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网屏蔽型通信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039915发布日期:2021-07-27 13:50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织网屏蔽型通信电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织网屏蔽型通信电缆。



背景技术:

屏蔽通信电缆绝缘和护套通信电缆主要适用于额定交流电压为450/750v及以下控制或监控回路及保护线路。

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行各业都在向着工业化和电子化的方向发展,通信线缆的使用越来越广泛,现有的一些通信线缆屏蔽性不好,只是将一层橡胶套套接在导体的外表面,当通信线缆长时间使用时,由于电缆中通过的电流比较大,电流周围会产生磁场,使得磁场容易泄漏出线缆,使得该电缆传输电流的效果不佳,影响的线缆传输信号的强度,所以需要织网屏蔽型通信电缆。



技术实现要素: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织网屏蔽型通信电缆,具备屏蔽线好的优点,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提到的问题。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织网屏蔽型通信电缆,包括五个电缆,左侧的所述电缆外部设置有支架屏蔽层,所述支架屏蔽层上开设有均匀分布的线孔,五个所述电缆的外侧均与线孔的内壁接触,所述支架屏蔽层上套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内衬层,所述内衬层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填充层,所述内衬层的上套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紫铜网层,所述紫铜网层上套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耐火层,所述耐火层上套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硅橡护套层。

优选的,所述电缆包括电芯,所述电芯上套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绝缘带,所述绝缘带的外侧与线孔的内壁接触。

优选的,所述支架屏蔽层为聚氯乙烯层,所述内衬层为聚四氟乙烯带层。

优选的,所述填充层为玻璃纤维绳层,所述耐火层为云母带层。

优选的,所述耐火层上套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防水层,所述防水层的外侧与硅橡护套层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防水层为半导电阻水带层。

3.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方案通过电缆的设置可以用于通信传输,接着支架屏蔽层上设置的线孔可以将五个电缆等距离的分散开,从而降低电缆之间的影响,提高使得该电缆传输电流的效果更好,保证了线缆传输的信号,并且支架屏蔽层为聚氯乙烯层,使得由于电缆中通过的电流比较大,电流周围会产生磁场,使得支架屏蔽层可以将磁场屏蔽在电缆内,使得该电缆传输电流的效果更好,保证了线缆传输的信号,接着内衬层的可以将填充层包裹在支架屏蔽层上,填充层为玻璃纤维绳层,使得填充层可以进一步的阻断电缆对外界的影响,降低该电缆出现磁场容易泄漏出线缆的问题出现,并且玻璃纤维绳层可以起到隔热的效果,从而减少环境对电缆的影响,提高电缆的使用寿命,接着紫铜网层的设置,紫铜网层具有无磁、耐磨、过滤电子束的效果,所以会进一步的屏蔽磁场的干扰,使得该电缆传输电流的效果更好,保证了线缆传输的信号,耐火层的设置可以提高该电缆的耐火性能,硅橡护套层的设置可以提高该电缆的耐磨能力,从而提高该电缆的使用寿命。

(2)本方案通过电芯的设置可以用于通信传输,电芯上套设的绝缘带可以起到对电芯绝缘的效果,避免漏电的情况发生。

(3)本方案通过支架屏蔽层为聚氯乙烯层,使得由于电缆中通过的电流比较大,电流周围会产生磁场,使得支架屏蔽层可以将磁场屏蔽在电缆内,使得该电缆传输电流的效果更好,保证了线缆传输的信号,内衬层为聚四氟乙烯带层具有低摩擦系数,耐化学腐蚀、密封性良好的特点,从而提高该电缆的使用寿命。

(4)本方案通过填充层为玻璃纤维绳层,使得填充层可以进一步的阻断电缆对外界的影响,降低该电缆出现磁场容易泄漏出线缆的问题出现,并且玻璃纤维绳层可以起到隔热的效果,从而减少环境对电缆的影响,提高电缆的使用寿命,耐火层为云母带层具有良好的耐火性、耐酸碱性和抗电晕和抗辐射的特性,从而提高电缆的耐火性能。

(5)本方案通过耐火层上套设的防水层可以为电缆提供良好的防水能力,从而提高电缆的防水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支架屏蔽层的主观图。

图中标号说明:

