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端子连接件、端子组件和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809070发布日期:2021-07-09 13:18阅读:72来源:国知局
一种端子连接件、端子组件和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连接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端子连接件、端子组件和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2.如今,电能和数据的传输变得十分普遍,人们对于传输速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大电流的传输需求也逐渐的增多。然而,现有的电连接器的端子结构无法实现稳定的大电流传输,难以满足用户对大电流传输日益增长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端子连接件、端子组件和电连接器,能够有效提高电能传输速率。
4.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端子连接件,包括两个支臂和连接两个所述支臂的连接桥,所述两个支臂相对设置,所述支臂具有连接端和远离连接端的自由端,所述连接桥连接两个所述支臂的连接端;所述支臂具有端子连接区,所述端子连接区被配置为与端子连接;两个所述支臂中的至少一个为接线支臂,所述接线支臂还具有接线区,所述接线区被配置为与线缆连接。
5.进一步的,所述端子连接区具有收容所述端子且与所述端子连接的端子连接槽。
6.进一步的,所述两个支臂的端子连接区相背设置。
7.进一步的,所述接线区与所述端子连接区分别设置于所述接线支臂上相背的两个侧面上。
8.进一步的,所述端子连接件包括一个接线支臂,所述端子连接区靠近所述连接端,所述接线区远离所述连接端,所述接线支臂的长度大于另一个支臂的长度。
9.进一步的,所述支臂为扁平状。
10.进一步的,所述接线支臂的端子连接区沿第一直线延伸,所述接线区沿第二直线延伸,所述第一直线与所述第二直线相平行并间隔预定的距离,所述接线支臂的中部具有弯折部,所述弯折部连接所述端子连接区和所述接线区。
11.进一步的,所述两个支臂相平行。
12.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端子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端子以及如第一方面所述的端子连接件,两个所述端子分别与对应的支臂的端子连接区镭射焊接。
13.第三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连接器,包括多个端子组件和对应的多个线缆,所述端子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端子以及如第一方面所述的端子连接件,两个所述端子分别与对应的支臂的端子连接区镭射焊接,所述线缆与对应的接线区镭射焊接。
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端子连接件、端子组件和电连接器,端子连接件包
括相对设置的两个支臂和连接两个支臂的连接桥,支臂具有连接端和远离连接端的自由端,连接桥连接两个支臂的连接端,支臂具有用于与端子连接的端子连接区,两个支臂中的至少一个为接线支臂,接线支臂具有用于与线缆连接的接线区。由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端子连接件可以使两个间隔一定距离的两个端子并联形成一个端子组件,线缆与接线区连接后即可同时与两个端子电连接,可以有效增大电流的有效传输面积,实现大电流的传输,且提高传输速率,并能充分利用空间。
附图说明
15.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为清楚,在附图中: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端子连接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端子连接件的主视图;
18.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端子连接件的左视图;
19.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端子连接件的右视图;
20.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端子连接件的俯视图;
21.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端子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2.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端子组件的俯视图;
23.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端子连接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4.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端子连接件的主视图;
25.图10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端子连接件的左视图;
26.图11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端子连接件的右视图;
27.图1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端子连接件的俯视图;
28.图1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端子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9.图14是本使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端子组件的俯视图;
30.图15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31.附图标记说明:
32.a

端子连接件;b

端子;c

线缆;d

壳体;
[0033]1‑
支臂;1a

接线支臂;11

连接端;12

自由端;13

端子连接区;14

接线区;15

弯折部;2

连接桥。
具体实施方式
[0034]
以下基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仅仅限于这些实施例。在下文对本实用新型的细节描述中,详尽描述了一些特定的细节部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没有这些细节部分的描述也可以完全理解本实用新型。为了避免混淆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公知的方法、过程、流程、元件和电路并没有详细叙述。
[0035]
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此提供的附图都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且附图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
[0036]
除非上下文明确要求,否则在说明书的“包括”、“包含”等类似词语应当解释为包含的含义而不是排他或穷举的含义;也就是说,是“包括但不限于”的含义。
[0037]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0038]
实施例一:
[0039]
图1

图5分别是本实施例的端子连接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主视图、左视图、右视图和俯视图。如图1

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端子连接件a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支臂1和连接两个支臂1的连接桥2,其中,支臂1具有连接端11和远离所述连接端11的自由端12,连接桥2连接两个支臂1的连接端11。两个支臂1均具有端子连接区13,端子连接区13用于与对应的端子连接。两个支臂1中的至少一个为接线支臂1a,所述接线支臂1a还具有用于与线缆连接的接线区14。优选地,端子连接区13靠近连接端11,接线区14远离连接端11(也即接线区14靠近所述自由端12),便于端子与线缆分别与端子连接件a进行连接。
[0040]
支臂1可以被设计为任意的适于加工和与端子连接的形状。例如,端子为扁平状时,则支臂1也可以为扁平状。支臂1和连接桥2之间可以通过焊接、压接等方式进行连接。优选地,端子连接件a采用一体成型的方式制成,例如采用板件弯折造型制成,便于加工,同时能够减小端子连接件的阻抗,并能够减少占用空间,提高空间利用率。
[0041]
图6

