件和所述电路板之间形成多条导电路径,且所述厚度增大,增大了所述端子100a的容性,降低了所述端子100a的阻抗。

如图8、图12和图1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电连接器100b的示意图,所述电连接器100b用于电性连接一对接元件200b至一电路板300b,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对接元件200b为芯片模块,所述电连接器100b包括一本体1b及收容于所述本体1b的多个端子2b。所述本体1b具有上下贯穿的多个收容孔11b,多个所述端子2b分别对应收容于多个所述收容孔11b中。每一所述收容孔11b具有左右相对的两侧壁111b,每一所述侧壁111b具有一固定槽112b,所述固定槽112b向上贯穿所述本体1b但不向下贯穿所述本体1b。

如图9、图10和图12所示,所述端子2b为一金属板材冲压形成,所述端子2b具有一基部21b,自所述基部21b向上延伸形成一弹臂22b,一通槽23b贯穿所述弹臂22b的厚度,使所述弹臂22b于所述通槽23b的左右两侧形成两个分支24b,一柔软部25b一体连接所述通槽23b的上端和下端,两个所述分支24b位于所述柔软部25b的左右两侧。所述弹臂22b于所述通槽23b的前方具有一对接部26b,用于向上抵接所述对接元件200b。在左右方向上两个所述分支24b和一个所述柔软部25b增大了端子2b的宽度,所述柔软部25b相对于两个所述分支24b向前凸出,前后方向上增大了端子2b的厚度,增大了所述端子2b的容性,降低了所述端子2b的阻抗。所述柔软部25b的平均宽度小于其厚度的1.5倍(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柔软部25b的宽度一致,且所述柔软部25b的宽度等于其厚度),且所述柔软部25b的宽度小于任一所述分支24b的宽度,所述柔软部25b的柔性大于两个所述分支24b的柔性,因此所述柔软部25b的正向力较小,使所述对接元件200b更容易下压所述端子2b。所述端子2b共形成三条导电路径,有利于降低所述端子2b的阻抗。所述端子2b还具有两个夹持部28b共同夹持一锡球3b,以将所述端子2b焊接于所述电路板300b,两个所述夹持部28b位于所述基部21b的前侧,两个所述夹持部28b与所述弹臂22b位于所述基部21b的同一侧,有利于减少所述端子2b在前后方向所占的空间,利于所述端子2b密集化排布。所述柔软部25b与两个所述夹持部28b不接触。

如图8至图10所示,所述端子2b进一步具有两个连料部27b用于连接同一料带(未图示,下同),两个所述连料部27b自所述基部21b的上端向上延伸且位于所述弹臂22b的左右两侧,所述基部21b的一部分和所述连料部27b对应固定于所述固定槽112b从而将所述端子2b固定于所述收容孔11b中。两个所述分支24b远离所述柔软部25b的两侧边之间的最大距离大于两个所述连料部27b靠近所述柔软部25b的两侧边之间的距离,且小于两个所述连料部27b远离所述柔软部25b的两侧边之间的距离。在横向上,两个所述分支24b之间的距离较大有利于增大所述端子2b的容性,且所述分支24b没有向外超出对应的所述连料部27b,没有额外增加所述端子2b的宽度,减小所述电连接器100b的占用空间。

如图9、图12和图13所示,前后相邻的两个所述端子2b前后错开设置,从横向看,前后相邻的两个所述端子2b中,在后的端子2b的所述柔软部25b与在前的所述端子2b的所述分支24b部分重叠。在本实施例中,多个所述端子2b在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上排成多排,但是前后相邻两排端子2b错开设置,后排所述端子2b的所述柔软部25b与前排所述端子2b的所述分支24b部分重叠,这样设置不仅缩小了前后相邻排的端子2b之间的间距,有利于实现所述端子2b的密集化排布,同时有利于增大所述端子2b容性,降低所述端子2b的阻抗。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具有下列有益效果:

1.所述第二分支25的下端在成型前一体连接所述通槽23的下端,成型后所述第二分支25的下端自所述通槽23的下端断开,所述第二分支25具有一接触部2523,当所述对接元件200未向下抵接所述对接部27时,所述接触部2523未抵接所述基部21,降低了所述弹臂22的正向力,使所述对接元件200更容易下压所述端子2。

2.在所述对接元件200向下抵接所述对接部27至最终位置时,所述接触部2523接触所述基部21的前表面,所述端子2共形成三条导电路径,可降低所述端子2的阻抗;此时所述第二分支25的反作用力使所述对接部27与所述对接元件200之间接触得更稳定。并且,所述第二分支25相对所述第一分支24向前凸出,所述端子2的厚度增大,增大了所述端子2的容性,也降低了所述端子2的阻抗,有利于传输高频信号。

3.每一所述第一分支24具有一主体部243及自所述主体部243向上延伸的一上部244,所述第二分支25具有一第一部251及自所述第一部251向下延伸形成的一第二部252,所述第二部252位于所述主体部243的前方,所述对接部27、两个所述第一分支24的上部244和所述第二分支25的第一部251位于同一平面,因此位于同一平面的所述对接部27、两个所述上部244和所述第一部251可用于供模具夹持固定,有利于冲压弯折金属板材成型所述端子2。

4.从横向看,前后相邻的两个所述端子2中,在后的所述端子2的所述第二分支25与在前的所述端子2的所述第一分支24部分重叠,这样设置不仅缩小了前后相邻的端子2之间的间距,有利于实现所述端子2的密集化排布,同时有利于增大所述端子2的容性,降低所述端子2的阻抗。

5.在第三实施例中,每一所述端子2b具有两个所述分支24b和一个所述柔软部25b,当所述对接元件200b向下压接所述端子2b时,在对接元件200b与电路板300b之间共形成经过两个分支24b和所述柔软部25b的三条相互并联的导电路径,可降低所述端子2b的阻抗,且所述第二分支24b相对所述第一分支24b向前凸出,所述端子2b的厚度增大,增大了所述端子2b的容性,也降低了所述端子2b的阻抗。由于所述柔软部25b很柔软,因此所述柔软部25b的正向力较小,几乎对所述对接元件200b不产生反作用力,从而所述对接元件200b更容易向下压接所述端子2b。

以上详细说明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说明,非因此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所以,凡运用本创作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为的等效技术变化,均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