1、电缆;101、电芯;102、绝缘带;2、支架屏蔽层;3、线孔;4、内衬层;5、填充层;6、紫铜网层;7、耐火层;8、硅橡护套层;9、防水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3,织网屏蔽型通信电缆,包括五个电缆1,左侧的电缆1外部设置有支架屏蔽层2,支架屏蔽层2上开设有均匀分布的线孔3,五个电缆1的外侧均与线孔3的内壁接触,支架屏蔽层2上套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内衬层4,内衬层4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填充层5,内衬层4的上套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紫铜网层6,紫铜网层6上套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耐火层7,耐火层7上套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硅橡护套层8,通过电缆1的设置可以用于通信传输,接着支架屏蔽层2上设置的线孔3可以将五个电缆1等距离的分散开,从而降低电缆1之间的影响,提高使得该电缆1传输电流的效果更好,保证了线缆传输的信号,并且支架屏蔽层2为聚氯乙烯层,使得由于电缆1中通过的电流比较大,电流周围会产生磁场,使得支架屏蔽层2可以将磁场屏蔽在电缆1内,使得该电缆1传输电流的效果更好,保证了线缆传输的信号,接着内衬层4的可以将填充层5包裹在支架屏蔽层2上,填充层5为玻璃纤维绳层,使得填充层5可以进一步的阻断电缆1对外界的影响,降低该电缆1出现磁场容易泄漏出线缆的问题出现,并且玻璃纤维绳层可以起到隔热的效果,从而减少环境对电缆1的影响,提高电缆1的使用寿命,接着紫铜网层6的设置,紫铜网层6具有无磁、耐磨、过滤电子束的效果,所以会进一步的屏蔽磁场的干扰,使得该电缆1传输电流的效果更好,保证了线缆传输的信号,耐火层7的设置可以提高该电缆1的耐火性能,硅橡护套层8的设置可以提高该电缆1的耐磨能力,从而提高该电缆1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电缆1包括电芯101,电芯101上套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绝缘带102,绝缘带102的外侧与线孔3的内壁接触,通过电芯101的设置可以用于通信传输,电芯101上套设的绝缘带102可以起到对电芯101绝缘的效果,避免漏电的情况发生。

进一步的,支架屏蔽层2为聚氯乙烯层,内衬层4为聚四氟乙烯带层,通过支架屏蔽层2为聚氯乙烯层,使得由于电缆1中通过的电流比较大,电流周围会产生磁场,使得支架屏蔽层2可以将磁场屏蔽在电缆1内,使得该电缆1传输电流的效果更好,保证了线缆传输的信号,内衬层4为聚四氟乙烯带层具有低摩擦系数,耐化学腐蚀、密封性良好的特点,从而提高该电缆1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填充层5为玻璃纤维绳层,耐火层7为云母带层,通过填充层5为玻璃纤维绳层,使得填充层5可以进一步的阻断电缆1对外界的影响,降低该电缆1出现磁场容易泄漏出线缆的问题出现,并且玻璃纤维绳层可以起到隔热的效果,从而减少环境对电缆1的影响,提高电缆1的使用寿命,耐火层7为云母带层具有良好的耐火性、耐酸碱性和抗电晕和抗辐射的特性,从而提高电缆1的耐火性能。

进一步的,耐火层7上套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防水层9,防水层9的外侧与硅橡护套层8的内壁固定连接,防水层9为半导电阻水带层,通过耐火层7上套设的防水层9可以为电缆1提供良好的防水能力,从而提高电缆1的防水性能。

工作原理:首先,通过电缆1的设置可以用于通信传输,接着支架屏蔽层2上设置的线孔3可以将五个电缆1等距离的分散开,从而降低电缆1之间的影响,提高使得该电缆1传输电流的效果更好,保证了线缆传输的信号,并且支架屏蔽层2为聚氯乙烯层,使得由于电缆1中通过的电流比较大,电流周围会产生磁场,使得支架屏蔽层2可以将磁场屏蔽在电缆1内,使得该电缆1传输电流的效果更好,保证了线缆传输的信号,接着内衬层4的可以将填充层5包裹在支架屏蔽层2上,填充层5为玻璃纤维绳层,使得填充层5可以进一步的阻断电缆1对外界的影响,降低该电缆1出现磁场容易泄漏出线缆的问题出现,并且玻璃纤维绳层可以起到隔热的效果,从而减少环境对电缆1的影响,提高电缆1的使用寿命,接着紫铜网层6的设置,紫铜网层6具有无磁、耐磨、过滤电子束的效果,所以会进一步的屏蔽磁场的干扰,使得该电缆1传输电流的效果更好,保证了线缆传输的信号,耐火层7的设置可以提高该电缆1的耐火性能,硅橡护套层8的设置可以提高该电缆1的耐磨能力,从而提高该电缆1的使用寿命,解决了现有的一些通信线缆屏蔽性不好的问题。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