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胶导电线及其转角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978906发布日期:2021-07-23 14:30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一种背胶导电线及其转角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导电材料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背胶导电线及其转角结构。



背景技术:

电线分类多样,按使用用途不同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包括:硬线,专业称为bv电线,主要用于供电,照明,插座,空调,适用于交流电压450/750v及以下动力装置、日用电器、仪表及电信设备用的电缆电线。硬线有一定的硬度,在折角,拉直方面会更加方便一些。软线:专业称为bvr电线,适用于交流电压450/750v及以下的动力装置、日用电器、仪表及电信设备用的电缆电线。软线相对硬线制作较复杂,高频电路软线比硬线载流量大。在许多时候,原来固定设置的电线路往往不能满足用电需求,需要额外增加线路。对于一些小型低压的用电器,通常使用排插增加线路,电线摆放在地上,容易被损坏,不美观的同时人经过容易被绊倒。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背胶导电线及其转角结构,使用粘贴的方式进行固定,布线方便快捷,布置后不对墙面产生破坏,具有美观性。

本实用新型包括:基层;导电层,设于所述基层一侧,包括至少两个不相交的导电片;粘胶层,其一侧完全覆盖于所述基层设有所述导电层的一侧,其另一侧具有粘性;离形层,可脱离地覆盖于所述粘胶层具有粘性的一侧。基层承载导电层,设置粘胶层在基层表面覆盖导电层,一方面用于绝缘隔绝导电层,一方面使背胶导电线可粘贴于墙面、地面等位置,固定过程简单快速,操作方便,适合在家庭或办公室等接入低压小型用电器。离形层的设置方式包括两种,一是可脱离地覆盖于粘胶层具有粘性的一侧,保护粘胶层,防止胶粘剂不慎与所接触物体或与背胶导电线的其他部分粘在一起。在安装背胶导电线时,需要剥离离型层,露出粘胶层;二是固定覆盖在基层不设导电层的一侧,背胶导电线以成卷的方式保护粘胶层,安装时需要需要将背胶导电线解卷,离形层保证稳定解卷,不出现背胶导电线外一圈的粘胶层粘住内一圈表面的问题。

为了所述背胶导电线可在导电层设置多个导电条,同时其本身占据较小的面积,背胶导电线的宽度设置为1.5-5.8cm。

背胶导电线的基层厚度设置在0.02-0.04mm之间,保证基层的强度足以支撑导电层和粘胶层,不易被扯断或撕开,同时基层的厚度占背胶导电线的厚度较大比例,此基层厚度范围使背胶导电线整体厚度较小,粘贴后不会明显地突出被粘贴面的表面,达到隐藏的效果。

同样地,为了使背胶导电线整体厚度较小,导电层的厚度为0.001-0.004mm。

构成背胶导电线整体厚度的大部分除了基层厚度,还有粘胶层厚度。粘胶层厚度设置为0.02-0.03mm,保证背胶导电线粘贴后不易脱落的同时精减厚度。

为了使背胶导电线能同时提供多个回路,导电层上设置2~5条平行的导电片,任何情况下都应至少包括一条正极导电片和一条负极导电片。导电片之间互不接触,存在间隔。

每条导电片的宽度为0.6-0.8cm,每条导电片的两侧都被包含在基层之内,避免漏电。

为了避免导电片相接造成短路,相邻的导电片之间的放置间隔为0.1-0.3cm。此放置距离同时满足条导电片的两侧都被包含在基层之内。

本实用新型可进行转角安装,根据用电器和/或电源的位置、安装面的转角和障碍物等进行方向的改变,形成转角结构。背胶导电线的转角结构包括第一延边、重叠部和第二延边。所述第一延边和第二延边为单层的所述背胶导电线,二者通过重叠部过渡,并且两者延伸方向成一定夹角;所述第一延边和第二延边的粘胶层具有粘性的一侧均面向同一侧向。

