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片、电池及电池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558320发布日期:2021-09-08 01:07阅读:106来源:国知局
极片、电池及电池模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极片、电池及电池模组。


背景技术:

2.在电池的制造组装制程中,需要对电池的正极极片涂覆绝缘胶,据此使得正极极片在电池使用过程中因晃动而相对隔片产生位移时,能够利用绝缘胶与隔片另一侧的负极极片形成绝缘,避免电池短路。在现有正极极片的设计中,极耳胶应当与极片上的活性材料贴合,然而目前涂布工艺中正极极耳胶(例如陶瓷浆料)与正极极片的活性材料同步喷涂至极片箔材表面,容易出现漏涂,即“漏金属”现象,从而导致部分正极极耳胶未与活性材料贴合。此外,极耳胶长期使用存在发黄(由于其中存在添加剂)、有颗粒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主要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避免出现极耳胶与涂覆区之间露箔问题的极片。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极片;其中,所述极片包含集流体、电极涂层以及绝缘胶带;所述集流体具有涂覆区和非涂覆区;所述电极涂层覆盖于所述涂覆区并具有活性物质;所述绝缘胶带粘附于所述集流体的所述涂覆区与所述非涂覆区的交界位置。
6.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极片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7.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极片,在集流体的非涂覆区与涂覆区的交界位置设置有绝缘胶带。通过上述结构设计,本实用新型能够利用绝缘胶带的边缘一致性较好的特点,保证绝缘胶带紧邻于或者覆盖于电极涂层的边缘,避免现有工艺的滴涂极耳胶的制程中可能产生的露箔问题,从而提高电池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8.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主要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具有上述极片的电池。
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电池;其中,所述电池包含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所述极片。
11.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池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2.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池,通过采用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极片,当电池在使用过程中产生晃动而使极片与隔片产生相对位移时,利用极片的绝缘胶带在隔片两侧的极片之间形成绝缘。通过上述结构设计,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池能够避免因晃动导致极耳位移而产生短路,从而提高电池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13.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主要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具有上述极片的电池模组。
1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1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电池模组;其中,所述电池模组包含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所述极片。
16.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池模组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7.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池模组,通过采用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极片,当电池模组在使用过程中产生晃动而使极片与隔片产生相对位移时,利用极片的绝缘胶带在隔片两侧的极片之间形成绝缘。通过上述结构设计,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池模组能够避免因晃动导致极耳位移而产生短路,从而提高电池模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18.通过结合附图考虑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目标、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附图仅为本实用新型的示范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在附图中,同样的附图标记始终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件。其中:
19.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极片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是图1示出的极片的局部剖视图;
21.图3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极片的局部剖视图;
22.图4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极片的局部剖视图;
23.图5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极片的局部剖视图。
24.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25.100.集流体;
26.110.电极涂层;
27.120.绝缘胶带;
28.d1.涂覆区;
29.d2.非涂覆区。
具体实施方式
30.体现本实用新型特征与优点的典型实施例将在以下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能够在不同的实施例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附图在本质上是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31.在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下面描述中,参照附图进行,所述附图形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并且其中以示例方式显示了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多个方面的不同示例性结构、系统和步骤。应理解的是,可以使用部件、结构、示例性装置、系统和步骤的其他特定方案,并且可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情况下进行结构和功能性修改。而且,虽然本说明书中可使用术语“之上”、“之间”、“之内”等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示例性特征和元件,但是这些术语用于本文中仅出于方便,例如根据附图中所述的示例的方向。本说明书中的任何内容都不应理解为需要结构的特定三维方向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32.参阅图1,其代表性地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极片的结构示意图。在该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极片是以应用于电池的正极片为例进行说明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为将本实用新型的相关设计应用于其他类型的电池或其他设备,而对
下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做出多种改型、添加、替代、删除或其他变化,这些变化仍在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极片的原理的范围内。
33.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极片包含集流体100、电极涂层110、以及绝缘胶带120。配合参阅图2,图2中代表性地示出了能够体现本实用新型原理的极片100的局部剖视图,其具体示出了大致对应于图1中直线a