图7分别是本实施例的端子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如图6和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端子连接件a可以用于将两个相应的端子b进行电连接,形成一个端子组件。通过将两个端子b分别与对应的支臂1上的端子连接区13连接,可以使间隔一定距离的两个端子b实现并联,将线缆c与接线支臂1a上的接线区14连接后,可以实现线缆c与该两个端子b的电连接。两个并联的端子b可以增大接触面,从而允许电路通过更大的电流,可以提高电能传输的速率且实现大电流传输的目的。
[0042]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端子连接区13具有能够收容端子b且与端子b连接的端子连接槽。以端子b为扁平状为例,端子连接槽的宽度与端子b的宽度相匹配,端子连接槽的深度可以与端子b的厚度基本一致,便于端子b与支臂1连接时对端子b进行定位。
[0043]
接线区14的形状与线缆c的形状相适应,例如,接线区14的宽度可以等于或略大于线缆c线芯的直径,以保证线缆c能够与接线区14进行良好的电连接;接线区14也可以设置与线缆c线芯的形状相对应的凹槽,以便于定位线芯。线缆c可以通过镭射焊接、锡焊、螺栓连接等方式与接线区14进行电连接。
[0044]
在本实施例中,两个支臂1平行设置,两个端子b分别与对应的支臂1连接后也基本相平行。当然,如果两个端子b需要形成预定的夹角时,两个支臂1之间也可以具有预定的夹角。根据实际应用的需要,两个支臂1的端子连接区13的位置和方向可以相同或不同,支臂1上也可以设置一个或多个端子连接区13。当支臂1上具有多个端子连接区13时,对应的端子b可以与其中的任意一个端子连接区13进行连接,可以提高安装的灵活性。端子b可以通过镭射焊接、锡焊、螺栓连接等方式连接于端子连接区13。
[0045]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两个支臂1分别具有一个端子连接区13,两个支臂1的端子连接区13相背设置。由此,端子b与端子连接区13连接时的操作空间较大,便于进行操作。
[0046]
进一步地,接线区14与端子连接区13分别设置于接线支臂1a上相背的两个侧面上。也就是说,线缆c设置在两个支臂1之间的空间内,能够充分利用空间,减小线缆c与端子
连接件a连接后的体积,使结构更加紧凑。
[0047]
端子连接件a可以包括两个接线支臂1a,也可以包括一个接线支臂1a。当端子连接件a包括两个接线支臂1a时,与端子连接件a连接的线缆c可以与两个接线支臂1a中的任意一个进行连接即可实现线缆c与两个端子b之间的电连接。
[0048]
在部分实施例中,端子连接件a包括一个接线支臂1a,接线支臂1a的长度大于另一个支臂1的长度,接线支臂1a上的接线区14与另一个支臂1不相重叠。由此,接线支臂1a与另一个支臂1相对的一侧具有较大的空间容纳与之连接的线缆c,可以使端子连接件a与线缆c连接后的结构更加紧凑,同时能够节约材料。
[0049]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端子连接件和端子组件,端子连接件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支臂和连接两个支臂的连接桥,支臂具有连接端和远离连接端的自由端,连接桥连接两个支臂的连接端,支臂具有用于与端子连接的端子连接区,两个支臂中的至少一个为接线支臂,接线支臂具有用于与线缆连接的接线区。由此,端子连接件可以使两个间隔一定距离的两个端子并联形成一个端子组件,线缆与接线区连接后即可同时与两个端子电连接,可以增大电流的有效传输面积,并能充分利用空间。
[0050]
实施例二:
[0051]
图8

图12分别是本实施例的端子连接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主视图、左视图、右视图和俯视图。图13和图14分别是本实施例的端子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和俯视图。如图8

图14所示,本实施例的端子连接件a与实施例一中的端子连接件a结构基本相同,区别在于,接线支臂1a的中部具有弯折部15。
[0052]
具体来说,接线支臂1a的端子连接区13沿第一直线延伸,接线区14沿第二直线延伸,第一直线与第二直线相平行并间隔预定的距离,接线支臂1a的弯折部15连接端子连接区13和接线区14。也就是说,接线区14与对应的端子连接区13错开,可以为线缆c与接线区14的连接操作提供更大的操作空间,适于在线缆c直径较大的情况下使用。同时,当需要并排设置多组端子b时,通过设置弯折部15,可以使相邻的线缆c之间形成一定的间隔,便于进行布线,并能防止线缆c之间发生缠绕或搭接而影响电连接的稳定性。
[0053]
实施例三:
[0054]
图15是本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5所示,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中的端子连接件a和端子组件均可应用于电连接器中。电连接器包括壳体d,若干个端子b、端子连接件a和线缆c。若干个端子b分成两组,两组端子b分别固定于壳体d相对的两侧上,相对应的两个端子b通过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中的端子连接件a相连接形成端子组件,电连接器可以具有多个所述端子组件。线缆c与对应的端子组件中的端子连接件a上的接线区14通过镭射焊接等方式连接。电连接器可以仅采用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中的一种端子连接件a,也可以根据需要配合使用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中的端子连接件a。例如,排列在靠近中部的端子b可以通过实施例一中的端子连接件a进行连接,排列在靠近边缘的端子b可以通过实施例二中的端子连接件a进行连接,由此可以使多根线缆c的布置更加整洁有序,避免相邻的线缆c发生搭接短路等情况。
[0055]
以本实施例的电连接器为公端连接器为例,当与之对应的母端连接器与所述公端连接器连接时,母端连接器上的端子与公端连接器上对应的一个端子组件上的两个端子b电连接,能够有效地提高电能传输的速率。
[0056]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改动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