具体的形成转角结构的方法包括:背胶导电线朝一个方向延伸形成所述第一延边,所述第一延边向其基层不设导电层一侧的方向翻折,再向其粘胶层具有粘性的一侧翻折,形成重叠部,并使背胶导电线朝另一方向延伸形成所述第二延边;所述重叠部由上而下依次为基层、导电层、粘胶层、粘胶层、导电层、基层、基层、导电层、粘胶层。背胶导电线沿着安装面延伸粘贴至转角位置,至此,转角位置前的背胶导电线部分为第一延边,第一延边向其基层不设导电层一侧的方向翻折,形成一个折回结构,第一延边再向其粘胶层具有粘性的一侧以一定角度翻折,翻折过程中往被粘贴面靠近,第一延边折痕部分的粘胶层相互粘合,形成重叠部,翻折完成后背胶导电线的延伸方向发生改变,形成第二延边,与第一延边形成一定角度。经过两侧翻折后,第二延边具有粘性的一侧依旧与被粘贴面相对,背胶导电线改变了其延伸的方向,可避开被粘贴面上的障碍物或者根据用电线路要求进行改变,操作简单。

上述的方法可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延边向前基层不设导电层一侧的方向翻折时,其翻折角度为180°。即第一次翻折时,第一延边以180°向外翻折,与原本的延伸反向相反,再进行相同的操作。此改进的好处在于:在进行第二次翻折时,第一延边直接以所需的转角角度进行翻折,最终第一延边的第二延边形成的角度即为所需的转角角度。若第一次翻折的翻折角度不为180°时,第二次翻折需要调整翻折角度与第一次翻折角度配合才能形成所需的转角角度。

为了适应大部分线路布置需求,背胶导电线的转角结构的第一延边与第二延边夹角为45°-13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施例的背胶导电线结构简单,安装固定方便,具有美观性,可应用于家庭或办公室等简单的用电场景,对灯具、小风扇等低压小型电器接电,将背胶导电线安装于墙面,免于使用普通电线造成的杂乱现象,避免被电线绊倒、沾水出现漏电等安全问题,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横截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导电层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横截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背胶导电线母卷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修剪后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次翻折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直角转角结构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转角结构a部分横截面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锐角转角结构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钝角转角结构图。

附图说明:基层10;导电层20;粘胶层30;离形层40;导电片21;离形块50;第一延边100;第二延边200;重叠部300。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以下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背胶导电线,包括基层10、导电层20、粘胶层30和离形层40。基层10可以由pet、pvc和无纺布等材料制成,导电层20设于基层10上方,如图2所示,包括了两条不相交的导电片21,导电片21可以是铜或铝等导电材料。粘胶层30填充树脂型压敏胶、丙烯酸类压敏胶等粘性绝缘材料,设于导电层20上方,覆盖导电层20和基层10,使电流仅在导电层20上的的导电条通过,同时为背胶导电线提供粘性。离形层40可脱离地覆盖在粘胶层30上方,保持粘胶层30的粘性。布线时将离形层40剥离背胶导电线,将粘胶层30贴向安装面即可固定背胶导电线。

背胶导电线的结构简单,将导电条设于胶纸中,通过粘贴的方式能够快速固定线路,贴合安装面,不占据其他位置,解决普通电线杂乱摆放的问题,兼顾了便利性和美观性。

基层10的宽度为1.5cm,导电层20上的每条导电条的宽度为0.6cm,导电层20上的导电条侧边之间的间隔a为0.1cm,导电条侧边与基层10侧边的间隔b为0.1cm。

基层10的厚度优选设置为0.02-0.04mm,此为常见的加工厚度,使基层10足以支撑导电层20和粘胶层30,不易被扯断或撕开。本实施例使用软性薄铜片作为导电片21,其厚度为0.001-0.004mm,导电片21的厚度即为导电层20的厚度。粘胶层30的厚度为0.02-0.03mm。

本实施例的背胶导电线不成卷,使用时先将背胶导电线的两端进行处理,将导电层20的两端漏出,方便接入用电设备或者电源。具体的处理过程为:将背胶导电线的两端的基层10进行修剪,把不设有导电条的基层部分修剪掉,包括导电条之间的间隔和导电条与基层10的间隔,使导电条两端突出基层10,修剪长度可根据实际需要调整,可先撕开待修剪部分的离形层40再修剪,亦可连同离形层40一同修剪,最终成品参考图5。修剪完成后即可进行背胶导电线的粘贴固定,剥离离形层40将粘胶层30贴向安装面,即可快速完成固定。固定背胶导电线后,在处理后的两端分别接入电源或用电设备即可通电。为了加固电连接,可先在背胶导电线接入端子,端子再接入电源或用电设备。