a的剖视结构。以下将结合上述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极片的各主要组成部分的结构、连接方式和功能关系进行详细说明。
34.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集流体100具有涂覆区d1以及非涂覆区d2。电极涂层110覆盖于涂覆区d1并具有活性物质。绝缘胶带120粘附于集流体100的涂覆区d1与非涂覆区d2的交界位置。通过上述结构设计,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极片,能够利用绝缘胶带120的边缘一致性较好的特点,保证绝缘胶带120紧邻于或者覆盖于电极涂层110的边缘,避免现有工艺的滴涂极耳胶的制程中可能产生的露箔问题,从而提高电池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时,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极片还能够利用绝缘胶带120的绝缘特性在极片与隔片之间提供绝缘功能。本实用新型采用绝缘胶带120便于粘附,具有工程化实现便捷,成本低廉,且密度相比于陶瓷体系的极耳胶更低的优点,有利于提升产品质量能量密度。另外,绝缘胶带120的粘结力性能稳定,有利于避免电解液浸泡极耳胶变色、脱落等现象。
35.可选地,在本实施方式中,绝缘胶带可以为双面胶带。具体而言,该双面胶带可以以自身的具有粘性的一侧表面粘附于集流体100,且双面胶带的具有粘性的另一侧表面背向集流体100。通过上述结构设计,在利用双面胶带粘附于集流体100而提供避免露箔的功能同时,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极片还能够利用双面胶带的该另一侧表面粘附于隔片,从而实现集流体100和隔片的位置固定,避免极片相对隔片相对移动的功能,进一步提升具有该极片的电池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6.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绝缘胶带120亦可为单面胶带,该单面胶带可以以自身的具有粘性的一侧表面粘附于集流体100。
37.可选地,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绝缘胶带120的边缘邻接于电极涂层110的边缘。换言之,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谓“绝缘胶带120粘附于集流体100的涂覆区d1与非涂覆区d2的交界位置”的结构设计,是指绝缘胶带120粘附在涂覆区d1与非涂覆区d2的交界线上,亦即实现绝缘胶带120与电极涂层110的紧密接合,避免集流体100的箔材露出问题。
38.可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绝缘胶带120部分覆盖于非涂覆区d2。换言之,在本实施方式中,绝缘胶带120是覆盖于非涂覆区d2的邻接涂覆区d1的一部分上。
39.可选地,在本实施方式中,绝缘胶带120的基材可以包含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酰亚胺(pi)、聚乙烯(pe)、环氧丙烷(po)的至少其中之一。
40.可选地,在本实施方式中,绝缘胶带120的胶材可以包含有机硅压敏胶、橡胶压敏胶的至少其中之一。
41.基于上述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极片的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以下将结合图3,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极片的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42.如图3所示,在该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极片可以采用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大致相同的结构设计,区别在于,在本实施方式中,绝缘胶带120的一部分还粘附于电极涂层110。通过上述结构设计,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极片能够利用绝缘胶带120部分覆盖电极
涂层110,从而进一步避免露箔问题的产生,进一步优化具有该极片的电池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需说明的是,图3旨在示出绝缘胶带120部分覆盖于电极涂层110的示意结构,其中示出的内容并不限制各结构的厚度关系。
43.承上所述,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绝缘胶带120的一部分粘附在集流体100的非涂覆区d2上,绝缘胶带120的另一部分粘附在电极涂层110上。换言之,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谓“绝缘胶带120粘附于集流体100的涂覆区d1与非涂覆区d2的交界位置”的结构设计,是指绝缘胶带120覆盖了涂覆区d1与非涂覆区d2的交界线,同时覆盖了非涂覆区d2的邻接涂覆区d1的一部分,以及覆盖了电极涂层110(即涂覆区d1)的邻接非涂覆区d2的一部分。
44.基于上述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极片的两个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以下将结合图4,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极片的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45.如图4所示,在该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极片可以采用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大致相同的结构设计,区别在于,在本实施方式中,绝缘胶带120覆盖于非涂覆区d2的全部。通过上述结构设计,在实现避免箔材露出现象而提升电池安全性和可靠性的同时,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极片能够在移动过程中,通过绝缘胶带120对非涂覆区d2全部区域的粘附覆盖,避免集流体100的非涂覆区产生褶皱。
46.基于上述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极片的三个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以下将结合图5,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极片的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47.如图5所示,在该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极片可以采用与上述第一至第三实施方式大致相同的结构设计,区别在于,在本实施方式中,绝缘胶带120覆盖于非涂覆区d2的全部,且绝缘胶带120的一部分还粘附于电极涂层110,即绝缘胶带120还覆盖于电极涂层110(即涂覆区d1)的一部分。
48.在此应注意,附图中示出而且在本说明书中描述的极片仅仅是能够采用本实用新型原理的许多种极片中的几个示例。应当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绝非仅限于附图中示出或本说明书中描述的极片的任何细节或任何结构。
49.基于上述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极片的几个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以下将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池的一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50.在本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池可以包含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详细说明的极片。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池能够避免因晃动导致极耳位移而产生短路,从而提供电池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51.在此应注意,附图中示出而且在本说明书中描述的电池仅仅是能够采用本实用新型原理的许多种电池中的几个示例。应当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绝非仅限于附图中示出或本说明书中描述的电池的任何细节或任何部件。
52.基于上述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极片即电池的几个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以下将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池模组的一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53.在本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池模组可以包含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详细说明的极片。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池模组能够避免因晃动导致极耳位移而产生短路,从而提供电池模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54.在此应注意,附图中示出而且在本说明书中描述的电池模组仅仅是能够采用本实用新型原理的许多种电池模组中的几个示例。应当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绝非仅
限于附图中示出或本说明书中描述的电池模组的任何细节或任何部件。
55.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极片能够利用绝缘胶带的边缘一致性较好的特点,保证绝缘胶带紧邻于或者覆盖于电极涂层的边缘,避免现有工艺的滴涂极耳胶的制程中可能产生的露箔问题,从而提高电池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56.以上详细地描述和/或图示了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极片、电池及电池模组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这里所描述的特定实施方式,相反,每个实施方式的组成部分和/或步骤可与这里所描述的其它组成部分和/或步骤独立和分开使用。一个实施方式的每个组成部分和/或每个步骤也可与其它实施方式的其它组成部分和/或步骤结合使用。在介绍这里所描述和/或图示的要素/组成部分/等时,用语“一个”、“一”和“上述”等用以表示存在一个或多个要素/组成部分/等。术语“包含”、“包括”和“具有”用以表示开放式的包括在内的意思并且是指除了列出的要素/组成部分/等之外还可存在另外的要素/组成部分/等。此外,权利要求书及说明书中的术语“第一”和“第二”等仅作为标记使用,不是对其对象的数字限制。
57.虽然已根据不同的特定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极片、电池及电池模组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认识到可在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进行改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