背胶导电线的长度不固定,可围绕安装面延伸,基层10、导电层20和粘胶层30的厚度总和为0.021-0.074mm,固定后不会明显地突出安装面,导电条贴合安装面,解决了普通电线的收纳问题,具有美观性。完成固定后,基层10处于背胶导电线的最外侧,进一步地,基层10具有防水性和防腐蚀性,可在基层10不设导电层20的外侧进行个性化的上色改造,使其隐藏在安装面上或与安装面构成特定的视觉效果。本实施例的背胶导电线结构简单,安装固定方便,具有美观性,可应用于家庭或办公室等简单的用电场景,对灯具、小风扇等简单电器接电,将背胶导电线安装于墙面,免于使用普通电线造成的杂乱现象,避免被电线绊倒、沾水出现漏电等安全问题,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实施例2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离形层40的设置位置,本实施例中的离形层40固定覆盖在基层10不设导电层20的一侧,未使用的背胶导电线自身缠绕成母卷,如图4所示,内圈离形层40与相邻的外圈粘胶层30接触,保持粘胶层30的粘性,母卷中心可优选地增加一个离形块50,用于保持最内圈粘胶层30的粘性,背胶导电线绕离形块50的几何中心缠绕成卷。离形块50可选用空心圆环的形状,方便抓持。本实施例完成固定安装后,离形层40处于背胶导电线的最外侧,离形层40亦可进行个性化上色。此实施例的背胶导电线相较于实施例1更易携带和粘贴,未安装前是成整体的母卷,无需剥离离形层,解卷即可粘贴。

实施例3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导电层20设导电条的数量和基层10的宽度。本实施例中的背胶导电线的导电层20设有5条导电条,基层10的宽度相应地为3.6cm。通电时,用电设备接入其中2条导电条。当常用的2条导电条无法正常通电时,可启用作为备用的3条导电条。5条导电条也能同时启用,其中若干条导电条上的电流方向从导电条流向用电器,剩下的导电条的电流方向从用电器流向导电条,包括多种组合方式,保证两种电流方向的导电条至少各有一条即可。本实施例的背胶导电线包括了多个支路,多个用电器可以接入不同的导电条进行串并联的改变,每条支路都可单独地进行通断或者电流大小的改变,适应灯带等用电器。导电条的数量还可以大于5,但考虑到基层10需要相应地增加宽度,使背胶导电线的占用面积变大,导电条优选地设置2~5条。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由实施例1翻折形成的背胶导电线的转角结构。在固定安装的过程中,电线常常不是沿着一个方向一直延伸的,需要根据用电器和/或电源的位置、安装面的转角和障碍物等进行方向的改变。转角结构的夹角为90°,包括第一延边100、重叠部300和第二延边。转角结构的形成过程为:固定背胶导电线时,背胶导电线原来的延伸方向上的部分为第一延边100,第一延边100向其基层不设导电层一侧的方向180°翻折,如图6所示,此时翻折处形成折痕,第一延边100反向延伸,其粘胶层外露,再将第一延边100的左/右侧边向右/左对齐压向所述折痕,两部分的粘胶层接触粘合,形成重叠部300,如图7所示,背胶导线线的延伸方向发生了90°的改变,延伸方向改变的部分为第二延边200。如图8所示,重叠处300的横截面从上之下依次为基层10、导电层20、粘胶层30、粘胶层30、导电层20、基层10、基层10、导电层20、粘胶层30。

同理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还可形成其他锐角或者钝角的转角结构,如图8和图9所示,但锐角或者钝角的转角结构的重叠部300处的第一延边100的粘胶层不能完全被第二延边所覆盖,故需补充与漏出粘胶层部分相同形状的保护纸于其上。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定。凡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